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热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1283发布日期:2020-08-07 18:1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热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热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中药生产过程中,为去除中药中的毒性成分,会对中药进行热处理,通常使用设置在热处理罐内的加热装置对中药进行加热,但热处理时,一般会在中药中添加酸,以加速去除毒性成分的过程,加入了酸的中药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容易对加热装置造成腐蚀,并污染中药,并且,测量中药温度的温度探头也容易被腐蚀,不仅使测量的温度值不准确,还会造成中药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中药热处理系统,该系统的加热装置与中药相隔离,避免了对加热装置造成的腐蚀,该系统采用空气压力计算中药,成本低,结果准确,不会造成中药的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热处理系统,包括:

热处理罐,所述热处理罐包括用于容纳导热油的外层腔体、用于容纳中药的内层腔体、位于所述热处理罐顶部并伸入所述内层腔体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外层腔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位于所述出油口的下方,所述内层腔体上设置有进药口、出药口、加酸口,所述进药口位于所述热处理罐的顶部,所述出药口位于所述热处理罐的底部,所述加酸口上连接有蠕动泵;

导热油箱,所述导热油箱内设置有用于加热导热油的加热装置、用于冷却导热油的冷却装置,所述导热油箱上还设置有出液口、进液口、补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导热邮箱下部,所述进液口、所述补液口位于所述导热油箱的顶板上,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油口相连通,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油口相连通;

用于输送所述导热油的输送泵,所述输送泵连接在所述出液口和所述进油口之间;

所述进药口、所述出药口、所述加酸口处均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关闭时,所述内层腔体处于密封状态;

所述中药热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开关的控制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发出的压力信号被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接收的所述压力信号计算所述外层腔体内导热油的温度值,并根据该温度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为铜制冷凝盘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冷凝盘管中通有20℃的冷却水。

优选地,所述热处理罐顶部设置有安全阀。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全阀的压力设定值为0.5mpa。

优选地,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导热油只能由所述出液口向所述进油口流动。

优选地,所述出油口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导热油只能由所述出油口向所述进液口流动。

优选地,所述中药为附子提取液、川乌提取液、半夏提取液、草乌提取液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接收的所述压力信号计算所述外层腔体内导热油的温度值的计算公式为:t=135+(p-0.27)*200,其中,t为夹套导热油的温度,单位为℃,p为热处理罐内压力,单位为mpa。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热处理系统,通过设置具有内外腔体的热处理罐,并在外层腔体中通入导热油对内层腔体中的中药进行加热,使得加热装置与中药相隔离,避免了对加热装置造成的腐蚀;通过设置伸入内层腔体的压力传感器测量内层腔体中的空气压力,并通过公式计算中药温度值,成本低,结果准确,不会造成中药的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00、热处理罐;101、外层腔体;1011、进油口;1012、出油口;102、内层腔体;1021、进药口;1022、出药口;1023、加酸口;1024、蠕动泵;1025、加酸口阀门;103、压力传感器;104、安全阀;200、导热油箱;201、加热装置;202、冷却装置;203、出液口;204、进液口;205、补液口;206、盖子;207、导热油;300、输送泵;301、第一单向阀;302、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方向指附图1中的上、下方向,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右方向指附图1中的左、右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热处理系统,包括:热处理罐100、导热油箱200、输送泵300,其中,热处理罐100位于导热油箱200右侧,热处理罐100为双层腔体结构,包括外层腔体101和内层腔体102,外层腔体101用于容纳导热油,内层腔体102用于容纳待热处理的中药,外层腔体101上设置有出油口1011和进油口1012,进油口1012位于出油口1011下方;内层腔体上设置有进药口1021、出药口1022和加酸口1023,进药口1021位于热处理罐100的顶部并与内层腔体102相连通,出药口1022位于热处理罐100的底壁用于将内层腔体102中的中药导出,进药口1021和出药口1022上均连接有阀门(图中未示出),用于开启和关闭进药口1021、出药口1022,加酸口阀门1025的一端连接在加酸口1023上,另一端连接在蠕动泵1024上,在加酸口阀门1025打开时,通过蠕动泵1024向内层腔体102内注入酸液,用于加速内层腔体102中中药去毒性性成分的进程,并且使用蠕动泵1024注入酸液时,能够保证注入的酸液量符合工艺要求,在本实施例中,注入的酸液为x%的盐酸,注入体积为内层腔体102中中药体积的x%,加酸口阀门1025和进药口1021上连接的阀门、出药口1022上连接的阀门均关闭时,内层腔体102处于密封状态;压力传感器103设置在热处理罐100顶部,压力传感器102伸入内层腔体102中用于检测内层腔体102中的空气压力;导热油箱200内设置有用于加热导热油207的加热装置201、用于冷却导热油207的冷却装置202,加热装置201为电加热装置,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冷却装置202为铜制冷凝盘管,其中通有20℃的冷却水,导热油箱200上还设置有出液口203、进液口204和补液口205,出液口203位于导热油箱200下部,第一单向阀301的一端与出液口203相连接,另一端与输送导热油207的输送泵300相连接并通过管道最终连接在进油口1012上,导热油207只能由出液口203向进油口1012流动,进液口204、补液口205位于导热油箱200的顶板上,进液口204与出油口1011通过管道相连通,出油口1011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302,导热油207只能由出油口1011向进液口204流动,使用第一单向阀301、第二单向阀302能够确保导热油207只能按设计路线流动,防止其回流造成的温度波动,补液口205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灰尘落入导热油箱200内部的盖子206,盖子206拧紧时,导热油箱200内部也能够通过补液口205与外界大气相通,防止导热油207受热膨胀后造成导热油箱200的变形;热处理罐100顶部还设置有安全阀104,安全阀104的压力设定值为0.5mpa,在内层腔体102中的压力超出0.5mpa时,安全阀104自动打开防止内层腔体102中压力过大造成安全事故;所述中药热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加热装置201、冷却装置202开关的控制装置,压力传感器103发出的压力信号被控制装置接收,控制装置根据接收的压力信号计算外层腔体102内导热油的温度值,并根据该温度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控制加热装置201、冷却装置202的开关,计算时采用的公式为:t=135+(p-0.27)*200,其中,t为夹套导热油的温度,单位为℃,p为热处理罐内压力,单位为mpa;使用该中药热处理系统可处理的中药为附子提取液、川乌提取液、半夏提取液、草乌提取液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处理的中药为参附液。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