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窥镜控制装置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现有金属外壳内窥镜,考虑到加工成型方便,控制部结构常设计成球形整体结构,不带顶盖且无按键,控制部无顶盖,考虑到加工方便,结构需要设计为球形,外观设计受限,且无顶盖控制部通常需要开复杂的压铸模具方可成型,加工成本高,且控制部无法安装按键,不方便使用者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内窥镜控制装置及内窥镜,以解决内窥镜控制装置无控制键,使用者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窥镜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主体,所述控制主体上设置有控制键,所述控制键用于与工作站连接,且通过触发所述控制键使工作站执行所述控制键对应的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主体上设置有顶盖槽,在所述顶盖槽处设置有顶盖,所述控制键设置在所述顶盖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控制主体内的下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顶盖与控制主体之间缝隙的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座组件,所述固定座组件设置在所述顶盖上的安装孔内;所述固定座组件包括固定座主体,所述固定座主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且在所述固定座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台,所述第一卡台卡在所述顶盖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沿所述固定座主体的外侧壁的周向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槽用于密封固定座主体与安装孔内壁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组件还包括锁紧环、压圈和安装筒;所述锁紧环与所述控制主体内的下支架连接,所述安装筒的一端插入到所述锁紧环内并与所述锁紧环螺接,且所述安装筒的下端从所述锁紧环中凸出;所述安装筒的另一端插入到固定座主体内,并与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主体内的压圈螺接;在所述固定座主体内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支撑压圈,通过所述压圈旋转使固定座主体产生向锁紧环运动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筒与所述固定座主体接触处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用于密封安装筒的外侧壁与固定座主体的内侧壁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环包括螺纹环和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一端与所述螺纹环连接,另一端与下支架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安装筒螺接在所述螺纹环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控制装置的控制主体上设置有控制键,通过触发控制键能够将控制的指令发送给工作站,从而工作站产生对应该控制键指令的操作,这样能够方便使用者通过内窥镜的控制装置控制该工作站的部分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上述所述内窥镜控制装置。
该内窥镜使用该内窥镜控制装置,方便了使用者直接操作内窥镜的工作站,避免了使用者通过语言指挥另一名操作者操作工作站的过程中,另一名操作者无法准确领会语言表达的具体含义,操作工作站易出现偏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内窥镜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内窥镜控制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顶盖与固定座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顶盖与固定座组件连接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控制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控制主体;200-下支架;300-控制键;400-顶盖;500-第一密封圈;600-固定座主体;601-第一卡台;602-支撑台;700-第二密封圈;800-安装筒;900-第三密封圈;110-螺纹环;120-支撑臂;13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窥镜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主体100,所述控制主体100上设置有控制键300,所述控制键300用于与工作站连接,且通过触发所述控制键300使工作站执行所述控制键300对应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窥镜包括前端、内窥镜控制装置、工作站和监视器等;前端与内窥镜控制装置连接,内窥镜控制装置与工作站连接,工作站与监视器连接。
在内窥镜控制装置的控制主体100上设置控制键300,该控制键300通过线路与工作站连接,方便使用者在操作内窥镜的时候,直接通过内窥镜控制装置的控制键300触发指令,直接操作工作站进行操作,比如控制键300对应拍照指令、录像指令和调节亮度指令等。
这样能够避免使用者通过语言指挥工作站的操作者进行操作时,语意传递不畅,造成操作者操作出现偏差的问题。
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主体100上设置有顶盖400槽,在所述顶盖400槽处设置有顶盖400,所述控制键300设置在所述顶盖400上。
在控制主体100上设置有顶盖400槽,顶盖400安装在顶盖400槽上,该顶盖400能够与控制主体100分离,方便了控制键300安装在顶盖400上,然后将安装有控制键300的顶盖400,安装在控制主体100,方便了控制键300的安装,且该控制主体100和顶盖400均可以为金属材料制成。
如图6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架130,所述支撑架130的一端与所述控制主体100内的下支架2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盖400连接。
顶盖400下端设置有支撑架130,支撑架130一端与顶盖400螺接,另一端螺接在控制主体100内的下支架200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顶盖400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顶盖400与控制主体100之间缝隙的第一密封圈500。
为了使液体不会进入到内窥镜控制装置内,在顶盖400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圈500设置在第一密封槽内,第一密封圈500密封顶盖400的周侧的侧壁与顶盖400槽的内侧壁之间的缝隙,使液体不会从顶盖400与顶盖400槽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内窥镜控制装置内。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座组件,所述固定座组件设置在所述顶盖400上的安装孔内;所述固定座组件包括固定座主体600,所述固定座主体600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且在所述固定座主体60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台601,所述第一卡台601卡在所述顶盖400的外表面上。
固定座组件安装在顶盖400的安装孔内,并于内窥镜控制装置内的管道连接,从而外界送气管路和送水管路与该固定座组件连接,实现对内窥镜的送气送水。
在固定座主体600上设置有第一卡台601,第一卡台601能够卡在顶盖400的外表面上,避免固定座主体600过度插入到顶盖400内。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沿所述固定座主体600的外侧壁的周向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700;所述第二密封槽用于密封固定座主体600与安装孔内壁之间的缝隙。
在固定座主体6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槽,在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700,第二密封圈700能够密封固定座主体600的外侧壁与安装孔的内壁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外界液体从固定座主体600的外侧壁和安装孔的内壁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内窥镜控制装置内,提高内窥镜控制装置的密封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组件还包括锁紧环、压圈和安装筒800;所述锁紧环与所述控制主体100内的下支架200连接,所述安装筒800的一端插入到所述锁紧环内并与所述锁紧环螺接,且所述安装筒800的下端从所述锁紧环中凸出。
所述安装筒800的另一端插入到固定座主体600内,并与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主体600内的压圈螺接;在所述固定座主体600内设置有支撑台602,所述支撑台602支撑压圈,通过所述压圈旋转使固定座主体600产生向锁紧环运动的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组件包括锁紧环、压圈和安装筒800,锁紧圈与下支架200连接,一般锁紧环与安装筒800螺接,安装筒800上端插入到固定座主体600内,压圈螺接在安装筒800上当,压圈在安装筒800上旋转,使安装筒800与压圈相对运动,由于锁紧环与下支架200固定连接以后,压圈沿安装筒800向锁紧环运动。
在固定座主体600内有支撑台602,压圈作用在支撑台602上,使固定座主体600也跟随压圈向锁紧环运动,固定座主体600上端设置有第一卡台601,在固定座主体600向锁紧环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卡台601卡在顶盖400上,使顶盖400也向锁紧环运动,从而使顶盖400牢固的安装在顶盖400槽中,实现了将顶盖400牢固的安装在控制主体100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筒800与所述固定座主体600接触处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第三密封圈900,所述第三密封圈900用于密封安装筒800的外侧壁与固定座主体600的内侧壁之间的缝隙。
安装筒800和固定座主体600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900,第三密封圈900避免安装筒800的外侧壁与固定座主体600的内侧壁之间的缝隙,增加整个内窥镜控制装置的密封性。
如图4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环包括螺纹环110和支撑臂120,所述支撑臂120一端与所述螺纹环110连接,另一端与下支架200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安装筒800螺接在所述螺纹环110内。
安装筒800一端旋入所述螺纹环110中,从而实现安装筒800与锁紧环的连接,在螺纹环110上一般设置有两个支撑臂120,两个支撑臂120一端固定接螺纹环110上,另一端固定件与下支架200连接,一般固定件采用螺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控制装置的控制主体100上设置有控制键300,通过触发控制键300能够将控制的指令发送给工作站,从而工作站产生对应该控制键300指令的操作,这样能够方便使用者通过内窥镜的控制装置控制该工作站的部分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上述所述内窥镜控制装置。
该内窥镜使用该内窥镜控制装置,方便了使用者直接操作内窥镜的工作站,避免了使用者通过语言指挥另一名操作者操作工作站的过程中,另一名操作者无法准确领会语言表达的具体含义,操作工作站易出现偏差的问题,且能够减少指令发出与操作者操作之间的误差,使工作站工作能符合使用者的意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