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全科护理用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针对病人的退烧降温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药物退烧,这种方式见效快但是副作用大,一般是不推荐优先使用,二是物理降温,利用毛巾蘸取冰水或者利用冰袋放置在病人的额头进行降温,这种方式是简易、安全、有效的降温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更换毛巾或者冰袋,费时费力,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全科护理用降温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科护理用降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罐,所述冷却罐顶面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的顶端固定套接在箱体顶面的一侧,所述冷却罐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固定套接在箱体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出水管一端的端口固定安装有微型泵,所述微型泵固定安装在箱体外侧的侧壁上,所述微型泵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冰敷套,所述螺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回收罐,所述回收罐固定套接在箱体内部的另一侧,所述冷却罐与回收罐之间固定安装有小型水泵,所述小型水泵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水管与回流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固定套接在回收罐的内部,所述回流管的一端固定套接在冷却罐的内部,所述冷却罐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水阀管,所述箱体的正面活动安装有箱门。
可选的,所述冰敷套的底面开设有通气孔,且冰敷套底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勾带,所述冰敷套底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绒带。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活动轮,且箱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橡胶套。
可选的,所述回收罐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水阀管,且回收罐内部的容积值与冷却罐内部的容积值相同。
可选的,所述加水管的顶部活动套接有密封盖,且加水管顶部的密封盖与箱体的顶面不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二软管与第一软管的长度均大于箱体的高度值,且第二软管与第一软管两者的制成材料具有弹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全科护理用降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第一出水管、第一连接管、第一软管、螺旋管组成进水通道,利用微型泵将冷却罐内部的冰水输送到螺旋管的内部,配合冰敷套形成可接触的冰敷降温结构,再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二连接管组成回流管道,将螺旋管内部的冰水变为缓慢流动的状态,进而使冰敷套与螺旋管组成的冷却结构可自动对高烧患者进行持续降温,降低医疗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治疗效率。
2、本申请通过冷却罐与回收罐双罐分离使用,可避免回流水溶液对冷却罐内部冰水进行的温度同化,提高装置的合理性,并且可重复使用,避免水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结构冷却罐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结构冰敷套剖视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冷却罐;3、加水管;4、第一出水管;5、微型泵;6、第一连接管;7、第一软管;8、螺旋管;9、冰敷套;10、魔术贴勾带;11、魔术贴绒带;12、第二软管;13、第二连接管;14、回收罐;15、第二出水管;16、小型水泵;17、回流管;18、第一出水阀管;19、把手;20、橡胶套;21、箱门;22、第二出水阀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科护理用降温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活动轮,且箱体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把手19,把手19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橡胶套20,把手19与活动轮两者可为整体装置提供多种移动方式,提高装置使用的舒适性以及装置的灵活性,箱体1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罐2,冷却罐2顶面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加水管3,加水管3的顶部活动套接有密封盖,且加水管3顶部的密封盖与箱体1的顶面不接触,加水管3顶部的密封盖对冷却罐2进行密封处理,可避免空气的杂物或者灰尘进行到冷却罐2的内部,加水管3的顶端固定套接在箱体1顶面的一侧,冷却罐2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一出水管4,第一出水管4的一端固定套接在箱体1顶部的一侧,第一出水管4一端的端口固定安装有微型泵5,微型泵5固定安装在箱体1外侧的侧壁上,微型泵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6,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软管7,第一软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管8,螺旋管8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冰敷套9,冰敷套9的底面开设有通气孔,且冰敷套9底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勾带10,冰敷套9底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绒带11,魔术贴勾带10与魔术贴绒带11的活动连接使冰敷套9稳定停留在患者额头处,避免脱落,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的舒适性,螺旋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12,第二软管12与第一软管7的长度均大于箱体1的高度值,且第二软管12与第一软管7两者的制成材料具有弹性,第二软管12与第一软管7具有弹性且有一定的长度可方便医务人员调整冰敷套9与螺旋管8的位置,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第二软管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13,第二连接管1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回收罐14,回收罐14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水阀管22,且回收罐14内部的容积值与冷却罐2内部的容积值相同,通过冷却罐2与回收罐14双罐分离使用,可避免回流水溶液对冷却罐2内部冰水进行的温度同化,提高装置的合理性,并且可重复使用,避免水资源浪费,回收罐14固定套接在箱体1内部的另一侧,冷却罐2与回收罐14之间固定安装有小型水泵16,小型水泵16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水管15与回流管17,第二出水管15的一端固定套接在回收罐14的内部,回流管17的一端固定套接在冷却罐2的内部,冷却罐2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水阀管18,箱体1的正面活动安装有箱门21。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全科护理用降温装置,在使用时,将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然后把冰敷套9的底面放置在高烧患者的额头处,并利用魔术贴勾带10与魔术贴绒带11的活动连接使冰敷套9稳定停留在患者额头处,完成后,打开加水管3顶部的密封盖,通过加水管3向冷却罐2的内部加入冰水,然后启动微型泵5,通过第一出水管4、第一连接管6、第一软管7将冰水缓缓送至螺旋管8的内部,螺旋管8与冰敷套9形成降温结构,对高烧患者进行降温,后续水流过螺旋管8继续流入第二软管12、第二连接管13的内部,最终进入到回收罐14的内部进行暂时放置,当冷却罐2中的冰水使用完后,启动小型水泵16通过第二出水管15与回流管17将回收罐14内部的水抽送至冷却罐2的内部进行二次利用,即可,当装置需要换水时,可打开第一出水阀管18与第二出水阀管22进行统一回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