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3346发布日期:2020-10-20 17:1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兽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及应用。
背景技术
:畜禽养殖在我国养殖业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但由于畜禽类养殖密度大,生长周期短,疾病传播快等特点,严重影响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其中,呼吸道疾病是危害畜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冬春或秋冬交替季节,因为天气突变等各种应激因素的增多,呼吸道疾病极为常见。畜禽呼吸道疾病是由一种或几种细菌、病毒、寄生虫、衣原体、环境因素等相互协同作用引起的,是一种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畜禽类传染病,常伴有咳嗽、甩鼻、呼吸罗音、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兽医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生素与解热镇痛药、止咳药等西药合用治疗此类呼吸道疾病。其中,常用于治疗畜禽呼吸道疾病的抗菌药主要为泰乐菌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多西环素。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差,治疗效果反复,并且畜禽体内会有大量的药物残留,不仅影响禽类的生长或生产性能,也会对禽产品使用者带来危害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草药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沿用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中草药用于治疗畜禽疾病的记载。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有“郁金,马用之,活血而补”等。随着现代畜禽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抗生素、激素类化学药品大量应用于畜禽疾病防治,致使动物产生耐药性、动物机体的不良反应。中草药属于天然药物,含有大量的天然活性成分,如多糖、鞣质、生物碱、甙类等,可增强动物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和抗应激反应能力,驱虫消积,促进动物生长,与西药相比,中草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如经过科学配制,将对防治畜禽疾病起到很大作用。采用传统中药进行合理组方,可有效代替部分抗生素等化学药品的使用,保障畜禽产品的食用安全。技术实现要素:(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无药残留、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的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及其应用。(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所述中药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组分:甘草40-60份、柴胡30-50份、桔梗35-55份、百部25-45份、紫菀20-40份、龙脷叶15-35份、桂花10-30份、暴马丁香20-40份。进一步地,作为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的优化,所述重量份数的中药组分为:甘草46-54份、柴胡38-46份、桔梗40-48份、百部32-40份、紫菀26-34份、龙脷叶20-28份、桂花16-26份、暴马丁香28-36份。进一步地,作为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的优化,所述重量份数的中药组分为:甘草48份、柴胡42份、桔梗44份、百部35份、紫菀30份、龙脷叶25份、桂花22份、暴马丁香33份。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数称取各中药组分:甘草40-60份、柴胡30-50份、桔梗35-55份、百部25-45份、紫菀20-40份、龙脷叶15-35份、桂花10-30份、暴马丁香20-40份;将上述各原料洗净,烘干并粉碎,混合均匀得中药粗粉;(2)将步骤(1)所得中药粗粉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20min,第二次90min,随后合并煎液,并静置24小时,过滤,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1.3,冷却至室温备用;(3)将步骤(2)所得浓缩滤液中加入质量份数为70%的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重量的2倍,静置48小时,随后过滤,回收滤液中的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得中药清膏;(4)将步骤(3)所得中药清膏,加入常用辅料,混合均匀,制备成颗粒剂,灭菌,包装,即得本发明中药颗粒;所述常用辅料重量为中药清膏的0.8-1.2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感染的中药颗粒的应用,取本发明中药颗粒500g兑水1000l或拌料1000斤,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的饲养方式,饲喂时间为7天。本发明中药颗粒其各中药组分的药理作用:甘草:味甘甜,性平,归心、脾、肺、胃四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痈肿疮毒等病症,甘草还善于调和药性,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其主要成分为甘草苷和甘草酸,由于甘草酸有糖皮质激素样药理作用而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被广泛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另外甘草中的甘草甜素或其钙盐有较强的解毒作用,甘草酸的各种制剂具有抗炎作用,以琥珀酸盐的活性较高,甘草还具有祛痰作用,促使痰液从肺部、咽喉及支气管中迅速排出,从而使痰易于咯出。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等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病症;其含有挥发油如邻-甲氧基苯酚、丁香油酚、甲苯酚等,皂苷类成分如柴胡皂苷a、b2、b3、c等,黄酮类如芦丁、槲皮素等多种有效成分;现代药理学证明柴胡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解热、镇静、镇痛、镇咳等功效,对肝脏、胃肠道、免疫功能、血脂等具有调节作用。桔梗:性平,味苦,归肺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等功效;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咽痛音哑、肺疽吐脓等病症;桔梗含有桔梗皂甙、远志酸、桔梗菊糖、葡萄糖、植物淄醇等化学物质;近年来药理研究表明桔梗的根、茎、叶、花和果实均有非常显著的祛痰、镇咳、抗炎、抗溃疡、镇静镇痛、降体温、抗水肿、利尿等作用。桔梗祛痰镇咳作用是由于能显着增加呼吸道黏液的分泌量,其强度可与氯化铵相比,有明显的祛痰作用。百部:味甘、苦,性微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等功效;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等病症。紫菀:味苦,性温,归肺经;具有温肺下气、消痰止咳等功效;用于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等病症;其含有含紫苑酮、槲皮素、无羁萜、表无羁萜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现代药理试验证实,紫菀有祛痰镇咳作用,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皆有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亦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抗病毒、抗癌、溶血及利尿等作用。龙脷叶:性平,味甘、淡,归肺、胃经;具有清肺止咳、凉血化痰、润肠通便、抗菌抗炎抗热等功效;用于治疗肺燥咳嗽、咽痛失音、发热厌食等症。近年来药理研究表明龙脷叶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且有外周性镇痛作用,但无中枢性镇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桂花:性温,味辛;归肺、脾、肾三经;具有健胃温肺、生津化痰、散痰、平肝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痰多咳嗽、肠风血痢、食欲不振、脘腹冷痛、肠炎腹泻、肠道积气、肠炎痢疾等病症;药理研究表明桂花具有抗菌、抗氧化、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的作用。暴马丁香:性微寒,味苦;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镇咳祛痰、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消炎利水等功效;用于治疗痰喘咳嗽、支气管炎、浮肿水肿等病症;其含有挥发油、鞣质及甾体类物质、含紫丁香苷、蒿属香豆精、3,4-二羟基-β-羟乙基苯、暴马子醛酸甲酯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能减少三级以下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肥大增生;经动物试验有镇咳、化痰、平喘作用;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三)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及应用,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主要由甘草、柴胡、桔梗等八味中草药,应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合理配伍而得,充分发挥各药的作用,诸药共同协调增益药效。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本发明用于畜禽呼吸道疾病相关病症的治疗,药理学实验证明本发明中药组方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作用,临床应用对猪和鸡呼吸道综合征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代替抗生素等化学药品的使用,保障畜禽和人体的安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按照以下步骤制备:(1)按重量份数称取各中药组分:甘草40份、柴胡30份、桔梗35份、百部25份、紫菀20份、龙脷叶15份、桂花10份、暴马丁香20份;将上述各原料洗净,烘干并粉碎,混合均匀得中药粗粉;(2)将步骤(1)所得中药粗粉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20min,第二次90min,随后合并煎液,并静置24小时,过滤,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1.3,冷却至室温备用;(3)将步骤(2)所得浓缩滤液中加入质量份数为70%的乙醇,乙醇用量为滤液重量的2倍,静置48小时,随后过滤,回收滤液中的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得中药清膏;(4)将步骤(3)所得中药清膏,加入常用辅料,混合均匀,制备成颗粒剂,灭菌,包装,即得本发明中药颗粒;所述常用辅料重量为中药清膏的0.8-1.2倍。实施例2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甘草60份、柴胡50份、桔梗55份、百部45份、紫菀40份、龙脷叶35份、桂花30份、暴马丁香40份。实施例3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甘草46份、柴胡38份、桔梗40份、百部32份、紫菀26份、龙脷叶20份、桂花16份、暴马丁香28份。实施例4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甘草54份、柴胡46份、桔梗48份、百部40份、紫菀34份、龙脷叶28份、桂花26份、暴马丁香36份。实施例5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甘草48份、柴胡42份、桔梗44份、百部35份、紫菀30份、龙脷叶25份、桂花22份、暴马丁香33份。实施例6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甘草50份、柴胡40份、桔梗42份、百部33份、紫菀32份、龙脷叶26份、桂花18份、暴马丁香30份。实施例7一种用于畜禽呼吸道感染的中药颗粒,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各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甘草52份、柴胡44份、桔梗40份、百部38份、紫菀27份、龙脷叶22份、桂花25份、暴马丁香35份。用法与用量:取中药颗粒500g兑水1000l或拌料1000斤,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的饲养方式,饲喂时间为7天。本发明诸药配伍合理,充分发挥各药的作用,诸药共同协调增益药效,本发明以中药理论,选用药材,对药材进行组方,本发明中由于实验数据较多,对方剂进行多次调整并进行实验,在此仅列出多组疗效较高的组方并与本发明配方进行对比。配方1:柴胡42份、桔梗44份、百部35份、紫菀30份、龙脷叶25份、桂花22份、暴马丁香33份。配方2:甘草48份、柴胡42份、紫菀30份、龙脷叶25份、桂花22份、暴马丁香33份。配方3:甘草48份、柴胡42份、桔梗44份、百部35份、紫菀30份、暴马丁香33份。配方4:甘草48份、柴胡42份、桔梗44份、百部35份、龙脷叶25份、桂花22份。配方5:甘草48份、桔梗44份、百部35份、紫菀30份、龙脷叶25份、桂花22份、暴马丁香33份。本发明配方:甘草48份、柴胡42份、桔梗44份、百部35份、紫菀30份、龙脷叶25份、桂花22份、暴马丁香33份。中药颗粒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步骤制备得到。试验方法:取小鼠70只,体重20-24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分别为a-g组;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灌胃饮用水;b组为本发明中药颗粒组,灌胃给药,剂量为0.5g/kg;c-g组为配方1—配方5中药颗粒组灌胃给药,剂量为0.5g/kg;连续给药3天,第三天给药30min后,分别将小鼠放入底部铺有加1ml浓氨水脱脂棉的1000ml的广口瓶中,盖上瓶盖后10s后立即取出,激发小鼠咳嗽,以小鼠同时出现腹肌收缩、缩胸、张嘴(咳声有无均可)为咳嗽标准,记录引咳潜伏期(s)和3min内小鼠咳嗽次数。试验结果详见表1。表1本发明中药颗粒的止咳作用组别潜伏期(s)次数(次/3min)a14.03±3.11a33.94±4.16ab36.21±4.91b11.03±1.71bc25.36±5.03c15.61±2.94bd20.46±2.69c24.91±6.13ce29.58±6.02b13.67±4.16bf22.01±1.36c20.64±3.75cg16.47±4.17a29.60±3.25a备注:对比同一列数据,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由表1结果可知,与a组对比,b-g组均不同程度的延长浓氨水至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3min内咳嗽次数,其中,b组(本发明中药颗粒组)和e组(配方3中药颗粒组)的潜伏期和咳嗽次数与a组(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其显著(p<0.05),但b组的止咳效果仍热由于e组;与b组对比,c-g组对小鼠均有止咳作用,但c-g组的配方中都缺少本发明中药颗粒组成中的个别中药组分,各组潜伏期和咳嗽次数均低于b组,说明其止咳效果远没有本发明中药颗粒显著;以上结果可以说明本发明中药颗粒选用甘草、柴胡、桔梗等八味中草药,应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合理配伍而得,充分发挥各药的作用,诸药共同协调增益药效,配方中各成分缺一不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药颗粒对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畜禽的治疗作用,以下提供动物试验作为说明。以下所涉及本发明中药颗粒皆按照实施例5制备得到。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物本发明中药颗粒、阿莫西林。1.2试验动物选择50-70日龄自然爆发呼吸道综合征的育肥猪90头,临床表现为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呈现明显的腹式呼吸,可听到喘鸣声,口鼻流沫,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选择44日龄自然爆发呼吸道综合征的育肥肉鸡300只,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喘气、气管啰音、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流泪、眼肿胀等。1.3试验方法1.3.1试验猪分组及用药:将90头患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头,分别为空白对照组(ⅰ组)、阿莫西林组(ⅱ组)和本发明组(ⅲ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不给药,阿莫西林组给药阿莫西林,剂量为每500g拌料1000斤饲料,本发明组给药实施例5所制备中药颗粒,剂量为每500g拌料1000斤饲料;连续给药7天,其余饲养方式和环境保持一致。1.3.2试验鸡分组及用药:将300只患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ⅰ组)、阿莫西林组(ⅱ组)和本发明组(ⅲ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不给药,阿莫西林组给药阿莫西林,剂量为每500g拌料1000斤饲料,本发明组给药实施例5所制备中药颗粒,剂量为每500g拌料1000斤饲料;连续给药7天,其余饲养方式和环境保持一致。1.3.3疗效观察:试验期均为7天,每天对试验猪、鸡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其精神、咳嗽、食欲、死亡等情况,并统计其死亡率。1.4疗效判定治愈:给药后动物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精神、食欲恢复正常;好转:给药至停药期间动物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与精神、食欲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尚未痊愈;无效:给药后动物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与精神、食欲均无变化,甚至加重或出现死亡。2结果本发明中药颗粒对猪、鸡呼吸道综合征治疗效果见表2、3。表2本发发明中药颗粒对猪呼吸道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组别患病数(头)治愈数(头)好转数(头)无效数(头)死亡数(头)死亡率(%)治愈率(%)ⅰ300000--ⅱ302023516.766.7ⅲ30263013.386.7表3本发发明中药颗粒对鸡呼吸道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组别患病数(只)治愈数(只)好转数(只)无效数(只)死亡数(只)死亡率(%)治愈率(%)ⅰ1000000--ⅱ1007635161676ⅲ10091414491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阿莫西林和本发明中药颗粒对猪、鸡呼吸道综合征都有一定的疗效,但不难看出,本发明中药颗粒的治愈率明显高于阿莫西林,对病猪、病鸡的治愈率分别达到86.7%和91%,其好转数也明显高于阿莫西林,且无效数、死亡数均远低于阿莫西林,以上结果说明本发明中药颗粒剂相比于抗生素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代替抗生素在治疗畜禽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