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4606发布日期:2020-10-31 09:5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牵引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腰痛病临床常见疾病,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40%以上的人患有各种腰椎疾病。腰椎牵引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也有"导引按跷"、"摇筋骨,动支节"和"引挽腰体,动诸关节"的牵引治病的记载,是现代牵引疗法发展的雏形。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脊柱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的发展以及牵引设备的更新,为现代牵引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牵引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安全有效的一种,它的应用非常广泛,治疗效果也较为明显,在多家医院都得到了实践。牵引治疗是使用外力对身体的病变部位或关节施加一定的牵拉力,从而使病变部位和关节发生一定程度的分离,同时牵拉周围的软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近年来,牵引技术的发展,从较原始的自重牵引逐步发展形成重锤牵引、机械牵引、电动牵引和智能牵引。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很多著名的本土企业或研究所,如山东医疗器械研究所、江苏德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等,在制造多功能智能化牵引治疗设备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同时,国外生产的智能牵引治疗设备在国内中占据较大的市场比重,并且在制造技术和患者体验上均超越国产,问题在于价格过于昂贵,比如美国进口的sds非手术脊椎减压零售价在400万人民币以上。另外,现有的医用牵引床多为电机驱动,牵引功能单一,主要针对的是腰椎横向牵拉,而缺少对顶腰治疗动作,同时一些医师的手法功能无法满足替代。

中国专利文献:cn200710190270.3,申请日2007.11.23,专利名称为:腰椎和腰颈椎治疗牵引床。公开了一种腰椎和腰颈椎治疗牵引床,由基座、上体板和下体板构成,上体板设置于基座上,基座侧上部铰链连接一个下体板基架,成角机构支撑下体板基架,下体板基架可以绕铰接点竖向上下摆动,下体板设置于下体板基架上;上体板由上体板电动丝杆机构推动,能够在基座上滑动;下体板由下体板电动丝杆翻转机构推动,能够在下体板基架上横向左右翻转一定角度;设有颈椎牵引枕装置,具有颈椎牵引功能。

中国专利文献:cn201821401867.8,申请日2018.08.24,专利名称为:多功能牵引床。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牵引床,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床面与第二床面,所述第二床面底部沿轴向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床面沿轴向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水平转动安装于沿轴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杆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上下转动安装于沿横向设置的第三支撑杆的中部,所述第三支撑杆沿轴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床面底部,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安装于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固定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床面的底部。

上述专利文献cn200710190270.3中的一种腰椎和腰颈椎治疗牵引床,采用伺服电机丝杆机构做牵引动力,克服了液压缸做动力动作不平稳、易漏油的缺陷,结构简单,电脑控制,动作精确,维护方便,运行动作平稳,安全可靠。增加了躺式颈椎牵引功能,实现了一机多用;而专利文献cn201821401867.8中的一种多功能牵引床,则通过多个支撑杆与驱动部件的组合,实现了多方向的牵引,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对牵引角度的选择,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但是关于一种可模拟中医“牵引”、“旋转复位”、“定点复位”等手法,通过机械设计和智能控制实现水平牵引、屈伸牵引、侧屈牵引、旋转牵引和腰部定位推顶五种治疗方式;同时利用智能控制系统与机械传动系统相结合,实现快速牵引与慢速牵引,从而提高牵引治疗效果的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模拟中医“牵引”、“旋转复位”、“定点复位”等手法,通过机械设计和智能控制实现水平牵引、屈伸牵引、侧屈牵引、旋转牵引和腰部定位推顶五种治疗方式,从而提高牵引治疗效果的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模拟中医“牵引”、“旋转复位”、“定点复位”等手法,通过机械设计和智能控制实现水平牵引、屈伸牵引、侧屈牵引、旋转牵引和腰部定位推顶五种治疗方式,从而提高牵引治疗效果的一种医用液压牵引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所述的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上身板、下身板、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的装置本体内部设有水平牵引液压缸、顶腰部分液压缸、成角部分液压缸;所述的装置本体顶部两侧表面还设有滑槽;所述的上身板表面设有软垫,底部两侧设有与滑槽相互配合的滑杆;所述的第一连接轴设于装置本体后方,且所述的第一连接轴上设有多个可升降装置;所述的可升降装置与第一连接轴之间为左右可滑动式结构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轴设于第一连接轴下方位置,且所述的第二连接轴上铰接有支撑板;所述的下身连接板设于下身板底部;所述的支撑板上还设有摆角部分液压缸、摆角支架、摆角拨叉、摆角连接件;所述的摆角拨叉与摆角支架之间为旋转连接;所述的摆角部分液压缸上设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的第二旋转轴外侧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的摆角拨叉一端设有摆角滑槽;所述的第二滑块连接于所述摆角滑槽中;所述的成角部分液压缸设于装置本体底部,且所述的成角部分液压缸上还设有升降结构,且所述升降结构顶部与支撑杆顶部之间为铰接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装置本体底部四周设有滚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旋转部分液压缸、多个旋转支架、旋转拨叉、下身连接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部分液压缸上设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顶部设有第一滑块,且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滑块之间为铰接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拨叉与旋转支架之间可旋转式结构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拨叉上设有拨叉滑槽;所述的滑块连接于拨叉滑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摆角连接件与下身连接板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下身板末端表面还设有滑槽,且所述下身板底部设于有滑槽相配合的滑轮;所述的下身板两侧还设有固定带。

本发明优点在于:

1、通过将上身板设于装置本体上方,且上身板底部与装置本体之间为可滑动配合结构,通过装置本体内部设有的水平牵引液压缸便可控制上身板的前后滑动,从而在患者下身通过固定带固定后,便可实现上身的水平牵引治疗作用。

2、装置本体后方的第一连接轴上设有可升降装置,可在患者仰卧于装置本体上后,通过顶腰部分液压缸便可控制可升降装置的升降以及左右滑动,从而多角度、多位置的对患者腰部起到上顶作用,同时可模仿中医定点复位治疗手法,提高腰椎治疗效果。

3、通过设于支撑板上的旋转部分液压缸在使用时,当第一旋转轴随着旋转部分液压缸在水平方向移动时,第一旋转轴在移动时会给旋转拨叉一个水平向上的力,从而使得旋转拨叉绕着旋转支架旋转,当与旋转部分液压缸连接的旋转拨叉转动时,便可带动下身连接板转动,从而最终实现下身板的转动,达到患者腰椎的旋转牵引治疗作用。

4、设于支撑板上的摆角部分液压缸也是通过摆角拨叉将摆角部分液压缸的水平伸缩运动转化成摆角拨叉的旋转,摆角部分液压缸运动时,带动摆角拨叉绕着摆角支架转动,从而带动下身板绕着摆角支架中心转动,最终实现下身板的水平摆动,达到侧屈牵引治疗作用。

5、所述的设于下身连接板末端表面的滑槽,以及设下身板底部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轮的设计,可使得下身板的摆角功能更加稳定。

6、所述的设于装置本体底部的成角部分液压缸通过升降结构顶部与支撑板底部之间为铰接的方式,既可通过升降结构起到支撑板的支撑作用,同时在升降结构运作时,起到将支撑板向上旋转呈一定角度,从而可对患者腰椎部分进行屈伸牵引治疗,达到屈伸治疗作用。

7、本发明的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可模拟中医“牵引”、“旋转复位”、“定点复位”等手法,通过机械设计和智能控制实现水平牵引、屈伸牵引、侧屈牵引、旋转牵引和腰部定位推顶五种治疗方式,从而提高牵引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的前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的装置本体平面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的支撑板表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的支撑板表面前视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的旋转拨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装置本体11.水平牵引液压缸

111.摆角支架12.顶腰部分液压缸

121.摆角拨叉122.摆角连接件

123.摆角滑槽13.成角部分液压缸

131.升降结构14.滑槽

15.滚轮2.上身板

21.软垫22.滑杆

3.下身板31.滑轮

4.第一连接轴41.升降装置

5.第二连接轴51.支撑板

6.旋转部分液压缸61.第一旋转轴

62.第一滑块7.旋转支架

8.旋转拨叉81.拨叉滑槽

9.下身板91.滑槽

10.摆角部分液压缸101.第二旋转轴

102.第二滑块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1-3,图1是本发明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的前视图,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的装置本体平面图。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所述的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上身板2、下身板3、第一连接轴4和第二连接轴5;所述的装置本体1内部设有水平牵引液压缸11、顶腰部分液压缸12、成角部分液压缸13;所述的装置本体1顶部两侧表面还设有滑槽14,底部四周设有滚轮15;所述的上身板2底部两侧设有与滑槽14相互配合的滑杆22;所述的上身板2和下身板3表面还分别设有软垫21;所述的第一连接轴4设于装置本体1后方,且所述的第一连接轴4上设有多个可升降装置41;所述的可升降装置41与第一连接轴4之间为左右可滑动式结构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轴5设于第一连接轴4下方位置,且所述的第二连接轴5上铰接有支撑板51;所述的支撑板51上设有旋转部分液压缸6、旋转支架7、旋转拨叉8、下身连接板9;所述的旋转部分液压缸6上设有第一旋转轴61,所述第一旋转轴61顶部设有第一滑块62,且所述第一旋转轴61与所述第一滑块62之间为铰接结构;所述的旋转拨叉8与旋转支架7之间可旋转式结构连接;所述的旋转拨叉8上设有拨叉滑槽81;所述的滑块62连接于拨叉滑槽81中;所述的下身连接板9设于下身板3底部;

所述的支撑板51上还设有摆角部分液压缸10、摆角支架111、摆角拨叉121、摆角连接件122;所述的摆角拨叉12与摆角支架11之间为旋转连接;所述的摆角部分液压缸10上设有第二旋转轴101;所述的第二旋转轴101外侧铰接有第二滑块102;所述的摆角拨叉12一端设有摆角滑槽123;所述的第二滑块102连接于所述摆角滑槽123中;所述的摆角连接件121与下身连接板9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下身板9末端表面还设有滑槽91,且所述下身板3底部设于有滑槽91相配合的滑轮31;所述的下身板3两侧还设有固定带(图中未示出);所述的成角部分液压缸13设于装置本体1底部,且所述的成角部分液压缸13上还设有升降结构131,且所述升降结构131顶部与支撑杆51顶部之间为铰接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通过将上身板2设于装置本体1上方,且上身板2底部与装置本体1之间为可滑动配合结构,通过装置本体1内部设有的水平牵引液压缸11便可控制上身板2的前后滑动,从而在患者下身通过固定带固定后,便可实现上身的水平牵引治疗作用;所述的装置本体1后方的第一连接轴4上设有可升降装置41有两个,可在患者仰卧于装置本体1上后,通过顶腰部分液压缸12便可控制可升降装置41的升降,从而起到对患者腰部的上顶作用,以及由于可升降装置41与第一连接轴4之间为左右滑动式结构连接,故同时可控制可升降装置41的左右滑动,从而便可多角度、多位置的对患者腰部起到上顶作用,同时可模仿中医定点复位治疗手法,提高腰椎治疗效果;所述的通过设于支撑板51上的旋转部分液压缸6在使用时,当第一旋转轴61随着旋转部分液压缸6在水平方向移动时,由于第一旋转轴61与旋转拨叉81之间为连接结构,故第一旋转轴61在移动时会给旋转拨叉81一个水平向上的力,从而使得旋转拨叉81绕着旋转支架7旋转,当与旋转部分液压缸6连接的旋转拨叉81转动时,便可带动下身连接板9转动,从而最终实现下身板3的转动,达到患者腰椎的旋转牵引治疗作用;所述的设于支撑板51上的摆角部分液压缸10也是通过摆角拨叉12将摆角部分液压缸6的水平伸缩运动转化成摆角拨叉121的旋转,原理与上述旋转拨叉81相同,摆角拨叉12的一侧通过摆角连接件122与下身板3前端底部连接,摆角部分液压缸6运动时,带动摆角拨叉121绕着摆角支架11转动,从而带动下身板3绕着摆角支架111中心转动,最终实现下身板3的水平摆动,达到侧屈牵引治疗作用;所述的设于下身连接板9末端表面的滑槽91,以及设下身板9底部与滑槽91相配合的滑轮31的设计,可使得下身板3的摆角功能更加稳定;所述的设于装置本体1底部的成角部分液压缸13通过升降结构131顶部与支撑板51底部之间为铰接的方式,既可通过升降结构131起到支撑板51的支撑作用,同时在升降结构131运作时,起到将支撑板51向上旋转呈一定角度,从而可对患者腰椎部分进行屈伸牵引治疗,达到屈伸牵引治疗作用;本发明的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可模拟中医“牵引”、“旋转复位”、“定点复位”等手法,通过机械设计和智能控制实现水平牵引、屈伸牵引、侧屈牵引、旋转牵引和腰部定位推顶治疗方式,从而提高牵引治疗效果;所述的本发明的牵引装置本体中还设有用于各液压缸工作的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控制个液压缸的拉伸力、旋转角度、摆角的角度及顶腰力度等,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通过将上身板设于装置本体上方,且上身板底部与装置本体之间为可滑动配合结构,通过装置本体内部设有的水平牵引液压缸便可控制上身板的前后滑动,从而在患者下身通过固定带固定后,便可实现上身的水平牵引治疗作用;装置本体后方的第一连接轴上设有可升降装置,可在患者仰卧于装置本体上后,通过顶腰部分液压缸便可控制可升降装置的升降以及左右滑动,从而多角度、多位置的对患者腰部起到上顶作用,同时可模仿中医定点复位治疗手法,提高腰椎治疗效果;通过设于支撑板上的旋转部分液压缸在使用时,当第一旋转轴随着旋转部分液压缸在水平方向移动时,第一旋转轴在移动时会给旋转拨叉一个水平向上的力,从而使得旋转拨叉绕着旋转支架旋转,当与旋转部分液压缸连接的旋转拨叉转动时,便可带动下身连接板转动,从而最终实现下身板的转动,达到患者腰椎的旋转牵引治疗作用;设于支撑板上的摆角部分液压缸也是通过摆角拨叉将摆角部分液压缸的水平伸缩运动转化成摆角拨叉的旋转,摆角部分液压缸运动时,带动摆角拨叉绕着摆角支架转动,从而带动下身板绕着摆角支架中心转动,最终实现下身板的水平摆动,达到侧屈牵引治疗作用;所述的设于下身连接板末端表面的滑槽,以及设下身板底部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轮的设计,可使得下身板的摆角功能更加稳定;所述的设于装置本体底部的成角部分液压缸通过升降结构顶部与支撑板底部之间为铰接的方式,既可通过升降结构起到支撑板的支撑作用,同时在升降结构运作时,起到将支撑板向上旋转呈一定角度,从而可对患者腰椎部分进行屈伸牵引治疗,达到屈伸牵引治疗作用;本发明的一种腰椎多维定点牵引装置可模拟中医“牵引”、“旋转复位”、“定点复位”等手法,通过机械设计和智能控制实现水平牵引、屈伸牵引、侧屈牵引、旋转牵引和腰部定位推顶五种治疗方式,从而提高牵引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