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阴道瘘专用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7928发布日期:2021-07-06 21:4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膀胱阴道瘘专用尿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解决患者出现膀胱阴道瘘后、阴道长期异常漏尿的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膀胱瘘口快速愈合的膀胱阴道瘘专用尿管。


背景技术:

2.膀胱阴道瘘是一个全球性医疗卫生问题,是指尿液不由自主地从膀胱和阴道之间的异常解剖通道逸出,易导致反复感染,给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造成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膀胱阴道瘘的原因包括:子宫切除术后等手术的损伤,梗阻性难产,放疗或外伤。目前,对于出现膀胱阴道瘘患者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留置尿管3~6个月、局部皮肤护理的方式,一部分膀胱阴道瘘患者可自行愈合;若无法自行愈合的患者,可在3个月后行手术治疗。然而,留置普通尿管的方式,无法解决患者阴道不停漏尿的问题,患者生活质量极差,每天需要更换数十块尿不湿。另外,现有将肾盂中尿液直接引出体外的肾盂造瘘术,患者需要有创操作,术后双侧后腰需悬挂造瘘袋,不但患者生活质量较低,容易脱管,而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常造成慢性肾盂炎症,患者肾功能易受损伤。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膀胱阴道瘘的尿液引出方式和装置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解决患者出现膀胱阴道瘘后、阴道长期异常漏尿的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膀胱瘘口快速愈合的膀胱阴道瘘专用尿管。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膀胱阴道瘘专用尿管包括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由中空的尿管主体构成,尿管主体的中部设置有膀胱尿液连接管,所述尿管主体的内部、膀胱尿液连接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管连接管;所述尿管主体上端的中部设置有尿液连接管入口,尿液连接管入口与膀胱尿液连接管的上端相连,尿管主体上端的尿液连接管入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管插接入口,且支架管插接入口与相应的支架管连接管的上端相连;所述尿管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排尿连接端,所述膀胱尿液连接管和支架管连接管的下端均与排尿连接端的出液口相连通,并且,排尿连接端通过延长连接管与尿袋的进液口相连;所述导尿管的上端设置有j型支架管,j型支架管的一端与支架管插接入口相连,j型支架管的另一端沿着患者输尿管进入到患者肾盂内部。
5.所述j型支架管包括肾盂回弯内置段,肾盂回弯内置段的端部设置有布置于患者输尿管内的输尿管内置段;输尿管内置段的端部设置有布置于患者膀胱内的膀胱内置段,且膀胱内置段的端部设置有尿道外口段。以利用j型支架管上相互连接的肾盂回弯内置段、输尿管内置段、膀胱内置段和尿道外口段,将患者肾盂中的尿液直接引流到导尿管内。
6.所述j型支架管的尿道外口段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接头。以方便j型支架管与导尿管内部的支架管连接管的相互连接。
7.所述j型支架管的尿道外口段端部的连接接头通过支架管固定缝合线,与所述导
尿管的尿管主体内部的支架管连接管的中上部相缝合连接。以通过支架管固定缝合线将j型支架管的端部与支架管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确保尿液的顺利引流。
8.所述导尿管内部的支架管连接管上、与j型支架管端部的连接接头相缝合的位置,设置有硬质缝合部。以便于支架管固定缝合线将j型支架管端部的连接接头,稳固缝合在导尿管内部的支架管连接管上。
9.所述导尿管的尿管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尿管固定水囊,尿管固定水囊的注液口与尿管主体内部的水囊注液管相连,且水囊注液管的端部与导尿管下部外壁上设置的水囊注水口相连。以通过水囊注水口和水囊注液管,向导尿管上部的尿管固定水囊内注入液体,进而利用膨胀的尿管固定水囊将导尿管固定在患者膀胱内。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由中空的尿管主体构成的导尿管,尿管主体的中部设置有膀胱尿液连接管,尿管主体的内部、膀胱尿液连接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管连接管;尿管主体上端中部的尿液连接管入口与膀胱尿液连接管的上端相连,尿管主体上端两侧的支架管插接入口与相应的支架管连接管的上端相连;膀胱尿液连接管和支架管连接管的下端,均与尿管主体下端的排尿连接端的出液口相连通,且排尿连接端通过延长连接管与尿袋的进液口相连;导尿管的上端设置有j型支架管,j型支架管的一端与支架管插接入口相连,j型支架管另一端沿着患者输尿管进入到患者肾盂内部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可解决患者出现膀胱阴道瘘后、阴道长期异常漏尿的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由于尿液直接引出体外,膀胱瘘口不再过尿,有利于膀胱瘘口的快速愈合。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图1中的j型支架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图1中的导尿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图3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16.图中序号说明:1 j型支架管、2导尿管、3支架管固定缝合线、4尿袋、5肾盂回弯内置段、6输尿管内置段、7膀胱内置段、8尿道外口段、9连接接头、10尿管主体、11支架管连接管、12膀胱尿液连接管、13支架管插接入口、14尿液连接管入口、15硬质缝合部、16排尿连接端、17水囊注水口、18尿管固定水囊、19水囊注液管、20注水管、21患者肾盂、22患者输尿管、23患者膀胱。
具体实施方式
17.根据图1~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膀胱阴道瘘专用尿管包括由中空的尿管主体10构成的导尿管2,导尿管2的尿管主体10的中部设置有膀胱尿液连接管12,尿管主体10的内部、膀胱尿液连接管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管连接管11。尿管主体10上端的中部设置有尿液连接管入口14,尿液连接管入口14与膀胱尿液连接管12的上端相连接。并且,尿管主体10上端的尿液连接管入口14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支架管插接入口13;支架管插接入口13与相应的支架管连接管11的上端相连接。
18.导尿管2的尿管主体10的上端设置有两根j型支架管1。j型支架管1包括布置于患者肾盂21内的肾盂回弯内置段5,肾盂回弯内置段5的端部设置有布置于患者输尿管22内的输尿管内置段6。输尿管内置段6的端部,则设置有布置于患者膀胱23内的膀胱内置段7;且膀胱内置段7的端部设置有尿道外口段8。j型支架管1的尿道外口段8的外端与导尿管2上端的支架管插接入口13相连接,j型支架管1的另一端沿着患者输尿管22进入到患者肾盂21内部。从而,利用j型支架管1上相互连接的肾盂回弯内置段5、输尿管内置段6、膀胱内置段7和尿道外口段8,将患者肾盂21中的尿液直接引流到导尿管2内。
19.为了方便j型支架管1与导尿管2内部的支架管连接管11的相互连接,j型支架管1的尿道外口段8的端部设置有质地略硬的连接接头9。同时,j型支架管1的尿道外口段8端部的连接接头9通过支架管固定缝合线3,与导尿管2的尿管主体10内部的支架管连接管11的中上部相缝合连接;进而通过支架管固定缝合线3,将j型支架管1的端部与支架管连接管11连接在一起,以确保尿液的顺利引流。出于将j型支架管1端部的连接接头9稳固缝合在导尿管2内部的支架管连接管11上的目的,导尿管2内部的支架管连接管11上、与j型支架管1端部的连接接头9相缝合的部位,设置有硬质缝合部15。
20.导尿管2的尿管主体10的下端设置有排尿连接端16,尿管主体10内部的膀胱尿液连接管12和两根支架管连接管11的下端,均与排尿连接端16的出液口相连通;并且,排尿连接端16还通过延长连接管与收集尿液的尿袋4的进液口相连接。导尿管2的尿管主体10的上部设置有球形的尿管固定水囊18,尿管固定水囊18的注液口与尿管主体10内部的水囊注液管19相连接。水囊注液管19的端部与导尿管2下部外壁上设置的水囊注水口17相连接,水囊注水口17与注水管20相连,且水囊注水口17处设置有截止阀。从而,通过水囊注水口17和水囊注液管19,向导尿管2上部的尿管固定水囊18内注入液体,以利用膨胀的球形尿管固定水囊18,将导尿管2固定在患者膀胱23内,确保器具的使用可靠性。
21.该膀胱阴道瘘专用尿管使用时,首先,将j型支架管1前端的肾盂回弯内置段5,经由患者膀胱23、并沿着患者输尿管22伸入到患者肾盂21内部。然后,在患者体外,利用支架管固定缝合线3,分别将两根j型支架管1尿道外口段8端部的连接接头9,与导尿管2内部、相对应的支架管连接管11的硬质缝合部15缝合在一起,以通过j型支架管1上相互连接的肾盂回弯内置段5、输尿管内置段6、膀胱内置段7和尿道外口段8,将患者肾盂21中的尿液顺利引流到导尿管2内。之后,把导尿管2下端的排尿连接端16通过延长连接管与收集尿液的尿袋4相连接,再通过水囊注水口17和水囊注液管19,向导尿管2上部的尿管固定水囊18内注入液体,进而利用膨胀的球形尿管固定水囊18,将导尿管2稳固地固定在患者膀胱23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