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臭的药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98883发布日期:2020-10-13 09:29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外用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口臭的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卫生知识的普及,大多数人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但仍然有不少人摆脱不了口臭的困扰,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医学角度而言,口臭实质上是全身疾病或局部疾病的一种表征,尤其是口齿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因全身疾病所致的口臭,患者往往能够主动求医,使口臭得以消除;因口齿疾病所致的口臭,由于症状不明显,患者重视不足,多数没有主动求医,故口臭时间较长。一般而言,容易引起口臭且易被人们忽视的口齿疾病主要有龋牙(俗称蛀牙)、牙周病。科学己证明,牙周炎、口臭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细菌引起的口腔疾病现象。另外,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鼻窦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都可能伴有口臭现象。

现有的各种制剂诸如含片、口香糖、口服颗粒等,对缓解口臭有一定疗效,但是并不能使口腔局部保持足够长的有效抗菌时间,不能从根本上去除口臭,以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口臭的药贴。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贴,包括冰片、麝香、樟脑、吴茱萸、丁香、白芷、川芎、豆蔻、薄荷脑。

进一步的,还包括甘油、凡士林。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冰片3-6份,麝香1-3份,樟脑4-8份,吴茱萸4-8份,丁香5-12份,白芷5-10份,川芎4-10份,豆蔻6-10份,薄荷脑6-10份,甘油15-24份,凡士林16-25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冰片4份,麝香2份,樟脑7份,吴茱萸7份,丁香10份,白芷8份,川芎7份,豆蔻8份,薄荷脑8份,甘油20份,凡士林18份。

进一步的,所述麝香采用人工麝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治疗口臭的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药物;

s2、将冰片、麝香、薄荷脑去除杂质后磨成粉末备用;

s3、将樟脑摊于清洁的纸上,去除杂质后,吸除残留油脂及水分,磨成粉末备用;

s4、将丁香、白芷、豆蔻去除杂质,浸泡清洗后,干燥并磨成粉末备用;

s5、将甘草片置锅内,加水煎煮两次,去渣,加入净吴茱萸拌匀,闷润吸尽后,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干燥后磨成粉末备用;

s6、将川芎切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棕黄色时,取出晾凉,筛去碎屑,干燥后磨成粉末备用;

s7、将步骤s2-s6制备的粉末倒入甘油和凡士林中搅拌均匀制成药膏,并按公知工艺密封至密封罐中。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所述加水比是1: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在炮制吴茱萸时,吴茱萸与甘草的配比为50: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在炮制川穹时,川穹与黄酒的配比为10:1。

本发明的药材功效解析如下:

冰片:味性:辛苦,凉;归经:入心、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麝香:性味:辛,温;归经:归心、脾经;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癓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

樟脑: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入心、脾经;功效: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主治:热病神昏,中恶猝倒,痧胀吐泻腹痛,寒湿脚气,疥疮顽癣,秃疮,冻疮,臁疮,水火烫伤,跌打伤痛,牙痛,风火赤眼。

吴茱萸:性味:味辛、苦,性热;归经:归肝、脾、胃、肾经;功能: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主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丁香:性味归经:温;辛;归脾、胃、肺、肾经;功能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

川芎: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用主治: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闭经,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豆蔻:味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解酒毒,消食之功。

薄荷脑:味辛,性凉;入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纯中药成分制成,各成分配伍合理;方法简单,使用安全,使用时将该贴剂贴到肚脐处,不存在任何副作用,能够通过改善消化系统来治疗口臭,不易复发,采用内病外治的治疗方式,能达到治疗顽固口臭顽疾的目的,易被患者所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冰片4份,麝香2份,樟脑7份,吴茱萸7份,丁香10份,白芷8份,川芎7份,豆蔻8份,薄荷脑8份,甘油20份,凡士林18份。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冰片3份,麝香1份,樟脑4份,吴茱萸5份,丁香5份,白芷6份,川芎4份,豆蔻6份,薄荷脑6份,甘油16份,凡士林18份。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贴,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冰片6份,麝香3份,樟脑7份,吴茱萸8份,丁香12份,白芷10份,川芎9份,豆蔻10份,薄荷脑10份,甘油22份,凡士林22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治疗口臭的药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药物;

s2、将冰片、麝香、薄荷脑去除杂质后磨成粉末备用;

s3、将樟脑摊于清洁的纸上,去除杂质后,吸除残留油脂及水分,磨成粉末备用;

s4、将丁香、白芷、豆蔻去除杂质,浸泡清洗后,干燥并磨成粉末备用;

s5、将甘草片置锅内,加水煎煮两次,去渣,加入净吴茱萸拌匀,闷润吸尽后,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干燥后磨成粉末备用;

s6、将川芎切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棕黄色时,取出晾凉,筛去碎屑,干燥后磨成粉末备用;

s7、将步骤s2-s6制备的粉末倒入甘油和凡士林中搅拌均匀,并按公知工艺密封至密封罐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所述加水比是1:5。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在炮制吴茱萸时,吴茱萸与甘草的配比为50:3。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6中,在炮制川穹时,川穹与黄酒的配比为10:1。

本发明的用法为:使用时,将药膏均匀涂抹在膏药衬布上,并将其贴在神阙穴、肚脐处,一天一次。

注:

1、非药品替代品;

2、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3、过敏者慎用;

4、孕妇禁用。

以下为使用本发明治疗的临床例子:

1:徐某某,女,32岁,患口臭11年,经常使用清胃散治疗,无效,后使用本配方治疗,4天后,口臭基本消失,10天后,全部消失,未复发。

2:王某某,男,45岁,长期抽烟,口臭难闻,使用本配方治疗,6天后口臭消失。

3:李某,女,21岁,口臭,早上明显,而且有口水,易长痘,脱发、头屑多,易肠胃不适,使用本配方治疗,7天后,口臭基本消失,10天后,全部消失,未复发。

4:宋某某,男,50岁,口臭,刷牙后依然口臭,尤其是吃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后,使用本配方治疗,7天后,口臭消失,未复发。

5:杨某,男,31岁,口臭,早上起床,嘴巴苦,痰较稠,使用本配方治疗,7天后,口臭消失,10天后,其他症状基本消失,15天后,痊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