一种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4894发布日期:2020-07-14 17:1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人的工作压力较大,由于久坐、弯腰等工作,使得腰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且平时不注意保养,导致很多人患有腰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等腰椎疾病。在这类疾病治疗中,除了一些必要的药物、推拿、针灸以及理疗以外,腰部固定装置亦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公开号为cn201365568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护腰带,其包括护带主体、和设置在护带主体两头的连接搭扣,还包括一块设置在所述护带主体中间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两侧护带主体上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通过拉线连接,拉线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拉手,该拉手与所述护带主体上设置有搭扣,且通过魔术贴进行粘合固定(如图1中所示)。然而,经过长时间反复使用后,魔术贴毛面的绒毛或钩形纤维会被拉直,降低其粘合力。另外,在魔术贴表面累积的灰尘或杂物亦会降低其自身的粘合力,导致拉线容易松脱,从而使得护腰带得不到有效的束紧、固定,起不到应有的医疗效果。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可快速、省力地调整自身松紧度,且使得松紧度始终维持在稳定状态的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其包括腰带本体,连接带。连接带分为左带体和右带体,分别连接于上述腰带本体的左、右侧。左带体的自由端与右带体的自由端借用魔术贴进行连接。在腰带本体上固定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在腰带本体上设置有调节上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间距的张紧机构,其包括固定于左支撑板上的定滑轮组、固定于右支撑板上的动滑轮组、穿设于该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之间的拉线以及拉线锁定部。拉线锁定部包括固定于左支撑板上的棘轮机构、跟随该棘轮机构作同步旋转运动的绕线轮。

为此,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上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与该棘轮相适配的棘爪。绕线轮叠放于棘轮上。

当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述棘轮机构亦可包括齿轮、伸缩件以及套设于该伸缩件外壁的回复弹簧。绕线轮叠放于所述齿轮上。当需要收紧拉线时,人为地拖动伸缩件后退,脱开与齿轮的啮合,旋动齿轮直至动作进程完成,而后伸缩件在回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进而锁定齿轮。

作为上述两种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左支撑板上设置有凹槽,用于沉放棘轮机构,确保拉线相对于绕线轮具有正确的入线角度。

进一步的,在伸缩件的端部设置有退让斜面,且倾斜角度不小于45°。在退让斜面上设置有耐磨涂层。

进一步的,左支撑板以及右支撑板上均开设有通气孔。在左支撑板以及右支撑板的底面上均设置有与人体腰椎骨弯曲度相匹配的弧形贴合面。

更进一步的,左带体和右带体的数量均设置为三件,且分别沿着腰带本体的宽度方向均布。

进一步的,腰带本体为复合结构,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银纤维面料层、松紧支撑带层和硅胶层。

进一步的,拉线的材质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借助于动滑轮机构来实现对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相对间距的调整,可大大地降低张紧腰部固定装置所需要的拉力,降低实际操作的困难度;再者,棘轮机构具有单向运动且不可逆的特性,从而使得拉线的固定过程更加快捷且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护腰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i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中左支撑板以及右支撑板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ii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中伸缩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中连接带受力变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腰带本体;2-连接带;21-左带体;22-右带体;3-魔术贴;4-左支撑板;41-凹槽;42-弧形贴合面;5-右支撑板;6-张紧机构;61-定滑轮组;62-动滑轮组;63-拉线;64-拉线锁定部;641-棘轮机构;6411-棘轮;6412-棘爪;6413-齿轮;6414-伸缩件;64141-退让斜面;6415-回复弹簧;642-绕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腰带本体1,连接带2。其中,连接带2分为左带体21和右带体22,分别缝制或铆接于腰带本体1的左、右两侧。左带体21的自由端与右带体22的自由端借用魔术贴3或卡扣进行连接。为了便于对腰部固定装置的松紧度进行调整,在腰带本体1上设置有左支撑板4和右支撑板5,两者相隔一定距离。在腰带本体1上还设置有调节上述左支撑板4和右支撑板5之间间距的张紧机构6,其由固定于左支撑板4上的定滑轮组61、固定于右支撑板5上的动滑轮组62、穿设于该定滑轮组61和动滑轮组62之间的拉线63以及拉线锁定部64等几部分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借助于动滑轮机构来实现对左支撑板4和右支撑板5相对间距的调整,可大大地降低张紧腰部固定装置所需要的拉力,降低实际操作的困难度。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出于降低拉线63与定滑轮组61以及动滑轮组62之间摩擦力,提高使用寿命,其材质优选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再者,腰带本体1为复合结构,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银纤维面料层、牛奶纤维面料和硅胶层。此设计方案的优点在于:内层的银纤维面料层自身具有良好的杀菌性,从而可以防止长时间佩戴导致皮肤感染;中间的牛奶纤维面料透气排汗性较好,且具有足够的弹性;最外层的硅胶层可大大提高腰带本体的抗拉伸强度。

更为主要的是,拉线锁定部64由固定于左支撑板4上的棘轮6411、棘爪6412、以及跟随该棘轮6411作同步旋转运动的绕线轮642等几部分构成(如图3中所示)。这样一来,利用棘轮机构单向运动且不可逆的特性,从而使得拉线63的固定过程更加快捷且可靠。作为更进一步的优化,绕线轮642与棘轮6411进行叠放固定,通常为可拆卸连接,且为了防止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生相对旋转,在装配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两者之间增设橡胶垫(图中未示出)。

为了增加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的透气型,作为上述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的进一步优化,可以在腰带本体1、连接带2、左支撑板4以及右支撑板5上开设通气孔(图中未示出),以提高皮肤的透气性,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再者,为了提高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在收紧过程中对人体腰椎的贴合度,以左支撑板为例,在其上均设置有与人体腰椎骨弯曲度相匹配的弧形贴合面42(如图4中所示),这样一来,一方面,模拟人体腰椎骨支撑,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分散腰椎局部所承受的压力,提高医疗效果。上述的左支撑板4以及右支撑板5优选由abs树脂材料制得。

当然,棘轮机构641除了采用上述的棘轮6411、棘齿6412形式,还可以采用其他设计形式,例如,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所得的技术方案区别点在于:棘轮机构641由齿轮6413、伸缩件6414以及套设于该伸缩件6414外壁的回复弹簧6415等几部分组成(如图6中所示)。绕线轮642亦可拆卸地叠放于齿轮6413上。其动作原理如下:当需要收紧拉线63时,人为地拖动伸缩件6414后退,脱开与齿轮6413的啮合,旋动齿轮6413直至动作进程完成,而后伸缩件6414在回复弹簧6415的作用下回位,进而锁定齿轮6413。

再者,为了保证拉线63相对于绕线轮642具有正确的入线角度,确保传动效率,且降低拉线63的磨损速率,还需要在左支撑板4上设置有凹槽41,用来沉放上述的棘轮6411或齿轮6413,从而使得绕线轮642与上述的定滑轮组61和动滑轮组62处以同一水平高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伸缩件6414相对于齿轮6413的配合灵活度,降低插入的难度,还可以在伸缩件6414的端部设置有退让斜面64141,且倾斜角度不小于45°(如图7中所示)。另外,为了降低磨损速率,提高使用寿命,还可以在退让斜面64141上设置有耐磨涂层。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中连接带受力变形示意图,当腰部固定装置绷紧时,分布于其两侧的左带体21和右带体22受到拉力作用而产生宽度方向的收缩,严重降低佩戴的舒适性和医疗效果。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可调节腰部固定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相较于传统设计方式,其左带21体和右带体22的数量均设置为三件,且分别沿着腰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均布,从而使得腰部受到的矫正力尽可能的均匀,一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