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9469发布日期:2020-06-09 20:0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覆膜支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高血压发病率的急剧上升,动脉相关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未来5至7年预计会以大于40%的比例高速增长。其中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acuteaorticdissectiontypea,简称aada)是心血管外科领域最为常见和最为凶险的主动脉急症。若未经治疗,aada发病后一周的死亡率高达50-91%;若仅接收内科保守治疗,24小时死亡率达20%,48小时死亡率可达30%。因此,aada一经诊断,若无手术禁忌症,必须急诊外科干预。然而即使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围术期死亡率也高达15-35%。

目前治疗上述疾病可以采用微创的血管腔内介入隔绝手术,通常采用覆膜支架隔绝血流与主动脉夹层。但当胸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累及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主动脉弓时,目前市场上的覆膜支架没有分支,在用于治疗时,会不同程度的封堵分支血管,导致分支血管血流障碍,出现相应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通过分支架管保证分支血管的血流通畅,便于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管、分支架管和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一端与分支架管的端部连接,另一相对端安装在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上,并贯穿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与主支架管连通,所述主支架管的轴线与分支架管的轴线相交形成一个小于或者等于90°的夹角α,所述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设置有延展区,该延展区用以在夹角α的角度变化时,沿分支架管的轴线拉伸或者收缩。

可选地,所述主支架管包括筒状的弹性骨架和覆膜,所述弹性骨架的外周面的中部开有通孔,所述覆膜包裹在弹性骨架的外周面上,并覆盖通孔,所述过渡管远离分支架管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该卡接部用以刺破覆膜穿入通孔与弹性骨架卡接。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短管、拉力环以及环状气囊,所述拉力环以可滑动的方式外套在短管上,所述环状气囊外套在短管上,且该环状气囊的一端固定在短管的外周面上,另一相对端固定在拉力环上,所述短管安装有拉力环的一端固定在分支架管的端部,另一相对端沿周向铰接有若干个瓣状体,若干个所述瓣状体背离短管的一端相靠近短管轴线的一侧偏转,形成锥形穿刺部,每个所述瓣状体上均设置有拉线,该拉线远离瓣状体的一端固定在拉力环,用以在拉力环滑动时,拉动瓣状体向远离短管轴线的一侧偏转,形成t型定位部。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还包括限位环,该限位环固定在环状气囊的外周面上远离拉力环的一端,且该限位环与环状气囊之间形成缝隙,所述拉线穿过缝隙与拉力环连接。

可选地,所述过渡管包括近角半管体和具有弹性的远角半管体,所述近角半管体和远角半管体相互扣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状体,该管状体的两端分别与主支架管和分支架管连接,且所述近角半管体位于管状体上靠近夹角α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过渡管为波纹管。

可选地,还包括环状且具有柔性的锚固薄膜,所述锚固薄膜外套在主支架管的一端,且该锚固薄膜的一端固定在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上,另一相对端沿血液流动的方向延伸。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管、分支架管和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一端与分支架管的端部连接,另一相对端安装在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上,并贯穿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与主支架管连通,所述主支架管的轴线与分支架管的轴线相交形成一个小于或者等于90°的夹角α,所述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设置有延展区,该延展区用以在夹角α的角度变化时,沿分支架管的轴线拉伸或者收缩。本发明提供的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通过分支架管保证分支血管的血流通畅,便于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t型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主支架管、2-分支架管、3-过渡管、4-锚固薄膜、11-弹性骨架、12-覆膜、31-卡接部、32-近角半管体、33-远角半管体、111-通孔、311-短管、312-拉力环、313-环状气囊、314-限位环、315-瓣状体、316-拉线、317-注射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管1、分支架管2和过渡管3,所述过渡管3的一端与分支架管的端部连接,另一相对端安装在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上,并贯穿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与主支架管连通,所述主支架管的轴线与分支架管的轴线相交形成一个小于或者等于90°的夹角α,所述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设置有延展区,该延展区用以在夹角α的角度变化时,沿分支架管的轴线拉伸或者收缩。所述过渡管为波纹管。或者所述过渡管3由近角半管体32和具有弹性的远角半管体33拼接的拼接管,即所述近角半管体和远角半管体相互扣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状体,该管状体的两端分别与主支架管和分支架管连接,且所述近角半管体位于管状体上靠近夹角α的一侧。

使用时,将主支架管1放入动脉血管中,将分支架管2放入分支血管中,保证了分支血管的血流通畅,便于提高安全性,降低手术的风险。公知的是人体动脉血管上的分支血管角度不同,即不同的分支血管与动脉血管之间的夹角不同,本实施例提供给的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由于设置有过渡管3,分支架管2置入分支血管后,由于主支架管1和分支架管2分别与动脉血管和分支血管抵触,导致所述过渡管3向靠近夹角α的一侧弯曲,在这个过程中,所述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沿分支架管的轴线拉伸,使得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的长度大于过渡管靠近夹角α的一侧,从而使得过渡管能够更好的贴合在分支血管与动脉血管的交界处,便于降低对血管的损伤,同时由于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的延展性,有效的抵消了部分应力,有效的改善了大角度弯曲时,分支架管2的塌陷问题。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架管1包括筒状的弹性骨架11和覆膜12,所述弹性骨架11的外周面的中部开有通孔111,所述覆膜包裹在弹性骨架的外周面上,并覆盖通孔,所述过渡管3远离分支架管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31,该卡接部用以刺破覆膜穿入通孔与弹性骨架卡接。

使用时将主支架管1置入动脉血管中,并使通孔111正对分支血管的入口,然后将分支架管2置入分支血管,并使卡接部31正对通孔111,用卡接部31刺破覆膜,并将卡接部31穿入通孔与弹性骨架卡接。优选的,也可以先用穿刺针沿分支血管刺破覆膜,然后再将分支架管2置入分支血管,并使卡接部31穿入通孔与弹性骨架卡接。本实施例中主支架管1和分支架管2初始状态下属于分离状态,便于置入。同时由于通孔111处没有弹性骨架11,便于穿刺。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部31包括短管311、拉力环312以及环状气囊313,所述拉力环以可滑动的方式外套在短管上,所述短管311的内周面上开有若干沿周向分布的注射孔317,且该注射孔317沿短管311的径向贯穿短管。所述环状气囊外套在短管上覆盖注射孔317,且该环状气囊的一端固定在短管的外周面上,另一相对端固定在拉力环上,所述短管311安装有拉力环的一端固定在分支架管的端部,另一相对端沿周向铰接有若干个瓣状体315,若干个所述瓣状体背离短管的一端相靠近短管轴线的一侧偏转,形成锥形穿刺部,每个所述瓣状体315上均设置有拉线316,该拉线远离瓣状体的一端固定在拉力环,用以在拉力环滑动时,拉动瓣状体向远离短管轴线的一侧偏转,形成t型定位部。

初始状态下,所述若干个所述瓣状体背离短管的一端相靠近短管轴线的一侧偏转,形成锥形穿刺部,便于将短管插入到通孔111内,防止短管与弹性骨架11发生干涉。当短管插入到通孔111内后,用穿刺针沿其中一个注射孔刺入环状气囊313,向环状气囊313内注入药物,导致环状气囊313沿短管的轴向膨胀,所述环状气囊313推动拉力环312向远离瓣状体315的一侧滑动,所述拉力环312通过拉线316拉动瓣状体315,使瓣状体315向远离短管轴线的一侧旋转偏离形成t型定位部,直到瓣状体315抵接在主支架管1的内侧壁。此时,所述短管插入通孔111的一端呈类t形,从而使短管固定在主支架管1内,防止主支架管1与短管分离。同时可以使短管更好的贴合通孔111的边缘形状,从而保证主支架管1和分支架管2之间的密闭性,防止产生血液内漏的情况。

可理解的是,所述卡接部31还可以包括限位环314,该限位环固定在环状气囊的外周面上远离拉力环的一端,且该限位环与环状气囊之间形成缝隙,所述拉线穿过缝隙与拉力环连接。便于限制拉线位置,防止在拉动的过程中,拉线、瓣状体与环状气囊之间产生一个三角形,便于防止拉线与主支架管1之间的干涉。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环状且具有柔性的锚固薄膜4,所述锚固薄膜外套在主支架管的一端,且该锚固薄膜的一端固定在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上,另一相对端沿血液流动的方向延伸。所述分支架管2远离主支架管1的一端也安装有锚固薄膜4,且该锚固薄膜4也是沿血液流动的方向延伸。以图2为例,图2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为从左至右,初始状态下,锚固薄膜4的左侧固定,右侧处于伸展状态。若主支架管随着血液的动向右侧滑动,此时,固薄膜4会相对的向主支架管的左侧收缩,导致主支架管的左侧的外周面的直径变大,从而使主支架管固定在血管中,防止主支架管在血管中滑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