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0292发布日期:2020-10-02 08:2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



背景技术:

病人因病情或者自理能力缺陷需要在床上大小便,现有在床上使用的大小便器(床上大小便器),大多为一个人体臀部流线型状的肛圈便盆,使用时,将它放在臀下面使用,不利于用力,容易在使用中打翻,在臀下放置和取出困难。

同时,住院病人灌肠时需要暴露臀部,但直接操作容易泄露患者隐私和导致受凉,而且覆盖在臀部上的被子容易滑落影响操作者视线。

在2008年02月13日授权公告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1019957y、名称为“床上大小便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床上大小便器,包括肛圈便盆,在肛圈便盆设有护罩,肛圈便盆的上部和护罩可以是活动连接,肛圈便盆的上部设有卡槽,护罩两端设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肛圈便盆和护罩通过卡槽和卡相连接,且可拆卸;肛圈便盆的上部也可设有销孔,护罩的两端设有与销孔相适配的销钉,肛圈便盆和护罩通过销孔和销钉连接可转动,相连接处可拆卸。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护罩具有遮挡功能,使用时候可减少暴露程度,以保证雅观,另外,护罩可有效防止小便的外泄,且减少对空气环境污染,减少了异味。护罩和肛圈便盆采用活动连接以及可拆卸,这样更方便携带。

然后上述实用新型只解决暴露以及异味问题,并未解决用力、容易打翻以及放置和取出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以解决病人床上大小便时,不利于用力,容易在使用中打翻大小便器(大小便盆),在臀下放置和取出大小便器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包括:

凳面,为环形结构,用于支撑臀部;

由左前腿、左后腿、右前腿、右后腿组成的四根凳腿,分别位于凳面下方四个角上,并与凳面固定连接在一起(也可以一体成型),用于支撑凳面;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左中横撑,位于凳面下方,连接左前腿、左后腿,其上方与凳面有一定距离,在左中横撑在左前腿连接位置,其内侧边上表面相对于左前腿向内延伸一定距离;

右中横撑,位于凳面下方,连接右前腿、右后腿,其上方与凳面有一定距离,在右中横撑在右前腿连接位置,其内侧边上表面相对于右前腿向内延伸一定距离;

左、右中横撑上方与凳面的一定距离、左中横撑内侧边上表面相对于左前腿向内延伸一定距离以及右中横撑内侧边上表面相对于右前腿向内延伸一定距离形成的空间,用于放置大小便盆,大小便盆的边缘放置到左、右中横撑内侧边缘上。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通过类似于简易马桶器的原理,使病人在床上大小便时可以采取惯用的蹲便姿势,让本来虚弱无力的病人床上大便时有支撑点,这样,臀部有支撑便于用力,同时,下方有左、右中横撑,形成类似抽屉式的大小便盆支架,方便放入取出大小便盆,解决了在使用中容易打翻,在臀下放置和取出困难的问题。此外,病人在床上进行灌肠时,本实用新型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可以后侧(包括左、右后腿)置于床上,凳面放于臀边,这样形成灌肠支架,棉被可以覆盖于上,既保护了病人的隐私,也利于保暖,而且也不会遮挡操作者的视线。这样方便操作者操作的同时又为病人保暖,区别于传统的直接灌肠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在以下的描述中,当已知功能和设计的详细描述也许会淡化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时,这些描述在这里将被忽略。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包括凳面1、由左前腿201、左后腿202、右前腿203、右后腿204组成的四根凳腿。所述凳面为环形结构,用于支撑臀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凳面光滑细腻,给病人提供舒适感受。

所述由左前腿201、左后腿202、右前腿203、右后腿204组成的四根凳腿分别位于凳面1下方四个角上,并与凳面1固定连接在一起(也可以一体成型),用于支撑凳面1,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简易马桶器。

本实用新型在简易马桶器的基础上,在左前腿201、左后腿202之间、凳面1下方一定距离处用左中横撑3连接,左中横撑3在左前腿201连接位置,其内侧边上表面相对于左前腿201向内延伸一定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左前腿201上有一横凹槽a,横凹槽a的下边缘位置为左中横撑3的内侧边上表面,这样,形成左中横撑3在左前腿201连接位置,其内侧边上表面相对于左前腿201向内延伸一定距离。当然也可以不用凹槽形式,直接在左前腿201连接位置,左中横撑3内侧边上表面相对于左前腿201向内延伸一定距离,这样形成在左侧形成类似抽屉式的大小便盆支架。

同理,在右前腿203、右后腿204之间、凳面下1方一定距离处用右中横撑4连接,右中横撑4在右前腿203连接位置,其内侧边上表面相对于右前腿203向内延伸一定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右前腿203上有一横凹槽b,横凹槽b的下边缘位置为右中横撑4的内侧边上表面,这样,形成右中横撑4在右前腿203连接位置,其内侧边上表面相对于右前腿203向内延伸一定距离。当然也可以不用凹槽形式,直接在右前腿203连接位置,右中横撑4内侧边上表面相对于右前腿203向内延伸一定距离,这样形成在右侧形成类似抽屉式的大小便盆支架。

这样,左中横撑3、右中横撑4上方与凳面1的一定距离、左中横撑3内侧边上表面相对于左前腿201向内延伸一定距离以及右中横撑4内侧边上表面相对于右前腿203向内延伸一定距离形成的空间,用于放置大小便盆,大小便盆的边缘放置到左中横撑3、右中横撑4内侧边缘上。

在本实施例中,左前腿201、右前腿203上的横凹槽a、b以及左中横撑3、右中横撑4向内延伸的内侧边上表面形成类似抽屉式的大小便盆支架,大小便盆的边缘沿横凹槽a、b向后推入,整个放入凳面1的下方,此时,大小便盆的边缘放置到左中横撑3、右中横撑4内侧边缘上,用完后,再拉出大小便盆,这样方便放入取出大小便盆。

病人在床上大小便时,可以采取惯用的蹲便姿势,让本来虚弱无力的病人床上大便时有支撑点,这样,臀部有支撑便于用力,同时,下方有左中横撑3、右中横撑4,形成类似抽屉式的大小便盆支架,方便放入取出大小便盆,解决了在使用中容易打翻,在臀下放置和取出困难的问题。此外,病人在床上进行灌肠时,本实用新型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可以后侧(包括左后腿202、右后腿204)置于床上,凳面1放于臀边,这样形成灌肠支架,棉被可以覆盖于上,既保护了病人的隐私,也利于保暖,而且也不会遮挡操作者的视线。这样方便操作者操作的同时又为病人保暖,区别于传统的直接灌肠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加强支撑强度,本实用新型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还包括左上横撑、右上横撑(被遮挡,未画出)以及左下横撑6、右下横撑7,将左前腿201、左后腿202上端、右前腿203、右后腿204上端、左前腿201、左后腿202下端以及右前腿203、右后腿204下端连接固定。此外,在左后腿202、右后腿204之前还有一后横撑5,进一步加强支撑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还包括左底座板8以及右底座板9。

左底座板8为一长条板,前后端中间位置分别左前腿201、左后腿202下方,左前腿201、左后腿202内侧下边缘分别通过一合页10与左底座板8内边缘连接,这样,左底座板8可以向内翻转;

右底座板9为一长条板,前后端中间位置分别右前腿203、右后腿204下方,右前腿203、右后腿204内侧下边缘分别通过一合页11与右底座板9内边缘连接,这样,右底座板9可以向内翻转。

在作为床上蹲便器即病人在床上大小便时,左底座板8、右底座板9用于增加受力面,保持医用床上蹲便及灌肠辅助器在床上使用的稳定性,在作为床上灌肠辅助器即病人在床上进行灌肠操作时,左底座板8、右底座板9向内翻转,便于暴露臀部,利于灌肠。

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