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松助眠的眼镜遮光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0027发布日期:2020-07-24 16:3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松助眠的眼镜遮光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松助眠的眼镜遮光罩结构。



背景技术:

睡眠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据大量研究表明,睡眠及睡眠障碍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疾病、精神障碍等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早在2015年美国疾控中心就疾呼:“睡眠不足已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仅影响着一些病理性睡眠障碍人群,学生、白领等年轻群体也饱受困扰。

为了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系列的智能睡眠辅助产品,其中以睡眠辅助眼镜为代表,睡眠辅助眼镜上大多设置有精密的脑电波传感器以精准地获取用户的脑电波状态,并设置有相对应的助眠结构以提供助眠服务。对应的,常规的睡眠辅助眼镜需外接外部数据处理设备,且至少需要设置传输脑电波数据的线路以及为助眠结构提供支撑的线路,导致很多睡眠辅助眼镜必须置于固定的位置,不便于用户随时随地使用。另外,一些睡眠辅助眼镜在内部设置处理板,这样的睡眠辅助眼镜虽然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但是耗电非常地大,成本高,对设备的要求也高,不利于睡眠辅助眼镜的推广。

另外,不论是其上提到的哪一类型的睡眠辅助眼镜都需要外接供电设备以提供电量支持,一些睡眠辅助眼镜还需要外接外部数据处理设备,即,需要复杂繁琐的配套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放松助眠的眼镜遮光罩结构,该眼镜遮光罩结构上内置vr助眠结构、脑电波传感组件以及转接板,脑电波传感数据以及vr助眠结构的数据经由转接板被双向传输,仅仅需要一个数据口即可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另外,该眼镜遮光罩结构便于携带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松助眠的眼镜遮光罩结构,包括:眼镜本体,助眠组件,脑电波传感组件;其中助眠组件置于眼镜本体内,脑电波传感组件设置在眼镜本体靠近用户佩戴的一侧,转接板设置在眼镜本体上,且,助眠组件和脑电波传感组件均连接于转接板,助眠组件实施为虚拟现实助眠辅助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脑电波传感组件进一步包括弧形条以及置于弧形条上的脑电波传感器,其中弧形条固定在眼镜本体上,且弧形条的弧度适配人体额头幅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条由变形材料制备得到、或者记忆材料制备得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脑电波传感组件包括至少五个分置于弧形条上的脑电波传感器,具体为分别采集左数据点、右数据点、参考电压点、接地点以及驱动接噪点这五个接触点的脑电波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板置于眼镜本体的内侧,其上至少设置有脑电波数据接口、助眠数据接口以及传输数据接口,对应地,脑电波传感组件连接于脑电波数据接口,助眠组件连接于助眠数据接口,数据传输组件连接助眠数据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板设计为异形转接板的结构,置于眼镜本体的边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脑电波数据接口为typec接口,助眠数据接口为usb接口,传输数据接口为usb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助眠组件包括置于眼镜本体内的虚拟现实展示主板以及显示屏,虚拟现实展示主板连接于转接板获取助眠数据,显示屏对应眼镜本体的目镜窗口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眼镜遮光罩结构上设置遮光罩体,其中遮光罩体设置在眼镜本体的内侧,脑电波传感组件设置在遮光罩体上,遮光罩体上形成对应眼镜本体的目镜窗口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眼镜遮光罩结构包括松紧调节的松紧捆绑件,其中松紧捆绑件设置在眼镜本体上,形成一闭环结构。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眼镜遮光罩结构上设置转接板,并通过可拆卸组装的数据传输组件连接于主控盒子,以完成眼镜遮光罩结构的数据传输,且该设计简化眼镜遮光罩结构的结构,使得眼镜遮光罩结构可随时随地地使用,提高其场景实用性。

2.眼镜遮光罩结构上设置五点感应式脑电波传感器,全面采集脑电波数据,而不需要复杂的处理模块。

3、眼镜遮光罩结构上设置遮光罩体,遮光罩体为用户提供舒适遮光的助眠环境,进一步提高助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眼镜遮光罩结构置于主控盒子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眼镜遮光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眼镜遮光罩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眼镜遮光罩结构,11-脑电波传感组件,111-弧形条,112-脑电波传感器其,12-助眠组件,13-转接板,131-脑电波数据接口,132-助眠数据接口,133-传输数据接口,14-眼镜本体,15-遮光罩体,16-松紧捆绑件,20-数据传输组件,30-主控盒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镜遮光罩结构,该眼镜遮光罩结构通过可拆卸组装的数据传输组件20连接于主控盒子30,眼镜遮光罩结构10至少包括脑电波传感组件11、助眠组件12以及转接板13,脑电波传感组件11和助眠组件12连接于转接板13;数据传输组件30连接转接板13以及主控盒子30,以完成眼镜遮光罩结构10和主控盒子30之间数据的传输以及眼镜遮光罩结构10的供能支持。

不同于现有常规的放松助眠眼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镜遮光罩结构10采集的脑电波传感组件11和助眠组件12共用同一转接板13,数据传输组件30通过同一接口即可实现脑电波数据和助眠数据的双向传输,转接板13的设置优化眼镜遮光罩结构10的结构,使其轻便且便于随时随地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镜遮光罩结构10包括眼镜本体14,助眠组件12置于眼镜本体14内,脑电波传感组件11设置在眼镜本体14靠近用户佩戴的一侧,转接板13设置在眼镜本体14上,且,助眠组件12和脑电波传感组件11均连接于转接板13。

具体的,脑电波传感组件11进一步包括弧形条111以及置于弧形条111上的脑电波传感器112,其中弧形条111固定在眼镜本体14上,且弧形条111的弧度适配人体额头幅度,以使得该眼镜遮光罩结构10在配套时脑电波传感器112可更好地贴合用户的额头。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条111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比如,弧形条111可由变形材料制备得到、或者记忆材料制备得到,以适配不同用户的额头幅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脑电波传感组件11实施为柔性fpc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脑电波传感组件11包括至少五个分置于弧形条111上的脑电波传感器112,具体为分别采集左数据点、右数据点、参考电压点、接地点以及驱动接噪点这五个接触点的脑电波传感器112,得到用户脑部的微弱电信号,分析得到脑电数据,且采用左右两个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转接板13置于眼镜本体14的内侧,其上至少设置有脑电波数据接口131,助眠数据接口132以及传输数据接口133,对应地,脑电波传感组件11连接于脑电波数据接口131,脑电波数据可部分存储于转接板13上;数据传输组件20连接助眠数据接口132以及主控盒子,传输助眠数据;助眠组件12连接于助眠数据接口132,以将外部助眠数据传输给助眠组件12。

脑电波数据接口131实施为typec接口,助眠数据接口132实施为usb接口,传输数据接口133实施为usb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转接板13设计为异形转接板的结构,置于眼镜本体14的边侧,该设计可更好地布置眼镜遮光罩结构10内线路的走向,提高助眠眼镜的美观的同时优化结构设置。具体的,转接板13置于眼镜本体14的边角位置,其侧边对应眼镜本体14的弧边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助眠组件12实施为虚拟现实助眠辅助组件,即以vr展示的画面提供助眠服务。此时,助眠组件12包括置于眼镜本体14内的虚拟现实展示主板以及显示屏,虚拟现实展示主板连接于转接板13获取助眠数据,显示屏对应眼镜本体14的目镜窗口设置,以展示虚拟现实的画面。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眼镜遮光罩结构10上设置遮光罩体15,其中遮光罩体15设置在眼镜本体14的内侧,脑电波传感组件11设置在遮光罩体15上贴合用户额头。遮光罩体15上形成对应眼镜本体14的目镜窗口的通孔,以使得用户可查看虚拟现实展示界面。且遮光罩体15为用户提供避光的视觉环境,以营造一个更好的助眠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罩体15由海绵体制备得到,此时,遮光罩体15可根据人体面部形状而适配地改变形状,对应地,脑电波传感组件11良好贴合人体额头。

另外,眼镜遮光罩结构10包括松紧调节的松紧捆绑件16,其中松紧捆绑件16设置在眼镜本体14上,以形成一闭环结构以将眼镜遮光罩结构10固定在用户头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松紧捆绑件15实施为两端连接在眼镜本体14上的松紧带,或者至少两分别连接于眼镜本体14两侧的固定带以及调节连接固定带的连接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松紧捆绑件15实施为自粘结的捆绑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