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5354发布日期:2020-11-06 16:49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导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无痛胃镜需要麻醉医师给患者静脉注射麻醉药,但由于静脉麻醉药有强烈的镇静和呼吸抑制作用,呼吸抑制会带来人体缺氧,人体缺氧严重容易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使用鼻导管吸氧来解决患者的缺氧问题,并通过监测患者的指脉氧情况确认患者的肺部功能是否正常,通常需要控制指脉氧的指标在97%-100%之间,在低于该指标的情况下,需要给予患者使用面罩吸氧,以缓解患者的缺氧情况,但由于胃镜需要从口腔进入,如果面罩吸氧,则无法进行胃镜操作,且频繁的取放操作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而采用鼻导管给氧,由于现有的鼻导管设计为了不影响患者的自主呼吸,无法做到密封,因此即使开大氧流量对患者的缺氧改善也仍然达不到给药前的理想状态,有时甚至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同时对于需要经鼻部将气液混合物状的药送入患者身体内时,现有的鼻导管由于存在无法密封的问题导致送药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为了克服现有鼻导管存在供应流体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鼻导管,包括用于与流体供给端连接的连接头,与连接头连接且内部设有空腔的流体交换管,至少一个设于流体交换管上且用于深入鼻腔的鼻管,以及设于鼻管外壁上且可对鼻腔进行封堵的密封组件。

具体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于鼻管外壁的球囊,与球囊连通的第一导管,可拆卸设于第一导管上且通过第一导管为球囊充气的充气件,以及设于第一导管上且用于控制球囊充放气的气阀。

具体的,所述流体交换管包括设有空腔的管体,至少一个设于管体的一侧的通孔,以及用于开启和关闭通孔的封堵阀。

具体的,所述封堵阀包括深入所述管体空腔内且用于封堵所述通孔的封堵件,以及设于封堵件远离所述管体的空腔中心一侧且用于调节所述通孔的开闭程度的调节件。

具体的,所述调节件包括与所述封堵件连接且设有外螺纹的调节帽,以及设于调节帽上且便于对调节帽进行旋转的手持件。

具体的,所述管体与所述封堵阀连接的一侧端部设有与所述调节帽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和/或;

所述管体上设有用于连接鼻管和/或连接头的固定孔。

具体的,所述流体交换管还包括设于所述管体上且用于显示患者自主呼吸情况的指示件。

具体的,所述连接头包括一侧端部通过第二导管与流体交换管连通的转换头,以及设于转换头上且与流体供给端连接的接头管;所述转换头远离第二导管的一侧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导管连通的通道。

具体的,所述连接头还包括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接头管的末端且将接头管封堵的封堵帽。

具体的,所述流体为气体或气液混合物;

和/或;

所述鼻管为弧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密封组件将患者的鼻腔进行封堵,有效防止了鼻管内流体的泄漏,使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从危险的缺氧状态中解除,可以吸入充足的氧气;通过流体交换管使麻醉后的患者在进行自主呼吸时可以顺利呼气;通过调节件对封堵件的调节,实现调节通孔与外部环境通气量的大小,进而辅助患者的呼吸,同时避免通气量过大,导致患者出现吸氧不足的问题,或者是通气量过小,导致患者呼气不顺畅的问题;通过指示件为医护人员提示患者的呼吸状态,以便医护人员可以及时打开封堵阀,使患者可以进行自主呼吸;通过连接头可以便于本鼻导管与呼吸机、氧气罐以及雾化器等外部设备的连接,更加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且大大增加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易,生产成本低廉且更加方便实用的优点,增加了无痛胃镜操作的便捷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且大大降低了发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一种鼻导管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连接头-100,第二导管-110,转换头-120,接头管-130,封堵帽-140,流体交换管-200,管体-210,固定孔-220,通孔-230,封堵阀-240,封堵件-241,调节件-242,调节帽-2421,手持件-2422,指示件-250,鼻管-300,密封组件-400,球囊-410,第一导管-420,充气件-430,气阀-4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鼻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流体供给端连接的连接头100,与连接头100连接且内部设有空腔的流体交换管200,至少一个设于流体交换管200上且用于深入鼻腔的鼻管300,以及设于鼻管300外壁上且可对鼻腔进行封堵的密封组件400。通过密封组件400将患者的鼻腔进行封堵,有效防止了鼻管300内流体的泄漏,当流体为氧气时,可避免患者因无法自主呼吸导致吸氧量不足的问题,进而使指脉氧指标维持在正常水平,使患者从危险的缺氧状态中脱离;通过流体交换管200使麻醉后的患者在进行自主呼吸时可以顺利呼气,同时在患者无法自主呼吸阶段,可以保证患者充足的吸氧量,当患者发生小舌悬垂阻碍呼吸时,可通过增大气体通气量的方式将小舌吹起,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400包括设于鼻管300外壁的球囊410,与球囊410连通的第一导管420,可拆卸设于第一导管420上且通过第一导管420为球囊410充气的充气件430,以及设于第一导管420上且用于控制球囊410充放气的气阀440。该球囊410与鼻管300互不联通。该第一导管420远离球囊410一侧端部设有与充气件430连接的接口。通过充气件430对球囊410充气以达到对患者鼻腔的封堵,有效防止了流体的泄漏对医疗效果的影响,特别是患者在深度麻醉后无法自主呼吸的情况下,通过球囊410将患者的鼻腔封堵后,使流体可通过加压的方式进入患者体内,使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风险,使医护人员可以专注于医疗操作以及患者的身体检查。通过气阀440有效防止了球囊410的漏气,使医护人员的操作更加便捷。

进一步地,该充气件430可以是气囊,也可以是注射器针筒,即能实现对球囊410的充气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由于球囊410较小,因此注射器针筒即可完成对球囊410的充气。

进一步地,该第一导管420可以沿流体交换管200的外壁固定后再与充气件430连接,也可通过固定孔220穿过流体交换管200后再与充气件430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这样更加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避免了操作过程中,各环节的干涉,且不容易拉扯到鼻导管,不会导致鼻导管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交换管200包括设有空腔的管体210,至少一个设于管体210的一侧的通孔230,以及用于开启和关闭通孔230的封堵阀240。当流体为氧气时,通过设有空腔的管体210以便于在患者可以进行自主呼吸时,患者可以呼吸自如;而在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时,保证鼻导管内的气体不外泄,进而增加患者对氧气的吸收,使患者不会出现缺氧的状况,不影响患者的其他治疗。该通孔23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或者是椭圆形,或者为不规则形状,或者为规则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该流体交换管200的材质优选透明材质,以便于医护人员对封堵阀240位置的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通孔230为三个沿水平方向设置于管体210上的通气孔。在实际吸氧操作中,当患者出现微弱呼吸时,调整封堵阀240至第一个通气孔的一半被打开,使外部的空气可以进入到流体交换管200内,以便于患者的呼气;当患者的自主呼吸加强时,逐步调整封堵阀240至第一个通气孔全部被打开;随着患者的自主呼吸越来越强,逐步调整封堵阀240至第二个通气孔被打开;当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正常时,调整封堵阀240至第三个通气孔被打开。通过这样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而逐步打开通孔230的方式,有效的保证了患者的吸氧效果,使患者时刻处于不缺氧的状态,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阀240包括深入所述管体210空腔内且用于封堵所述通孔230的封堵件241,以及设于封堵件241远离所述管体210的空腔中心一侧且用于调节所述通孔230的开闭程度的调节件242。通过封堵件241使所述管体210的空腔保持密封,防止漏气导致流体交换管200内的流体压力降低,无法达到所需要的压力,进而影响治疗效果。通过调节件242调节通孔230的开口大小,以便于当患者进行自主呼吸时的换气;当患者呼吸较微弱时,通过调节件242打开通孔230,且通孔230的开口较小以适应患者的微弱呼吸,同时保证患者有充足的氧气供给并被有效吸收;当患者的自主呼吸逐渐恢复时,增大通孔230的开口,使足量的空气进入所述管体210空腔内,以维持患者的换气。通过封堵阀240的调节,解决了患者不同自主呼吸程度的氧气供给问题,既保证了患者可以吸入足量的氧气,同时患者的呼吸不受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242包括与所述封堵件241连接且设有外螺纹的调节帽2421,以及设于调节帽2421上且便于对调节帽2421进行旋转的手持件2422。通过手持件2422更加便于医护人员对于通孔230的调节,易于操作且不易脱落。该手持件2422可以是设于调节帽2421上且便于捏住的凸起,也可以是设于调节帽2421上的t型杆,即能便于医护人员的抓握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设有螺纹的调节帽2421,使对通孔230的开口程度的调节更加匀速且稳定,不会发生医护人员因为用力的大小导致开口过大或者过小,进而影响所述流体交换管200内的压力发生变化,影响患者的吸氧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210与所述封堵阀240连接的一侧端部设有与所述调节帽2421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通过调节帽2421的外螺纹与管体210的内螺纹实现封堵阀240与管体210的进一步固定,同时对管体210进行进一步的密封,且有效防止了封堵阀240的脱落,更便于对封堵阀240的调节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210上设有用于连接鼻管300和/或连接头100的固定孔220。该鼻管300和/或连接头100可以一体成型的固定于固定孔220上,也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固定孔220上,即可实现鼻管300、连接头100与管体210的连接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将鼻管300和/或连接头100固定于管体210上,更加便于使用后对流体交换管200以及导管的消毒处理,使流体交换管200可以反复使用,降低医疗成本,更加环保;同时通过鼻管300的可拆卸处理,更加便于单个鼻腔受伤或单个鼻腔不可以进行插管操作情况下的患者的吸氧操作。

进一步地,该固定孔220上设有用于封堵固定孔220的封堵盖(图中未示出)。对于仅需要进行一只鼻腔吸氧的患者,可通过封堵盖(图中未示出)对不使用的固定孔220进行封堵,避免了流体从该固定孔220中的溢出所导致的医疗资源的浪费,以及患者治疗费用的增加,更避免了因不密封导致的流体压力不足而无法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的问题,特别是发生小舌悬垂导致无法呼吸的患者,会因无法把小舌吹起而导致患者指脉氧指数降低,甚至危及生命。

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流体交换管200还包括设于所述管体210上且用于显示患者自主呼吸情况的指示件250。通过指示件250更加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进行自主呼吸的时机,及时打开流体交换管200上的调节件242,以避免患者呼吸不顺畅,影响患者的自主呼吸。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指示件250为设于管体210上且与管体210的腔体连通的气囊。当患者可进行自主呼吸而进行吸气时,会导致流体交换管200及气囊内的气压下降,进而导致气囊被压缩或被压瘪,当医生看到气囊有收缩或压瘪现象时,打开流体交换管200上的调节件242,使空气可以进入流体交换管200内,以保证患者的正常呼气。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指示件250包括设于管体210上的气压传感器,以及用于指示呼吸状态的指示灯。该气压传感器的优选型号ms5611-01ba。当该气压传感器的压力值变小时,打开流体交换管200上的调节件242,使空气可以进入流体交换管200内,以保证患者的正常呼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100包括一侧端部通过第二导管110与流体交换管200连通的转换头120,以及设于转换头120上且与流体供给端连接的接头管130;所述转换头120远离第二导管1100的一侧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导管110连通的通道。通过转换头120实现接头管130与连接头100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不同接口的接头管130,使本发明的适用范围更广,且更加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该接头管130的端部设有与流体供给端的输出端口相适配的接头,以便于两者的连接固定。通过连接头100的设计使本发明可以与不同设备进行连接,使本发明的适用范围更广,无需再配备其他配件即可连接,且更加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节约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时间,为医护人员抢救紧急情况下的病人提供更多的抢救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100还包括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接头管130的末端且将接头管130封堵的封堵帽140。通过封堵帽140对无需连接的接头管130进行封堵,以防止漏气且防止细菌进入鼻导管内,以保持未使用的鼻导管内部处于无菌状态。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接头管130的端部还设有指示贴,以便于医护人员快速找到相应设备的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为气体或气液混合物。该流体可以是氧气,也可以经过雾化机雾化后的气液混合物,使本发明不仅可以用于对于患者的吸氧操作,更可以用于通过雾化后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或麻醉的医疗操作,大大降低了患者进行雾化操作时的痛苦,特别是对于较小幼儿的雾化给药操作,无需患者主动张口吸气即可进行给药,同时由于本鼻导管的密封效果更好,大大降低了药品的浪费,且操作简易,给药效果更好,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不适。

进一步地,所述鼻管300为弧状。弧状的鼻管300更加便于伸入鼻腔,使鼻管300与患者的鼻腔更加贴合,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且更加便于将流体送入患者体内,且不易脱落。

实际使用时,根据流体供给端的接口形状选择接头管130,并将流体供给端与接头管130连接起来,根据患者情况,判断需要插入鼻腔的鼻管300数量,再将鼻管300插入患者的鼻腔,通过充气件430对球囊410充气,对患者鼻腔进行密封,打开流体供给端,当流体为氧气对患者进行供氧操作时,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调节封堵阀240,当患者可进行自主呼吸时,医护人员根据指示件250的显示情况,将封堵阀240打开,当患者无法进行自主呼吸时,为加大氧气流量,医护人员将封堵阀240关闭,使通孔230无法与外界连通;当发生小舌悬垂阻碍患者呼吸时,通过调整流体供给端的氧气流量,通过本鼻导管的密封效果使流体的增压效果明显,进而使患者的小舌被吹气,特别是肥胖患者的小舌,仅需医护人员的简单操作即可解决患者缺氧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且可快速解决患者缺氧的问题。当流体为气液混合物时为患者喉腔或鼻腔进行给药时,将本鼻导管与雾化机连接后,经过雾化的气液混合物即可顺着鼻导管进入患者的鼻腔进而进行给药。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易,生产成本低廉,适用范围更广且更加方便实用的优点,增加了无痛胃镜操作的便捷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且大大降低了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的风险,使患者的指脉氧指标维持在正常标准范围内。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