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灸释放单元及光灸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5618发布日期:2021-01-30 02:1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光灸释放单元及光灸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谱与针灸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光谱治疗和电子针灸治疗的综合光灸释放单元及光灸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针灸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通过针灸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功效。目前,为了达到针灸的效果,科研人员根据中医针灸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调动人体抗病因素和生物电的原理,产生生物电流模拟针灸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使用时,将电极片吸附在人体体表穴位处,然后通过主机进行调控脉冲信号,进而对人体起到电子针灸的目的。电子针灸虽然具有显著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电子针灸不能实现对人体的消炎作用,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需要长期进行电子针灸治疗。光谱治疗仪的治疗机理是对生物体产生光化学作用,使之产生重要的生物效应及治疗效果。细胞中线粒体对560-1400nm波段的光辐射吸收最大,在560-1400nm波段的光辐射后,线粒体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这样可以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糖元含量增加,蛋白合成增加和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加,从而加强细胞的新生,促进伤口和溃疡的愈合,同时也增加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因而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基于上述优点,很多患者进行电子针灸治疗后,需要进行光谱治疗,从而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但由于两种治疗仪不同,只能先进行一种治疗,然后再进行另一种治疗,这不仅导致整体治疗效果的下降,而且还会占用患者大量的时间,另外很多门诊或医院或理疗馆一般只有一种治疗仪器,患者还需要来回奔波去不同的地方进行治疗。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同时进行电子针灸和光谱治疗的仪器。
[000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光灸释放单元及光灸治疗系统,具有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缩短治疗时间、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治疗效果确切等优点。
[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6]
光灸释放单元,包括:
[0007]
外壳,所述外壳底部设有环形吸盘,所述环形吸盘内可拆卸设有用于电子针灸的环形电极片,所述外壳上活动设有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设有调节机构;
[0008]
内壳,所述内壳上设有光纤传导器,所述光纤传导器用于将光投射在所述环形吸盘中部镂空的位置;
[0009]
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光纤传导器至所述环形电极片的距离。
[0010]
所述环形吸盘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外壳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连接的凸起,所
述环形吸盘通过凹槽卡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环形吸盘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导电母座,所述环形电极片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与所述导电母座个数相等的导电子座,所述导电母座与所述导电子座插接连接且电路连通,所述导电母座连接有导线。
[0011]
所述环形吸盘为手动环形吸盘或电动环形吸盘。
[0012]
所述电动环形吸盘上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电动环形吸盘内部连通,所述连接头通过气管与抽气泵连接,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抽气泵连接的气管上还设有电磁阀。
[0013]
所述外壳内设有导轨,所述内壳侧壁上设有与导轨配合的u型槽,所述内壳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0014]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端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设有丝母,所述丝母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壳外侧壁下端。
[0015]
所述光纤传导器包括光纤护套,所述光纤换套内设有多根光纤,所述光纤护套端部设有石英镜片a。
[0016]
光灸治疗系统,包括:
[0017]
如上所述的多个光灸释放单元,
[0018]
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光谱治疗仪和电子针灸治疗仪,所述光谱治疗仪与所述光灸释放单元中的光纤传导器连接,所述电子针灸治疗仪通过导线与所环形述电极片连接。
[0019]
所述光灸释放单元成对设置,所述抽气泵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0020]
所述光谱治疗仪包括设置在机壳上的控制面板a以及沿同一直线依次间隔设置的光源、液体过滤镜、凸透镜和光纤传导分流器,所述光纤传导分流器包括光纤固定管,所述光纤固定管内设有多根光纤,所述光纤固定管前端设有石英镜片b,所述光纤固定管连接有光纤护套固定管,所述光纤护套固定管内设有多个所述光纤护套。
[0021]
所述光源为卤素灯,所述卤素灯上设有开口朝向液体过滤镜的聚光杯,所述光谱治疗仪上还设有多个散热风扇,所述光纤换套固定管上还设有帕尔贴散热器。
[0022]
所述电子针灸治疗仪包括设置在机壳上的控制面板b,所述控制面板b与所述电子针灸治疗仪的主机相连,所述控制面板b上设有波形选择旋钮、频率调节旋钮、强度调节旋钮和定时旋钮。
[0023]
所述机壳上设有控制面板c,所述控制面板c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伺服电机和抽气泵连接。
[0024]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0025]
通过设计光灸释放单元实现同时进行光谱治疗和电子针灸治疗,将光谱治疗与电子针灸治疗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光谱治疗和电子针灸治疗的各个优点,两者结合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和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灸释放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灸释放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灸释放单元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灸释放单元的爆炸图;
[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灸释放单元的另一视角爆炸图;
[003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动环形吸盘的工作原理图;
[0032]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动环形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动环形吸盘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34]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光谱治疗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5]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光学传导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针灸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光灸治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中,1、光灸释放单元,2、外壳,3、环形吸盘,301、手动环形吸盘,302、电动环形吸盘,4、环形电极片,5、内壳,6、调节机构,601、伺服电机,602、丝杠,603、丝母,7、光纤传导器,701、光纤护套,702、光纤,703、石英晶片a,8、凹槽,9、凸起,10、导电母座,11、导电子座,12、导线,13、连接头,14、气管,15、电磁阀,16、抽气泵,17、导轨,18、u型凹槽,19、机壳, 20、光谱治疗仪,2001、控制面板a,2002、光源,2003、液体过滤镜,2004、凸透镜,2005、光纤固定管,2006、石英晶片b,2007、光纤护套固定管,2008、聚光杯,2009、散热风扇,2010、帕尔贴散热器,21、电子针灸治疗仪,2101、控制面板b,2102、波形选择旋钮,2103、频率调节旋钮,2104、强度调节旋钮, 2105、定时旋钮,22、控制面板c,23、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40]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1]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0042]
此外,术语“上端”、“中部”、“下端”、“a”、“b”、“c”、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位置。
[0043]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连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4]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光谱治疗仪以及电子针灸治疗仪的工作原理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叙,本申请的实用新型点在于设计了同时能够同时进行光治疗和电子针灸治疗的光灸释放单元结构,针对该结构对应的对电子针灸治疗仪中的电极片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成环形结构,对光谱治疗仪发出的光通过设计的光纤传导器进行精确传导,进而释放光能量达到治疗效果。
[0045]
如图1-12所示,光灸释放单元,包括:
[0046]
外壳2,所述外壳2底部设有环形吸盘3,这里的环形吸盘3是指环形橡胶吸盘,环形
吸盘中部是镂空的,且环形吸盘作用时中部也留有镂空,便于光谱治疗,所述环形吸盘3内可拆卸设有用于电子针灸的环形电极片4,所述外壳2 上活动设有内壳5,所述外壳2与内壳5之间设有调节机构6;
[0047]
内壳5,所述内壳5上设有光纤传导器7,所述光纤传导器7用于将光投射在所述环形吸盘3中部镂空的位置;
[0048]
调节机构6,用于调节所述光纤传导器7至所述环形电极片4的距离。通过设计光灸释放单元1实现同时进行光谱治疗和电子针灸治疗,将光谱治疗与电子针灸治疗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光谱治疗和电子针灸治疗的各个优点,两者结合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和提高治疗效果。
[0049]
所述环形吸盘3上端设有凹槽8,所述外壳2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槽8配合连接的凸起9,所述环形吸盘3通过凹槽8卡接在所述外壳2上,所述环形吸盘3 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导电母座10,所述环形电极片4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与所述导电母座10个数相等的导电子座11,所述导电母座10与所述导电子座 11插接连接且电路连通,所述导电母座10连接有导线12。通过采用凹槽8与凸起9的结构设计使环形吸盘3固定在外壳2下端,连接方便快捷,且更换方便。通过采用导电母座10与导电子座11的插接方式不仅实现环形电极片4安装在环形吸盘3上,而且还直接连通电路给环形电极片4供电,连接方便快捷,导电母座10及导电子座11采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导电母座10及导电子座11的具体结构设计可以设计成与钮扣中的子母扣结构相同的形式。
[0050]
所述环形吸盘3为手动环形吸盘301或电动环形吸盘302。手动环形吸盘301 依靠人力按压实现真空吸附,电动环形吸盘302依靠电动抽气泵16实现真空吸附。环形吸盘3吸附在人体表面上的同时将环形电极片4贴附在人体表面。
[0051]
所述电动环形吸盘302上端设有连接头13,所述连接头13与所述电动环形吸盘302内部连通,所述连接头13通过气管14与抽气泵16连接,所述连接头 13与所述抽气泵16连接的气管14上还设有电磁阀15。
[0052]
所述外壳2内设有导轨17,所述内壳5侧壁上设有与导轨17配合的u型槽 18,所述内壳5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17上。设计导轨与u型槽,便于实现内壳 5相对外壳2的精确移动,进而实现精确调整光与人体表面的间距,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0053]
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设置在外壳2上端的伺服电机601,所述伺服电机601 连接有丝杠602,所述丝杠602上设有丝母603,所述丝母603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壳5外侧壁下端。通过采用小型伺服电机、丝杠的驱动方式进行调节具有精度高的优点。
[0054]
所述光纤传导器7包括光纤护套701,所述光纤换套701内设有多根光纤 702,所述光纤护套701端部设有石英镜片a703。通过光纤702实现光的传输。
[0055]
光灸治疗系统,包括:
[0056]
如上所述的多个光灸释放单元1,
[0057]
机壳19,所述机壳19内设有光谱治疗仪20和电子针灸治疗仪21,所述光谱治疗仪20与所述光灸释放单元1中的光纤传导器7连接,所述电子针灸治疗仪21通过导线12与所述环形电极片4连接。整机实现光谱治疗和电子针灸治疗的目的。
[0058]
所述光灸释放单元1成对设置,所述抽气泵16设置在所述机壳19内。
[0059]
所述光谱治疗仪20包括设置在机壳19上的控制面板a2001以及沿同一直线依次间
隔设置的光源2002、液体过滤镜2003、凸透镜2004和光纤传导分流器,所述光纤传导分流器包括光纤固定管2005,所述光纤固定管2005内设有多根光纤2006,所述光纤固定管2005前端设有石英镜片b2006,所述光纤固定管2005 连接有光纤护套固定管2007,所述光纤护套固定管2007内设有多个所述光纤护套701。这里的光谱治疗仪可以选用长春光机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光谱治疗仪,并对其进行应用,使用时将光纤传导分流器安装在凸透镜的前端,将该公司生产的光谱治疗仪发出的光照射在石英晶片b上,然后通过光纤实现传输。
[0060]
所述光源2002为卤素灯,所述卤素灯上设有开口朝向液体过滤镜2003的聚光杯2008,所述光谱治疗仪20上还设有多个散热风扇2009,所述光纤换套固定管2007上还设有帕尔贴散热器2010。
[0061]
所述电子针灸治疗仪21包括设置在机壳19上的控制面板b2101,所述控制面板b2101与所述电子针灸治疗仪21的主机相连,所述控制面板b2101上设有波形选择旋钮2102、频率调节旋钮2103、强度调节旋钮2104和定时旋钮2105。这里的电子针灸治疗仪可以选用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 cmns6-1型电子针灸治疗仪。
[0062]
所述机壳19上设有控制面板c22,所述控制面板c22连接有plc控制器23,所述plc控制器23分别与所述伺服电机601和抽气泵16连接。
[0063]
本实用新型的光灸治疗系统的工作过程:
[0064]
使用时,先将光灸释放单元1中的环形吸盘3放置在需要治疗的部位,然后启动抽气泵16,抽气泵16将环形吸盘3中的空气抽出,实现真空吸附在人体表面,然后通过伺服电机601调节内壳5相对外壳1的位置,进而实现调节光照距离,然后启动光谱治疗仪20和电子针灸治疗仪21,光谱治疗仪20可以精准发出560~1400nm的综合光谱波段,此波段亦称“彩虹之光”。其中620~650nm波段、810nm波段、760~1400nm波段的光在临床应用上最为广泛。620~650nm 波段的光主要用于促进伤口愈合,提升线粒体氧合能力,促进atp合成、分解,增加细胞再生能力,加快组织修复;810nm波段的光主要用于止痛,减少5-羟色胺等引起疼痛的介质数量,同时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降低疼痛;760~1400nm 波段的光主要用于深度消炎,增加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降低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引导人体进行免疫调节,消除过敏及炎症反应。通过大功率、高能量的技术手段可实现光能转化为生物能而作用于皮下70~110mm深度的能量渗透效应,达到临床应用中局部深部热疗的治疗效果。具体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波段。电子针灸治疗仪21可以实现波形、频率、强度和治疗时间的调节。光谱治疗仪20发出的光经石英晶片b2006传输给多根光纤702,多根光纤702均匀分成多股,每股包裹上光纤护套701形成光纤传导器7,然后经光纤传导器7末端的石英晶片a703照射在人体表面进行光谱治疗。同时电子针灸治疗仪21通过导线12给环形电极片4供电,环形电极片4 对人体进行针灸治疗。本申请的光灸治疗系统实现了同时对人体同一部分的光谱治疗及电子针灸治疗的目的,具有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好的优点。
[0065]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66]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