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指延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8740发布日期:2021-06-04 17:5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指延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指延长器。


背景技术:

2.先天性手部畸形现在已成为继先天性心脏病之后发病率第二位的出生缺陷。先天性手部畸形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是多指、并指,也有手指缺失,还有一部分患者的手指是发育不良,以手指短小或指节缺失为特征。当然,除了先天缺陷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创伤导致的手指缺损、短小;先天性和继发性的手指短小、指节缺失会严重影响手部功能及外形,现有技术中通过手术配合手指延长器可有效的辅助手指延长,尽可能恢复手部功能。
3.现有的手指延长器是仿照iiizarov支架制作的,支架包裹在手指外围对手指进行固定,器械整体比较笨重,增加了手指负担,影响手指活动,容易对邻近手指造成损伤,且现有手指延长器主要是单节指骨延长,传统的延长是平面延长,容易造成成角移位,所以急需一种新的手指延长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巧,不会影响手指活动的手指延长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手指延长器整体比较笨重,仅限于单节延长,容易出现成角畸形、对邻近手指造成损伤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指延长器,包括:
6.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内部沿长轴方向开设有弧形滑槽,弧形固定板上沿弧形滑槽方向开设有一个或若干个长槽;
7.固定机构,包括弧形滑板,所述弧形滑板与弧形滑槽插接,并沿着弧形滑槽滑动,且弧形滑板两端分别从固定板两端伸出,在弧形滑板两伸出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弧形上与长槽对应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可拆卸式安装有克氏针。
8.优选的,所述弧形固定板贴合在手指位于手背一侧或者位于手心一侧。
9.优选的,所述弧形固定板中心处沿长轴方向开设有长槽。
10.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一个或若干个螺孔。
11.进一步的克氏针穿过所述螺孔,克氏针上套接有螺栓,并通过所述螺栓将克氏针固定在螺孔上。
12.优选的,所述弧形固定板上靠近第二固定板至少一边沿长槽方向开设有定位槽,固定螺丝穿过定位槽与第二固定板侧边啮合连接,将第二固定板固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弧形固定板贴合在手指位于手背一侧或者位于手掌一侧,方便手指活动,解决现有延长器固定在手指两侧或包裹在手指外围,在手指活动时,会对邻近手指造成损伤的问题,克氏针固定途经三个点,三维立体延长稳定可靠,避免了平面延长容易出现移位、成角等风
险,设置有固定机构,根据需求通过弧形滑板沿着滑槽滑动,调节固定处,操作简单方便,且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单个弧形固定板上可安装多个弧形滑板,同时对多节指骨进行延长操作,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该装置结构简单轻巧,配搭时不会增加负担,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5.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指延长器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指延长器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指延长器侧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弧形固定板;2、弧形滑槽;3、长槽;4、固定机构;401、弧形滑板;402、第一固定板;403、第二固定板;404、螺孔;405、克氏针;406、螺栓;5、定位槽;6、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一种手指延长器,包括:
23.弧形固定板1,弧形固定板1内部沿长轴方向开设有弧形滑槽2,弧形固定板1上沿弧形滑槽2方向开设有一个或若干个长槽3;
24.固定机构4,包括弧形滑板401,弧形滑板401与弧形滑槽2插接,并沿着弧形滑槽2滑动,且弧形滑板401两端分别从固定板两端伸出,在弧形滑板401两伸出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板402,弧形上与长槽3对应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固定板403,其中,第一固定板402和第二固定板403上均可拆卸式安装有克氏针405。
25.本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弧形固定板1中心处沿长轴方向开设有长槽3,工作时,于患指中段侧方切开,分离皮下组织,保护好指侧血管神经束,切开骨膜,行骨膜下剥离,显露指骨,用超声骨刀从指骨中段横行截断,弧形固定板1贴合在手指位于手背一侧或者位于手掌一侧,弧形滑板401插入弧形滑槽2内部,使得第二固定板403卡入长槽3内部,并沿着长槽3滑动,滑动至截骨平面两侧,弧形固定板1上靠近第二固定板403两侧均沿长槽3方向开设有定位槽5,通过固定螺丝6穿过定位槽5与第二固定板403侧边啮合连接,将第二固定板403的位置固定锁紧,其中,第一固定板402和第二固定板403上均开设有1个或多个螺孔404,克氏针405横向对穿穿过第一固定板402,纵向穿透掌侧或背侧指骨皮质,第二固定板403合适的螺孔404,横插入指骨内,也可在第一固定板402和第二固定板403上的多个螺孔404均插入克氏针405,其中,如图4所示,两或多个螺孔404位置错开分布,避免同一侧的两个克氏针405从同一骨头截面插入,造成骨头劈裂,克氏针405上套接有螺栓406,并通过螺栓406将克氏针405固定在螺孔404上,当需要对多节骨头进行固定时,将多个固定机构4安装在弧形滑槽2上之后,以平均每天1mm速度缓慢滑动调节固定机构4的位置,达到延长残指的功能。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