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踝关节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踝关节挛缩、受外伤或手术后需要进行固定以限制其活动从而利于软组织的快速修复。通常,软组织的修复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挛缩以及粘连,因而去除踝关节固定装置后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踝关节功能障碍。这种踝关节功能障碍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另外脑卒中患者后遗症引起的踝关节挛缩,已经成为了患者康复的一大难题,踝关节功能障碍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康复训练尤为重要。目前,针对踝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多采用松解术、康复治疗和物理因子疗法等治疗方法,但这些治疗方法由于力量不均衡,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踝关节训练装置,旨在更加方便地对患者的踝关节进行康复训练,并达到力量均衡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踝关节训练装置包括:安装架;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架;螺杆组件,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所述螺杆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驱动轴呈交叉设置;螺母组件,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螺杆;以及脚掌固定组件,用以供脚掌固定,所述脚掌固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脚掌固定组件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组件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螺杆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调节件转动连接,以在相对所述调节件转动时,使得所述螺母沿所述螺杆移动。可选地,所述调节件形成有限位开口,所述限位开口沿所述螺杆的轴向延伸,所述螺母组件自所述限位开口伸出,所述限位开口的侧缘用以限制所述螺母组件转动。可选地,所述调节件包括两连接板和两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沿所述螺杆的轴向延伸,两所述限位板间隔设置而构成所述限位开口,所述连接板分别连接两所述限位板,两所述连接板分设于所述限位板的两端,所述螺杆位于两所述限位板之间,并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螺杆组件还包括两个轴承,所述螺杆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两所述轴承分设于所述螺杆的两端,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调节件固定。可选地,所述螺杆与所述驱动轴垂直。可选地,所述螺杆组件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所述调节件固定在所述转盘的背离所述驱动装置的表面。可选地,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转盘贴合设置,并沿所述转盘的盘面延伸。可选地,所述螺母组件还包括螺母架,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螺母架上,所述螺母架上设有让位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让位孔,所述螺母架与所述脚掌固定组件连接。可选地,所述螺母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两第二固定板,两所述第二固定板沿所述螺母的轴向间隔排布,两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螺母位于两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并固定在其中一所述第二固定板,两所述第二固定板均设有所述让位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脚掌固定组件连接。可选地,所述螺母组件还包括连接轴,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轴上设有限位轴肩,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连接孔而与所述脚掌固定组件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轴肩抵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背离所述脚掌固定组件的表面。可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架以及脚掌支撑架,所述脚掌支撑架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以能够沿所述脚掌固定组件的长度方向摆动,所述脚掌固定组件与所述脚掌支撑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驱动螺杆组件和螺母组件一起转动,由于螺母组件是相对驱动装置的旋转轴线偏心设置的,故而脚掌固定组件必然也是跟随螺母组件进行转动的。而由于脚掌固定组件的一端与安装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螺母组件转动连接,如此脚掌固定组件自身并不会翻转,患者的脚掌基本能够保持脚面朝上的形态,即脚掌固定组件大体是以患者的足跟为轴进行上下左右的平板运动,从而防止扭伤患者脚踝。另外,由于螺母组件在螺杆组件轴向的位置可调,如此能够改变螺母组件与驱动装置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使得脚掌固定组件的摆动幅度随着螺母组件的偏心程度发生改变,从而适应不同患者的训练强度的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踝关节训练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踝关节训练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螺母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1中踝关节训练装置的一运动状态示意图;图6为图1中踝关节训练装置的另一运动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1中踝关节训练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为图1中踝关节训练装置的收纳状态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安装架42螺母架11底架421第一固定板111安装支架4211连接孔112连接架422第二固定板113大腿支架4221让位孔12脚掌支撑架423连接轴20驱动装置4231限位轴肩31螺杆50脚掌固定组件32调节件51脚掌连接托321连接板511固定轴322限位板52脚掌托323限位开口60大腿固定组件33轴承61大腿连接托34调节旋钮62大腿托35转盘71第一万向节36套件72第二万向节40螺母组件80遥控器41螺母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踝关节训练装置,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踝关节训练装置包括:安装架10;驱动装置20,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0;螺杆组件(未标示),包括螺杆31,所述螺杆31与所述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呈交叉设置,所述螺杆组件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螺母组件40,包括螺母41,所述螺母41套设在所述螺杆31;以及脚掌固定组件50,用以供脚掌固定,所述脚掌固定组件50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10转动连接,所述脚掌固定组件50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组件40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架10大体呈工字型,用以安装其它部件。当然,其它实施例中,安装架10还可以呈其它形状,例如方框形等。驱动装置20固定在安装架10上,驱动装置20具有一驱动轴,该驱动轴能够在驱动装置20的驱动下转动,并且驱动轴具有一旋转轴线。螺杆组件固定在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上,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转动,从而带动螺杆组件转动。一实施例中,螺杆组件还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分别连接螺杆31和驱动装置20。一实施例中,螺杆31直接与驱动装置20固定。同样地,一实施例中,螺母组件40包括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分别连接螺母41和脚掌固定组件50。一实施例中,螺母41直接连接脚掌固定组件50。螺杆31呈长条状,并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呈交叉设置,即螺杆31的轴向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为非平行,如此当改变螺母41在螺杆31上的位置时,螺母41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是改变的,即螺母41的转动半径发生改变,进而使得脚掌固定组件50的转动半径改变,脚掌固定组件50的转动幅度发生改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母41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指的是沿着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的径向方向上的距离。螺母41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的改变方式具有多种,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当螺杆31发生转动,螺杆31的轴向不产生位移,且在螺母41的周向被限制不能够转动时,螺母41会沿着螺杆31的轴向发生位移,螺母组件40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被改变,从而改变脚掌固定组件50的转动幅度。在一实施例中,螺杆31固定,螺杆31的周向以及轴向均不产生位移,螺母41能够沿着螺杆31的周向转动,从而改变其在螺杆31上的位置,进一步使得脚掌固定组件50的转动幅度发生改变。在一实施例中,螺杆31相对驱动装置20滑动,螺杆31沿自身轴向发生移动,同样能够带动螺母41移动,改变螺母41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脚掌固定组件50大体是沿横向延伸而呈长条状的,可选地,脚掌固定组件50的远离驱动装置20的一端是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等高的。如此,当螺母41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同轴时,脚掌固定组件50沿水平方向延伸;当螺母41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错开时,脚掌固定组件50沿横向倾斜一定角度。当然,其它实施例中,脚掌固定组件50的远离驱动装置20的一端也可低于或是高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具体而言,脚掌放置于脚掌固定组件50上,并与脚掌固定组件50固定。驱动装置20驱动螺杆组件和螺母组件40一起转动,由于螺母组件40是相对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偏心设置的,故而脚掌固定组件50必然也是跟随螺母组件40进行转动的。而由于脚掌固定组件50的一端与安装架1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螺母组件40转动连接,如此脚掌固定组件50自身并不会翻转,患者的脚掌基本能够保持脚面朝上的形态,即脚掌固定组件50大体是以患者的足跟为轴进行上下左右的平板运动,从而防止扭伤患者脚踝。另外,由于螺母组件40在螺杆组件轴向的位置可调,如此能够改变螺母组件40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使得脚掌固定组件50的摆动幅度随着螺母组件40的偏心程度发生改变,螺母组件40侧向偏离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越远,脚掌固定组件50的摆动幅度越大,螺母组件40侧向偏离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越近,脚掌固定组件50的摆动幅度越小,从而适应不同患者的训练强度的需求。由于脚掌固定组件转动时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的,相对于手动的形式,具有力量均衡的效果。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组件还包括调节件32,所述调节件32与所述驱动装置20连接,所述螺杆31与所述调节件32转动连接,以在相对所述调节件32转动时,使得所述螺母41沿所述螺杆31移动。本实施例中,螺杆31通过调节件32固定在驱动装置20,方便螺杆31的设置。调节件32对螺杆31进行轴向的限位,限制螺杆31沿自身轴向移动。螺杆31相对调节件32转动时,螺母41会沿着螺杆31移动,从而改变脚掌固定组件50的摆动幅度。可选地,调节件32可呈板状、块状或盘状等形式,螺杆31其中一端与调节件32抵接,从而可对螺杆31起到轴向的限位作用。另外,调节件32也可呈框体状或是箱体状等,螺杆31设置在调节件32内部,并且螺杆31的两端均与调节件32转动连接。请结合参考图3,为防止螺母41转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32形成有限位开口323,所述限位开口323沿所述螺杆31的轴向延伸,所述螺母组件40自所述限位开口323伸出,所述限位开口323的侧缘(指的是沿着螺杆31长度方向延伸的侧缘)用以限制所述螺母组件40转动。具体地,螺母组件40与限位开口323的侧缘之间为小间隙配合,或者,螺母组件40与限位开口323的侧缘之间为过渡配合,则在螺杆31转动时,螺母组件40至少与限位开口323的其中一个侧缘抵接,从而限制了螺母组件40自身的转动,使得螺母组件40仅做沿螺杆31轴向的平移运动。另外,由于螺母组件40是穿过限位开口323的,故而螺杆31显然也对应限位开口323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调节件32上形成限位开口323的形式具有多种,以下简单举例进行说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32包括两连接板321和两限位板322,所述限位板322沿所述螺杆31的轴向延伸,两限位板322沿螺杆31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连接板321分别连接两所述限位板322,两所述连接板321分设于所述限位板322的两端,如此两个连接板321和两个限位板322连接形成类似方框形。该实施例中,所述螺杆31位于两所述限位板322之间,并与所述连接板321转动连接。两所述限位板322之间的间隔则构成所述限位开口323,在螺杆31转动时,螺母组件40能够与限位板322抵接,限位板322限制螺母组件40转动。一实施例中,限位开口323贯穿调节件32的两相对侧,螺杆31设置在调节件32的其中一侧,并且螺杆31正对着限位开口323,即从调节件32的另一侧看向限位开口323,螺杆31可显露在限位开口323。一实施例中,调节件32内形成有一长凹槽,长凹槽沿着螺杆31轴向延伸,螺杆31设置在长凹槽内,长凹槽具有一侧向开口,侧向开口位于螺杆31的周侧,侧向开口构成限位开口323。一实施例中,调节件32上设有两个定位板,两个定位板间隔设置,两个定位板之间的间隔构成限位开口323。请再次结合参考图1和图2,为防止螺杆31沿自身轴向移动,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组件还包括两个轴承33,所述螺杆31与所述轴承33的内圈固定,两所述轴承33分设于所述螺杆31的两端,所述轴承33的外圈与所述调节件32固定。具体地,两所述连接板321各设有一轴承33,所述螺杆31与所述轴承33的内圈固定,轴承33的内圈和螺杆31紧致配合,从而可以限制螺杆31沿自身轴向移动。此外,该采用轴承33的形式,相对于将螺杆31直接与连接板321转动连接,可以避免对连接板321造成磨损。一实施例中,螺杆31的周面且靠近两端部各设有一限位凸缘,限位凸缘与连接板321的内表面抵接,同样可起到限制螺杆31轴向移动的效果。另外,在螺杆31贯穿连接板321的实施例中,限位凸缘也可与连接板321的外表面抵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21的内表面指的是两个连接板321相向的表面。为方便对螺杆31进行调节,故螺杆31是穿出调节件32的,具体地,一实施例中,螺杆31朝外穿出两个连接板321,如此螺杆31可显露在连接板321外而方便用户握持。此外,螺杆31的一端可设置调节旋钮34,调节旋钮34与螺杆31固定,用户通过转动调节旋钮34能够带动螺杆31转动。另外,螺杆31也可位于两个连接板321内。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杆31与所述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垂直,如此避免了螺杆31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同心所导致的螺母41始终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同心的现象。可选地,螺杆31沿着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延伸,如此设置后,转动螺杆31一圈时,螺母41沿着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径向方向上的位移量是最大的,可以达到快速调节的目的。当然,螺杆31的轴向也可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交叉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组件还包括转盘35,所述转盘35与所述驱动装置20固定。本实施例中,转盘35大体呈圆形的盘体状,并与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同心设置,如此转盘35转动更加平稳,可减小转盘35在转动时的晃动。转盘35与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之间是紧致配合的,防止转盘35与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可选地,所述调节件32固定在所述转盘35的背离所述驱动装置20的表面,如此转盘35给调节件32起到一定的支撑固定的作用,可以在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转动时大大减小调节件32的晃动。可选地,所述调节件32与所述转盘35贴合设置,并沿所述转盘35的盘面延伸,能够进一步增强调节件32转动时的稳定性。上述实施例中,踝关节训练装置还包括套件36,套件36上设有过孔,过孔周缘设有一圈凸圈,凸圈伸入到转轴的中心孔,并与中心孔紧致配合,防止两者之间相对转动。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依次伸入套件36的过孔、转盘35的中心孔以及调节件32的两限位板322之间,套件36与驱动轴固定,并且套件36还通过螺钉连接调节件32。请结合参考图4,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母组件40还包括螺母架42,所述螺母41固定在所述螺母架42上,所述螺母架42上设有让位孔4221,所述螺杆31穿过所述让位孔4221,所述螺母架42与所述脚掌固定组件50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螺母架42后能够方便螺母组件40与脚掌固定组件50的连接。并且,由于螺母架42上开设有让位孔4221供螺杆31穿设,故很好的避免了螺母架42脱离螺杆31。具体地,螺母41和螺母架42之间可采用焊接的形式进行固定,另外,螺母41和螺母架42之间也可采用卡接的形式,例如,在螺母架42上设有一凹槽,凹槽的开口是朝向螺杆31的周侧的,螺母41嵌入凹槽内。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母架42包括第一固定板421和两第二固定板422,两所述第二固定板422沿所述螺母41的轴向间隔排布,两所述第二固定板422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421,所述螺母41位于两所述第二固定板422之间,并固定在其中一所述第二固定板422,两所述第二固定板422均设有所述让位孔4221,所述第一固定板421与所述脚掌固定组件50连接。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母组件40还包括连接轴423,连接轴423与螺母架42分体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板421上设有连接孔4211,所述连接轴423上设有限位轴肩4231,所述连接轴423伸入到两个第二固定板之间,并且连接轴423穿过所述连接孔4211而与所述脚掌固定组件50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轴肩4231抵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421的背离所述脚掌固定组件50的表面,从而限制连接轴423朝靠近脚掌固定组件50的方向移动。并且由于连接轴423连接有脚掌固定组件50,显然,脚掌固定组件50必然是要大于连接孔4211的,故可以限制连接轴423朝远离脚掌固定组件50的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423上连接有第一万向节71而与脚掌固定组件50连接。通过采用连接轴423连接脚掌固定组件50的形式,具有结构简单的效果。另外,其它实施例中,连接轴423也可与螺母架42一体成型,该连接轴423作为螺母架42的一部分而直接与脚掌固定组件50转动连接。此外,其它实施例中,螺母架42上可开设转动孔而与脚掌固定组件50上的转轴转动连接。请再次结合参考图1和图2,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10包括底架11以及脚掌支撑架12,所述脚掌支撑架12与所述底架11转动连接,以能够沿所述脚掌固定组件50的长度方向摆动,所述脚掌固定组件50与所述脚掌支撑架12转动连接。具体地,脚掌支撑架12和脚掌固定组件50之间通过第二万向节72连接。通过设置脚掌支撑架12后,当在调节螺母组件40相对驱动装置20旋转轴线的偏心距离时,脚掌支撑架12通过摆动能够适应该偏心距离的变化,实现脚掌固定组件50的平稳移动,并且由于脚掌固定组件50的两端均是与其它部件转动连接的,故而可以大体保持脚掌支撑架12平稳朝上的状态。在进行训练时,患者的脚掌是以足跟为轴进行上下左右方向摆动的,在摆动过程中对脚踝进行拉伸,防止脚踝翻转,实现康复训练效果。其它实施例中,脚掌支撑架12的转动方向也可与驱动装置20的驱动轴的转动方向一致。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架11包括安装支架111和连接架112,所述连接架112沿横向延伸,并分别连接所述安装支架111和所述脚掌支撑架12,所述安装支架111朝上延伸,所述驱动装置20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111。可选地,连接架112呈工字型,安装支架111和脚掌支撑架12分设于连接架112的两端,平稳性更好。此外,连接架112也可为连杆的形式。进一步地,所述底架11还包括大腿支架113,所述大腿支架113设置在所述连接架112的远离所述安装支架111的一端,所述大腿支架113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大腿支架113的上端设有大腿固定组件60,所述大腿固定组件60用以支撑大腿。具体地,脚掌支撑架12设置在大腿支架113和安装支架111之间,并靠近大腿支架113设置。大腿支架113高于脚掌支撑架12,患者的大腿固定在大腿固定组件60上,小腿自然垂下,脚掌踩在脚掌固定组件50上。大腿支架113的长度可调,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如图8所示,图8中为大腿之间113折叠后的状态图。请再次结合参考图2,一实施例中,脚掌固定组件50包括脚掌连接托51以及设置在所述脚掌连接托51上表面的脚掌托52,脚掌连接托51分别与螺母组件40和安装架10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脚掌连接托51和脚掌托52大体是与脚掌呈仿形设计的,以更好契合患者的脚掌,提高舒适性。脚掌托52和脚掌连接托51之间具体可采用粘接、卡接、魔术贴或绑带等形式固定。通常,脚掌托52为软质件或弹性件,提高缓冲效果。患者的脚掌可通过绑带绑缚于脚掌托52上。一实施例中,脚掌固定组件50的沿长度方向分布的两端各设有一固定轴511,所述第一万向节71与其中一所述固定轴511固定,所述第二万向节72与另一所述固定轴511固定。一实施例中,大腿固定组件60包括大腿连接托61以及设置在大腿连接托61上表面的大腿托62,大腿连接托61与大腿支架113固定,并支撑在大腿托62的底面,大腿托62呈朝下凹陷的形状,包裹衬托在患者的大腿外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为电机,驱动轴为电机轴,驱动装置20的旋转轴线指的是电机轴的旋转轴线,旋转轴线的径向指的是驱动轴的径向。此外,驱动装置20也可为气缸或其它能够提供动力的装置。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还连接有遥控器80,遥控器80与驱动装置20电性连接,以控制驱动装置20正转、反转、停机以及调整转速等等。请结合参考图5至图7,具体地,患者使用时,先通过旋转调节旋钮34,将螺母组件40调整到转盘35的中心位置,即此时脚掌固定组件50的前端是位于转盘35的中心位置的。然后将脚掌放置在脚掌托52内,通过绑带进行固定,同时对放入到大腿托62内的大腿进行绑带固定。打开设置驱动装置20的电源开关,再通过遥控器80打开设备。转盘35开始以很慢的速度转动,患者体会转盘35带动脚掌上下左右的摆动幅度是否能够承受,如感觉摆动量小,可以通过旋转调节旋钮34,使螺母组件40沿着螺杆31运动,并逐渐偏离电机轴的中心,从而加大脚掌固定组件50前端的摆动量,直到患者认为他能接受的限度为止。若患者感觉摆动量过大,则可以反向旋转调节旋钮34,使螺母组件40沿着螺杆31反向运动,并逐渐靠近电机轴的中心,从而减小脚掌固定组件50前端的摆动量。该设备操作简单,全方位训练康复,动态可调节,安全可靠。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