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导管支托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6173发布日期:2021-04-27 19:1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导管支托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是下肢导管支托固定器领域。


背景技术:

2.医疗技术日益发达,微创介入日益成型,经股静脉/股动脉穿刺治疗简单易操作。由于手术要求,术后股静脉/股动脉留置导管持续治疗很多;如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术后股静脉留置溶栓导管;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患者,iabp置入术后持续反搏治疗的患者;术后均需要肢体制动,严密观察导管置入情况;患者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易导致肢体僵硬,不舒适,稍不注意可导致导管脱出;平时使用的敷料对导管位置、穿刺点不方便观察,需要观察时要打开敷贴观察,增加了患者感染机会,且不利于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个下肢导管支托固定器。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5.一种下肢导管支托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一端设有下肢固定部,另一端设有臀部固定部;所述下肢固定部与臀部固定部一体设置;所述下肢固定部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与下肢固定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一毛面,所述下肢固定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勾面,所述第一毛面与第一勾面相互粘合;所述臀部固定部上设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侧与臀部固定部的侧边固定连接,另一侧设有第二毛面,所述臀部固定部上与第二固定带连接处相对的另一侧边上设有第二勾面,所述第二勾面与第二毛面相互粘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器的内侧面上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采用海绵材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缓冲垫与人体接触的表面上设有纳米银敷料层。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器的下肢固定部上均匀分布设有透气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器靠近股静脉/动脉穿刺点导管置入处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周缘设有第三毛面,所述观察口处设有第三勾面,所述第三毛面与第三勾面相互粘结。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术后进行股静脉/股动脉留置导管持续治疗,便于固定患者的下肢,避免患者肢体僵硬,从而容易导致导管脱出;
12.2)通过设置的观察口和可打开的观察窗,可以通过该观察窗来观察股静脉/动脉穿刺点导管置入处的情况,必要时,还可以将观察窗从观察口处撕拉开,从而可以通过观察口处来进行敷料的更换,这样即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护理,同时也方便了患者,减少意外的发
生。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

a处的剖面示意图;
16.图中:1、固定器;11、下肢固定部;111、第一勾面;112、透气孔;12、臀部固定部;121、第二勾面;13、观察口;131、第三勾面;2、第一固定带;21、第一毛面;3、第二固定带;31、第二毛面;4、缓冲垫;41、纳米银敷料层;5、透明观察窗;51、第三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18.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下肢导管支托固定器,该固定器1整体采用高强度聚乙烯塑料材质,并且为了舒适型在固定器与人体肌肤接触的内侧面上设有一层缓冲垫4,该缓冲垫4采用海绵材质,进一步的,该缓冲垫于人体接触的表层上设有纳米银敷料层41;专业通过该海绵的缓冲垫可以起到柔软防压迫的作用;
19.固定器1的一端设有下肢固定部11,另一端设有臀部固定部12,并且将下肢固定部11与臀部固定部12一体设置,便于肢体的固定;其中,
20.下肢固定部11上设有三个第一固定带2,第一固定带2的一端与下肢固定部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一毛面21,下肢固定部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勾面111,第一毛面21与第一勾面111相互粘合;
21.臀部固定部12具有弧形的人体臀部的形态,其上设有第二固定带3,第二固定带3的一侧与臀部固定部12的侧边固定连接,另一侧设有第二毛面31,臀部固定部12上与第二固定带3连接处相对的另一侧边上设有第二勾面121,第二勾面121与第二毛面31相互粘合;
22.使用时,患者将臀部放置于固定器1的臀部固定部12上,同时将腿部放置于下肢固定部11上,稍微调整至较为舒服的姿势后,通过三道第一固定带将患者的腿部固定于固定器1上,并通过第二固定带3绕过患者的小腹部将患者的臀部固定于臀部固定部12上;
23.更进一步的,当该固定器穿戴上以后,医护人员想要观察股静脉/动脉穿刺点导管置入处的情况时,多有不便,通常还需要将固定器解下,在这过程往往有导管脱落的风险;因此,为了方便观察,在固定器1靠近股静脉/动脉穿刺点导管置入处设有观察口13,该观察口13处设有透明观察窗5,该观察窗采用透明聚乙烯塑料薄膜材料;再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更换敷料,在观察窗5的周缘设有第三毛面51,观察口13处设有第三勾面131,然后将第三毛面与第三勾面131相互粘结;这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该观察窗来观察股静脉/动脉穿刺点导管置入处的情况,必要时,还可以将观察窗从观察口处撕拉开,从而可以通过观察口处来进行敷料的更换,这样即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护理,同时也方便了患者,减少意外的发生;
24.此外,为了在患者的穿戴该固定器后便于腿部的散热,可以下肢固定部11上均匀分布设有透气孔112,并且通过该透气孔112在透气散热的同时还能降低整个固定器的质
量,减轻患者穿戴后的负重感。
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