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口腔肌肉训练工具。
背景技术:
对于神经患者来说,吞咽障碍发生率非常高。吞咽障碍患者由于吞咽功能受损,导致这类患者误吸、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远远高于非吞咽障碍患者。
通过口腔肌肉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为:嘱患者张口,将舌尽力向外伸出,先舔下唇及左右口角,转至舔上唇及硬腭部,然后将舌缩回,反复多次。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依赖康复师的现场指导和医院康复场所的仪器,不但费用高,而且由于很多神经系统病人行动不便,病人往返医院过程不易,同时由于医院康复师和康复仪器有限,而需要康复训练的患者很多,难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所以,急需一种可由护理人员、患者家属、康复师随身携带的轻便型康复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肌肉训练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口腔肌肉训练工具,包括用于加强上下颌运动控制及力量的第一功能组件,安装在第一功能组件上且用于加强舌与软腭运动控制及力量的第二功能组件;
第一功能组件包括一对上舌板,安装在上舌板底部的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板底部的调节板,移动安装在调节板上且沿调节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调节柱,套设在调节柱上且上端安装在调节柱上、下端安装在调节板上的弹簧,安装在调节柱底部的下舌板,一端与支撑板螺纹连接且另一端穿过多个调节柱、用于调节上舌板与下舌板之间距离的驱动柱;
调节柱内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包括位于顶部且截面为半圆形的弧形面,位于弧形面两侧且与弧形面相切、与支撑板平行的一对平面a,位于底部且靠近咽喉一端低、远离咽喉一端低的斜面a;
驱动柱上端面与弧形面抵接,驱动柱上设有多个沿驱动柱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且与调节柱一一对应的缺口;缺口包括平面b,远离咽喉的一端与平面b连接且另一端向下倾斜、始终与斜面a抵接的斜面b;
第二功能组件包括安装在调节板上的一对功能柱,两端安装在功能柱上且位于圆弧结构的提拉环,安装在功能柱上的功能件;
功能柱上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通孔,功能柱上设有刻度线;
功能件包括穿过通孔且打结系在功能柱上的一对弹性绳,两端安装在弹性绳上且为弧形结构的拉片。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a与斜面b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绳、拉片均为食品级硅胶材质,具有平滑的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调节板、调节柱、传动柱均为医用pp级塑料;上舌板、下舌板均为食品级硅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弧形面所对圆心角均为180°。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功能组件辅助患者将口张开到最大,加强上下颌的运动控制、稳定性及协调、力量,从而提高进食咀嚼的力量。利用缺口、调节槽形成的楔块结构,驱动柱的螺纹传动,转动驱动柱带动调节柱运动,下舌板随调节柱运动,从而调节上舌板与下舌板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应病情轻重不同的多个患者使用,通用性强。
(2)通过第二功能组件加强舌与软腭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从而提高进食及吞咽的功能;利用刻度线可以观察用于每次伸舌的长度,方便家属或者护理人员记录患者的训练与康复情况;利用拉片、弹性绳增加患者的舌力量,患者舌头勾住拉片进行卷舌,弹性绳的弹力与舌头之间产生对抗力,实现康复锻炼;利用就是弹性绳与功能柱系结的方式进行连接,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口腔情况,保证患者的舌头能够将拉片卷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功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功能组件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柱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沿a-a方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功能组件,2-第二功能组件,3-上舌板,4-支撑板,5-调节板,6-调节柱,7-弹簧,8-下舌板,9-驱动柱,10-调节槽,11-弧形面,12-平面a,13-斜面a,14-缺口,15-平面b,16-斜面b,17-功能柱,18-提拉环,19-功能件,20-通孔,21-刻度线,22-弹性绳,23-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口腔肌肉训练工具,包括用于加强上下颌运动控制及力量的第一功能组件1,安装在第一功能组件1上且用于加强舌与软腭运动控制及力量的第二功能组件2;
第一功能组件1包括一对上舌板3,安装在上舌板3底部的支撑板4,安装在支撑板4底部的调节板5,移动安装在调节板5上且沿调节板5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调节柱6,套设在调节柱6上且上端安装在调节柱6上、下端安装在调节板5上的弹簧7,弹簧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安装在调节柱6底部的下舌板8,一端与支撑板4螺纹连接且另一端穿过多个调节柱6、用于调节上舌板3与下舌板8之间距离的驱动柱9;
调节板5上设有供调节柱6穿过的安装孔,安装孔与调节柱6之间形状配合;
上舌板3、下舌板8均为食品级硅胶材质;支撑板4、调节板5、调节柱6、传动柱均为医用pp级塑料。
调节柱6内设有调节槽10;调节槽10包括位于顶部且截面为半圆形的弧形面11,弧形面11所对圆心角为180°,位于弧形面11两侧且与弧形面11相切、与支撑板4平行的一对平面a12,位于底部且靠近咽喉一端低、远离咽喉一端低的斜面a13;
驱动柱9上端面与弧形面11抵接,驱动柱9上设有多个沿驱动柱9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且与调节柱6一一对应的缺口14,缺口14所对圆心角为180°;缺口14包括平面b15,远离咽喉的一端与平面b15连接且另一端向下倾斜、始终与斜面a13抵接的斜面b16,斜面b16与斜面a13平行。
通过第一功能组件1辅助患者将口张开到最大,加强上下颌的运动控制、稳定性及协调、力量,从而提高进食咀嚼的力量。利用缺口14、调节槽10形成的楔块结构,驱动柱9的螺纹传动,转动驱动柱9带动调节柱6运动,下舌板8随调节柱6运动,从而调节上舌板3与下舌板8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应病情轻重不同的多个患者使用,通用性强。
第二功能组件2包括安装在调节板5上的一对功能柱17,两端安装在功能柱17上且位于圆弧结构的提拉环18,安装在功能柱17上的功能件19;
功能柱17上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通孔20,功能柱17上设有刻度线21;
功能件19包括穿过通孔20且打结系在功能柱17上的一对弹性绳22,两端安装在弹性绳22上且为弧形结构的拉片23,弹性绳22、拉片23均为食品级硅胶材质,具有平滑的边缘。
通过第二功能组件2加强舌与软腭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从而提高进食及吞咽的功能;利用刻度线21可以观察用于每次伸舌的长度,方便家属或者护理人员记录患者的训练与康复情况;利用拉片23、弹性绳22增加患者的舌力量,患者舌头勾住拉片23进行卷舌,弹性绳22的弹力与舌头之间产生对抗力,实现康复锻炼;利用就是弹性绳22与功能柱17系结的方式进行连接,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口腔情况,保证患者的舌头能够将拉片23卷起。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1)转动驱动柱9,使上舌板3与下舌板8之间的距离最近;将第一功能组件1放入患者口腔,患者位于第一前磨牙后部的牙齿咬紧上舌板3与下舌板8;
(2)根据患者口腔情况,转动驱动柱9,驱动柱9向远离咽喉的方向运动,驱动柱9与弧形面11抵接,下舌板8向下运动,上舌板3与下舌板8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帮助患者将口张开到最大,张开到最大后维持5秒;再转动驱动柱9,使上舌板3与下舌板8之间的距离变小,使患者放松几秒;重复做3-5次;
(3)完成步骤2的下颌训练后,让患者的舌头尽量伸出口外,维持5秒,然后缩回,放松,重复5-10次,根据刻度线21记录患者的训练情况;
(4)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选择合适通孔20系上弹性绳22,让患者卷起拉片23,且向咽喉方向拉动拉片23,重复5-10次。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