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乳肿瘤患者手术后期护理的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8342发布日期:2020-08-21 15:4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乳肿瘤患者手术后期护理的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后期护理的辅助器械,具体是一种甲乳肿瘤患者手术后期护理的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患者手术后需要卧床休息,进行后续的康复护理治疗,由于卧床时间较长,患者在康复之前需要借助辅助器械行走,传统的辅助器械大都采用固定结构,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调节高度,不便于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乳肿瘤患者手术后期护理的辅助器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甲乳肿瘤患者手术后期护理的辅助器械,包括面板和底板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与升降组件联通的充气装置,所述升降组件顶部与面板底部固定连接,底部与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撑罩壳固定连接,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组件和储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设置在支撑罩壳上并且其底部穿过支撑罩壳与设置在支撑罩壳内部的储气组件联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扶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底部还设置有呈三角形布置的三组滚轮,所述滚轮上带有刹车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减震弹簧、活塞杆和气缸,所述活塞杆上端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并且其下端设置有与气缸滑动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气缸内部并且通过密封件与气缸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活塞杆外围还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罩壳上并且其底部通过充气管与所述储气组件联通,所述充气管内部设置有单向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缸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溢气管;所述气缸底部远离溢气管的一侧设置有泄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气组件包括储气弹簧、进气管和储气囊,所述储气囊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罩壳内部并且其顶部与所述充气管联通设置,所述进气管设置在储气囊底部并且与外界联通,所述储气囊内部设置有储气弹簧并且其顶部与充气装置相接触,所述进气管内部设置有单向进气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复位弹簧、充气座和充气压杆,所述充气座外壁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罩壳上并且其底部穿过所述支撑罩壳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充气压杆滑动安装在充气座内部并且底部还设置有充气压片,所述充气压片呈“z”字型,一端与充气压杆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开设在充气座上的方槽搭在储气囊顶部,所述充气压杆外围还套设有复位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板底部还设置有定位装置和呼叫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升降装置,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面板和底板的距离,既可以当做凳子便于患者休息,又能当做拐杖辅助患者行走,满足不同需求;采用充气组件和储气组件向升降组件充气,只需脚踩即可实现高度调节,无需患者弯腰或下蹲即可完成操作,十分很方便;采用带有储气弹簧的储气囊和复位弹簧的充气压杆,借助弹力实现自动复位,节省患者体力,操作简单;采用减震弹簧减缓面板的震动幅度,避免影响患者,同时防止面板因气缸漏气突然下降,减缓面板的下降趋势,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采用定位装置和呼叫装置,能够及时呼叫医护人员并通过定位装置的定位信息及时找到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甲乳肿瘤患者手术后期护理的辅助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甲乳肿瘤患者手术后期护理的辅助器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甲乳肿瘤患者手术后期护理的辅助器械中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板;11-扶手;2-减震弹簧;3-活塞杆;4-气缸;41-溢气管;42-泄气管;43-充气管;5-充气组件;51-复位弹簧;52-充气座;53-充气压杆;54-充气压片;6-底板;61-滚轮;62-支撑罩壳;7-储气组件;71-储气弹簧;72-进气管;73-储气囊;8-定位装置;9-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甲乳肿瘤患者手术后期护理的辅助器械,包括面板1和底板6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与升降组件联通的充气装置,所述升降组件顶部与面板1底部固定连接,底部与固定设置在底板6上的支撑罩壳62固定连接,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组件5和储气组件7,所述充气组件5设置在支撑罩壳62上并且其底部穿过支撑罩壳62与设置在支撑罩壳62内部的储气组件7联通,通过充气组件5使储气组件7向升降组件充气从而调节面板1和底板6之间的距离,既可以当做凳子便于患者休息,又能当做拐杖辅助患者行走。

所述面板1上还设置有扶手11,既能用作凳子的靠背,又能用作拐杖的扶手。

所述底板6底部还设置有呈三角形布置的三组滚轮61,便于推动本装置行走,节省患者力气,所述滚轮61上带有刹车片,只需脚踩刹车片即可固定,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减震弹簧2、活塞杆3和气缸4,所述活塞杆3上端与面板1固定连接并且其下端设置有与气缸4滑动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气缸4内部并且通过密封件与气缸4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活塞杆3外围还设置有减震弹簧2并且减震弹簧2两端分别与面板1底部和气缸4顶部相抵,所述气缸4固定设置在支撑罩壳62上并且其底部通过充气管43与储气组件7联通,所述充气管43内部设置有单向控制阀;所述储气组件7通过充气管43向气缸4内部充气,将活塞杆3顶起,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面板1的高度;所述减震弹簧2用于减缓面板1的震动幅度,当气缸4漏气时导致面板1突然下降,所述减震弹簧2还可以用于减缓面板1的下降趋势,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所述气缸4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溢气管41,当活塞位置高与溢气管41,导致活塞杆3在气缸4内的部分过短存在安全隐患,则部分气体从溢气管41排出,使活塞杆3下降,增强本装置安全性;所述气缸4底部远离溢气管41的一侧设置有泄气管42,用于排出气缸4内部气体,使活塞杆3缩回气缸4内。

所述储气组件7包括储气弹簧71、进气管72和储气囊73,所述储气囊73固定设置在支撑罩壳62内部并且其顶部与充气管43联通设置,所述进气管72设置在储气囊73底部并且与外界联通,所述储气囊73内部设置有储气弹簧71并且其顶部与充气组件5相接触;所述进气管72内部设置有单向进气阀,当充气组件5挤压储气囊73时,储气囊73内的气体通过充气管43被输送到气缸4内,所述储气囊73在储气弹簧71的作用下恢复原形,同时通过进气管72将外界空气吸入储气囊73内,当充气组件5再次挤压时,继续向气缸4输送空气,增大气缸4内的气压从而使活塞杆3上升。

所述充气组件5包括复位弹簧51、充气座52和充气压杆53,所述充气座52外壁固定设置在支撑罩壳62上并且其底部穿过支撑罩壳62与底板6固定连接,所述充气压杆53滑动安装在充气座52内部并且底部还设置有充气压片54,所述充气压片54呈“z”字型,一端与充气压杆53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开设在充气座52上的方槽搭在储气囊73顶部,按压充气压杆53带动充气压片54按压储气囊73,使其充气;所述充气压杆53外围还套设有复位弹簧51,辅助充气压杆53恢复原位。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甲乳肿瘤患者手术后期护理的辅助器械,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面板1底部还设置有定位装置8和呼叫装置9,所述定位装置8能够实施定位患者的位置并反馈给医护人员,所述呼叫装置9能够发出呼叫信号;当患者发生突发状况时,按下呼叫装置9能够及时呼叫医护人员并通过定位装置8的定位信息及时找到患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时,行走时,患者可以握紧扶手11,并通过滚轮61,借助本装置辅助行走,减轻患者运动负担,休息时,脚踩刹车片锁定滚轮61,患者可以坐在面板上休息;当面板1过低时,通过脚踩充气压杆53,通过充气压片54按压储气囊73,使储气囊73向气缸4内充气,将活塞杆3顶出,从而调节面板1的高度,当面板1过高时或者需要收纳时,打开泄气管42向外界排气,降低面板1的高度,根据患者需求灵活调节,使用方便;当患者遇到突发状况时,按下呼叫装置9能够及时呼叫医护人员并通过定位装置8的定位信息及时找到患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