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疼痛护理用冰敷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2609发布日期:2021-05-28 10:50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疼痛护理用冰敷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疼痛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疼痛护理用冰敷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疼痛科面对的病人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外部创伤造成的肿胀和骨折骨裂的疼痛难忍,在病床长时间的休养中除了服用止痛药之外,在身体疼痛的四肢及关节部位进行冰敷,能够降低局部痛阈,收缩局部的血管,从而减轻局部肿胀。

因为需要担心冰袋外侧液化的水可能会浸湿出血的伤口,伤口外侧需要覆盖薄棉布,又需要时常观察冰敷的效果,因此目前的冰敷方法多是用手掌直接按住冰袋在伤口,这样做不仅冰袋融化快易冻手,而且冰敷的效果也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疼痛护理用冰敷辅助装置,通过传热能力差的保护壳上固定耳的中间孔固定绳带将装置固定在需要冰敷的位置,避免了手掌直接作用力对冰袋的加速融化;通过固定孔连接的第一绞绳和第二绞绳,改变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的弯曲程度使之贴近皮肤,提升并稳定了冰袋的冰敷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疼痛护理用冰敷辅助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为一端敞口的棱台状壳体结构,所述保护壳顶面四个侧边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保护壳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半月槽,所述保护壳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半月槽;所述第一半月槽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弹性板,所述第一弹性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且两个第一连接柱分别与第一半月槽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绞绳;

所述第二半月槽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弹性板,所述第二弹性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且两个第二连接柱分别与第二半月槽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绞绳,利用第一绞绳和第二绞绳的底端可以对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的弯曲程度进行调整,进而能够调节保护壳内冰袋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冰敷的效果;

所述保护壳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中间位置的外侧壁旋合连接有螺帽,所述第一绞绳和第二绞绳的一端均与螺帽的外柱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柱外侧壁的顶部旋合连接有锁止环,锁止环的底部位于螺帽顶部,锁止环用于进一步固定螺帽的位置。

进一步在于:所述保护壳的内顶面粘接固定有两个胶带条,用于粘贴和固定冰袋。

进一步在于:所述保护壳的外侧壁位于两个第一半月槽的顶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耳,通过在固定耳上固定绳带,便于将该装置固定于需要冰敷的位置。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半月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半月槽的宽度,所述第一弹性板的两端间距大于第二弹性板的两端间距,两个第一弹性板之间固定身体较为宽厚的腿部和腰背,两个第二弹性板之间固定身体较为细窄的肘膝和踝部。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尺寸相同,防止因装置固定在身体表面太过贴近导致的受力点部分皮肤血液不通畅。

进一步在于:所述螺帽和锁止环的外径相同,保证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可以稳定的上下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绞绳和第二绞绳与螺帽连接,且螺帽与螺柱之间旋合连接,从而能够利用第一绞绳和第二绞绳对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的弯曲程度进行调节,进而能够使得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与患者皮肤贴合,保证冰袋对疼痛处进行冰敷,提高了冰袋的稳定性,这样能够提高冰敷的效果;通过在保护壳上固定耳中固定绳带,便于将该装置固定在患者需要冰敷的位置,避免了手掌直接作用力对冰袋的加速融化的情况出现,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半月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保护壳底部示意图。

图中:100、保护壳;101、胶带条;110、连接筒;200、第一半月槽;201、固定耳;210、第一弹性板;220、第一连接柱;230、第一绞绳;300、第二半月槽;310、第二弹性板;320、第二连接柱;330、第二绞绳;400、螺柱;410、螺帽;420、锁止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疼痛护理用冰敷辅助装置,包括保护壳100,保护壳100为一端敞口的棱台状壳体结构,保护壳100顶面四个侧边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筒110,保护壳10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半月槽200,保护壳10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半月槽300;第一半月槽200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弹性板210,第一弹性板210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220,且两个第一连接柱220分别与第一半月槽200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弹性板210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绞绳230,便于装置在进行冰敷时两个方向都可以固定使用;

第二半月槽300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弹性板310,第二弹性板310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320,且两个第二连接柱320分别与第二半月槽300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二弹性板310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绞绳330,第一绞绳230和第二绞绳330的底端决定了可以上下弯曲的第一弹性板210和第二弹性板310与保护壳100内冰袋的距离,从而改变冰敷的效果;

保护壳100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螺柱400,螺柱400中间位置的外侧壁旋合连接有螺帽410,第一绞绳230和第二绞绳330的一端均与螺帽410的外柱面固定连接,螺柱400外侧壁的顶部旋合连接有锁止环420,锁止环420的底部位于螺帽410顶部,锁止环420用于进一步固定螺帽410的位置。

保护壳100的内顶面粘接固定有两个胶带条101,用于粘贴和固定冰袋;保护壳100的外侧壁位于两个第一半月槽200的顶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耳201,固定耳201的中间孔固定绳带将装置固定于需要冰敷的位置;第一半月槽200的宽度大于第二半月槽300的宽度,第一弹性板210的两端间距大于第二弹性板310的两端间距,两个第一弹性板210之间固定身体较为宽厚的腿部和腰背,两个第二弹性板310之间固定身体较为细窄的肘膝和踝部。

第一连接柱220和第二连接柱320的尺寸相同,防止因装置固定在身体表面太过贴近导致的受力点部分皮肤血液不通畅;螺帽410和锁止环420的外径相同,在对螺帽410对第一绞绳230和第二绞绳330进行收卷后,利用锁止环420对螺帽410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能够保证螺帽410的位置不发生变化,保证第一弹性板210和第二弹性板310可以稳定的进行弯曲作业。

工作原理:使用时,冰袋粘贴在胶带条101上固定,将装置连同冰袋缓慢地扣合在需要冰敷的疼痛处,利用螺帽410在螺柱400上旋合转动,拉动第一绞绳230和第二绞绳330,从而提拉第一弹性板210和第二弹性板310的顶部高度,使第一弹性板210和第二弹性板310贴合疼痛处边缘的皮肤;

当冰袋的冰敷感觉达到预期时,固定螺帽410的位置,并用锁止环420进一步固定螺帽410不打滑,利用穿过四个固定耳201的绳带系在身体疼痛处外侧将该装置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