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3696发布日期:2021-01-01 13:4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用于子宫造影、通液通气治疗的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检查是早期的现代妇科检查中的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它通常可以检查出输卵管疾病的原因和发病位置,很多不孕症的女性都希望通过这种检查手段来找出病因。

子宫输卵管造影是通过导管向子宫腔和输卵管注入造影剂,通过x线来透视和摄片,然后再根据造影剂在输卵管和盆腔内的显影情况分析输卵管的通畅程度、阻塞的部位和宫腔的形态。

随着近年来介入技术学、材料学、影像学的发展,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salpingography,ssg)与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trbereaunlization,ftr)已逐渐取代了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成为了常用的治疗放式。

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的手术过程中,输卵管导管要进入宫腔,在对子宫、输卵管进行造影疏通和臭氧治疗时,需要借助于导管外鞘管,注入造影剂,并阻止造影剂溢出子宫影响检查和治疗效果。由于杯罩式鞘管需要按病患宫体大小配备多种型号,杯口顶紧宫颈容易损伤粘膜,造成出血。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是本发明人潜心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能安全、可靠、便捷的用臭氧治疗宫腔炎症,且导管本体能够自由形变,便于操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其中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轴心设有通液通道,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连接有锥形宫塞,所述导管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接头,所述导管本体的管壁内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定型腔,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定型腔内设有可使导管本体塑形的定型物。

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定型腔为与所述通液通道不同轴心且间隔设置的通道或开口槽,所述定型腔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通液通道的横截面尺寸。

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定型物为金属定型丝或弹簧导丝。

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定型腔为与所述通液通道同轴心的横截面为环状的通道或开口槽。

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定型物为金属网或弹簧导丝,所述金属网或弹簧导丝插置于所述通道或开口槽内。

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导管本体上位于所述定型腔与所述通液通道之间的管壁材料硬度大于所述定型腔的外管壁材料硬度。

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宫塞为圆弧锥体,所述宫塞的两端均为光滑圆弧过渡,所述宫塞的大头部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宫塞沿轴心线设有空腔,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空腔密封插置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其中所述通液通道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或等于2.4mm,所述导管本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10mm。

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导管本体、宫塞及接头均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导管本体的一端连接的宫塞设计为圆弧锥体,该导管装置用于子宫造影,使宫塞的圆弧端能保证进入宫颈口,以便减少对宫颈口的损伤,防止造影剂从子宫口的空隙中外溢,且能安全、可靠、便捷的用臭氧治疗宫腔炎症,另外在导管本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定型腔,且至少部分定型腔内设置有定型物,这样设置可保证导管本体能够自由形变,便于操作,可塑性的导管本体保证了宫塞不会因患者阴部与导管支架的高低差在顶住宫颈口时产生偏移;无需医生花费精力调整导管角度;

2、将宫塞的大头部横截面设计为椭圆形,能兼顾原发性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及流产三种症状患者的不规则宫颈口使用,适用范围更广泛,更人性化;

3、将宫塞、导管本体和接头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这样设计在临床使用中,不会被臭氧或造影剂氧化,使用更安全、可靠;

4、接头采用6:100的鲁尔接头,该接头尾端可安装单向阀或三路阀,能更好的防止药液逆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宫塞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实施例一的导管本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实施例二的导管本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实施例三的导管本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实施例三的网片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实施例三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包括导管本体1,导管本体1是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参考图3所示,该导管本体1的轴心设有通液通道2,该通液通道2的横截面为圆形,导管本体1的一端(即图中右端)连接有锥形宫塞3,该宫塞3是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参考图2所示,该宫塞3为圆弧锥体,宫塞3的两端均为光滑圆弧过渡,宫塞3的大头部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宫塞3沿轴心线设有空腔4,导管本体1的右端与空腔4通过密封圈密封插接在一起。导管本体1的左端连接有接头,接头是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实施例接头采用6:100的鲁尔接头5,鲁尔接头5的尾端用于与单向阀或三通阀连接。

导管本体1的管壁内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定型腔,其中至少部分定型腔内设有可使导管本体塑形的定型物。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定型腔设置为一个,该定型腔为与通液通道2不同轴心且间隔设置的通道或开口槽,本实施例的定型腔为通道6。该通道6的横截面尺寸小于通液通道2的横截面尺寸。该通液通道2、通道6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该通液通道2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或等于2.4mm,导管本体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10mm。

该通道6内设有定型物,该定型物为金属定型丝7。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实施例二的导管本体剖视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大部分结构与上述图1-图3所示的导管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是:该实施例的定型腔为与通液通道2同轴心的横截面为环状的开口槽8,定型物为弹簧导丝9,该弹簧导丝9插置于该开口槽8内。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塑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装置实施例三的导管本体剖视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大部分结构与上述图4所示的导管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的定型腔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定型腔为与通液通道2同轴心的横截面为环状的第一开口槽10和第二开口槽,第一开口槽10靠近通液通道2,第二开口槽远离通液通道2,且第二开口槽位于第一开口槽10的外部区域,其中第一开口槽10内未设置定型物,而第二开口槽内设置有定型物,参考图6所示,该定型物为筒状网片11,该网片11埋于第二开口槽内,且与第二开口槽浑然一体。

上述第一开口槽10的设置起缓冲作用,在导管本体1的外壁变形过大比如受到挤压,外壁变形成椭圆时,该第一开口槽10就能缓解导管本体1的形变。

导管本体1上位于第一开口槽10与通液通道2之间的管壁材料硬度大于第一开口槽外的导管本体壁材料硬度。第一开口槽10的外管壁与内管壁之间的空间给予了内管壁一定量的缓冲,以保持内管壁的内径不会产生过大的形变。

使用时,通过将导管本体1的一端连接的宫塞3设计为圆弧锥体,该导管装置用于子宫造影,使宫塞3的圆弧端能保证进入宫颈口,以便减少对宫颈口的损伤,防止造影剂从子宫口的空隙中外溢,且能安全、可靠、便捷的用臭氧治疗宫腔炎症,另外在导管本体1上设置至少一个定型腔,且至少部分定型腔内设置有定型物,参考图7所示,这样设置可保证导管本体1能够自由形变,可直、可变曲,便于操作,可塑性的导管本体1保证了宫塞3不会因患者阴部与导管支架的高低差在顶住宫颈口时产生偏移;无需医生花费精力调整导管本体1的角度;通过将宫塞3的大头部横截面设计为椭圆形,能兼顾原发性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及流产三种症状患者的不规则宫颈口使用,适用范围更广泛,更人性化;将宫塞3、导管本体1和接头5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这样设计在临床使用中,不会被臭氧或造影剂氧化,使用更安全、可靠;接头5采用6:100的鲁尔接头,该接头5的尾端可安装单向阀或三路阀,能更好的防止药液逆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