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陪护的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00067发布日期:2021-04-09 12:4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陪护的病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陪护的病床。



背景技术:

病床也可称为医疗床、护理床等,是病人在休养时使用的病床,根据病人受伤的严重程度使用不同的病床,有些患者由于病情或手术原因完全失去或部分失去行动能力,需要他人照顾,特别是以防晚上出现突发情况使得看护人需要日夜陪伴,目前大部分看护人选择趴在桌子或自带折叠床的方式进行夜晚陪护,非常不便,增加患者家属负担,且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对第二天的护理产生潜在的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陪护的病床,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体、护栏、床脚板、床头架、床腿ⅰ,所述床体由四个床腿ⅰ支撑,所述床体前端固定安装有床头架,并同时与床腿ⅰ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床脚、支撑架、床体板、把手和床腿ⅱ,所述床体后端开有梯型槽,所述梯型槽内置有床脚板;所述床体后部床腿ⅰ固定连接有床脚,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于床脚上;所述床体侧面活动安装护栏,所述床体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与l型支撑块,所述l型支撑块上端开有u型槽ⅰ,左侧安装有l型支撑架,所述床体板通过连接杆与床体底部的固定块活动连接,所述床体板侧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床体板侧面活动安装有床腿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护栏包括紧固螺丝一、支撑块、固定块一、转动轴ⅰ、转动轴ⅱ、横杆、挡板ⅰ、挡板ⅱ和固定轴,所述固定块一固定连接于床体的侧面,所述挡板ⅰ与挡板ⅱ通过四个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挡板ⅰ和挡板ⅱ下端通过转动轴ⅰ与固定块一活动连接,所述挡板ⅰ和挡板ⅱ上端侧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横杆通过转动轴ⅱ与挡板ⅰ和挡板ⅱ连接,所述横杆上部安装紧固螺丝一贯穿至支撑块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固定螺栓ⅰ与床体板侧部凸起处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螺栓ⅰ的连接杆端外侧有压紧螺帽一活动安装于固定螺栓ⅰ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和u型槽与位于床体底部的固定块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床脚由凹槽、床脚柱、凸起滑块、转动体,所述转动体内侧固定的凸起滑块与床脚柱上所开的凹槽相配合,所述转动体侧面开有螺纹孔,所述转动体的螺纹孔与支撑架的紧固螺丝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包含紧固螺丝、固定螺栓ⅱ、压紧螺帽、支撑板ⅰ、支撑板ⅱ和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套接于紧固螺丝上,所述支撑板ⅰ与支撑板ⅱ通过固定螺栓ⅱ活动安装于安装块两侧,所述压紧螺帽与固定螺栓ⅱ螺纹连接且分别位于支撑板ⅰ与支撑板ⅱ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床腿ⅱ由锁死旋钮与支架组成,所述支架通过锁死旋钮活动连接于床体板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连杆、固定螺栓使陪护床即床体板在使用时可以从病床即床体的下方拉出,利用连杆上的压紧螺帽与床体板侧面的锁死旋钮和支架使陪护床即床体板可以稳定立于地面,在不使用时,利用陪护床即床体板侧面的把手将床体推回,推入病床即床体左侧下方的l型支撑架,将把手置于右侧l型支撑块内,既利于夜间陪护又利于在不使用时节省空间。通过床脚处的转动体、滑块和支撑架使得床脚板既可以作为床脚竖直放入梯型槽辅以支撑架固定,又可将床脚板拿出平行放置,转动转动体与支撑架,使得床脚板作为桌板使用,有利于陪护人员与病人的进食。通过横杆、挡板、转轴、紧固螺丝与固定块的组合使得护栏可以放下也可升起,方便陪护人员进行陪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g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2-护栏、201-紧固螺丝一、202-支撑块、203-固定块一、204-转动轴ⅰ、205-转动轴ⅱ、206-横杆、207-挡板ⅰ、208-挡板ⅱ、209-固定轴、3-床脚板、4-床头架、5-床腿ⅰ、6-连接杆、601-压紧螺帽一、602-固定螺栓ⅰ、7-床脚、701-凹槽、702-床脚柱、703凸起滑块、704-转动体、8-支撑架、801-紧固螺丝、802-固定螺栓ⅱ、803-压紧螺帽、804-支撑板ⅰ、805-支撑板ⅱ、806-安装块、9-床体板、10-把手、11-床腿ⅱ、1101-锁死旋钮、1102-支架、12-l型支撑块、13-u型槽ⅰ、14-固定块、1401-转轴、1402-u型槽ⅱ、15-梯型槽、16-l型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陪护的病床,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体1、护栏2、床脚板3、床头架4、床腿ⅰ5,所述床体1由四个床腿ⅰ5支撑,所述床体1前端固定安装有床头架4,并同时与床腿ⅰ5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6、床脚7、支撑架8、床体板9、把手10和床腿ⅱ11,所述床体1后端开有梯型槽15,所述梯型槽15内置有床脚板3;所述床体1后部床腿ⅰ5固定连接有床脚7,所述支撑架8固定安装于床脚7上;所述床体1侧面活动安装护栏2,所述床体1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4与l型支撑块12;所述l型支撑块12上端开有u型槽ⅰ13,床体1底部左侧安装有l型支撑架16,所述床体板9通过连接杆6与床体1底部的固定块14活动连接,所述床体板9侧面固定安装有把手10,所述床体板9侧面活动安装有床腿ⅱ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护栏2包括紧固螺丝一201、支撑块202、固定块一203、转动轴ⅰ204、转动轴ⅱ205、横杆206、挡板ⅰ207、挡板ⅱ208和固定轴209,所述固定块一203固定连接于床体1的侧面,所述挡板ⅰ207与挡板ⅱ208通过四个固定轴209固定连接,所述挡板ⅰ207和挡板ⅱ208下端通过转动轴ⅰ204与固定块一203活动连接,所述挡板ⅰ207和挡板ⅱ208上端侧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02,所述横杆206通过转动轴ⅱ205与挡板ⅰ207和挡板ⅱ208连接,所述横杆206上部安装紧固螺丝一201贯穿至支撑块202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6一端通过固定螺栓ⅰ602与床体板9侧部的凸起处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螺栓ⅰ602的连接杆6端外侧有压紧螺帽一601活动安装于固定螺栓ⅰ602上,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通过转轴1401和u型槽ⅱ1402与位于床体1底部的固定块14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床脚7由凹槽701、床脚柱702、凸起滑块703和转动体704,所述转动体704内侧固定的凸起滑块703与床脚柱702上所开的凹槽701相配合,所述转动体704侧面开有螺纹孔,所述转动体704的螺纹孔与支撑架8的紧固螺丝801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806固定套接于紧固螺丝801上,所述支撑板ⅰ804与支撑板ⅱ805通过固定螺栓ⅱ802活动安装于安装块806两侧,所述压紧螺帽803与固定螺栓ⅱ802螺纹连接且分别位于支撑板ⅰ804与支撑板ⅱ805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床腿ⅱ11包括锁死旋钮1101与支架1102,所述支架1102通过锁死旋钮1101活动连接于床体板9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床脚板在不使用时插入在床脚处的梯型槽里,床脚柱上的旋转体带动支撑架转动,使支撑架与床脚板平行,松动转动体上的固定螺栓使支撑架摆动至与床脚板相交位置再将螺栓用压紧螺帽压紧起到对床脚板的辅助固定作用,使用时将床脚板拿出,转动床脚柱上的转动体使支撑架与床底边成四十五度放置,转动安装块,使支撑板水平放置,将床脚板插入支撑板间用于饭桌使用。使用护栏时向上拉起,横杆接触支撑块时将横杆上的紧固螺丝向下拧紧固定护栏的使用位置。陪护床在不使用时位于病床下方,左侧置于l型支撑架上,右侧把手放置于左侧l型支撑块的u型槽ⅰ中,陪护床侧面的支架水平固定于陪护床的侧面,使用时将把手上抬推出l型支撑块,利用连杆将陪护床拉出至使用位置,将连接杆与陪护床相接处压紧螺帽一拧紧使陪护床初步固定,将陪护床侧面的锁死旋钮松动,使侧面支架垂直地面放置后拧紧旋钮使陪护床位置固定。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