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动驱动机构及其筋膜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4319发布日期:2021-06-29 23:4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高频振动驱动机构及其筋膜枪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按摩装置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频振动驱动机构及其筋膜枪。



背景技术:

随着运动人群日益壮大,人们在受益于运动的同时,运动性疲劳成为运动人群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运动过后肌肉紧张、乳酸堆积、缺氧,尤其是过度运动后,肌肉很僵硬,很难靠自己恢复。筋膜枪地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筋膜枪利用电机的高速旋转带动按摩头产生高频的震动作用到肌肉深层,达到减少局部组织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振幅是评价筋膜枪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在的筋膜枪在追求振幅的同时很难同时满足平稳度要求,怎样提供一款振幅深、冲击力适度且平稳度高的筋膜枪是筋膜枪面临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频振动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

电机支架,用于承载所述电机;

偏心轮,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且可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以及

往复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偏心轮上且可在偏心轮的带动下高频往复运动;

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以及伸出所述电机主体且可相对于电机主体高速旋转的电机轴;

所述电机支架具有两相背离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电机支架的第一侧形成有适合电机主体的电机容置位,所述电机支架的第二侧形成有适合偏心轮的偏心轮容置位;所述电机支架的中部开设有电机轴孔;所述电机轴自电机支架的第一侧穿过电机轴孔并伸出至电机支架的第二侧后与偏心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支架包括:

支架主体;以及

自所述支架主体上向外延伸形成的固定凸耳;

所述支架主体与固定凸耳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凸耳自电机支架的第一侧延伸至电机支架的第二侧,所述固定凸耳与支架主体之间于电机支架的第一侧形成电机容置位。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包括:

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呈平板状结构,且最外端的外轮廓呈圆形,所述承载部的最外端的外径大于或等于电机主体的外径;所述电机轴孔开设于承载部的中部,且所述电机轴孔的中心轴线与承载部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以及

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自所述承载部的外缘于电机轴孔的轴向上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的径向上的至少两相对侧形成有扇形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位于电机支架的第二侧,所述加强部的内轮廓与偏心轮的外轮廓相适应,所述加强部与承载部之间形成偏心轮容置位。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轮包括:

偏心轮主体,所述偏心轮主体具有两相背离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电机主体位于偏心轮主体的第一侧;所述偏心轮主体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电机轴的主轴孔;以及

偏心轴,设置于所述偏心轮主体的第二侧;所述偏心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且偏离于主轴孔的中心轴线;

所述偏心轴的中心轴线与主轴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离距离为8mm~12mm。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轮主体与偏心轴的衔接处设置有偏心凸台,所述主轴孔贯通偏心凸台;所述偏心轴与偏心轴凸台的衔接处设置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与偏心轴同轴设置,且所述加强柱的外径大于偏心轴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轮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置于偏心轮主体的第一侧,所述主轴孔贯穿偏心轮主体及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开设有紧固孔,所述紧固孔的中心轴线垂直于主轴孔的中心轴线。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一种筋膜枪,包括:

壳体;

按摩头,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及

高频振动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固定连接按摩头;所述高频振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按摩头相对于壳体作高频往复运动;

所述高频振动驱动机构为如上所述的高频振动驱动机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于电机与偏心轮之间设置电机支架,实现高频振动驱动机构的快速安装固定;将所述电机支架设置呈一体成型,保障所述电机支架的稳固性;于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加强部及扇形缺口,有效减轻自重,减少摩擦;将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距离设置为8mm~12mm,可提供更适于人体肌肉击打强度的震幅;通过于所述偏心轴处设置偏心凸台及加强柱,增加偏心轴的强度;同时,应用本申请高频振动驱动机构的筋膜枪,自重轻且稳定性强,同时可为人体肌肉筋膜提供振幅深、冲击力适度的击打按摩,性能更佳,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高频振动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电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电机支架的第一视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电机支架的第二视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偏心轮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偏心轮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6,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频振动驱动机构,所述高频振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0、电机支架20、偏心轮30及往复件40。

所述电机10包括电机主体及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伸出所述电机主体且可相对于电机主体高速旋转。

所述电机支架20用于承载所述电机10。所述电机支架20包括支架主体21及固定凸耳22。

本申请中,所述电机支架20一体成型,所述固定凸耳22自支架主体21上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固定凸耳22用于固定连接外部安装位,进而将所述高频振动驱动机构固定安装至相关结构件上。

具体地,如图2~4所示,所述电机支架20具有两相背离的第一侧201及第二侧202,所述电机支架20的第一侧201形成有适合电机主体的电机容置位210,所述电机支架20的第二侧202形成有适合偏心轮30的偏心轮容置位220。所述电机支架20的中部开设有电机轴孔23,所述电机轴自电机支架20的第一侧201穿过电机轴孔23并伸出至电机支架20的第二侧202后与偏心轮30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3,所述固定凸耳22自电机支架20的第一侧201延伸至电机支架20的第二侧202,所述固定凸耳22与支架主体21之间于电机支架20的第一侧201形成电机容置位210。

所述支架主体21包括承载部211及加强部212。请参考图4,附图4中的虚线示出所述承载部211的最外端的外轮廓,所述承载部211呈平板状结构,其最外端的外轮廓呈圆形,且所述承载部211的最外端的外径d大于或等于电机主体的外径,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211的最外端的外径d无限接近于电机主体的外径。所述电机轴孔23开设于承载部211的中部,且所述电机轴孔23的中心轴线与承载部21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加强部212自所述承载部211的外缘于电机轴孔23的轴向上延伸形成于所述电机支架20的第二侧202。

为有效减轻所述电机支架20的重量,减少所述电机10与电机支架20之间的摩擦,所述承载部211的径向上的至少两相对侧形成有扇形缺口230。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偏心轮30包括偏心轮主体31、偏心轴32及连接轴33。

所述偏心轮主体31的直径小于电机主体的直径,所述加强部212的内轮廓与偏心轮30的外轮廓相适应,所述支架主体21的加强部212与承载部211之间形成所述偏心轮容置位220。

所述偏心轮主体31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电机轴的主轴孔34,所述偏心轴32的中心轴线平行且偏离于主轴孔34的中心轴线。本申请中,所述偏心轴32的中心轴线与主轴孔34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偏离距离为8mm~12mm。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偏心轮主体31具有两相背离的第一侧301及第二侧302。

所述连接轴33设置于偏心轮主体31的第一侧301,所述连接轴33用于固定连接电机轴。所述主轴孔34贯通所述连接轴33及偏心轮主体31形成通孔,所述连接轴3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主轴孔34相连通的紧固孔35,所述紧固孔35的中心轴线垂直于主轴孔34的中心轴线。所述电机主体位于偏心轮主体31的第一侧,所述电机轴穿设于所述主轴孔34内,所述高频振动驱动机构通过外部紧固件将偏心轮30的连接轴33与电机10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孔35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紧固件具有与紧固孔35的内螺纹相吻合的外螺纹。

所述偏心轴32设置于所述偏心轮主体31的第二侧302。所述偏心轮主体31的第二侧302在所述偏心轴32与偏心轮主体31的衔接处设置有偏心凸台36,所述偏心轴32位于偏心凸台36上,所述主轴孔34贯通所述偏心凸台36。所述偏心轴32与偏心轴凸台36的衔接处还设置有加强柱37,所述加强柱37与偏心轴32同轴设置,且所述加强柱37的外径大于偏心轴32的外径。

通过于所述偏心轴32处设置偏心凸台36及加强柱37,有效增加所述偏心轴32的强度,提升所述偏心轴32的性能。

具体实施时,将所述电机10置于电机支架20的第一侧,所述电机10的电机轴穿过电机支架20上的电机轴孔23后进入偏心轮30的主轴孔34内;再利用外部紧固件固定连接轴33与电机轴,以使所述偏心轮30与电机10固定连接;最后,将所述往复件40可转动的连接至所述偏心轮30的偏心轴32上,进而完成所述高频振动驱动机构的组装。所述电机10通电后驱动电机轴飞速旋转,飞速旋转的电机轴即可带动偏心轮30飞速旋转,所述偏心轮30即可带动往复件40实现高频往复运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一种筋膜枪,所述筋膜枪包括壳体、按摩头及高频振动驱动机构。

所述按摩头的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高频振动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固定连接按摩头,所述高频振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按摩头相对于壳体作高频往复运动进而形成高频振动。所述高频振动驱动机构为如上所述的高频振动驱动机构。

本申请的高频振动驱动机构通过于电机10与偏心轮30之间设置电机支架20,实现高频振动驱动机构的快速安装固定;将所述电机支架20设置呈一体成型,保障所述电机支架20的稳固性;于所述支架主体21上设置加强部212及扇形缺口,在有效控制所述电机支架20的自重的同时提升所述电机支架20的承载能力,同时减少所述电机主体与电机支架20之间的摩擦;将所述偏心轮30的偏心距离设置为8mm~12mm,可提供更适于人体肌肉击打强度的震幅,使其更适用于筋膜枪;通过于偏心轴32处设置偏心凸台36及加强柱37,有效增加偏心轴32的强度,增强偏心轴32的承载能力,保障所述高频振动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应用本申请高频振动驱动机构的筋膜枪,自重轻且稳定性强,同时可为人体肌肉筋膜提供振幅深、冲击力适度的击打按摩,性能更佳,实用性更强。所述筋膜枪通过高频振动驱动机构驱动按摩头实现精准、高频、深度的震动,有效冲击身体目标部位,刺激肌肉筋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肌肉恢复,降低乳酸,实现肌肉软组织放松与恢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