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6614发布日期:2021-03-23 10:4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康复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使病、伤、残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常与药物治疗、手术疗法等临床治疗综合进行,康复治疗前应先对病、伤、残者进行康复评定,然后制定一个康复治疗方案,由以康复医师为中心的,康复治疗师和临床医学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康复治疗组去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评定、调整,直至治疗结束。

目前,针对患有腰椎疼痛和颈椎疼痛的病患,通常是利用针灸对患处进行质量,但是仅仅凭借针灸的治疗方式,其疗效并不理想,还需要进行康复锻炼,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能够让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针对患有腰椎疼痛和颈椎疼痛的病患,提出了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该辅助系统中分别设置有用于腰椎、颈椎康复训练的对应单元,在腰椎训练单元中,让患者的腰部得到足够支撑的前提下,又可以做到让患者的腰部做往复运动,从而让患者的腰部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而颈椎训练单元,可以做到让患者在单位时间内,依次进行抬头、低头、左、右扭头以及360°扭动,从而让患者的颈椎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包括自行走支撑单元,在所述自行走支撑单元的背面固定安装一个朝向自行走支撑单元端面为敞口结构的防护单元,在所述自行走支撑单元和防护单元的内部共同安装一组用于提高患者腰部康复速度的腰椎训练辅助单元,在所述防护单元的内部还固定安装一组高度调节单元,所述高度调节单元的顶端延伸至自行走支撑单元的上方,并且固定安装有颈椎训练辅助单元,在患者坐进所述自行走支撑单元的内部后,所述颈椎训练辅助单元佩戴在患者的头部,在所述自行走支撑单元的底部固定安装一组用于支持患者脚部、腿部的脚蹬式转向单元;

所述腰椎训练辅助单元包括活动设置在自行走支撑单元内部的腰托板,在所述腰托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根相对称设置的导向轴杆,两根所述导向轴杆的同侧端朝向防护单元的内部延伸,并且共同固定连接一块受压板,每根所述导向轴杆的外部均套设一根复位弹簧;

所述腰椎训练辅助单元还包括固定安装在防护单元内部的第二直流电机,在所述第二直流电机的驱动端上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外表面与受压板相接触,所述凸轮的最凸点与受压板的端面相接触时,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的状态;

所述颈椎训练辅助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高度调节单元顶端的衔接框架,在所述衔接框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头部上抬、下低的第一训练机构以及用于头部左右往复转动的第二训练机构,所述第一训练机构和第二训练机构的底端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训练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衔接框架内部的第三直流电机和减速机,所述第三直流电机的驱动端与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轮盘,在所述衔接框架的内部还开设有用于轮盘外延的轮盘通槽,在所述轮盘外端面的边缘处转动连接一根从动板;

所述第二训练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衔接框架端部下方的上衔接筒,在所述上衔接筒的下方设置有相同的下衔接筒,所述上衔接筒和下衔接筒之间共同连接有一个万向连接件,在所述下衔接筒的底端固定连接一个头部固定帽,在所述头部固定帽的底部外侧罩接有罩体结构;

所述第二训练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头部固定帽外侧壁的弧形齿条以及固定安装在罩体结构内部的第二直流马达,所述第二直流马达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弧形齿条啮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弧形齿条的弧长占头部固定帽的1/2。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扶手处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调节腰椎训练辅助单元、高度调节单元以及颈椎训练辅助单元工作状态的功能调节面板以及用于调节整个所述辅助系统行走状态的行走切换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自行走支撑单元背面且整体呈“t”字形结构的防护箱,在所述防护箱背面的顶部固定安装一块钢化玻璃材质的检修盖板。

进一步的,在所述腰托板朝向患者腰部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更好承托患者腰部的腰部拓位槽,在所述按摩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离设置的按摩头,每个所述按摩头的触头均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结构包括套设在头部固定帽和弧形齿条共同体外部的防护罩,在所述防护罩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上盖板、下盖板,所述上盖板、防护罩以及下盖板三者的形状相同,且均为葫芦形状;

在所述头部固定帽的底端固定连接一组用于绑扎在患者下颚处的绑带。

进一步的,所述轮盘的底端与防护罩的端面之间通过转轴基座形成铰接式的动力传输结构;

所述上衔接筒和下衔接筒的相邻端面均开设有深度相同的关节卡槽,两个关节卡槽的均为3/4体积的球形结构,所述万向连接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关节球,每个关节球卡合在对应的关节卡槽中,且在每个关节卡槽中均自由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自行走支撑单元包括座椅,在所述座椅的底端对称安装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自行走机构和第二自行走单元,在所述座椅的底端且位于第一自行走机构和第二自行走单元之间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箱,在所述座椅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靠背板,在所述靠背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尺寸相适配的垫板,在所述靠背板和垫板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与腰托板尺寸相适配的腰托板第一通槽和腰托板第二通槽,所述腰托板第一通槽和腰托板第二通槽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自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座椅底端的支撑框架,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直流电机,所述第一直流电机的驱动端延伸至支撑框架的外侧,并且固定安装有主动同步带轮,在所述支撑框架外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从动同步带轮,在所述从动同步带轮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行走轮,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之间共同套接有一根同步带。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单元包括贯穿安装在防护单元顶端的限位套杆,在所述限位套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块升降杆,在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外侧固定套接有衔接套杆,且在升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一根直线型齿条;

所述高度调节单元还包括固定安装在防护单元内部的第一直流马达,所述第一直流马达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升降齿轮,所述升降齿轮和直线型齿条啮合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脚蹬式转向单元包括与自行走支撑单元底部前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拓位载板,在所述拓位载板的前端内部贯穿安装有一个轴套,在所述轴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根转向轴杆,在所述转向轴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向轮,在所述转向轴杆的顶端固定焊接有一根相互垂直的踏板安装杆,在所述踏板安装杆的外部对称安装有两个脚踏式转向板。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分别设置有用于腰椎、颈椎康复训练的对应单元,在腰椎训练单元中,让患者的腰部得到足够支撑的前提下,又可以做到让患者的腰部做往复运动,从而让患者的腰部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而颈椎训练单元,可以做到让患者在单位时间内,依次进行抬头、低头、左、右扭头以及头部的360°扭动,从而让患者的颈椎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

2、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整个辅助系统不是固定不动的,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让整个辅助系统自行走至特定的地点进行康复训练,并且再走动的过程中,患者可以坐在该辅助系统内,利用脚蹬式转向单元可以改变辅助系统在自行走过程中的方向,不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而且还可以让患者的脚踝部得到锻炼,实用性能强,普遍适用于医院、养老院以及其他疗养场所内。

3、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通过所设置的高度调节单元,利用齿轮齿条相互作用传动的原理,使得整个颈椎训练辅助单元的高度可以调节,从而便于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处于装配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腰椎训练辅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腰椎训练辅助单元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腰椎训练辅助单元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颈椎训练辅助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颈椎训练辅助单元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弧形齿条和驱动齿轮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自行走支撑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自行走支撑单元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一自行走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高度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脚蹬式转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腰椎训练辅助单元和座椅连接时的剖视图。

图中:1、自行走支撑单元;11、座椅;12、第一自行走机构;121、支撑框架;122、第一直流电机;123、主动同步带轮;124、从动同步带轮;125、行走轮;126、同步带;13、第二自行走单元;14、蓄电池箱;15、靠背板;16、垫板;17、腰托板第一通槽;18、腰托板第二通槽;2、功能调节面板;3、行走切换手柄;4、防护单元;41、防护箱;42、检修盖板;5、腰椎训练辅助单元;51、腰托板;52、按摩头;53、导向轴杆;54、受压板;55、复位弹簧;56、第二直流电机;57、凸轮;58、腰部拓位槽;6、高度调节单元;61、限位套杆;62、升降杆;63、衔接套杆;64、直线型齿条;65、第一直流马达;66、升降齿轮;7、颈椎训练辅助单元;71、衔接框架;72、轮盘通槽;73、第三直流电机;74、减速机;75、轮盘;76、从动板;77、转轴基座;78、上衔接筒;79、万向连接件;710、下衔接筒;711、上盖板;712、头部固定帽;713、绑带;715、弧形齿条;716、第二直流马达;717、驱动齿轮;718、防护罩;719、下盖板;8、脚蹬式转向单元;81、拓位载板;82、轴套;83、转向轴杆;84、转向轮;85、踏板安装杆;86、脚踏式转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包括自行走支撑单元1,在的扶手处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调节腰椎训练辅助单元5、高度调节单元6以及颈椎训练辅助单元7工作状态的功能调节面板2以及用于调节整个辅助系统行走状态的行走切换手柄3,在自行走支撑单元1的背面固定安装一个朝向自行走支撑单元1端面为敞口结构的防护单元4,在自行走支撑单元1和防护单元4的内部共同安装一组用于提高患者腰部康复速度的腰椎训练辅助单元5,在防护单元4的内部还固定安装一组高度调节单元6,高度调节单元6的顶端延伸至自行走支撑单元1的上方,并且固定安装有颈椎训练辅助单元7,在患者坐进自行走支撑单元1的内部后,颈椎训练辅助单元7佩戴在患者的头部,在自行走支撑单元1的底部固定安装一组用于支持患者脚部、腿部的脚蹬式转向单元8。

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在实际使用时,患者坐在自行走支撑单元1上,患者需要对腰椎进行康复训练时,通过功能调节面板2启动整个腰椎训练辅助单元5,同理,需要对颈椎进行康复训练时,同样是在功能调节面板2启动高度调节单元6,电动调节头部佩戴颈椎训练辅助单元7的高度,并将整个颈椎训练辅助单元7佩戴在头上,无论是进行腰椎康复训练还是颈椎康复训练,患者均可以通过功能调节面板2对腰椎训练辅助单元5和颈椎训练辅助单元7的工作模式、工作频率进行调节(整个辅助系统中的直流电机和马达均由伺服控制器来控制)。

请参阅图4-6,腰椎训练辅助单元5包括活动设置在自行走支撑单元1内部的腰托板51,在腰托板5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根相对称设置的导向轴杆53,两根导向轴杆53的同侧端朝向防护单元4的内部延伸,并且共同固定连接一块受压板54,每根导向轴杆53的外部均套设一根复位弹簧55,腰椎训练辅助单元5还包括固定安装在防护单元4内部的第二直流电机56,在第二直流电机56的驱动端上固定安装有凸轮57,凸轮57的外表面与受压板54相接触,凸轮57的最凸点与受压板54的端面相接触时,复位弹簧55处于压缩量最大的状态,在腰托板51朝向患者腰部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更好承托患者腰部的腰部拓位槽58,在按摩头5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离设置的按摩头52,每个按摩头52的触头均为橡胶材质。

腰椎训练辅助单元5在实际使用时,第二直流电机56带动凸轮57旋转,在凸轮57旋转的过程中,由于凸轮57自身结构的作用,会间歇性的对受压板54施加作用力,促使受压板54推动两根导向轴杆53移动,进而同步带动腰托板51在第一通槽17和腰托板第二通槽18中移动,当凸轮57的最凸点与受压板54的端面相接触时,复位弹簧55的压缩量最大,此时腰托板51伸出垫板16的长度最大,并且此时腰托板51对病患腰部的支撑最大,同理,当凸轮57的最凸点逐渐离开受压板54后,在复位弹簧55的作用下,腰托板51会缩回至第一通槽17中,并逐渐恢复初始位置,此时腰托板51对病患腰部的支撑最小,以此类推,往复循环,即可实现对患者腰椎的康复训练。

请参阅图7-10,颈椎训练辅助单元7包括固定连接在高度调节单元6顶端的衔接框架71,在衔接框架7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头部上抬、下低的第一训练机构以及用于头部左右往复转动的第二训练机构,第一训练机构和第二训练机构的底端连接在一起;

第一训练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衔接框架71内部的第三直流电机73和减速机74,第三直流电机73的驱动端与减速机74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减速机74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轮盘75,在衔接框架71的内部还开设有用于轮盘75外延的轮盘通槽72,在轮盘75外端面的边缘处转动连接一根从动板76;

第二训练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衔接框架71端部下方的上衔接筒78,在上衔接筒78的下方设置有相同的下衔接筒710,上衔接筒78和下衔接筒710之间共同连接有一个万向连接件79,在下衔接筒710的底端固定连接一个头部固定帽712,在头部固定帽712的底部外侧罩接有罩体结构,上衔接筒78和下衔接筒710的相邻端面均开设有深度相同的关节卡槽,两个关节卡槽的均为3/4体积的球形结构,万向连接件79的两端均设置有关节球,每个关节球卡合在对应的关节卡槽中,且在每个关节卡槽中均自由旋转;

罩体结构包括套设在头部固定帽712和弧形齿条715共同体外部的防护罩718,在防护罩718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上盖板711、下盖板719,上盖板711、防护罩718以及下盖板719三者的形状相同,且均为葫芦形状,在头部固定帽712的底端固定连接一组用于绑扎在患者下颚处的绑带713,轮盘75的底端与防护罩718的端面之间通过转轴基座77形成铰接式的动力传输结构。

第二训练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头部固定帽712外侧壁的弧形齿条715以及固定安装在罩体结构内部的第二直流马达716,第二直流马达716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717,驱动齿轮717和弧形齿条715啮合连接在一起,弧形齿条715的弧长占头部固定帽712的1/2。

颈椎训练辅助单元7在实际使用时,首先是抬头和低头训练,启动第三直流电机73,在减速机74的减速作用下,带动轮盘75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从动板76会在推、拉之间来回切换,让从动板76被推动时,则会推动整个第二训练机构逆时针旋转,即抬头,同理,当从动板76倍拉动时,则会拉动整个第二训练机构顺时针旋转,即低头;

其次是左、右扭头训练,启动第二直流马达716,带动驱动齿轮717转动,进而带动弧形齿条715转动,弧形齿条715带动头部固定帽712朝着一个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患者的头部左、右往复运动;

再然后是头部的360°扭动,同时启动上述两个过程,使得患者的头部在四个方向上进行旋转,如古代诗人在背诗时摇晃脑袋一般,实现了对患者颈椎360°的扭动,提高康复效率。

请参阅图3,防护单元4包括固定安装在自行走支撑单元1背面且整体呈“t”字形结构的防护箱41,在防护箱41背面的顶部固定安装一块钢化玻璃材质的检修盖板42。

请参阅图11-12,自行走支撑单元1包括座椅11,在座椅11的底端对称安装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自行走机构12和第二自行走单元13,在座椅11的底端且位于第一自行走机构12和第二自行走单元13之间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箱14,在座椅1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靠背板15,在靠背板1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尺寸相适配的垫板16,在靠背板15和垫板16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与腰托板51尺寸相适配的腰托板第一通槽17和腰托板第二通槽18,腰托板第一通槽17和腰托板第二通槽18的位置相对应。

请参阅图13,第一自行走机构12包括固定安装在座椅11底端的支撑框架121,在支撑框架12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直流电机122,第一直流电机122的驱动端延伸至支撑框架121的外侧,并且固定安装有主动同步带轮123,在支撑框架121外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从动同步带轮124,在从动同步带轮12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行走轮125,主动同步带轮123和从动同步带轮124之间共同套接有一根同步带126。

第一自行走机构12在实际使用时,启动第一直流电机122,带动主动同步带轮123旋转,在同步带126的作用下,带动从动同步带轮124转动,进而带动行走轮125转动。

请参阅图14,高度调节单元6包括贯穿安装在防护单元4顶端的限位套杆61,在限位套杆6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块升降杆62,在升降杆62的顶部外侧固定套接有衔接套杆63,且在升降杆62的底端固定连接一根直线型齿条64,高度调节单元6还包括固定安装在防护单元4内部的第一直流马达65,第一直流马达65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升降齿轮66,升降齿轮66和直线型齿条64啮合连接在一起。

高度调节单元6在实际使用时,第一直流马达65正转,带动升降齿轮66正转,进而带动直线型齿条64上移,使得升降杆62同步上移,反之升降杆62则下移,实现高度调节。

请参阅图15,脚蹬式转向单元8包括与自行走支撑单元1底部前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拓位载板81,在拓位载板81的前端内部贯穿安装有一个轴套82,在轴套8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根转向轴杆83,在转向轴杆8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向轮84,在转向轴杆83的顶端固定焊接有一根相互垂直的踏板安装杆85,在踏板安装杆85的外部对称安装有两个脚踏式转向板86。

脚蹬式转向单元8在实际使用时,当需要向左转弯,患者的右脚用力踩踏对应的脚踏式转向板86,使得踏板安装杆85逆时针旋转,带动转向轮84逆时针旋转,实现左转,同理,可实现右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