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情追踪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81224发布日期:2020-07-24 16:18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情追踪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疾病诊断追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病情追踪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医疗资源的紧张,使得医院平时就大排长龙,患者非不得已不愿轻易前去就诊,再加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效果反馈渠道,给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急需一套病情追踪系统和方法,以提供及时、高效的治疗情况跟进和治疗效果反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情追踪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治疗无法实时跟进患者病情,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的问题,使得医生能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白天开的药是否对症,通过增加反馈渠道,能够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及早发现,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病情追踪系统,包括:

病情登记模块,用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病情记录;

药物登记模块,用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对症开药并记录;

药物分配模块,用于患者根据医生所开处方领药并记录;有些患者在医生处开了药,但是付费时,会嫌药太贵,没在医院拿药而选择第三方,甚至没有服用或者少服用,因此,记录患者是否领取药物,是后续病情追踪的重要一环。

病情反馈模块,用于患者登录该模块进行病情记录;患者每天在服药后的当天或次日登记用药的情况以及身体情况,方便医生及时获知所开药物是否有用,是否要调整处方或剂量,以便进行及时调整或者在患者下次来时进行病情溯源和用药后的情况查询。

优选的,反馈再诊模块,用于医生根据患者在病情反馈模块的反馈情况,进行用药调整和就医指导。如果出现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医生可以及时告知患者停药;如果病情改善不佳,也方便医生在原药物的基础上,增加剂量,反之,减少剂量;如果患者所反馈的药物反应过激等不良反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不适进行指导,例如,当患者出现轻度不适,医生可以让患者先行停药或者再诊,如果出现重度不适,可以及时让患者打车到急诊室就诊。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患者身份注册模块,记录患者的个人身份信息;

网上预约模块,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对应科室、对应治疗方向的医生。

优选的,当前全国医疗资源紧张,医生面对繁重的医疗任务时已经忙不过来,增加的反馈再诊模块如果选择聊天窗口或聊天工具,医生未必有精力逐一回复,上述聊天窗口的解决方案未必是最有效率的,相反,选择针对病情反馈模块所反馈的留言,进行相应的文字留言或者短信下发,既能及时反馈给患者调整方案,又不至于过重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可作为最有选择。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一反馈预警模块,用于当病情反馈模块所记录病情出现不良反应或患者情况没有好转甚至恶化时,提醒医生该患者的用药出现异常要重点跟进并进行病情追踪。

本发明提供一种病情追踪方法,其步骤是:

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在病情登记模块进行病情记录;

接着,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在药物登记模块对症开药并记录;

紧接着,根据医生所开处方,患者在药物分配模块领药并记录;有些患者在医生处开了药,但是付费时,会嫌药太贵,没在医院拿药而选择第三方,甚至没有服用或者少服用,因此,记录患者是否领取药物,是后续病情追踪的重要一环。

然后,患者登录病情反馈模块进行病情记录;患者每天在服药后的当天或次日登记用药的情况以及身体情况,方便医生及时获知所开药物是否有用,是否要调整处方或剂量,以便进行及时调整或者在患者下次来时进行病情溯源和用药后的情况查询。

优选的,根据患者在病情反馈模块的反馈情况,医生在反馈再诊模块进行用药调整和就医指导。如果出现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医生可以及时告知患者停药;如果病情改善不佳,也方便医生在原药物的基础上,增加剂量,反之,减少剂量;如果患者所反馈的药物反应过激等不良反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不适进行指导,例如,当患者出现轻度不适,医生可以让患者先行停药或者再诊,如果出现重度不适,可以及时让患者打车到急诊室就诊。

优选的,该方法在医生在病情登记模块进行病情记录之前,先通过患者身份注册模块,记录患者的个人身份信息;然后,通过网上预约模块,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对应科室、对应治疗方向的医生。

优选的,当前全国医疗资源紧张,医生面对繁重的医疗任务时已经忙不过来,增加的反馈再诊模块如果选择聊天窗口或聊天工具,医生未必有精力逐一回复,上述聊天窗口的解决方案未必是最有效率的,相反,选择针对病情反馈模块所反馈的留言,进行相应的文字留言或者短信下发,既能及时反馈给患者调整方案,又不至于过重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可作为最有选择。

优选的,该方法在患者登录病情反馈模块进行病情记录之后,当病情反馈模块所记录病情出现不良反应或患者情况没有好转甚至恶化时,通过一反馈预警模块提醒医生该患者的用药出现异常要重点跟进并进行病情追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病情反馈模块和反馈再诊模块相配合,该医生是在获知上述患者在该院检查后的详细病情记录及用药情况,可以根据患者的反馈情况,更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所开的处方,以提供及时、高效的治疗情况跟进和治疗效果反馈,杜绝类似新冠疫情的事件再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病情追踪系统。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病情追踪方法。

具体实施者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病情追踪系统,包括:

病情登记模块,用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病情记录;

药物登记模块,用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对症开药并记录;

药物分配模块,用于患者根据医生所开处方领药并记录;有些患者在医生处开了药,但是付费时,会嫌药太贵,没在医院拿药而选择第三方,甚至没有服用或者少服用,因此,记录患者是否领取药物,是后续病情追踪的重要一环。

病情反馈模块,用于患者登录该模块进行病情记录;患者每天在服药后的当天或次日登记用药的情况以及身体情况,方便医生及时获知所开药物是否有用,是否要调整处方或剂量,以便进行及时调整或者在患者下次来时进行病情溯源和用药后的情况查询。

优选的,反馈再诊模块,用于医生根据患者在病情反馈模块的反馈情况,进行用药调整和就医指导。如果出现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医生可以及时告知患者停药;如果病情改善不佳,也方便医生在原药物的基础上,增加剂量,反之,减少剂量;如果患者所反馈的药物反应过激等不良反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不适进行指导,例如,当患者出现轻度不适,医生可以让患者先行停药或者再诊,如果出现重度不适,可以及时让患者打车到急诊室就诊。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患者身份注册模块,记录患者的个人身份信息;

网上预约模块,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对应科室、对应治疗方向的医生。

优选的,当前全国医疗资源紧张,医生面对繁重的医疗任务时已经忙不过来,增加的反馈再诊模块如果选择聊天窗口或聊天工具,医生未必有精力逐一回复,上述聊天窗口的解决方案未必是最有效率的,相反,选择针对病情反馈模块所反馈的留言,进行相应的文字留言或者短信下发,既能及时反馈给患者调整方案,又不至于过重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可作为最有选择。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一反馈预警模块,用于当病情反馈模块所记录病情出现不良反应或患者情况没有好转甚至恶化时,提醒医生该患者的用药出现异常要重点跟进并进行病情追踪。

而且,上述病情反馈模块和反馈再诊模块相配合,与现有的网上问诊相比,该医生是在获知上述患者在该院检查后的详细病情记录及用药情况,可以根据患者的反馈情况,更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所开的处方。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病情追踪方法,其步骤是:

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在病情登记模块进行病情记录;

接着,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在药物登记模块对症开药并记录;

紧接着,根据医生所开处方,患者在药物分配模块领药并记录;有些患者在医生处开了药,但是付费时,会嫌药太贵,没在医院拿药而选择第三方,甚至没有服用或者少服用,因此,记录患者是否领取药物,是后续病情追踪的重要一环。

然后,患者登录病情反馈模块进行病情记录;患者每天在服药后的当天或次日登记用药的情况以及身体情况,方便医生及时获知所开药物是否有用,是否要调整处方或剂量,以便进行及时调整或者在患者下次来时进行病情溯源和用药后的情况查询。

优选的,根据患者在病情反馈模块的反馈情况,医生在反馈再诊模块进行用药调整和就医指导。如果出现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医生可以及时告知患者停药;如果病情改善不佳,也方便医生在原药物的基础上,增加剂量,反之,减少剂量;如果患者所反馈的药物反应过激等不良反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不适进行指导,例如,当患者出现轻度不适,医生可以让患者先行停药或者再诊,如果出现重度不适,可以及时让患者打车到急诊室就诊。

优选的,该方法在医生在病情登记模块进行病情记录之前,先通过患者身份注册模块,记录患者的个人身份信息;然后,通过网上预约模块,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对应科室、对应治疗方向的医生。

优选的,当前全国医疗资源紧张,医生面对繁重的医疗任务时已经忙不过来,增加的反馈再诊模块如果选择聊天窗口或聊天工具,医生未必有精力逐一回复,上述聊天窗口的解决方案未必是最有效率的,相反,选择针对病情反馈模块所反馈的留言,进行相应的文字留言或者短信下发,既能及时反馈给患者调整方案,又不至于过重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可作为最有选择。

优选的,该方法在患者登录病情反馈模块进行病情记录之后,当病情反馈模块所记录病情出现不良反应或患者情况没有好转甚至恶化时,通过一反馈预警模块,提醒医生该患者的用药出现异常要重点跟进并进行病情追踪。

而且,上述病情反馈和反馈再诊相配合,与现有的网上问诊相比,该医生是在获知上述患者在该院检查后的详细病情记录及用药情况,可以根据患者的反馈情况,更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所开的处方。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