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携粒子尿管

文档序号:25108528发布日期:2021-05-19 00:0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携粒子尿管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携粒子尿管。


背景技术:

2.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医疗用具,用于留置导尿或不能自主排尿患者导尿、泌尿外科手术时及术后膀胱冲洗和压迫止血使用,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125i或103pd粒子作为一种低剂量率放射源,射线射程短,体积小,植入便捷,植入肿瘤附近能够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能够将有效的放疗剂量集中于局部范围,对周围脏器影响较小,适用于膀胱癌晚期、膀胱癌姑息治疗、外科手术切除的补充治疗等,基于此申报一种携放射粒子的尿管。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携粒子尿管,当放射囊充气膨胀后,填充层内安装的放射性粒子能够更加贴近病灶部位近距离对病灶进行持续放疗,同时气囊可避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携粒子尿管,包括胶管,所述胶管的内侧开设有充气腔一和充气腔二,所述胶管的内部开设有排尿腔,所述充气腔一的一端连接充气口一,所述充气腔一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放射囊的内部,所述放射囊包括保护层、胶水层、填充层、放射性粒子,所述放射囊通过医用速干胶固定粘接在胶管一端的容纳槽的外侧,所述充气腔二的一端连接充气口二,所述充气腔二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气囊的内部,所述排尿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尿口和注射口,所述排尿腔的另一端设有冲洗孔和排尿孔。
5.优选的,所述充气腔二为圆柱型腔体,所述气囊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气囊固定安装在所述胶管的外侧,所述充气腔二的一端贯通连接所述充气口二,所述充气腔二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所述气囊内部的空腔;使用人员可通过充气口二向充气腔二内注气,使气囊膨胀为球体,从而卡固在病人的膀胱内部,避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
6.优选的,所述排尿腔左右贯通胶管的两端,所述排尿腔的一端贯通连接所述排尿口,所述排尿腔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排尿孔;排尿口连接尿袋后可通过排尿腔和排尿孔起到收集病人膀胱内尿液的作用。
7.优选的,所述排尿腔贯通连接注射口,所述冲洗孔贯通所述排尿腔的内部;使用人员可通过注射口和冲洗孔向病人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8.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内侧面通过胶水层粘接所述填充层的外侧面,所述保护层为组织相容性胶水;保护层采用组织相容性胶水,可减小放射囊植入膀胱后人体的排斥反应。
9.优选的,所述填充层上等序开设有多个适配安装放射性粒子的仓体,所述填充层
上的仓体均为单侧面开口;使用人员可根据病灶的位置,在放射囊充气前,使用18g穿刺针外接放射性粒子125i或103pd植入枪将放射性粒子填充进填充层的仓体内,对病人的膀胱内部进行针对性的放疗。
10.优选的,所述放射囊的内部设有空腔结构,所述充气腔一的一端贯通连接所述放射囊内部的空腔,所述充气腔一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充气口一;使用人员可通过充气口一向放射囊的内部充气使放射囊膨胀为球体,进而使填充层内安装的放射性粒子能够贴近病灶部位近距离的对病灶进行放疗。
11.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为具有弹性的组织相容性塑料条;当放射囊充气膨胀后,保护层发生形变,保证密封填充层上的仓体,避免放射性粒子脱落。
12.优选的,所述容纳槽为环形槽结构,所述保护层和填充层的端面通过医用速干胶固定粘接在容纳槽的外侧;当医护人员将气囊和放射囊内的气体抽出以进行装置的回收时,容纳槽可容纳填充了放射性粒子的放射囊,使放射囊的表面与胶管的表面接近平齐,从而减小尿管在抽出过程中对病人尿道的摩擦损害。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人员可通过充气口二向充气腔二内注气,使气囊膨胀为球体,从而卡固在病人的膀胱内部,避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排尿口连接尿袋后可通过排尿腔和排尿孔起到收集病人膀胱内尿液的作用;使用人员可通过注射口和冲洗孔向病人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保护层采用组织相容性胶水,可减小放射囊植入膀胱后人体的排斥反应;使用人员可根据病灶的位置,在放射囊充气前,使用18g穿刺针外接放射性粒子125i或103pd植入枪将放射性粒子填充进填充层的仓体内,对病人的膀胱内部进行针对性的放疗;使用人员可通过充气口一向放射囊的内部充气使放射囊膨胀为球体,进而使填充层内安装的放射性粒子能够贴近病灶部位近距离的对病灶进行放疗;当放射囊充气膨胀后,保护层产生形变,保证密封填充层上的仓体,避免放射性粒子脱落;当医护人员将气囊和放射囊内的气体抽出以进行装置的回收时,容纳槽可容纳填充了放射性粒子的放射囊,使放射囊的表面与胶管的管径接近一致,从而减小尿管在抽出过程中对病人尿道的摩擦损害。
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回收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胶管;2、排尿腔;3、充气腔一;4、充气腔二;5、气囊;6、放射囊;7、医用速干胶;8、容纳槽;201、排尿口;202、注射口;203、冲洗孔;204、排尿孔;301、充气口一;401、充气口二;601、保护层;602、胶水层;603、填充层;604、放射性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携粒子尿管,包括胶管1,所述胶管1的内侧开设有充气腔一3和充气腔二4,所述胶管1的内部开设有排尿腔2,所述充气腔一3的一端连接充气口一301,所述充气腔一3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放射囊6的内部,所述放射囊6包括保护层601、胶水层602、填充层603、放射性粒子604,所述放射囊6通过医用速干胶7固定粘接在胶管1一端的容纳槽8的外侧,所述充气腔二4的一端连接充气口二401,所述充气腔二4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气囊5的内部,所述排尿腔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尿口201和注射口202,所述排尿腔2的另一端设有冲洗孔203和排尿孔204。
24.具体的,所述充气腔二4为圆柱型腔体,所述气囊5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气囊5固定安装在所述胶管1一端的容纳槽8的外侧,所述充气腔二4的一端贯通连接所述充气口二401,所述充气腔二4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所述气囊5内部的空腔;使用人员可通过充气口二401向充气腔二4内注气,使气囊5膨胀为球体,从而卡固在病人的膀胱内部,避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
25.具体的,所述排尿腔2左右贯通胶管1的两端,所述排尿腔2的一端贯通连接所述排尿口201,所述排尿腔2的另一端贯通连接排尿孔204;排尿口201连接尿袋后可通过排尿腔2和排尿孔204起到收集病人膀胱内尿液的作用。
26.具体的,所述排尿腔2贯通连接注射口202,所述冲洗孔203贯通所述排尿腔2的内部;使用人员可通过注射口202和冲洗孔203向病人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27.具体的,所述保护层601的内侧面通过胶水层602粘接所述填充层603的外侧面,所述保护层601为组织相容性胶水;保护层601采用组织相容性胶水,可减小放射囊6植入膀胱后人体的排斥反应。
28.具体的,所述填充层603上等序开设有多个适配安装放射性粒子604的仓体,所述填充层603上的仓体均为单侧面开口;使用人员可根据病灶的位置,在放射囊6充气前,使用18g穿刺针外接放射性粒子125i或103pd植入枪将放射性粒子填充进填充层603的仓体内,对病人的膀胱内部进行针对性的放疗。
29.具体的,所述放射囊6的内部设有空腔结构,所述充气腔一3的一端贯通连接所述放射囊6内部的空腔,所述充气腔一3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充气口一301;使用人员可通过充气口一301向放射囊6的内部充气使放射囊6膨胀为球体,进而使填充层603内安装的放射性粒子604能够贴近病灶部位近距离的对病灶进行放疗。
30.具体的,所述保护层601为具有弹性的组织相容性塑料条;当放射囊6充气膨胀后,保护层601产生形变,保证密封填充层603上的仓体,避免放射性粒子604脱落。
31.具体的,所述容纳槽8为环形槽结构,所述保护层601和填充层603的端面通过医用速干胶7固定粘接在容纳槽8的外侧;当医护人员将气囊5和放射囊6内的气体抽出以进行装置的回收时,容纳槽8可容纳填充了放射性粒子604的放射囊6,使放射囊6的表面与胶管1的
管径接近一致,从而减小尿管在抽出过程中对病人尿道的摩擦损害。
3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排尿口201、注射口202、充气口一301、充气口二401处均设置有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防倒流机构,使用时,首先将填充层603通过医用速干胶7粘接在胶管1一端的容纳槽8的外侧,然后根据病人病灶的位置,使用18g穿刺针外接放射性粒子125i或103pd植入枪,将放射性粒子604填充进填充层603的仓体内,然后将保护层601通过胶水层602粘接在填充层603的外侧及胶管1的外侧;随后医护人员将本装置连接气囊5和放射囊6的一端引入病人的膀胱内,首先通过充气口二401向充气腔二4内注气,使气囊5膨胀为球体,从而卡固在病人的膀胱内部,避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然后再通过充气口一301向放射囊6的内部充气使放射囊6膨胀为球体,进而使填充层603内安装的放射性粒子604贴近病灶部位近距离的对病灶进行放疗,当病人膀胱内产生尿液后,尿液经排尿孔204引入排尿腔2中,由排尿口201排出收集,然后医护人员再通过注射口202和冲洗孔203向病人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装置取出时,医护人员将注射器连接充气口一301和充气口二401,将气囊5和放射囊6内的气体抽出,使放射囊6的表面与胶管1的管径接近一致,最后缓慢拔出导尿管即可。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