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进针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3711发布日期:2021-05-07 19: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进针辅助装置,包括定位片(1)、定位孔(2)、捏片(3)和针灸针(4),所述定位片(1)顶部设置有定位孔(2),所述定位片(1)右侧设置有捏片(3),所述针灸针(4)位于定位片(1)上方;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设置于定位片(1)顶部右端,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框体(51)、内腔(52)、滑杆(53)、导向块(54)、连接槽(55)、齿条(56)、齿轮(57)、滑槽(58)和快速固定机构(59),所述框体(51)安装于定位片(1)顶部右端,所述框体(51)内部设置有内腔(52),所述滑杆(53)上下两端均与内腔(5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54)位于内腔(52)内侧,所述导向块(54)内侧设置有连接槽(55),并且连接槽(55)沿滑杆(53)表面进行滑动,所述导向块(54)右侧固定有齿条(56),所述框体(51)右侧与齿轮(57)进行转动连接,并且齿轮(57)表面与齿条(56)相啮合,所述框体(51)左侧下端设置有滑槽(58),所述导向块(54)左侧下端设置有快速固定机构(5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进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固定机构(59)包括连接块(591)、凹槽(592)、正反丝杆(593)、夹块(594)和旋钮(595),所述导向块(54)左侧下端固定有连接块(591),并且连接块(591)沿滑槽(58)内侧进行滑动,所述连接块(591)左侧设置有凹槽(592),所述正反丝杆(593)前后两端均与凹槽(59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夹块(594)沿凹槽(592)内侧滑动,并且夹块(594)与正反丝杆(593)表面相啮合,所述正反丝杆(593)前端延伸出凹槽(592)并与旋钮(59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进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51)前侧设置有刻度值(511),且刻度值(511)最小单位为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进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91)前侧右端设置有指针(5911),且指针(5911)长度为2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进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594)共设置有两个,且夹块(594)沿正反丝杆(593)前后两端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进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594)靠近正反丝杆(593)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夹槽(5941),且夹槽(5941)内径与针灸针(4)外径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进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51)外表面涂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且框体(51)呈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进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55)与滑杆(53)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方向线上,且滑杆(53)表面光滑无毛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针灸进针辅助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片、定位孔、捏片、针灸针和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片顶部右端设置了调节机构,通过向上拨动齿轮,使齿轮通过齿条带动导向块移动,使导向块通过连接槽沿滑杆表面向下滑动,进而使导向块带动连接块沿滑槽内侧向下滑动,使夹块带动针灸针通过定位孔插入病患皮肤内,使针灸针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通过在连接块前侧右端设置了指针,使用者可根据指针和刻度值观测夹块的高度,利于调整针灸针的插针深度,降低了使用者的操作难度,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汪存信;干晓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20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