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套环固定结构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一次性医疗耗材,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主要用来为病人静脉输液;
现有的输液器一般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在对年龄较小的儿童输液时,儿童好动的性格可能导致输液针脱落,影响输液;
(2)输液器一般为一次性药品,当病人输液完成时,直接将整个输液器丢弃造成资源浪费;
(3)病人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导致穿刺针从输液瓶中脱落,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套环固定结构的输液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输液针和穿刺针容易脱落和不能资源回收利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套环固定结构的输液器,包括滴管、输液针和固定机构,所述滴管的顶端通过第三导管设置有穿刺针,且穿刺针的底端设置有接液槽,所述滴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导管,且第一导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底端的第一导管上设置有药物过滤器,且药物过滤器远离第一导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上设置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第一开口、第一橡胶防滑垫、第二橡胶防滑垫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导管远离药物过滤器的一端设置有输液针。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套接在第二导管上,且第一固定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橡胶防滑垫,所述第一固定环的顶端固定有第二固定环,且第二固定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橡胶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径大于第二导管的外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相反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穿刺针为中空结构,且穿刺针一侧的顶端设置进液孔。
优选的,所述穿刺针的一侧设置有空气过滤器,且空气过滤器与穿刺针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穿刺针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接液槽为圆形结构,且接液槽的内部设置有吸湿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套环固定结构的输液器
(1)通过在第二导管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固定环,且第一固定环的顶端固定有第二固定环,在输液时,可以将第二固定环套在手指上,避免儿童输液过程中挣扎玩耍等造成输液针的脱落,且第二固定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适用于手指不同粗细的患者佩戴,适用性强,且第二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橡胶防滑垫,可以提高病人佩戴时的舒适性,避免误伤患者;
(2)通过在第一固定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当输液完成或者当病人在其他部位输液时,可以将第一固定环从第二导管上取下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第一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橡胶防滑垫,增大摩擦力,避免第二导管来回活动造成输液针的脱落;
(3)通过在穿刺针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钢丝绳,将穿刺针插入输液瓶中时,可以将固定钢丝绳缠绕在瓶颈上,避免穿刺针脱落,通过在穿刺针的底端设置有接液槽,且接液槽内侧的底端设置有吸湿海绵垫,拔出穿刺针更换输液瓶时令药液落到接液槽内部,被吸湿海绵垫吸收,避免药液滴落到医护人员的手上,更加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液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滴管;2、第一导管;3、流量调节器;4、药物过滤器;5、第二导管;6、输液针;7、固定机构;701、第一固定环;702、第二固定环;703、第一开口;704、第一橡胶防滑垫;705、第二橡胶防滑垫;706、第二开口;8、穿刺针;801、空气过滤器;802、固定钢丝绳;803、进液孔;9、第三导管;10、接液槽;1001、吸湿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带有套环固定结构的输液器,包括滴管1、输液针6和固定机构7,滴管1的顶端通过第三导管9设置有穿刺针8,穿刺针8为中空结构,且穿刺针8一侧的顶端设置进液孔803,令输液瓶内部的药液进入输液器的内部,对病人进行输液;
穿刺针8的一侧设置有空气过滤器801,且空气过滤器801与穿刺针8内部的空腔连通,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令洁净的空气进入输液瓶的内部,穿刺针8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钢丝绳802,便于将穿刺针8缠绕在输液瓶上,避免穿刺针8脱落;
且穿刺针8的底端设置有接液槽10,接液槽10为圆形结构,且接液槽10的内部设置有吸湿海绵垫1001,避免拔掉穿刺针8时,药液向下滴落,更加干净卫生;
滴管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导管2,且第一导管2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3,流量调节器3底端的第一导管2上设置有药物过滤器4,且药物过滤器4远离第一导管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管5,第二导管5上设置有固定机构7,且固定机构7包括第一固定环701、第二固定环702、第一开口703、第一橡胶防滑垫704、第二橡胶防滑垫705和第二开口706,第一固定环701套接在第二导管5上,且第一固定环7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703,第一固定环70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橡胶防滑垫704,第一固定环701的顶端固定有第二固定环702,且第二固定环70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706,第二固定环70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橡胶防滑垫705,儿童输液时,可以将第二固定环702套在手指上,对第二导管5进行限位,避免输液针6脱落;第一固定环701的内径大于第二导管5的外径,第一开口703和第二开口706分别位于第一固定环701和第二固定环702相反的一侧,便于将第一固定环701卡在第二导管5的外侧,第二导管5远离药物过滤器4的一端设置有输液针6。
工作原理:输液时,将穿刺针8插入输液瓶内,将固定钢丝绳802缠绕在瓶颈上,避免穿刺针8脱落,接着将第二导管5从第一开口703卡入第一固定环701的内部,将输液针6刺入病人手上消毒好的静脉中,病人手指套在第二固定环702的内部,避免输液针6脱落,工作时通过空气过滤器801能有效地滤除空气中的漂浮微粒和致病菌,让洁净空气进入输液瓶中,从而避免药液被污染,保证输液安全,药液通过穿刺针8进入输液器的内部,药液从进液孔803进入输液器内部,通过流量调节器3可以调节输液的速率,通过药物过滤器4可以对药物进行过滤,当需要更换输液瓶时,拔出穿刺针8,多余的药液流到接液槽10的内部被吸湿海绵垫1001吸收,更加卫生,当病人输液完成之后,可以将第一固定环701从第二导管5上取下取下循环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