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61349发布日期:2021-01-29 18:5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外用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铁皮石斛中含有多糖、黄酮类、酚类、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物质,由于这些物质所具有的抗氧化、抗衰老和治疗某些疾病等作用,铁皮石斛在药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功效原料方面的应用受到高度重视。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2015版)》中,铁皮石斛提取物已作为化妆品原料被列入其中。铁皮石斛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多糖类物质,经研究发现铁皮石斛中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并且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1,1-二苯基-2-3硝基苯肼)均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起到保护生物膜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0003]
微针是一种新型的物理辅助技术,能够直接穿透皮肤角质层,形成孔道输送药物分子,从而提高药物渗透率,提高疗效。可溶性微针是微针中的一大类,现已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活性物质经皮递送方式,随着可溶性微针领域研究的升温,各种用途的微针层出不穷。微针中加载的化合物分为大分子和小分子化合物,其中,大分子化合物主要用于疾病预防和糖尿病的治疗,而小分子化合物已广泛用于治疗、诊断、美容等。
[0004]
微针美容疗法源自法国,目前已在日本、韩国、欧美广泛使用。目前上市的产品主要是以韩国royal skin和日本yooko品牌为主的不含药的透明质酸微针眼贴,透明质酸虽能起到填充皮肤组织和保水功能,却难以满足当代女性对抗色素沉着、瘢痕修复等方面的需求。随着美容产品“绿色、天然、无刺激”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天然植物配方的美容产品已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及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推崇,铁皮石斛多糖因其具有抗衰老、抗氧化、保湿和增强新陈代谢的特性,能够有效保持皮肤水分、增强肌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铁皮石斛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美容护肤产品中。2004年美国的clinical resolution laboratory公司上市了一种微针治疗系统。该系统200多个不锈钢针,能穿透角质层0.2~0.3mm,并在表皮制造一些微通道来促进美容产品的吸收,可以有效地解决皮肤用品吸收少的问题。金属微针用于美容已经开展得较为成熟,然而由于卫生条件和技术等方面的约束,不适合居家操作,增加了该技术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而可溶性微针使用方便、卫生,在美容方面拥有巨大的开发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
[0006]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合成路线简单、有效、原料成本低。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
微针,所述微针由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和辅料组成,所述辅料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
[0008]
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分别配置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聚乙烯醇溶液和透明质酸溶液;
[0009]
s2.取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与透明质酸溶液混合,制得针尖溶液,然后向针尖溶液中加入铁皮石斛多糖,使每100ml针尖溶液中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为0.5%~1.0%(m/v),制得针尖-多糖溶液;
[0010]
s3.取聚乙烯醇溶液与透明质酸溶液混合,制得背衬溶液;
[0011]
s4.向pdms模具中加入针尖-多糖溶液,真空下静置30min~60min,离心;
[0012]
s5.将pdms模具中多余的溶液除去,干燥;
[0013]
s6.向pdms模具中加入背衬溶液,离心;
[0014]
s7.重复步骤s5的操作;
[0015]
s8.脱模,即得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微可溶性微针。
[0016]
优选地,步骤s1中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0.5w~80w。
[0017]
优选地,步骤s1中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浓度为15%~40%(m/v)。
[0018]
优选地,步骤s1中聚乙烯醇溶液的浓度为5%~15%(m/v)。
[0019]
优选地,步骤s1中透明质酸溶液的浓度为5%~20%(m/v)。
[0020]
优选地,步骤s2中透明质酸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体积比为1:(0.5~2)。
[0021]
优选地,步骤s3中透明质酸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0.5~2)。
[0022]
优选地,步骤s5和s7中干燥温度均为25℃~50℃。
[0023]
优选地,步骤s4中离心条件为:在4℃下,以1500rpm~4000rpm转速,离心5min~15min;步骤s6中离心条件为:以1500rpm~4000rpm的转速,在4℃下,离心5min~15min。
[0024]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在目前可溶性微针普遍采用透明质酸作为主要成分的基础上,改进配方和制备工艺,以制备出针尖强度高、背衬柔韧性好、溶解释药较快及祛纹除皱效果较好的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微可溶性微针,用来减轻眼部细纹。
[0025]
本发明加入铁皮石斛多糖,经过科学合理的配比,结合透明质酸的保湿作用,同时发挥了铁皮石斛抗衰老的作用。经实验验证,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微可溶性微针刺激性小,溶解速度较快。克服了其他常规祛纹除皱产品生物利用度低、效果不佳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0027]
图2为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成品图;
[0028]
图3为微针在离体皮肤上的形态图;
[0029]
图4为台盼蓝染色后的离体皮肤图;
[0030]
图5为微针在不同时间移走的形态图;
[0031]
图6为人体皮肤斑贴试验有反应的受试者皮肤状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
细描述。
[0033]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所述微针由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ha)和辅料组成,所述辅料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烯醇(pva)。
[003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35]
s1.分别配置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聚乙烯醇溶液和透明质酸溶液;
[0036]
s2.取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与透明质酸溶液混合,制得针尖溶液,然后向针尖溶液中加入铁皮石斛多糖,使每100ml针尖溶液中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为0.5%~1.0%(m/v),制得针尖-多糖溶液;
[0037]
s3.取聚乙烯醇溶液与透明质酸溶液混合,制得背衬溶液;
[0038]
s4.向pdms模具中加入针尖-多糖溶液,真空下静置30min~60min,离心;
[0039]
s5.将pdms模具中多余的溶液除去,干燥;
[0040]
s6.向pdms模具中加入背衬溶液,离心;
[0041]
s7.重复步骤s5的操作;
[0042]
s8.脱模,即得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微可溶性微针。
[0043]
进一步地,步骤s1中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0.5w~80w。
[0044]
进一步地,步骤s1中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浓度为15%~40%(m/v)。
[0045]
进一步地,步骤s1中聚乙烯醇溶液的浓度为5%~15%(m/v)。
[0046]
进一步地,步骤s1中透明质酸溶液的浓度为5%~20%(m/v)。
[0047]
进一步地,步骤s2中透明质酸溶液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体积比为1:(0.5~2)。
[0048]
进一步地,步骤s3中透明质酸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0.5~2)。
[0049]
进一步地,步骤s5和s7中干燥温度均为25℃~50℃。
[0050]
进一步地,步骤s4中离心条件为:在4℃下,以1500rpm~4000rpm转速,离心5min~15min;步骤s6中离心条件为:以1500rpm~4000rpm的转速,在4℃下,离心5min~15min。
[0051]
下面通过制备具体聚合物的实施例来予以说明。
[0052]
实施例1
[0053]
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该可溶性微针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0054]
s1.分别配置浓度为35.50%(m/v)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浓度为7.25%(m/v)的聚乙烯醇溶液以及浓度为5.50%(m/v)和15.5%(m/v)的透明质酸溶液;
[0055]
s2.取上述配置好的分子量为80w、浓度为5.50%(m/v)的透明质酸溶液和35.50%(m/v)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并按照17:25的体积比混合,制得针尖溶液,然后向针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铁皮石斛多糖,使得每100ml针尖溶液中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为0.75%(m/v),制得针尖-多糖溶液;
[0056]
s3.取上述配置好的分子量为0.5w、浓度为15.50%(m/v)的透明质酸溶液和7.25%(m/v)的聚乙烯醇溶液,并按照14:23的体积比混合,制得背衬溶液;
[0057]
s4.将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模具洗净,超声20min并干燥,然后向pdms模具中加入1ml左右的针尖-多糖溶液,真空下静置60min,然后在4℃条件下,以2500rpm的转速,离心10min,再将pdms模具取出后旋转180
°
放置,重复上述离心操作2次;
[0058]
s5.将pdms模具中多余的溶液用无尘纸吸干除去,然后再在50℃条件下完全干燥;
[0059]
s6.再向pdms模具中加入约5ml背衬溶液,在4℃下,以2500rpm的转速,水平离心10min,再将pdms模具取出旋转180
°
放置,重复上述离心操作2次;
[0060]
s7.将pdms模具中多余的溶液用无尘纸吸干除去,然后再在50℃条件下完全干燥;
[0061]
s8.脱模,即得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微可溶性微针,成品见图2所示。
[0062]
实施例2
[0063]
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该可溶性微针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0064]
s1.分别配置浓度为40%(m/v)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浓度为5%(m/v)的聚乙烯醇溶液以及浓度为8%(m/v)和20%(m/v)的透明质酸溶液;
[0065]
s2.取上述配置好的分子量为30w、浓度为20%(m/v)的透明质酸溶液和40%(m/v)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并按照2:1的体积比混合,制得针尖溶液,然后向针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铁皮石斛多糖,使得每100ml针尖溶液中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为1.0%(m/v),制得针尖-多糖溶液;
[0066]
s3.取上述配置好的分子量为1w、浓度为8%(m/v)的透明质酸溶液和浓度为5%(m/v)的聚乙烯醇溶液,并按照2:1的体积比混合,制得背衬溶液;
[0067]
s4.将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模具洗净,超声20min并干燥,然后向pdms模具中加入1ml左右的针尖-多糖溶液,真空下静置30min,然后在4℃条件下,以1500rpm的转速,离心15min,再将pdms模具取出后旋转180
°
放置,重复上述离心操作2次;
[0068]
s5.将pdms模具中多余的溶液用无尘纸吸干除去,然后再在25℃条件下完全干燥;
[0069]
s6.再向pdms模具中加入5ml背衬溶液,在4℃下,以1500rpm的转速,水平离心15min,再将pdms模具取出旋转180
°
放置,重复上述离心操作2次;
[0070]
s7.将pdms模具中多余的溶液用无尘纸吸干除去,然后再在25℃条件下完全干燥;
[0071]
s8.脱模,即得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微可溶性微针成品。
[0072]
实施例3
[0073]
一种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该可溶性微针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0074]
s1.分别配置浓度为15%(m/v)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浓度为15%(m/v)的聚乙烯醇溶液以及浓度为5%(m/v)和13%(m/v)的透明质酸溶液;
[0075]
s2.取上述配置好的分子量为15w、浓度为13%(m/v)的透明质酸溶液和浓度为15%(m/v)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并按照1:2的体积比混合,制得针尖溶液,然后向针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铁皮石斛多糖,使得每100ml针尖溶液中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为0.5%(m/v),制得针尖-多糖溶液;
[0076]
s3.取上述配置好的分子量为0.5w、浓度为5%(m/v)的透明质酸溶液和浓度为15%(m/v)的聚乙烯醇溶液,并按照1:2的体积比混合,制得背衬溶液;
[0077]
s4.将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模具洗净,超声20min并干燥,然后向pdms模具中加入1ml左右的针尖-多糖溶液,真空下静置45min,然后在4℃条件下,以4000rpm的转速,离心5min,再将pdms模具取出后旋转180
°
放置,重复上述离心操作2次;
[0078]
s5.将pdms模具中多余的溶液用无尘纸吸干除去,然后再在40℃条件下完全干燥;
[0079]
s6.再向pdms模具中加入5ml背衬溶液,在4℃下,以4000rpm的转速,水平离心5min,再将pdms模具取出旋转180
°
放置,重复上述离心操作2次;
[0080]
s7.将pdms模具中多余的溶液用无尘纸吸干除去,然后再在40℃条件下完全干燥;
[0081]
s8.脱模,即得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微可溶性微针成品。
[0082]
测试例1
[0083]
为了测试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的针尖强度,采用刺入离体皮肤的方法,并通过0.4%台盼蓝染色液验证针尖已刺入到皮内。验证方法如下:
[0084]
小鼠脱臼法处死,用备皮刀刮去腹毛,剪取完整腹部皮肤,去除多余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腹毛,检查皮肤完整性,去除破损皮肤,用生理盐水洗净,备用。
[0085]
将实施例中制备好的微针用大拇指快速压入上述去毛腹部皮肤处,1min后移走,观察微针在皮肤上留下的针孔形态,见图3所示;用0.4%台盼蓝染色液立即对针孔阵列区域染色,1min后将残留在皮肤表面的染料洗净,观察,见图4所示。
[0086]
测试例2
[0087]
为了测试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的溶解性能,通过在离体皮肤保留时间长短观察微针的溶解情况。方法和结果如下:
[0088]
取4只小鼠,麻醉后用硫化钠脱去腹毛,分别将制备好的微针用大拇指快速压入小鼠去毛腹部的皮肤处,1min后移走,然后用橡皮膏将微针固定在腹部皮肤处。分别于15min、30min、45min、60min后移走微针,分别观察不同时间移走的微针的形态,见图5所示。结果显示,在置于小鼠腹皮中的微针60min内其主体部分基本完全溶解,溶解速度较快。
[0089]
测试例3
[0090]
基于使用铁皮石斛多糖-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的皮肤反应测试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的潜在可能性,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人体皮肤斑贴试验进行安全性评价。分别将制备好的微针于手背用大拇指按压1min,用橡皮膏将微针固定,1h后去除微针,去除受试物后0.5h,24h及48h中任一时间点观察到皮肤反应即计1例。按照规定选择受试者50人,评价标准见表1,结果见表2,有反应的受试者中,最久5h时红斑消退,见图6所示。
[0091]
表1人体皮肤斑贴试验评价标准
[0092][0093]
表2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结果
[0094][0095]
通过上述测试,能够发现,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可溶性微针,不仅针尖较为尖锐、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刺入皮肤,穿过皮肤角质层,进而更好发挥药效;而且本可溶性微针在60min内其主体部分基本完全溶解,溶解速度较快;通过表2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可溶性微针对皮肤的刺激性小,克服了其他常规祛纹除皱产品效果不佳的缺点。
[0096]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03月15日 15:48
    为什么离心是4℃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