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型冰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1033发布日期:2021-06-29 23:42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型冰毯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型冰毯机。



背景技术:

亚低温治疗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特殊患者的一种手段,针对的患者包括: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脑肿胀的患者;脑干损伤的患者;gcs小于8分的患者(gcs评分,指的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的评估,其中有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三个方面,其三个方面的分数加总即为昏迷指数),难以控制的中枢性高热的患者等。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医用冰毯机,医用冰毯机由提供低温液体的制冷和冰毯、冰帽等部件组成,在主机和冰毯冰帽之间由制冷液输出管和制冷液回流管连接,低温液从主机内通过制冷液输出管泵入冰毯、冰帽、冰被盖内并回到制冷主机内,如此循环往复,使患者体温达到目标温度——病人的肛温在34~35℃之间,头部重点降温的病人可维持鼻腔温度在33~34℃。现有的冰毯机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冰毯一般为长方形,只能对设身体背部一侧进行降温,临床上为达到快速降温,往往还需要另外用冰敷袋去冰敷一些主动脉,多个冰敷袋容易散乱,且温度不容易控制。

2、主机没有专门设置推扶手,不方便进行推动;显示屏用于显示液体温度和体温等信息,但一般都为固定的显示屏,不方便站在各个角度进行观察;主机内的水箱加水口较小不方便加水。

3、冰帽需要拼装组合固定才能成帽型,使用繁琐不够便捷。

鉴于上述问题,使得现有冰毯机的使用还不够方便,由于本申请人提出一种便捷型冰毯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型冰毯机,本实用新型的冰毯机通过增加腋动脉冰敷囊、颈总动脉冰敷囊、股动脉冰敷囊、腘动脉冰敷囊和推扶手等部件,使得其相对于现有的冰毯机使用更加便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捷型冰毯机,包括冰毯主机和冰毯,冰毯主机与冰毯之间通过制冷液输出管和制冷液回流管连接,所述冰毯包括冰毯本体,冰毯本体对应人体头部的侧端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腋动脉冰敷囊,冰毯本体对应人体头部的侧端中部连接有一对颈总动脉冰敷囊,该一对颈总动脉冰敷囊设置在两个腋动脉冰敷囊之间;所述冰毯本体的中部左右两侧端分别连接有股动脉冰敷囊,所述冰毯本体的下部左右两侧端分别连接有腘动脉冰敷囊;所述腋动脉冰敷囊、颈总动脉冰敷囊、股动脉冰敷囊和腘动脉冰敷囊均为内设有长扁平形封闭式腔体的结构,且各腔体均与冰毯主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股动脉冰敷囊相对于冰毯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而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朝向冰毯主体的外侧上端。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腋动脉冰敷囊的长度方向与冰毯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平行,所述腘动脉冰敷囊的长度方向与冰毯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冰帽,所述冰帽是由后枕部和拱形部围合成的具有一个帽口的帽子形,后枕部和拱形部均为具有腔体的双层密封结构,且后枕部的内腔与拱形部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拱形部的内腔与冰毯主机之间通过制冷液输出管和制冷液回流管连通;所述拱形部为可以调节帽口大小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拱形部于帽口的边缘设置有包边,包边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开口,开口两侧的包边内均穿设有调节绳,调节绳的一端与包边远离开口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从包边的开口穿出。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冰毯主机的上端通过支架设置有显示屏,且支架与冰毯主机上端为可旋转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冰毯主机内的上部设置有水箱,冰毯主机的上端设置有与水箱连接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进水口处设置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冰毯主机的外侧设置有推扶手。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冰毯主机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腋动脉冰敷囊、颈总动脉冰敷囊、股动脉冰敷囊和腘动脉冰敷囊远离冰毯本体的外端部均设置有系带。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冰毯本体连通的腋动脉冰敷囊、颈总动脉冰敷囊、股动脉冰敷囊和腘动脉冰敷囊,无须另外配备冰敷袋,更加便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冰帽设置为一体成型可以调节大小的结构,从而使用方便适合不同头围的人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冰毯主机设置推扶手,方便主机的移动;通过可旋转式支架设置显示屏方便医护人员察看;通过设置漏斗形的加水口,使加水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捷性冰毯机的功能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冰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冰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冰毯主机;11-支架;12-显示屏;13-推扶手;14-密封盖;15-制冷液输出管;16-制冷液回流管;17-万向轮;2-冰帽;21-拱形部;22-魔术贴;23-开口;24-后枕部;25-包边;26-调节绳;3-冰毯;31-冰毯本体;32-腋动脉冰敷囊;33-颈总动脉冰敷囊;34-股动脉冰敷囊;35-系带;36-腘动脉冰敷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便捷型冰毯机,包括冰毯主机1和冰毯3,冰毯主机1与冰毯3之间通过制冷液输出管15和制冷液回流管16连接,用以将制冷液输送至冰毯内部,以及将冰毯内热交换后的液体输回冰毯主机1。本实施方式中,冰毯3包括冰毯本体31,冰毯本体31的形状可采用常规的长方形,长度1.5-2.2米,宽度0.5-0.7m,冰毯本体31对应人体头部的侧端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腋动脉冰敷囊32,用于向下翻转后辅助对腋动脉进行冰敷;冰毯本体31对应人体头部的侧端中部连接有一对颈总动脉冰敷囊33,用于辅助对颈总动脉动脉进行冰敷,该一对颈总动脉冰敷囊33设置在两个腋动脉冰敷囊32之间;冰毯本体31的中部左右两侧端分别连接有股动脉冰敷囊34,用于向冰毯本体31翻转后对股动脉进行冰敷;冰毯本体31的下部左右两侧端分别连接有腘动脉冰敷囊36,用于向冰毯本体31翻转后辅助对腘动脉进行冰敷;其中,腋动脉冰敷囊32、颈总动脉冰敷囊33、股动脉冰敷囊34和腘动脉冰敷囊36均为内设有长扁平形封闭式腔体的结构,且各腔体均与冰毯主体连通,从而进入冰毯主体内的冷液也能进入到各个冰敷囊中进行热交换,使冰敷囊的温度达到需要的温度。为了监控各液囊和冰毯本体31内的温度,可以按常规方式在各处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进行监控,此为现有技术,不作赘述。

为了更好地配合使用,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股动脉冰敷囊34相对于冰毯本体31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而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朝向冰毯主体的外侧上端,当股动脉冰敷囊34折向人体时,则股动脉冰敷囊34为倾斜向下,与人体的股动脉走向更一致,可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冷敷降温的效果。而腋动脉冰敷囊32的长度方向与冰毯本体31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平行,腘动脉冰敷囊36的长度方向与冰毯本体31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垂直,均使得其与对应的动脉走向更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冰毯机还包括冰帽2,该冰帽2是由后枕部24和拱形部21围合成的具有一个帽口的帽子形,后枕部24和拱形部21均为具有腔体的双层密封结构,且后枕部24的内腔与拱形部2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拱形部21的内腔与冰毯本体31之间通过制冷液输出管15和制冷液回流管16连通,从而使冰帽2内的液体也能进行热交换,满足头部降温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在于,拱形部21为可以调节帽口大小的结构,以满足不同头部大小的患者使用。具体地,该调节帽口大小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即拱形部21于帽口的边缘设置有包边25,包边25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开口23,开口23两侧的包边25内均穿设有调节绳26,调节绳26的一端与包边25远离开口23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从包边25的开口23穿出。使用时,将两条调节绳26进行绑带式连接,即可调节帽口的口大小,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还可以在拱形部21的中部设置垂直于边缘的开叉,在开叉口两侧设置魔术贴22,使用时,调节魔术贴的重合程度即可以调节冰帽2的大小。

为了进一步提高便捷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冰毯主机1的上端通过支架11设置有显示屏12,且支架11与冰毯主机1上端为可旋转连接,当医护人员不方便绕到显示屏12正面观察显示屏12上的监控内容时,可以通过旋转支架11,将显示屏12正面调转为朝向自己,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一般来说,冰毯主机1内的上部设置有水箱,冰毯主机1的上端设置有与水箱连接的进水口,常规的进水口都是直筒形的细口,加水不方便。本实用新型将所述进水口改进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通过设置漏斗形,使得加水开口更大,加水更方便。在一些情况下,将漏斗形设置成与玻璃瓶灭菌用水的上部结构相配合,使用时还能将加水用的玻璃瓶灭菌用水倒扣在该加水口处,无需人工一直手扶,在进水口处设置密封盖14,加水完毕后进行密封,避免移动时水溢出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冰毯主机1的外侧设置有推扶手13,冰毯主机1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更方便冰毯机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腋动脉冰敷囊32、颈总动脉冰敷囊33、股动脉冰敷囊34和腘动脉冰敷囊36远离冰毯本体31的外端部均设置有系带35,方便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位置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凡在本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