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内气体采集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0012发布日期:2021-05-07 19: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肺泡内气体采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管本体及套设在采集管本体前端的球囊(1);所述采集管本体内沿采集管本体的延伸方向设有第一通道(2)、第二通道(3)及第三通道(4),所述采集管本体的后部设有球囊进气口(5)、气体采集口(6)和注气-吸气口(7);所述球囊(1)通过第一通道(2)与球囊进气口(5)密闭连通,第二通道(3)用于将肺泡和气体采集口(6)连通,第三通道(4)用于将肺泡与注气-吸气口(7)连通,所述气体采集口(6)可操作地连接有气体采集装置,所述注气-吸气口(7)可操作地连接有反复注气-吸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泡内气体采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本体包括外管(8),沿外管(8)延伸方向穿设在外管(8)内的内管(9),且内管(9)的后部向后延伸并从外管(8)的后端伸出;所述外管(8)与内管(9)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2),且与球囊(1)配合处的外管(8)的管壁开设有用于将球囊(1)与第一通道(2)密闭连通的通孔(10),所述球囊进气口(5)设置在外管(8)的后部;所述内管(9)形成第二通道(3)和第三通道(4),所述气体采集口(6)和注气-吸气口(7)设置在经由外管(8)的后端伸出的所述内管(9)的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肺泡内气体采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8)的前端设有封堵(801),所述内管(9)沿外管(8)的轴向可滑动的设置在外管(8)内,且内管(9)向前滑动时可刺破外管(8)前端的封堵(801)并使外管(8)的前端呈通畅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泡内气体采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本体包括外管(8),沿外管(8)延伸方向穿设在外管(8)内的第一内管、第二内管及第三内管,所述球囊(1)套设在外管(8)的前部,与球囊(1)配合处的外管(8)的管壁开设有通孔(10),外管(8)的后部设有第一安装口、第二安装口和第三安装口;所述第一内管形成所述第一通道(2),且其前端经由通孔(10)与球囊(1)的内部连通,其后端向后延伸并经由第一安装口伸出并用作所述球囊进气口(5);所述第二内管形成所述第二通道(3),且其前端至少向前延伸至外管(8)前端,其后端向后延伸并经由第二安装口伸出用作所述气体采集口(6);所述第三内管形成所述第三通道(4),且其前端至少向前延伸至外管(8)前端,其后端向后延伸并经由第三安装口伸出用作所述注气-吸气口(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泡内气体采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本体为注塑成型一体件,所述第一通道(2)、第二通道(3)及第三通道(4)形成在采集管本体的内部且相互独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泡内气体采集管,其特征在于:反复注气-吸气装置为注射器,或者为带振荡模式或高频通气模式的电动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肺泡内气体采集管,包括采集管本体及套设在采集管本体前端的球囊;采集管本体内沿采集管本体的延伸方向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所述采集管本体的后部设有球囊进气口、气体采集口和注气‑吸气口;球囊通过第一通道与球囊进气口密闭连通,第二通道用于将肺泡和气体采集口连通,第三通道用于将肺泡与注气‑吸气口连通,气体采集口可操作地连接有气体采集装置,注气‑吸气口可操作地连接有反复注气‑吸气装置。通过设置气体采集口和注气‑吸气口,避免因肺泡内气体采集而导致的肺泡内气体交换失衡,影响测试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澎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