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用的灌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93997发布日期:2021-04-23 14:5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科用的灌洗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洗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的灌洗器。


背景技术:

2.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检查的很多,主要是以胃肠道为主,比如查有没有胃炎、胃溃疡或者胃癌等肿瘤性病变。还有肠道疾病,有没有肠息肉、肠道肿瘤、肠炎、胃炎、胃溃疡疾病、大便不正常、大便次数改变、大便颜色改变,也可以到消化内科进行检查的。当患者的肠道发生疾病或者排便不正常时,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灌洗治疗。灌洗治疗即将灌洗器的输出端放入进直肠内,将灌洗药液灌入到患者肠道内以此进行治疗。
3.例如公开号为cn20840553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灌洗装置,包括套管密封紧固器,所述套管密封紧固器的底部设置有把手,所述套管密封紧固器的左侧连通有肛管,所述肛管的外壁套接有固定座和密封贴,所述固定座通过插接柱与密封贴相连接,所述套管密封紧固器的右侧通过导管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连通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上设置有第一电测阀,所述连接管的右侧连通有进液管,且进液管与灌洗输液装置相连通,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4.该cn208405534u的专利在背景技术中提到防漏贴固定在进液管上,而防漏贴为一次性使用品,这样使得进液管使用一次后就不可以再进行使用,这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但是该专利在使用时解决的是对密封贴进行更换的问题,如此一来无法有效的解决防漏贴为一次性使用品,无法防止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消化内科用的灌洗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的灌洗器。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消化内科用的灌洗器,包括套管密封紧固器,所述套管密封紧固器的底部设有把手,所述套管密封紧固器的左侧设有肛管,且肛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设有喷洗头,所述肛管室外表面套接有固定座与密封贴,且密封贴一侧的表面设有引流槽,所述密封贴一侧的边缘设有橡胶密封圈,且密封贴与橡胶密封圈之间设有收集槽,所述橡胶密封圈的底端贯穿设有引流机构,所述套管密封紧固器的右侧通过导管设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的底部设有抽液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右侧设有进液管,且抽液管与进液管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
9.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位于密封贴的右侧,且固定座通过插接柱与密封贴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密封贴的中间设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中间贯穿设有套接孔,所述肛管贯穿位于套接孔内,所述套接孔的两侧设有观察口。
11.优选的,所述橡胶密封圈的一侧设有粘贴层,所述收集槽位于橡胶密封圈内侧,所述引流槽为倾斜设置,引流方向倾斜朝向密封贴的底端。
12.优选的,所述引流机构包括贯穿设置于橡胶密封圈底端的螺纹管,且螺纹管的表面通过螺纹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底部贯穿设有引流管,且引流管通过连接套与螺纹管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与外部灌洗输液装置连接,所述抽液管与外部收集设备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设置的密封贴、粘贴层、橡胶密封圈和引流槽,以达到当密封贴通过粘贴层连接在患者的使用位置使用时,喷溅的污染液溅到密封贴的一侧时被密封贴挡住,同时密封贴表面的污染液经引流槽流落到橡胶密封圈与密封贴之间,防止污染液喷溅,防止污染病房环境,防止溅到工作人员身上,并对污染液进行引流聚集到螺纹管与橡胶密封圈的贯穿连接位置处,防止污染液扩散,防止单纯的利用密封贴,用完后需要撕下,防止造成资源浪费,以此便于下一步对污染液进行引流排放。
16.2、通过设置的螺纹管、连接套、引流管和引流槽,以达到当污染液被引流槽引流聚集到螺纹管与橡胶密封圈的贯穿连接位置处时通过螺纹管与连接套流入到引流管,被引流管引流排到指定的收集位置,以此便于将污染液收集排放到指定的位置,从而进一步缩小并限制污染源。
17.3、通过设置的肛管、套管密封紧固器、固定座和密封贴,以达到可以将肛管从套管密封紧固器上取下,将密封贴通过固定座从肛管上取下,以此便于将肛管与密封贴通过清洗液进行清洗消毒便于二次使用,以此避免浪费资源。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的灌洗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的密封贴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密封贴的局部剖视图;
21.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中:1、套管密封紧固器;101、把手;2、肛管;201、第一连接管;3、喷洗头;4、密封贴;401、固定座;402、粘贴层;403、套接孔;404、观察口;405、橡胶密封圈;406、连接板;5、收集槽;6、引流机构;601、螺纹管;602、连接套;603、引流管;7、引流槽;8、进液管;9、第二连接管;10、抽液管;11、第一电磁阀;12、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参照图1

4,一种消化内科用的灌洗器,包括套管密封紧固器1,套管密封紧固器1的底部设有把手101,把手101便于工作人员提拿使用套管密封紧固器1,套管密封紧固器1起到连接肛管2与第二连接管9的作用,套管密封紧固器1的左侧设有肛管2,且肛管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201设有喷洗头3,喷洗头3起到喷出灌洗液的作用,喷洗头3的顶端为弧形,
防止使用时喷洗头3伤害到患者,肛管2室外表面套接有固定座401与密封贴4,密封贴4为橡胶质地,密封贴4起到防止污染液喷溅扩大污染范围的作用,且密封贴4一侧的表面设有引流槽7,引流槽7为倾斜设置,引流方向倾斜朝向密封贴4的底端,起到将喷溅在密封贴4表面的污染液引流到收集槽5的作用,密封贴4一侧的边缘设有橡胶密封圈405,橡胶密封圈405起到保护患者和增加密封贴4与患者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作用,使得密封贴4与患者的臀部间有一定的空间,且密封贴4与橡胶密封圈405之间设有收集槽5,收集槽5起到收集聚拢污染液的作用,橡胶密封圈405的底端贯穿设有引流机构6,套管密封紧固器1的右侧通过导管设有第二连接管9,且第二连接管9的底部设有抽液管10,第二连接管9的右侧设有进液管8,进液管8与外部灌洗输液装置连接,抽液管10与外部收集设备连接,且抽液管10与进液管8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11与第二电磁阀12,第一电磁阀11与第二电磁阀12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25.固定座401位于密封贴4的右侧,且固定座401通过插接柱与密封贴4相连接,便于密封贴4与肛管2进行拆装,以及对密封贴4进行清洗,密封贴4的中间设有连接板406,且连接板406的中间贯穿设有套接孔403,肛管2贯穿位于套接孔403内,连接板406通过套接孔403与肛管2来连接,套接孔403的两侧设有观察口404,观察口404便于医护人员在进行灌洗工作时进行观察,橡胶密封圈405的一侧设有粘贴层402,粘贴层402便于将通过橡胶密封圈405将密封贴4粘贴在患者的臀部,收集槽5位于橡胶密封圈405内侧,引流机构6包括贯穿设置于橡胶密封圈405底端的螺纹管601,且螺纹管601的表面通过螺纹设有连接套602,连接套602的底部贯穿设有引流管603,引流管603与外部的污染液收集设备连接,便于将污染液引流到指定的收集位置,且引流管603通过连接套602与螺纹管601连接。
2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使用时,将肛管2与喷洗头3插入到患者的体内,然后将密封贴4通过橡胶密封圈405与粘贴层402粘贴在患者的臀部表面,然后工作人员打开第二电磁阀12将外部灌洗输液装置将灌洗液通过进液管8与肛管2经喷洗头3输入到患者的体内,当灌洗液灌入到患者的体内再关闭第二电磁阀12,并使灌洗液再患者体内保留适当时间,然后再打开第一电磁阀11,使得抽液管10进行抽液工作,并通过抽液管10将污染液排放到指定收集位置,在灌入灌洗液和抽出液体的过程中,污染液容易通过肛管2侧壁溢出甚至喷溅,此时,密封贴4以及橡胶密封圈405对喷溢的污染液进行挡住,进而避免污染液污染到床单被套与工作人员衣物以及周围环境,当喷溅的污染液溅到密封贴4的一侧时被密封贴4挡住时,密封贴4表面的污染液经引流槽7流落到到橡胶密封圈405与密封贴4之间,并流到螺纹管601与橡胶密封圈405的贯穿连接位置,同时污染液通过螺纹管601与连接套602流入到引流管603,被引流管603引流排到指定的收集位置,以此便于将污染液收集排放到指定的位置,从而进一步缩小并限制污染源,当完成灌洗工作后,可以将肛管2从套管密封紧固器1上取下,将密封贴4从肛管2上取下,并将肛管2与密封贴4通过清洗液进行清洗消毒便于二次使用,以此避免浪费资源。
27.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
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