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匙状注脂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0127发布日期:2021-05-07 19:4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匙状注脂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器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匙状注脂针。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个人外貌条件愈发看重,“颜值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医疗美容行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而随着医疗美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自体脂肪填充术的开展也越来越多。自体脂肪填充已经发展近50年,主要方法是从自身脂肪多余部位吸取脂肪颗粒,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注射移植至需要填充的凹陷部位或者轮廓重塑部位。通过脂肪后期与受区部位的血供建立,成活以后可以达到重塑组织外形,填充组织凹陷的效果。常用于面部凹陷矫正、胸部低平的矫正、双侧乳房不对称的矫正以及改善细小表浅皱纹的治疗,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自体脂肪移植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1.所使用的是自身的脂肪颗粒,作为自体组织,其生物学特性远远优于任何假体材料,对自身来说无毒无害,也不会产生免疫反应和排异反应;2.自体脂肪移植不会引起人体的内分泌环境的改变,不会有不良的影响;3.用自体脂肪颗粒作为填充材料,从自身取材比较容易,组织来源丰富。但是脂肪填充的缺点在于移植后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吸收,为了保证最好的效果往往需要进行再次手术。因此填充时如何尽可能地保证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和活性,对于脂肪填充的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随着脂肪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注脂针得以应用。但传统的注脂针仅在针体上开设一个或多个注脂孔,因此往往需要较大的压力方可将脂肪颗粒推注入需要填充的组织,大大降低了脂肪填充的效率,尤其在需要大量的自体脂肪进行填充的部位,如胸部及臀部等,会花费施术者大量的时间;且脂肪颗粒是通过推注宿产生的压力被迫挤出管腔,因此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及活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脂肪填充的整体效果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注脂针的缺陷,如传统的注脂针仅在针体上开设一个或多个注脂孔,因此往往需要较大的压力方可将脂肪颗粒推注入需要填充的组织,大大降低了脂肪填充的效率,尤其在需要大量的自体脂肪进行填充的部位,如胸部及臀部等,会花费施术者大量的时间;且脂肪颗粒是通过推注宿产生的压力被迫挤出管腔,因此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及活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脂肪填充的整体效果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提供一种匙状注脂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实现路径如下:

一种匙状注脂针,其中,包括针座及与针座连接的一体成型的不锈钢针体,所述针体内部为中空,所述针体头端处沿着针体长轴的方向呈一自然过渡的汤匙状结构,所述汤匙状结构在针体头端处呈实心结构,所述汤匙状结构在朝针座方向的针体长轴上设有一个注脂孔,且所述注脂孔的长度为2.4~5.6mm,宽度为1.2~2.8mm。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连接针座末端的注射器开始推注后,自体脂肪移植所需的脂肪颗粒可通过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显著减少了推注所需的压力,可在短时间内注入更多的脂肪颗粒,尤其在需要大量的自体脂肪进行填充的部位,如胸部及臀部等,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且由于脂肪颗粒在从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推注过程中没有遇到明显的阻力,因此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和活性可更好地得到保证,从而大大增加了术后脂肪颗粒细胞的存活率。

优选的,所述汤匙状结构在针体头端处的实心结构沿针座方向的一端呈弧形,另一端则延伸为针体头端。

优选的,所述实心结构的长度为3.0mm,宽度为1.2~2.8mm。

优选的,所述的注脂孔朝针座方向的针体长轴一端呈自然过渡的弧形,另一端则延伸为实心状结构的弧形端。

优选的,所述针体长度为100~250mm,直径为1.4~3.0mm。

优选的,所述针体头端呈钝头的盲端,这样可更轻易地穿过软组织,同时也可更好地避免对周围血管的破坏,更大程度地保证了注入组织的脂肪颗粒的营养供给。

优选的,所述注脂孔与针体头端的距离为3mm;

优选的,所述针体采用医用316l不锈钢薄壁管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匙状结构的设计,在连接针座末端的注射器开始推注后,自体脂肪移植所需的脂肪颗粒可通过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显著减少了推注所需的压力,可在短时间内注入更多的脂肪颗粒,尤其在需要大量的自体脂肪进行填充的部位,如胸部及臀部等,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且由于脂肪颗粒在从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推注过程中没有遇到明显的阻力,因此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和活性可更好地得到保证,从而大大增加了术后脂肪颗粒细胞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注脂针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注脂针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1到图2进行具体说明。

具体地,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匙状注脂针,包括针座1及与针座连接的一体成型的不锈钢针体2,所述针体内部为中空,所述针体头端21处沿着针体长轴的方向呈自然过渡的汤匙状结构3,所述汤匙状结构在针体头端处呈实心结构31,所述汤匙状结构在朝针座方向的针体长轴上设有一个注脂孔32,且所述注脂孔的长度为5.6mm,宽度为2.8mm。在连接针座末端22的注射器开始推注后,自体脂肪移植所需的脂肪颗粒可通过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显著减少了推注所需的压力,可在短时间内注入更多的脂肪颗粒,尤其在需要大量的自体脂肪进行填充的部位,如胸部及臀部等,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且由于脂肪颗粒在从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推注过程中没有遇到明显的阻力,因此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和活性可更好地得到保证,从而大大增加了术后脂肪颗粒细胞的存活率。

所述汤匙状结构在针体头端处的实心结构沿针座方向的一端呈弧形,另一端则延伸为针体头端。所述实心结构的长度为3.0mm,宽度为2.8mm。所述的注脂孔朝针座方向的针体长轴一端呈自然过渡的弧形,另一端则延伸为实心状结构的弧形端。所述针体长度为250mm,直径为3.0mm。所述针体头端呈钝头的圆柱体结构盲端,这样可更轻易地穿过软组织,同时也可更好地避免对周围血管的破坏,更大程度地保证了注入组织的脂肪颗粒的营养供给。所述第一个较大的吸脂孔与针体头端的距离为3mm;所述针体采用医用316l不锈钢薄壁管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匙状结构的设计,在连接针座末端的注射器开始推注后,自体脂肪移植所需的脂肪颗粒可通过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显著减少了推注所需的压力,可在短时间内注入更多的脂肪颗粒,尤其在需要大量的自体脂肪进行填充的部位,如胸部及臀部等,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且由于脂肪颗粒在从注脂孔顺畅地流出,推注过程中没有遇到明显的阻力,因此脂肪颗粒的完整性和活性可更好地得到保证,从而大大增加了术后脂肪颗粒细胞的存活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