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钉仓装卸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8660发布日期:2021-04-30 09:2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钉仓装卸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钉仓装卸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吻合器作为医学上使用的替代传统手工缝合的设备,使用方便,严密、松紧合适,尤其是其缝合快速、操作简便及很少有副作用和手术并发症等优点,还使得过去无法切除的肿瘤手术得以病灶切除,很受国内外临床外科医生的青睐和推崇。

现有技术中,可替换钉仓的吻合器通常钉仓是单独包装,在使用时再将钉仓安装至端部执行器的钉仓容纳腔中,由于需要在手术过程中钉仓能够牢牢地安装在端部执行器上,因此钉仓具有与钉仓容纳腔卡接的结构,钉仓因此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都比较费力,而且操作者亲手安装和拆卸钉仓还会对钉仓产生污染,以及在钉仓安装过程中,缝合器可能会因为震动而掉落,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帮助钉仓安装和拆卸的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用于钉仓装卸的辅助装置,所述钉仓包括用于与钉仓容纳腔匹配的安装部和装配完成后露出钉仓容纳腔的拔出端,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端面壳体、第一侧面壳体、第二侧面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端面壳体的四个侧边分别与第一侧面壳体、第二侧面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形成钉仓端部容纳腔,所述钉仓端部容纳腔的宽度与所述拔出端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一侧面壳体和第二侧面壳体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面壳体和第二侧面壳体除钉仓端部容纳腔以外的距离大于钉仓安装部的宽度,所述下壳体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拔出端下表面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钉仓端部容纳腔的两个侧面与所述拔出端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钉仓端部容纳腔的两个侧面至少部分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钉仓端部容纳腔的两个侧面原始状态的距离小于所述拔出端的宽度,且所述钉仓端部容纳腔的两个侧面弹性形变后的最大距离大于等于所述拔出端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用于与钉仓的上表面贴合,所述钉仓的上表面设有出钉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的长度大于所述钉仓端部至最近端出钉孔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还延伸设有推钉挡块,所述推钉挡块用于阻挡露出钉仓表面的推钉件向远端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壳体和所述第二侧面壳体外表面设有增加摩擦力的摩擦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壳体和所述第二侧面壳体的除钉仓端部容纳腔以外的距离大于等于钉仓容纳腔两侧外表面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为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壳体和所述第二侧面壳体的外边缘为设有弧形倒角。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钉仓的拔出端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安置在钉仓端部容纳腔,由于上下左右均有壳体进行保护,安装下压时操作者可以不用直接接触钉仓;安装完以后可以顺利拔出辅助装置;

2)由于下壳体的长度小于等于拔出端下表面的长度,可以在安装时顺利将钉仓压入钉仓容纳腔中,且拆卸钉仓时可以通过向上按压下壳体,从而将钉仓从钉仓容纳腔中顺利推出;

3)上壳体可以保护钉仓内的缝钉不受污染,还可以防止缝钉从出钉孔中漏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辅助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辅助装置套接钉仓时的侧视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需要辅助安装的钉仓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辅助装置套接钉仓时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钉仓在安装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钉仓安装完成且辅助装置套设在钉仓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钉仓安装完成且拔掉辅助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用于钉仓装卸的辅助装置具体为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具体为包括端面壳体1、第一侧面壳体2、第二侧面壳体3、上壳体4和下壳体5,端面壳体1的四个侧边分别与第一侧面壳体2、第二侧面壳体3、上壳体4和下壳体5连接,形成钉仓端部容纳腔6,其中,钉仓端部容纳腔6,的最深处的底面即为端面壳体1的内表面,下壳体5的长度最短,钉仓端部容纳腔6的深度取决于下壳体5的长度,其余的第一侧面壳体2、第二侧面壳体3、上壳体4长度与下壳体5对应的部分一起围绕形成钉仓端部容纳腔6,钉仓端部容纳腔6内部的上腔面即为上壳体4的部分内侧面,钉仓端部容纳腔6内部的下腔面即为下壳体5的内侧面,钉仓端部容纳腔6的左右侧面即为第一侧面壳体2、第二侧面壳体3的部分内侧面。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对应附图3中的上下方位,左右即为垂直纸面的两侧的方位。

对应的,钉仓包括用于与钉仓容纳腔10匹配的安装部8和装配完成后露出钉仓容纳腔10的拔出端9,钉仓端部容纳腔6的宽度与拔出端9的宽度相匹配,此处相匹配具体为,钉仓端部容纳腔6的宽度略小于拔出端9的宽度,这样拔出端9在插入钉仓端部容纳腔6时,钉仓端部容纳腔6对拔出端9相对夹紧,因此钉仓可以与辅助装装置相对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优选地,钉仓端部容纳腔6的两个侧面至少部分为弹性材料制成,钉仓端部容纳腔6的两个侧面原始状态的距离小于拔出端9的宽度,且钉仓端部容纳腔6的两个侧面弹性形变后的最大距离大于等于拔出端9的宽度。

上壳体4的内表面用于与钉仓的上表面贴合,钉仓的上表面设有出钉孔11,上壳体可以保护钉仓内的缝钉不受污染,还可以防止缝钉从出钉孔中漏出。具体地,上壳体4的长度大于钉仓端部至最近端出钉孔的距离,因此可以保护每一个出钉孔中的缝钉。更进一步地,上壳体4还延伸设有推钉挡块7,推钉挡块7用于阻挡露出钉仓表面的推钉件向远端移动。远端即操作者握持吻合器时远离操作者的一端。

第一侧面壳体2和第二侧面壳体3相对设置,且第一侧面壳体2和第二侧面壳体3除钉仓端部容纳腔6以外的距离大于钉仓安装部8的宽度,下壳体5的长度小于等于拔出端9下表面的长度。由于下壳体的长度小于等于拔出端下表面的长度,可以在安装时顺利将钉仓压入钉仓容纳腔10中,且拆卸钉仓时可以通过向上按压下壳体,从而将钉仓从钉仓容纳腔中顺利推出。进一步地,第一侧面壳体2和第二侧面壳体3的除钉仓端部容纳腔6以外的距离大于等于钉仓容纳腔10两侧外表面的距离,这样在安装过程中,第一侧面壳体2和第二侧面壳体3不会与钉仓容纳腔10的外壁接触从而对钉仓安装产生影响。为了手感更加柔和,防止尖锐棱角损伤操作者,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壳体2和第二侧面壳体3的外边缘为设有弧形倒角。

为了在安装钉仓完成后顺利将辅助装置拔离拔出端9,在辅助装置的第一侧面壳体2和第二侧面壳体3外表面设有增加摩擦力的摩擦部,具体地,摩擦部可以是波浪线条纹、颗粒条纹或者任何其他增加摩擦力的纹路,也可以是凸起部或者把手等装置。

另外,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壳体4为透明材料制成,通过设置为透明材料可以随时观察钉仓内缝合钉的情况以及钉仓最终安装的情况。其他实施例中,端面壳体1、第一侧面壳体2、第二侧面壳体3、上壳体4和下壳体5中的任意一个均可设置成透明材料。

具体实现过程:

安装前,如图6所示,将辅助装置套设在钉仓上,通过移动辅助装置,将钉仓安装至钉仓容纳腔10中,如图7所示,此时,钉仓已经安装在钉仓容纳腔中,可以通过握持辅助装置的摩擦部,从而克服钉仓拔出端与钉仓端部容纳腔6之间的摩擦力,将辅助装置拔离钉仓,如图8所示最终完成安装。另外,在使用吻合器之前,辅助装置也可以一直保留套接在钉仓上,起到了钉仓的保护作用,其推钉挡块7还能够防止吻合器误击发。

拆卸时,将安装在钉仓容纳腔中的钉仓套上辅助装置,同样如图7所示。此时再通过向上按压下壳体,从而将钉仓从钉仓容纳腔中顺利推出,钉仓随着辅助装置一同被取出。

如上,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且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实施例的特征可相互组合。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