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早产儿使用的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2459发布日期:2020-08-18 19:4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早产儿使用的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早产儿使用的支撑垫,属婴儿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将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早产儿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相对足月儿均存有较差的特性,因此人们往往会对早产儿提供更加精细的照顾。目前婴儿所使用的支撑垫(婴儿垫),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16951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婴儿垫均是平垫结构。采用现有呈平垫的婴儿垫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照顾时存有以下问题:

第一、由于现有婴儿垫与母体子宫差异很大,因此婴幼儿往往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导致烦躁不安的问题。

第二、在对早产儿护理过程中,人们常常使用三阶梯俯卧位使其趴着,以维持早产儿更好的生理状态;如时亚明、张玉霞论著的《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一文中,对三阶梯俯卧位的操作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目前对早产儿使用三阶梯俯卧位时,是使用毛巾折叠而成的,存有使用不便的问题。

第三、为了降低早产儿产生偏头的概率,人们常常每2小时对早产儿的头部更换体位;但是现有的支撑垫并未对婴儿的头部进行支撑,存有头部塑性效果不佳的问题。

第四、由于现有的支撑垫缺乏对婴儿手臂进行束缚的手段,因此早产儿极易发生抓伤自己以及碰掉安装在其身上的监测线路的问题。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适用于早产儿使用的支撑垫,以解决早产儿使用现有婴儿垫时存有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巧妙,以解决早产儿使用现有婴儿垫时存有的易烦躁、使用不便、头部塑性效果不佳和易抓伤自己问题的适用于早产儿使用的支撑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早产儿使用的支撑垫,它由支撑垫本体、束缚带、塑形枕和包覆部构成;所述的支撑垫本体由布料缝制而成,支撑垫本体的内部均匀填充有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支撑垫本体的上部表面活动装有塑形枕;支撑垫本体的中部两侧对称状缝制有束缚带;束缚带下方的支撑垫本体侧边对称状缝制有两组包覆部;所述的包覆部呈上窄下宽的长带形结构;包覆部的下端延伸至支撑垫本体的外侧,包覆部的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将两组包覆部向上折起后,即可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接固定,使包覆部在支撑垫本体的上表面形成“围栏”状态。

所述的塑形枕由连接体、环形带和柔性支撑体构成;支撑垫本体的上部表面通过魔术贴粘接连接有连接体;所述的柔性支撑体的内侧缝制有环形带;两组柔性支撑体通过环形带活动安装在连接体上。

所述的柔性支撑体是由填充物和布料缝制而成的圆柱状结构。

所述的支撑垫本体中上位置的内部设置有阶梯枕;支撑垫本体外侧设置有加压充气球;加压充气球通过通气管道与阶梯枕连接。

所述的阶梯枕是由塑料制品注塑成型的一体式柔性结构;其整体呈“t”字形结构;阶梯枕上呈规格状设置有多行支撑腔体;同一行上的支撑腔体相互连通;阶梯枕的侧边设置有通气流道;通气流道与各行支撑腔体的一端连通;通气流道通过通气管道与加压充气球连通;各行支撑腔体的内部空间从上至下逐步减少;当加压充气球通过通气管道和通气流道向各行支撑腔体的内部充满空气时,阶梯枕的表面整体呈现“阶梯状”结构。

所述的支撑腔体四周阶梯枕上呈规格状设置有透气眼。

所述的填充物为羽绒或者棉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适用于早产儿使用的支撑垫结构紧凑、设计巧妙;使用时将两组包覆部向上折起,并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接固定后,即可对支撑垫本体上的婴儿形成包覆,给予早产儿身体四周的支持感,达到了模拟子宫体,有效缓解早产儿的紧张、哭吵情绪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束缚带对早产儿的手臂进行束缚,通过塑形枕对早产儿头部进行支撑,通过阶梯枕为早产儿提供三阶梯俯卧位,由此解决了早产儿使用现有婴儿垫时存有的易烦躁、使用不便、头部塑性效果不佳和易抓伤自己的问题,特别适合早产儿护理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塑形枕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形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阶梯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垫本体,2、束缚带,3、塑形枕,4、包覆部,5、阶梯枕,6、加压充气球,7、魔术贴,8、通气管道,9、连接体,10、环形带,11、柔性支撑体,12、支撑腔体,13、通气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适用于早产儿使用的支撑垫由支撑垫本体1、束缚带2、塑形枕3和包覆部4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1)。

支撑垫本体1呈平垫型结构;其由布料缝制而成,支撑垫本体1的内部均匀填充有填充物;填充物为羽绒或者棉花。如此即可使支撑垫本体1具备柔软和保暖的特性。

支撑垫本体1的中部两侧对称状缝制有束缚带2(参见说明书附图1和2);束缚带2是由柔软的布料制成,设置束缚带2的目的在于:以使早产儿呈躺姿躺在支撑垫本体1上时,人们即可将两边的束缚带2从手臂上方绕过后压在早产儿的背部(参见说明书附图7);如此在早产儿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即可将束缚带2的一端压紧固定,此时束缚带2即可达到约束早产儿手臂,防止其抓伤自己以及碰掉安装在其身上监测线路的目的。

束缚带2下方的支撑垫本体1侧边对称状缝制有两组包覆部4(参见说明书附图1和2);所述的包覆部4呈上窄下宽的长带形结构;包覆部4的下端延伸至支撑垫本体1的外侧,包覆部4的表面设置有魔术贴7;将两组包覆部4向上折起后,即可通过魔术贴7相互粘接固定,使包覆部4在支撑垫本体1的上表面形成“围栏”状态(参见说明书附图6)。如此设置包覆部4的目的在于:以使使用时,呈“围栏”状态的包覆部4能够对支撑垫本体1上的婴儿形成包覆,给予早产儿身体四周的支持感,达到了模拟子宫体,有效缓解早产儿的紧张、哭吵情绪的目的。

将包覆部4安装在支撑垫本体1两侧的目的在于:以使人们将两组包覆部4向上折起后,即可通过魔术贴7相互粘接固定过程中,可通过调节两组包覆部4之间重叠部分的方式,达到调节“围栏”大小的目的,从而使其适应大小早产儿使用的需要。

支撑垫本体1的上部表面活动装有塑形枕3(参见说明书附图1);塑形枕3由连接体9、环形带10和柔性支撑体11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3和4);支撑垫本体1的上部表面通过魔术贴7粘接连接有连接体9。连接体9是由布料缝制的矩形结构,由于早产儿呈躺姿时,其头部是放置在连接体9上的;而且由于早产儿自身特性的需要,其并不能将其头部垫高;因此需要将连接体9的厚度设计成较薄的状态,其仅仅是为了安装柔性支撑体11而设置的。

柔性支撑体11的内侧缝制有环形带10;两组柔性支撑体11通过环形带10活动安装在连接体9上(参见说明书附图3和4)。如此使用时即可随意调整柔性支撑体11的位置,使柔性支撑体11之间的空间与宝宝头型大小相适应,进而达到了通过柔性支撑体11对婴儿头部进行支撑,提高头部塑性效果的目的。

柔性支撑体11是由填充物(填充物为羽绒或者棉花)和布料缝制而成的柔性圆柱状结构。将柔性支撑体11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以使柔性支撑体11能够对早产儿的头部进行柔性支撑,防止其伤害早产儿事故的发生。

将塑形枕3如此设置后,在护理过程中为为早产儿每2小时更换体位(转动头部,使其头部的受力点位置不同)时,可根据早产儿的头型调整柔性支撑体11之间的位置,从而使柔性支撑体11能够从侧面为早产儿提供支撑起到限位防止早产儿随意转动头部问题的发生,进而达到了利于早产儿的头部塑形,降低偏头率的目的。

支撑垫本体1中上位置的内部设置有阶梯枕5(参见说明书附图1)。支撑垫本体1外侧设置有加压充气球6;加压充气球6通过通气管道8与阶梯枕5连接(参见说明书附图1和5)。加压充气球6为现有的标准设备,其具有充气功能和泄压功能。本申请采用的是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15756472875570的充气球,其在淘宝网上有销售。

阶梯枕5是由塑料制品注塑成型的一体式柔性结构;其整体呈“t”字形结构。阶梯枕5呈非充气状态时呈柔性平面结构,其安装在支撑垫本体1的内部后,不会对支撑垫本体1的使用产生影响。

阶梯枕5上呈规格状设置有多行支撑腔体12;同一行上的支撑腔体12相互连通;阶梯枕5的侧边设置有通气流道13;通气流道13与各行支撑腔体12的一端连通;通气流道13通过通气管道8与加压充气球6连通(参见说明书附图5)。

各行支撑腔体12的内部空间从上至下逐步减少;当加压充气球6通过通气管道8和通气流道13向各行支撑腔体12的内部充满空气时,阶梯枕5的表面整体呈现“阶梯状”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8)。如此设置阶梯枕5的目的在于:以使使用该支撑垫对早产儿进行护理过程中,早产儿需要以三阶梯俯卧位趴着,以维持其更好的生理状态时,即可通过加压充气球6给阶梯枕5充满空气,使其呈现“阶梯状”结构撑开,并在支撑垫本体1的表面显现出来(参见说明书附图8);随后将早产儿的脸放置在阶梯枕5的高处,腹部放置在阶梯枕5的低处,如此即可使早产儿以三阶梯俯卧位趴着,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使用毛巾进行折叠而成的解决了现有早产儿在以三阶梯俯卧位趴着的过程中,存现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支撑腔体12四周阶梯枕5上呈规格状设置有透气眼(说明书附图中未示)。设置透气眼的目的在于:以通过透气眼增强阶梯枕5的透气性,防止该支撑垫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阶梯枕5透气性不佳,而导致早产儿“不舒适”问题的发生。

使用该支撑垫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照料时,首先将早产儿呈躺姿放置在支撑垫本体1上,注意此时需将早产儿的头部放置在连接体9的中部位置。随后将两组包覆部4向上折起并通过魔术贴7相互粘接固定,使包覆部4在支撑垫本体1的上表面形成“围栏”状态,使呈“围栏”状态的包覆部4能够对支撑垫本体1上的婴儿形成包覆,给予早产儿身体四周的支持感,进而达到模拟子宫体,有效缓解早产儿的紧张、哭吵情绪的目的。

以上过程进行完毕后,即可将两边的束缚带2从手臂上方绕过后压在早产儿的背部(参见说明书附图7);如此在早产儿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即可将束缚带2的一端压紧固定,此时束缚带2即可达到约束早产儿手臂,防止其抓伤自己以及碰掉安装在其身上监测线路的目的。

随后即可根据早产儿的头型调整柔性支撑体11之间的位置,从而使柔性支撑体11能够从侧面为早产儿提供支撑并起到限位防止早产儿随意转动头部,进而达到了利于的早产儿头部塑形,降低偏头率的目的。

当早产儿需要以三阶梯俯卧位趴着时,首先将早产儿从支撑垫本体1上抱起,而后通过加压充气球6给阶梯枕5充满空气,使其呈现“阶梯状”结构撑开,并在支撑垫本体1的表面显现出来(参见说明书附图8);随后将早产儿的脸放置在阶梯枕5的高处,腹部放置在阶梯枕5的低处,如此即可使早产儿以三阶梯俯卧位趴着,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使用毛巾进行折叠而成的解决了现有早产儿在以三阶梯俯卧位趴着的过程中,存现的使用不便的问题。当早产儿需要恢复至躺姿时,通过加压充气球6将阶梯枕5内部的空气卸掉后,将早产儿直接换成躺姿即可。

为了证明本申请的先进性,申请人进行了如下对比试验。

试验对象:胎龄为30+5周的双胞胎早产儿;大宝阿氏评分1分钟的5分钟均为9分,肤色减1分;小宝阿氏评分1分钟的5分钟均为8分,肤色减1分,肌力减1分;两个宝宝的生命体征差异不大,都存在呼吸潜快,入院后都予以呼吸机ncpap模式辅助通气,都于2019年5月22日开奶,以2ml/q3h喂养,部分行静脉营养治疗。入院时大宝的身长、体重、头围分别为43cm、1900g和30cm;小宝的身长、体重、头围分别为42cm、1750g和29.6cm。

试验过程:将小宝编为观察组,将大宝编为对照组,将大宝进行常规护理,小宝使用该支撑垫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对大宝和小宝的身长、体重和头围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表1:为大宝和小宝的身长对比数据图;

表2为大宝和小宝的体重对比数据图;

图3为大宝和小宝的头围对比数据图;

在临床观察中,小宝明显比大宝感觉舒适安全;当大宝小宝追赶胎龄到37周,也就是入院后的51天,我们从上述表格上可以看出小宝在生长发育上一路追赶,在身长上长到47.7cm,比大宝高1.4cm;在体重上,长到2880g,比出生体重相比增长1130g,比大宝重150g,而大宝在37周时只有2730g,与出生体重相比只增长了830g。在头围上小宝头围比大宝多1.1cm。小宝的身长、体重和头围均比大宝领先。由此从侧面印证了本申请的先进性。

该适用于早产儿使用的支撑垫结构紧凑、设计巧妙;使用时将两组包覆部4向上折起,并通过魔术贴7相互粘接固定后,即可对支撑垫本体1上的婴儿形成包覆,给予早产儿身体四周的支持感,达到了模拟子宫体,有效缓解早产儿的紧张、哭吵情绪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束缚带2对早产儿的手臂进行束缚,通过塑形枕3对早产儿头部进行支撑,通过阶梯枕5为早产儿提供三阶梯俯卧位,由此解决了早产儿使用现有婴儿垫时存有的易烦躁、使用不便、头部塑性效果不佳和易抓伤自己的问题,特别适合早产儿护理使用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