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气管镜气胸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43055发布日期:2020-08-14 16:4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气管镜气胸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内科气管镜气胸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内科气管镜是一种有创气管镜,在实施时需要从患者的胸腔外侧开一个小口将气管镜置于胸腔内,而在此之前需要人工制造气胸,即使得胸腔内负压值减少,患者肺部萎缩,患者肺部与胸腔内壁之间存在一个间隔,从而方便气管镜的进入,现阶段人工气胸采用针头直接刺穿的方式,实现人工气胸,但在穿刺时经常会出现针头进入太深或抖动而造成刺破或扎伤患者肺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科气管镜气胸发生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人工气胸过程中由于医生手法或熟练程度因素影响,针头进入胸腔深度太大而造成患者受到肺部人为二次伤害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水平的空心管,空心管内安装有一个右端尖部伸出空心管的针头,针头的左端置于空心管内并连接有一个气源,空心管的上方设有一个竖管,竖管的下端部与针头连通,竖管内设有一个可与其贴壁上下滑动的第一活塞,针头外侧套装有一个可与其贴壁滑动且右端伸出空心管的硬质针套,硬质针套的左端置于空心管内并固定有一个支撑板,支撑板的左侧设有两个置于针头的前后两侧且伸出端与支撑板可拆卸安装的气压缸,空心管的前后两侧各固定有一个与其平行的圆管,每个圆管内设有一个从圆管右端伸出的活塞杆,每个圆管的左端安装有一个开口朝向空心管的排气口,空心管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与排气口同轴的套筒,每个套筒内贴壁滑动安装有一个堵头,堵头向排气口运动可将排气口完全封堵,空心管的上方固定有一个置于竖管右侧且开口朝下的高压气瓶,高压气瓶下端连接有一个排气管,排气管与两个气压缸和两个套筒分别连通,高压气瓶瓶口处插装有一个可左右移动的挡杆,竖管与高压气瓶之间铰接有一个省力杠杆,省力杠杆的上端固定有一个绳索,绳索的自由端固定在第一活塞上,省力杠杆的下端与挡杆对应,第一活塞下移时经绳索驱动省力杠杆下端向右挤压挡杆移动,挡杆向右移动高压气瓶放气。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人工气胸过程中由于医生手法或熟练程度因素影响,针头进入胸腔深度太大而造成患者受到肺部人为二次伤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主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俯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可知,本发明包括水平的空心管1,空心管1内安装有一个右端尖部伸出空心管1的针头2,针头2的左端置于空心管1内并连接有一个气源,空心管1的上方设有一个竖管3,竖管3的下端部与针头2连通,竖管3内设有一个可与其贴壁上下滑动的第一活塞4,针头2外侧套装有一个可与其贴壁滑动且右端伸出空心管1的硬质针套5,硬质针套5的左端置于空心管1内并固定有一个支撑板6,支撑板6的左侧设有两个置于针头2的前后两侧且伸出端与支撑板6可拆卸安装的气压缸7,空心管1的前后两侧各固定有一个与其平行的圆管8,每个圆管8内设有一个从圆管8右端伸出的活塞杆9,每个圆管8的左端安装有一个开口朝向空心管1的排气口,空心管1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与排气口同轴的套筒10,每个套筒10内贴壁滑动安装有一个堵头11,堵头11向排气口运动可将排气口完全封堵,空心管1的上方固定有一个置于竖管3右侧且开口朝下的高压气瓶12,高压气瓶12下端连接有一个排气管13,排气管13与两个气压缸7和两个套筒10分别连通,高压气瓶12瓶口处插装有一个可左右移动的挡杆14,竖管3与高压气瓶12之间铰接有一个省力杠杆15,省力杠杆15的上端固定有一个绳索16,绳索16的自由端固定在第一活塞4上,省力杠杆15的下端与挡杆14对应,第一活塞4下移时经绳索16驱动省力杠杆15下端向右挤压挡杆14移动,挡杆14向右移动高压气瓶12放气。

为了实现本装置方便把持和控制气源的开闭,所述空心管1的右端设有与其垂直的手柄,手柄与空心管1构成手枪状,手柄内设有l形的进气管17,针头2的左端可拆卸插装在l形的进气管17的横管端部,l形的进气管17的横管端部与竖管3的下端连通,针头2的尾部设有进气槽,针头2插装至进气管17后进气槽与竖管3下端连通,进气管17的竖管3端部上设有按压式进气开关18,开关下端设有与气源连通的软管,按压进气开关18可使气源向进气管17供气。

为了方便硬质针套5的更换和安装,所述支撑板6的前后两侧各固定有一个第一永磁铁19,每个气压缸7的伸出端上固定有一个与对应的第一永磁铁19进行吸附的第二永磁铁20,空心管1的右端设有可供支撑板6和硬质针套5进入通道。

为了实现气源供气时第一活塞4不会从竖管3上端离开竖管3和方便绳索16的限位,所述竖管3的上端固定有一个带有孔洞的盖板,绳索16自由端经孔洞与第一活塞4。

为了实现堵头11能够有效的将排气口封堵,所述每个排气口上设有一个大圆开口朝外的锥形筒21,堵头11的封堵端部为锥形,堵头11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拉簧22,第一压簧的一端固定在堵头11上,另一端固定在空心管1上,套筒10内进气后,堵头11沿套筒10伸出并将对应锥形筒21封堵。

为了实现省力杠杆15的固定,所述空心管1的上设有支架,省力杠杆15靠近下端部的位置铰接在支架上,支架上固定有第二拉簧23,第二拉簧23的自由端固定在省力杠杆15的上端部。

为了实现挡杆14左右移动可实现对高压气瓶12的封闭进而打开,所述高压气瓶12开口处设有一个环形套24,挡杆14插入环形套24内并可在环形套24内移动,挡杆14上设有通孔25,挡杆14向右移动通孔25与高压气孔瓶口对应实现放气。

为了实现患者在进针时更加舒适,所述圆管8上的活塞杆9伸出端设有乳胶垫片。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本装置在使用时先拉动绳索16使得竖管3内的第一活塞4向上提拉,完成后手动扳动省力杠杆15使得省力杠杆15的上端向右倾斜,第二拉簧23辅助省力杠杆15定位,完成保证挡杆14上的通孔25不与高压气瓶12瓶口对应,才是高压气瓶12处于部放气状态,同时气压缸7的活塞缸缩回至气压缸7内,在第一拉簧22的作用下堵头11置于套筒10内,更换针头2和硬质针套5,更换至将针头2位置直接插入至l形的进气管17内保证针头2尾部的进气槽与竖管3下端连通,进气管17与针头2尾部的配合,使得针头2在气体冲击的作用下不会脱离进气管17,进气开关18处于常闭状态,安装完针头2后将硬质针套5套装在针头2上并使得支撑板6上的两个第一永磁铁19与气压缸7上的两个第二永磁铁20一一对应并吸附,初始状态保证两个圆管8内的活塞杆9向外伸出至最大位置。

完成以上动作后,医护人员手持手柄将针头2对准患者的胸腔并向胸腔靠近,此过程中圆管8上的活塞杆9先接触患者的胸腔外壁,持续推动手柄,使得活塞缸向圆管8内移动,此过程圆管8内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排气口直径设置要小,保证气体排出缓慢,随着圆管8内的气体不断的排出,针头2逐渐接触到患者的胸腔外部,并将胸腔刺穿,一旦针头2刺穿胸腔使得胸腔内的负压环境与针头2连通,胸腔内的负压至有15至20厘米水柱,此负压至会经过针头2传递给竖管3,使得竖管3内的第一活塞4迅速下移,第一活塞4下移绳索16收紧,使得省力杠杆15的上端向竖管3方向移动,此过程中当省力杠杆15转动至竖直至上端向左倾斜后,第二拉簧23会辅助省力杠杆15的上端向左摆动,此过程中省力杠杆15的下端挤压挡杆14,使得挡杆14向右移动,挡杆14向右移动其上通孔25与高压气瓶12连通,高压气体经排气管13流入至两个气压缸7和两个套筒10内,气压缸7进气使得气压缸7的伸出端驱动硬质针套5向右移动,此过程使得硬质针套5完全两针头2刃部包裹,使得再向胸腔移动时针头2刃部也不易扎伤患者肺部,同时套筒10得气后,堵头11在气压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并逐渐进入到锥形筒21内,将锥形桶进行封堵,此时圆管8内的气体不再能够向外流出,活塞杆9停止移动,此时在按压手柄,针头2硬质针套5也不能向胸腔内移动,有效的保证了患者肺部不会被扎伤。

完成以上动作后,医护人员按压进气开关18,气源内的气体经进气管17针头2流入患者的胸腔内,从而实现患者的人工气胸,完成气胸后取出本装置,将针头2和硬质针套5取出更换,并将各装置复位后,整体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本装置对比传统设备有以下好处:

1、本装置利用人体胸腔内本身自带的负压作为动力源,此动力源经针头2传递给竖管3实现第一活塞4驱动绳索16带动省力杠杆15摆动,此过程中第二拉簧23既有辅助定位的作用,又能实现当省力杠杆15越过竖直线后给与省力杠杆15一个辅助驱动,实现挡杆14将高压气瓶12内气体放出,整个过程由于是人体内部提供动力源,因此在针头2刺破胸腔一瞬间即完成以上动作有效的防止针头2过多的进入到胸腔扎伤患者肺部。

2、本装置通过圆管8的缓慢放气,使得在医护人员进针时,保证力行程的匀速,这样做能有效的降低医护人员由于手抖紧张等造成的一次进针量过大的问题,同时针头2外侧的硬质针套5,在胸腔负压作用生效后,即完成伸出并将哈针头2包裹,使得针头2在进入到胸腔内后不再对肺部造成威胁,两种保护措施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在人工气胸时造成肺部的扎伤。

3、通过一个省力杠杆15的设置,使得当针头2刺破胸腔的一瞬间,省力杠杆15摆动,给与医护人员一个较为明显的信号,在此信号下医护人员能够更加便捷的判断和实施各种医疗手段,从而进一步的降低进针时扎伤患者肺部的风险。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人工气胸过程中由于医生手法或熟练程度因素影响,针头进入胸腔深度太大而造成患者受到肺部人为二次伤害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