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阻滞用自动注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9366发布日期:2020-08-05 01:4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阻滞用自动注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神经阻滞用自动注药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在当前临床上有着较为普遍的应用,常用神经阻滞有助间、眶下、坐骨、指(趾)神经干阻滞,颈丛、臂神经丛阻滞,以及诊疗用的星状神经节和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等。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近年来快速普及的一项重要技术,该项技术要求麻醉医生一只手操作超声探头显示神经,而另一只手操作神经阻滞穿刺针在超声的引导下抵达阻滞点,在阻滞点注药前需回抽观察穿刺针是否误入血管内,这时通常需要一麻醉助手在麻醉医生的指令下进行反复回抽及注药,并且时常需要根据注药情况改变阻滞点,麻醉助手的配合有时难以达到麻醉医生的要求,这可能会影响到神经阻滞的效果及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单人操作的神经阻滞用自动注药装置,以使减少人力,并使得缩短神经阻滞试注时间及提高试注效率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神经阻滞用自动注药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动力装置上的注射器,以及持针柄;

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能够在所述针筒内运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尾端设有活塞柄,所述针筒前端通过注药导管与穿刺针连通,并且另一端的边缘设有针翅,所述持针柄内走行所述注药导管;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固定针筒的针翅固定卡、用于固定活塞柄的活塞柄固定卡,所述壳体上设有移动槽,所述针翅固定卡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活塞柄固定卡滑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槽上;

所述持针柄上设置有注药按钮和回抽按钮,所述注药按钮和回抽按钮均通过控制导线与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柄固定卡内侧用于测量注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压力显示屏,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压力显示屏之间通过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杠和设置在丝杠上的螺母,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传动连接,驱动丝杠转动,螺母与活塞柄固定卡连接,所述注药按钮通过控制导线与电机的正转电路连接,所述回抽按钮通过控制导线与电机的反转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由同轴分布的活塞连杆、弹性体和运动推杆组成,所述活塞连杆位于所述针筒内,所述运动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活塞连杆连接,且另一端与活塞柄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柄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压力报警器,所述压力报警器能通过连接电路与电源电连接,当运动推杆与活塞连杆间的作用力等于所述弹性体的设定压力15psi时,压力报警器则通过连接电路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以使得压力报警器带电工作并输出报警信息。

神经阻滞时注射麻药压力过大会损伤神经,活塞连杆通过设定了压力的弹性体(例如弹簧等,可通过弹簧的长度以及弹性系数等参数设定,能够确定弹簧的设定压力,具体得到设定压力的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与运动推杆连接,当运动推杆与活塞连杆间的作用力等于所述弹性体的设定压力15psi时,压力报警器则通过连接电路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以使得压力报警器带电工作并输出报警信息,从而能让医务人员及时确定神经阻滞的压力状态,避免误操作导致的伤害,使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电路包括与电源的负极端连接的负极连接线以及与电源的正极端连接的正极连接线,负极连接线的一端与电源的负极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活塞连杆端面上的负极连接片连接,正极连接线与电源的正极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压力报警器的一端连接,压力报警器还与运动推杆端面上的正极连接片连接,当运动推杆与活塞连杆间的作用力等于所述弹性体的设定压力15psi时,运动推杆端面上的正极连接片与活塞连杆端面上的负极连接片接触,以使得压力报警器与电源之间形成闭合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上整合连接有语音播报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压力传感器、压力显示屏、语音播报模块以及连接电路上的压力报警器提供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语音播报模块包括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且用于读取所述压力值的微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语音芯片,以及与所述语音芯片连接且由所述语音芯片控制的发声元件,所述语音播报模块还包括同时与所述语音芯片、发声元件连接的带通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语音芯片、发声元件电连接,所述发声元件包括扬声器,通过扬声器提醒医生的操作临界,以免医生手术转眼看压力显示屏而分散注意力,或者影响当下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主供电源和备用电源,所述主供电源为可充电电源,所述备用电源为干电池。主供电源可为锂电池等可充电的蓄电池,为主要的供电设备,当所述备用电源电量过低时,可切换备用电源为各用电部件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前端设有连接线口,所述控制导线穿过所述连接线口内走行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走行所述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操作医生能够通过所述持针柄上的注药按钮和回抽按钮控制驱动机构正向动作或反向动作,从而进行注射或回抽,通过神经刺激仪或者b超进行准确定位,并将穿刺针伸入定位处,然后可单手操作持针柄,进行注射或者回抽,仅需一人即可完成神经阻滞麻醉,节约人力;并有助于麻醉医生了解注药压力动态,为注药情况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印刷电路板上整合连接的功能模块集合;

图1-5标记含义如下:1-持针柄,2-针筒,3-活塞杆,4-活塞柄,5-注药导管,6-穿刺针,7-针翅,8-壳体,9-针翅固定卡,10-活塞柄固定卡,11-移动槽,12-注药按钮,13-回抽按钮,14-控制导线,15-压力显示屏,16-电机,17-丝杠,18-螺母,19-活塞连杆,20-弹性体,21-运动推杆,22-语音播报模块,23-电源模块,24-微处理器,25-语音芯片,26-发声元件,27-带通滤波器,28-主供电源,29-备用电源,30-连接线口,31-压力报警器,32-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有必要理解的是,“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目标仅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神经阻滞用自动注药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动力装置上的注射器,以及持针柄1;

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2、能够在所述针筒2内运动的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3的尾端设有活塞柄4,所述针筒2前端通过注药导管5与穿刺针6连通,并且另一端的边缘设有针翅7,所述持针柄1内走行所述注药导管5;

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壳体8、设置在所述壳体8内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固定针筒2的针翅固定卡9、用于固定活塞柄4的活塞柄固定卡10,所述壳体8上设有移动槽11,所述针翅固定卡9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8上,所述活塞柄固定卡10滑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槽11上;

所述持针柄1上设置有注药按钮12和回抽按钮13,所述注药按钮12和回抽按钮13均通过控制导线14与驱动机构连接。应当理解的是,其他实施方式,所述持针柄1上的注药按钮12和回抽按钮13与驱动机构也可以为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药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柄固定卡10内侧用于测量注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32和设置在所述壳体8上的压力显示屏15,所述压力传感器32与所述压力显示屏15之间通过电信号连接,测量注射时,所述活塞柄固定卡10对活塞杆3的推力,结合针筒2的大小,将该推力换算为注射压力。

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6、丝杠17和设置在丝杠17上的螺母18,电机16的输出轴与丝杠17传动连接,驱动丝杠17转动,螺母18与活塞柄固定卡10连接,所述注药按钮12通过控制导线14与电机16的正转电路连接,所述回抽按钮13通过控制导线14与电机16的反转电路连接。显然,驱动机构并不限于上述形式,还可以为直线电机或齿轮齿条等其他可以提供直线运动的机构。

如图4所示,所述活塞杆3由同轴分布的活塞连杆19、弹性体20和运动推杆21组成,所述活塞连杆19位于所述针筒2内,所述运动推杆21的一端通过所述弹性体20与所述活塞连杆19连接,且另一端与活塞柄4固定连接,活塞连杆19与运动推杆21间对应的端部邻近但不接触,所述活塞柄4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压力报警器31,所述压力报警器31能通过连接电路与电源电连接,当运动推杆21与活塞连杆19间的作用力等于所述弹性体20的设定压力15psi时,压力报警器31则通过连接电路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可使压力报警器31带电工作并输出报警信息。

神经阻滞时注射麻药压力过大会损伤神经,活塞连杆19通过设定了压力的弹性体20(例如弹簧等,可通过弹簧的长度以及弹性系数等参数设定,能够确定弹簧的设定压力,具体得到设定压力的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与运动推杆21连接,当运动推杆21与活塞连杆19间的作用力等于所述弹性体20的设定压力15psi时,压力报警器31则通过连接电路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以使得压力报警器31带电工作并输出报警信息,从而能让医务人员及时确定神经阻滞的压力状态,避免误操作导致的伤害,使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所述连接电路包括与电源的负极端连接的负极连接线以及与电源的正极端连接的正极连接线,负极连接线的一端与电源的负极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活塞连杆端面上的负极连接片连接,正极连接线与电源的正极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压力报警器31的一端连接,压力报警器31还与运动推杆21端面上的正极连接片连接,当运动推杆21与活塞连杆19间的作用力等于所述弹性体20的设定压力15psi时,运动推杆21端面上的正极连接片与活塞连杆19端面上的负极连接片接触,以使得压力报警器31与电源之间形成闭合回路。

具体实施时,运动推杆21与活塞连杆19间的作用力大于或等于弹性体20的设定压力15psi时,运动推杆21端面上的正极连接片才会与活塞连杆19端面上的负极连接片接触。正常情况下,弹性体20不会与负极连接片以及正极连接片接触,负极连接片与正极连接片呈正对应分布,以便负极连接片与正极连接片能对应接触,并实现对应的电连接状态。

所述壳体8内设有印刷电路板,如图5所示,该印刷电路板上整合连接有语音播报模块22和电源模块23,所述电源模块23用于为所述压力传感器32、压力显示屏15、语音播报模块22以及连接电路上的压力报警器31提供电能。

所述语音播报模块22包括与所述压力传感器32连接且用于读取所述压力值的微处理器24(所述压力传感器32与所述微处理器24的输入端电连接)、与所述微处理器24连接的语音芯片25(所述微处理器24的输出端与所述语音芯片25的输入端电连接),以及与所述语音芯片25连接且由所述语音芯片25控制的发声元件26(所述语音芯片25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声元件26电连接),所述语音播报模块22用于播放所述压力传感器32所检测的注射压力值,微处理器24的输出端与语音芯片25的输入端具体为:微处理器24读取所述压力传感器32检测的注射压力值,所述注射压力值为数字指令形式,并发送至语音芯片25,所述语音芯片25内置少量存储空间,接收所述数字指令后存储在其rom中,再将rom中的数字指令转化为语音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发声元件26,所述发声元件26将该语音信号播放出来,麻醉医生则可直接通过收听语音获取其压力值,所述语音播报模块22还包括同时与所述语音芯片25、发声元件26连接的带通滤波器27,所述带通滤波器27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语音芯片25、发声元件26电连接,所述发声元件26包括扬声器27,通过扬声器27提醒医生的操作临界,以免医生手术转眼查看压力显示屏而分散注意力,或影响当下操作,提醒麻醉医生有损伤神经的风险,麻醉医生再根据实时情况决定继续注射还是调整位置后再注射。

所述电源模块23包括主供电源28和备用电源29,所述主供电源28为可充电电源,所述备用电源29为干电池。主供电源28可为锂电池等可充电的蓄电池,为主要的供电设备,当所述备用电源29电量过低时,可切换备用电源29为各用电部件供电。

所述壳体8前端设有连接线口30,所述控制导线14穿过所述连接线口30内走行于所述壳体8内,所述壳体8内走行所述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用注射器预先抽取配置好的局麻药,并固定于动力装置上,即将注射器的针翅7卡于针翅固定卡9,注射器的活塞柄4卡于活塞柄固定卡10,将注药导管5套于注射器头上,将控制导线14一端插入并穿过动力装置上的连接线口30,一手持超声探头显示阻滞点,该手拇指中指持住持针柄,在超声引导下操作穿刺针尖抵达阻滞点,食指按压回抽按钮13,活塞柄固定卡10向右移动,拖动活塞柄4向右移动,使针筒2内产生负压,观察动力装置上压力显示屏15及注药导管5内是否回血,如无回血说明针尖未误入血管,此时用食指按压注药按钮12,注射器的活塞柄固定卡9向左移动,推动活塞柄4进行注药,如若超声下注药效果不理想,则可调整针尖位置后重复上述回抽注药操作,以达到理想注药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饰、修改及替代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