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老人坐起式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3762发布日期:2021-06-29 23:4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老人坐起式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辅助老人坐起式移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辅助老人坐起式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支架本来是建筑行业的一个术语,具体指建筑楼房时搭起的暂时性支持,这种支持会随着楼房的建成而被撤掉,但如今支架的应用极其广泛,工作生活中随处可以遇见,如照相机的三脚架,医学领域用到的心脏支架等。

支架包括支撑架,是可以用于扶持的,当老年人在起身时,用于老年人行动不便,靠自己难以起身,传统的支撑架的支撑点是固定的,无法根据老年人的起身点进行调节,从而导致老人起身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辅助老人坐起式移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老人坐起式移动装置,包括扶手和固定装置,所述扶手为支撑架,所述扶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栏杆,所述扶手的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呈“u”字形,所述凸块的两端和扶手固定连接,所述凸块的一端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表面和矩形槽滑动连接,所述矩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矩形块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和放置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和放置槽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槽的两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柱的大小和限位孔的大小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凸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臂,且两个连接臂以限位孔的中心轴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连接臂彼此靠近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靠近凸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呈圆形,所述挡板的大小和限位孔的大小相匹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臂彼此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槽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和滑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和滑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表面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和矩形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桶,所述把手的表面开设有两个收纳槽,且两个收纳槽以把手的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收纳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把手的表面缠绕有防滑垫,所述把手穿过套桶。

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和收纳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和滑动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柱远离收纳槽的一端设有橡胶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和滑动柱活动连接,所述弹片呈“v”字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固定装置,通过按压两个限位柱,使得两个限位柱向放置槽内收缩,此时便可以滑动矩形块,图中的滑杆是处于被拉着的状态,此时松开滑杆,使得滑槽内的第一弹簧将恢复弹力,使得第一弹簧带动滑杆和挡板恢复原位,使得挡板进入限位孔内,使得挡板将限位孔封住,此时将矩形块滑动合适的限位孔时,再将挡板抽出限位孔,使得挡板不再挡着限位柱,此时放置槽内的第一弹簧将限位柱弹出,使得限位柱穿过限位孔,从而使得矩形块和把手固定,从而得以解决了支架包括支撑架,是可以用于扶持的,当老年人在起身时,用于老年人行动不便,靠自己难以起身,传统的支撑架的支撑点是固定的,无法根据老年人的起身点进行调节,从而导致老人起身困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限位装置,通过将“v”字形弹片向滑动柱方向收缩,在按压滑动柱,使得滑动柱带动弹片穿过套桶,从而进入收纳槽内,此时将防滑垫缠绕在把手上,此时防滑垫也在滑动柱和弹片上,此时松开滑动柱,使得收纳槽内的第二弹簧将滑动柱和弹片弹回原位,使得滑动柱带弹片和防滑垫穿过套桶,从而使得防滑垫和把手固定,从而得以解决了人手上有水时,再使用把手时会滑,从而导致握不稳把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辅助老人坐起式移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辅助老人坐起式移动装置中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辅助老人坐起式移动装置中矩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辅助老人坐起式移动装置中固定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辅助老人坐起式移动装置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扶手;2、栏杆;3、凸块;4、矩形槽;5、固定装置;501、把手;502、矩形块;503、限位柱;504、挡板;505、放置槽;506、第一弹簧;507、滑杆;508、连接臂;509、滑槽;510、限位孔;6、限位装置;61、连接杆;62、套桶;63、收纳槽;64、滑动柱;65、第二弹簧;66、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老人坐起式移动装置,包括扶手1和固定装置5,扶手1为支撑架,扶手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栏杆2,扶手1的一端设有凸块3。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固定装置5和限位装置6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1和图4所示,凸块3呈“u”字形,凸块3的两端和扶手1固定连接,凸块3的一端开设有矩形槽4,矩形槽4的内部设有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包括矩形块502,矩形块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501,矩形块502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505,放置槽505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506,第一弹簧506的一端和放置槽505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503,限位柱503和放置槽505滑动连接,矩形槽4的两侧开设有限位孔510,限位柱503的大小和限位孔510的大小相匹配,通过按压两个限位柱503,使得两个限位柱503向放置槽505内收缩,此时便可以滑动矩形块502,图中的滑杆507是处于被拉着的状态,此时松开滑杆507,使得滑槽509内的第一弹簧506将恢复弹力,使得第一弹簧506带动滑杆507和挡板504恢复原位,使得挡板504进入限位孔510内,使得挡板504将限位孔510封住,凸块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臂508,且两个连接臂508以限位孔510的中心轴对称分布,两个连接臂508彼此靠近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杆507,滑杆507靠近凸块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504,挡板504呈圆形,挡板504的大小和限位孔510的大小相匹配,两个连接臂508彼此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滑槽509,滑槽50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507,滑槽509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506,此时将矩形块502滑动合适的限位孔510时,再将挡板504抽出限位孔510,使得挡板504不再挡着限位柱503,此时放置槽505内的第一弹簧506将限位柱503弹出,使得限位柱503穿过限位孔510,从而使得矩形块502和把手501固定,第一弹簧506的一端和滑槽509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06的另一端和滑杆507固定连接。

其整个固定装置5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固定装置5,通过按压两个限位柱503,使得两个限位柱503向放置槽505内收缩,此时便可以滑动矩形块502,图中的滑杆507是处于被拉着的状态,此时松开滑杆507,使得滑槽509内的第一弹簧506将恢复弹力,使得第一弹簧506带动滑杆507和挡板504恢复原位,使得挡板504进入限位孔510内,使得挡板504将限位孔510封住,此时将矩形块502滑动合适的限位孔510时,再将挡板504抽出限位孔510,使得挡板504不再挡着限位柱503,此时放置槽505内的第一弹簧506将限位柱503弹出,使得限位柱503穿过限位孔510,从而使得矩形块502和把手501固定,从而得以解决了支架包括支撑架,是可以用于扶持的,当老年人在起身时,用于老年人行动不便,靠自己难以起身,传统的支撑架的支撑点是固定的,无法根据老年人的起身点进行调节,从而导致老人起身困难的问题。

如图1和图3所示,把手501的表面设有限位装置6,限位装置6包括连接杆61,连接杆61的一端和矩形块502固定连接,连接杆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桶62,把手501的表面开设有两个收纳槽63,且两个收纳槽63以把手501的中心轴对称分布,收纳槽6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柱64,通过将“v”字形弹片66向滑动柱64方向收缩,在按压滑动柱64,使得滑动柱64带动弹片66穿过套桶62,从而进入收纳槽63内,此时将防滑垫缠绕在把手501上,此时防滑垫也在滑动柱64和弹片66上,把手501的表面缠绕有防滑垫,把手501穿过套桶62,收纳槽63的内部设有第二弹簧65,第二弹簧65的一端和收纳槽63固定连接,第二弹簧65的另一端和滑动柱64固定连接,滑动柱64远离收纳槽63的一端设有弹片66,此时松开滑动柱64,使得收纳槽63内的第二弹簧65将滑动柱64和弹片66弹回原位,使得滑动柱64带弹片66和防滑垫穿过套桶62,从而使得防滑垫和把手501固定,弹片66的一端和滑动柱64活动连接,弹片66呈“v”字形。

其整个的限位装置6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限位装置6,通过将“v”字形弹片66向滑动柱64方向收缩,在按压滑动柱64,使得滑动柱64带动弹片66穿过套桶62,从而进入收纳槽63内,此时将防滑垫缠绕在把手501上,此时防滑垫也在滑动柱64和弹片66上,此时松开滑动柱64,使得收纳槽63内的第二弹簧65将滑动柱64和弹片66弹回原位,使得滑动柱64带弹片66和防滑垫穿过套桶62,从而使得防滑垫和把手501固定,从而得以解决了人手上有水时,再使用把手501时会滑,从而导致握不稳把手501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