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性心衰患者用病床

文档序号:25502752发布日期:2021-06-18 16:1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性心衰患者用病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性心衰患者用病床。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因此,心衰患者需要尽量减少增加心脏负担的动作,心衰患者在急性发病期通常需要半卧位甚至是坐位以抬高上半身从而保证呼吸顺畅,同时需要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的回心血量。

然而目前临床上的病床只能升高头位或足位,升高头位虽然可以抬高患者上半身,但是无法有效对患者的上半身进行固定,患者容易向侧边倾倒,而因为无法降低足位,患者只能坐在病床边沿以使得双腿下垂,若无人看护或者看护人不注意,患者容易坠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性心衰患者用病床,该急性心衰患者用病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抬高患者上半身同时对患者的上半身进行固定,而且使患者的腿部可方便安全的垂放,实用性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急性心衰患者用病床,包括床架和设于所述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相互铰接的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头端的底面连接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可带动所述前板向上倾斜,所述前板上设有靠垫,所述靠垫上开设有与人体上半身适配的倚靠凹槽;所述后板中部开设有放置通孔,所述放置通孔内嵌设有适配的垫板,所述垫板的底面连接有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可带动所述垫板相对所述床板向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倚靠凹槽位于人体腰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左环臂和右环臂,所述左环臂和所述右环臂均呈背向所述倚靠凹槽凹的弧形,所述左环臂和所述右环臂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靠垫为气囊垫或海绵垫。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为电动伸缩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床架可拆卸连接有脚垫,所述脚垫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适配的开口,所述开口从所述脚垫的边缘延伸至所述脚垫的中部,所述脚垫通过所述开口容纳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而位于所述放置通孔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倚靠凹槽表面均匀设有若干弧形凸起。

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病床的前板可向上倾斜,从而可根据需要抬高患者的上半身使得患者处于躺卧状态,以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在前板上设置的靠垫上开设有倚靠凹槽可刚好容纳放置患者的上半身,同时设置的左环臂和右环臂连接可环绕患者的腰部,使得靠垫呈从背后拥抱患者的姿势,对患者的上半身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增加了患者躺卧的安全度和舒适度。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后板开设的放置通孔和垫板结合,在患者的双腿无需垂落时,垫板刚好嵌合于放置通孔上使得后板顶面水平,不影响后板的正常实用,而在患者的双腿需要垂放时,可通过第二升降机构抬高垫板,使得垫板位于后板上方,露出放置通孔,此时患者的双腿就可以放入放置通孔中垂放,同时还可根据需要趴在垫板上,避免了患者坐在病床边沿不小心坠倒的现象。此外,在放置通孔正下方设置脚垫可用于支撑患者的双脚,提升患者双腿垂放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急性心衰患者用病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图中,1-床架,2-前板,3-后板,31-放置通孔,4-靠垫,41-倚靠凹槽,411-弧形凸起,42-右环臂,43-左环臂,5-垫板,6-第二升降机构,7-第一升降机构,8-脚垫,81-开口。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优的实施例中,一种急性心衰患者用病床,包括床架1和设于所述床架1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相互铰接的前板2和后板3,所述前板2头端的底面连接有第一升降机构7,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为电动伸缩杆,其可带动所述前板2向上倾斜,从而可根据需要抬高所述前板从而抬高患者的上半身使得患者呈半卧位。

所述前板2上设有靠垫4,所述靠垫4可与所述前板2采用粘合等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靠垫4为气囊垫或海绵垫,所述靠垫4上开设有与人体上半身适配的倚靠凹槽41,患者的上半身可刚好容纳放置于所述倚靠凹槽41内,与此同时,所述倚靠凹槽41位于人体腰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左环臂43和右环臂42,所述左环臂43和所述右环臂42均呈背向所述倚靠凹槽凹的弧形,所述左环臂43和所述右环臂42可拆卸连接,具体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为粘合连接或扣合连接等,当所述左环臂43和所述右环臂42连接时,可环绕扣住患者的腰部,此时,所述靠垫4呈从背后拥抱患者的姿势,对患者的上半身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增加了患者躺卧的安全度和舒适度。而为了使得患者躺卧更舒适,所述倚靠凹槽41表面均匀设有若干弧形凸起411,所述弧形凸起411还可增加所述倚靠凹槽41和人体的摩擦力,避免患者下滑。

所述后板3中部开设有放置通孔31,所述放置通孔31内嵌设有适配的垫板5,所述垫板5的底面连接有第二升降机构6,所述第二升降机构6也为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升降机构6可带动所述垫板5相对所述床板向上移动,即,当需要露出所述放置通孔31时,控制所述第二升降机构6使得所述垫板5向上升起,此时,患者的双腿即可放入所述放置通孔31而处于垂放状态,无需坐到病床边沿,安全性高,同时,患者的上半身还可趴在升起的所述垫板5上。

为了使得患者双腿垂放时双脚具有支撑,所述床架1可拆卸连接有脚垫8,所述脚垫8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6即所述电动伸缩杆适配的开口81,所述开口81从所述脚垫8的边缘延伸至所述脚垫8的中部,所述脚垫8通过所述开口81容纳所述第二升降机构6而位于所述放置通孔31的正下方,从而使得患者双腿在垂放时双脚可以放在所述脚垫8上。

上述所述电动伸缩杆的结构、安装方法以及操作方法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为节约篇幅就不在赘述了。

上述病床的使用方法为:

1.让患者躺卧在所述床板上,同时使得患者的上半身至于所述倚靠凹槽41中,并将所述左环臂43和所述右环臂42连接;

2.当患者需要抬高上半身时,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7使得所述前板2向上倾斜即可;

3.当患者的双腿需要垂放时,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升降机构6使得所述垫板5上升露出所述放置通孔31,患者的双腿即可穿过所述放置通孔31进行垂放,此时,患者的上半身可以继续躺卧于所述前板2上,也可以选择趴卧在升起的所述垫板5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心衰患者用病床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不仅可抬高患者上半身同时对患者的上半身进行固定,而且使患者的腿部可方便安全的垂放,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