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1282发布日期:2022-02-23 18:3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床。


背景技术:

2.对于长期卧床、转身不便的病人在卧床时,为了避免其产生褥疮,同时也避免由于久卧,病人背部血液不循环而导致的其它并发症,就需要阶段性地对病人进行辅助翻身。但目前的医用床仅有简单的仰升功能,即只有平卧以及仰坐两个姿势的转换,要对病人进行辅助转身只能够是靠护理人员手工操作,费时费力,严重影响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护理精力。
3.当病人需要排便或者洗澡时,也只能是离床或者在床上利用现有的病人排便器具或清洁器具解决,离床太麻烦费力,而利用现有的病人排便器具或清洁器具也比较麻烦,极大影响病人的治疗休养质量。
4.另外现有的医用护理床对于病人的上下床都是需要护理人员将病人从床抱运到轮椅或者从轮椅抱运到床上,这样大大花费护理人员的精力不说,途中也容易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够通过升降分离动作方便病人在床上进行排便以及洗澡,还能够免除人力自动对卧床病人进行侧翻动作的同时还能使病人上下床更加方便快捷的护理床。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动床架、升降从动床架以及座器升降装置,所述升降从动床架适配活动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上,所述座器升降组件适配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以及升降从动床架的后端并置于所述升降从动床架的下方,所述主动床架以及所述升降从动床架上分别适配设置有仰升架组以及侧翻架组。
7.所述仰升架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内的主动仰升架体、设置在所述升降从动床架内的从动仰升架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底部的仰升气缸,所述从动仰升架体适配置于所述主动仰升架体的上方,所述主动仰升架体包括主动仰升中央纵梁、主动仰升侧边纵梁以及主动仰升顶梁,所述主动仰升中央纵梁以及两根所述主动仰升侧边纵梁的首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仰升顶梁上,所述主动仰升中央纵梁的末端铰接在所述主动床架的第一主横梁上,两根所述主动仰升侧边纵梁的末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主动床架的两根第一侧梁上,所述从动仰升架体包括从动仰升中央纵梁、从动仰升侧边纵梁以及从动仰升顶梁,所述从动仰升中央纵梁以及两根所述从动仰升侧边纵梁的首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从动仰升顶梁上,所述从动仰升中央纵梁的末端铰接在所述升降从动床架的第二主横梁上,两根所述从动仰升侧边纵梁的末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升降从动床架的两根第二侧梁上,两个所述仰升气缸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侧梁的底部,两个所述仰升气缸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根所述主动仰升侧边纵梁相连接。
8.所述侧翻架组包括若干根侧翻横梁、卡板、侧翻顶升板以及侧翻顶升气缸,若干根所述翻横梁的首端分别适配铰接在所述从动仰升中央纵梁的一侧以及所述升降从动床架
的下段第二纵向主梁的一侧,所述卡板适配固定设置在若干根所述翻横梁的末端上,所述侧翻顶升板适配铰接在所述主动仰升中央纵梁的一侧以及所述主动床架的下段第一纵向主梁的一侧,所述侧翻顶升板的末端设置有顶升竖板,所述顶升竖板的顶端顶置在若干根所述翻横梁的底部,所述侧翻顶升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的固定横梁上,所述侧翻顶升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侧翻顶升板相连接。
9.所述升降从动床架通过若干个升降气缸适配活动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的上方,所述升降从动床架与所述主动床架之间适配设置有坑纹床垫,所述坑纹床垫上设置若干坑纹,所述升降从动床架、所述从动仰升架体以及所述侧翻架组均适配置于所述坑纹内,所述坑纹的深度大于所述升降从动床架的架梁的高度。
10.所述升降从动床架与所述主动床架之间设置有接触缓冲器。
11.所述主动床架以及所述升降从动床架的后端上设置有座器升降位,所述座器升降装置包括同步电机、座器升降组件以及座器承托架,两组所述座器升降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上并置于所述座器升降位的两侧,所述座器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轴、轴承台以及卷动带,所述轴承台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的后段固定梁上,所述转动轴适配滚动设置在所述轴承台内,所述卷动带的一端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座器承托架上,所述同步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的底部,所述同步电机与所述转动轴的首端传动连接。
12.所述升降从动床架上还包括若干根可拆卸的搭承横梁,若干根所述搭承横梁横置于所述座器升降位上。
13.所述升降从动床架上还设置有充气密封排便装置,所述充气密封排便装置包括环形支承梁、环形充气坐垫以及倒锥形漏环,所述环形支承梁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主梁的末端并置于所述座器升降位的前端,所述环形充气坐垫适配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承梁上并与外部充气装置相连接,所述倒锥形漏环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承梁的底部并置于所述主动床架的上方,所述倒锥形漏环的桶壁上设置有高压清洁喷嘴,所述高压清洁喷嘴与外部储水装置相连接。
14.所述主动床架的侧边上还设置有升降置物板机构,所述升降置物板机构包括固定杆、升降活动杆、置物板、置物板开合推拉杆、升降滑动环以及马达,所述固定杆固定竖直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的侧边,所述升降活动杆适配滑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杆内,所述置物板的一端适配铰接在所述升降活动杆的顶端,另一端与所述置物板开合推拉杆的顶端相铰接,所述升降滑动环适配活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的外壁,所述置物板开合推拉杆的底端适配铰接在所述升降滑动环的外侧端,所述马达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的底部,所述升降滑动环的内侧端通过绞索与所述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升降活动杆上水平穿置有限位销,所述升降活动杆的底板的底部通过弹簧与所述限位销的中段相连接,所述升降活动杆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限位销的端部同时适配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以及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固定杆内壁设置有限位台,所述升降活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台以及所述限位销相适配的卡设张合组件,所述升降滑动环卡设在所述限位销的下方。
15.所述卡设张合组件包括卡台以及张合卡臂,所述卡台与所述张合卡臂固定连接,所述卡台与所述张合卡臂的连接点适配铰接在所述升降活动杆的杆壁上,所述卡台置于所
述升降活动杆的外壁上并与所述限位台相适配,所述张合卡臂置于所述降活动杆的内部并卡置于所述限位销的上方。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升降从动床架能够通过升降气缸的推动升离主动床架并置于主动床架的上方,这样护理人员只需在主动床架上铺设防水布料层就可以帮病人直接在从动床架上进行不离床洗澡。
17.当升降从动床架通过升降气缸的推动升离主动床架并置于主动床架的上方时候,护理人员通过外部充气装置将环形充气坐垫充气,再在倒锥形漏环下方放置排泄物收集器,然后将病人扶移坐在环形充气坐垫上,病人即可进行排便,病人排便完成后护理人员再开启高压清洁喷嘴喷射轻柔水柱对病人进行清洁,完成后护理人员将病人扶回卧床,然后对床体进行放气复位即可。
18.本实用新型除了能够完成常规病床的仰升坐卧功能外,在病人卧床期间,本实用新型中的侧翻架组能够在设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单侧同步顶升动作,使病人在免人力的前提下完成侧翻,促进病人的血液循环,防止褥疮以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19.本实用新型中的座器承托架与外部座椅或者轮椅等座器相适配,病人坐在座器上移动进座器升降位内,座器承托架即可卡托住座器的底部,在同步电机的作用下,转动轴转动带动卷动带卷置在转动轴上,从而带动座器承托架上升,实现病人所坐的座器同步上升,上升至升降从动床架时,病人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自然往后卧倒即可,待护理人员将座器下降复位并带离后,再在座器升降位上铺设搭承横梁即可。病人需要下床至座器上,上述过程反向操作即可。这样就大大方便了病人在床与座器之间的转移。
20.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有升降置物板机构,其中置物板不用的时候竖直置于床边,使用时候则会通过马达的传动作用张开,便于病人吃饭、置物以及其它作业。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从动床架处于上升状态的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处于仰升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动床架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从动床架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侧翻架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充气密封排便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置物板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杆71与升降活动杆7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动床架1、升降从动床架2以及座器升降装置,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适配活动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1上,所述座器升降组件适配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1以及升降从动床架2的后端并置于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的下方,所述主动床架1以及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上分别适配设置有仰升架组以及侧翻架组。
30.所述仰升架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1内的主动仰升架体13、设置在所述
升降从动床架2内的从动仰升架体2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1底部的仰升气缸14,所述从动仰升架体21适配置于所述主动仰升架体13的上方,所述主动仰升架体13包括主动仰升中央纵梁131、主动仰升侧边纵梁132以及主动仰升顶梁133,所述主动仰升中央纵梁131以及两根所述主动仰升侧边纵梁132的首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仰升顶梁133上,所述主动仰升中央纵梁131的末端铰接在所述主动床架1的第一主横梁15上,两根所述主动仰升侧边纵梁132的末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主动床架1的两根第一侧梁16上,所述从动仰升架体21包括从动仰升中央纵梁211、从动仰升侧边纵梁212以及从动仰升顶梁213,所述从动仰升中央纵梁211以及两根所述从动仰升侧边纵梁212的首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从动仰升顶梁213上,所述从动仰升中央纵梁211的末端铰接在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的第二主横梁22上,两根所述从动仰升侧边纵梁212的末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的两根第二侧梁23上,两个所述仰升气缸14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侧梁16的底部,两个所述仰升气缸14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根所述主动仰升侧边纵梁132相连接。
31.所述侧翻架组包括若干根侧翻横梁41、卡板42、侧翻顶升板43以及侧翻顶升气缸44,若干根所述翻横梁41的首端分别适配铰接在所述从动仰升中央纵梁211的一侧以及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的下段第二纵向主梁25的一侧,另一侧同样配置,所述卡板42适配固定设置在若干根所述翻横梁41的末端上,所述卡板42平置是能够同时卡设在所述第二侧梁23以及所述第一侧梁16上,所述侧翻顶升板43适配铰接在所述主动仰升中央纵梁131的一侧以及所述主动床架1的下段第一纵向主梁17的一侧,所述侧翻顶升板43的末端设置有顶升竖板431,所述顶升竖板431的顶端顶置在七所述翻横梁41的底部,所述侧翻顶升气缸44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1的固定横梁45上,所述侧翻顶升气缸44的输出端与所述侧翻顶升板43相连接。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侧翻顶升板43共有四块,每一侧有两块,所述侧翻顶升气缸44对应地也为四个,每个所述侧翻顶升气缸44连接一块所述侧翻顶升板43,对应地,同侧的首块所述侧翻顶升板43顶着的是三根所述侧翻横梁41,该三根所述侧翻横梁41的末端同设在一块所述卡板42上,而第二块所述侧翻顶升板43顶着的是四根所述侧翻横梁41,该四根所述侧翻横梁41的末端同设在一块所述卡板42上,另一侧类同。
32.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通过四个升降气缸11适配活动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1的上方,四个所述升降气缸11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1上,四个所述升降气缸11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相连接,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与所述主动床架1之间适配设置有坑纹床垫12,所述坑纹床垫12同时置于所述侧翻顶升板43上,所述坑纹床垫12上设置若干坑纹,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所述从动仰升架体21以及所述侧翻架组均适配置于所述坑纹内,所述坑纹的深度大于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的架梁的高度。
33.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与所述主动床架1之间设置有接触缓冲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缓冲器为缓冲弹簧。
34.所述主动床架1以及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的后端上设置有座器升降位5,所述座器升降装置包括同步电机、座器升降组件以及座器承托架52,两组所述座器升降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1上并置于所述座器升降位5的两侧,所述座器升降组件包括转动轴53、轴承台54以及卷动带55,所述轴承台54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1的后段固定梁56上,所述转动轴53适配滚动设置在所述轴承台54内,所述卷动带55的一端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53的外壁,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座器承托架52上,所述同步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1
的底部,所述同步电机与所述转动轴53的首端传动连接。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每组所述座器升降组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轴承台54,每根所述转动轴53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两根所述卷动带55,即所述座器承托架52固定连接在四根所述卷动带55的末端。
35.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上还包括四根可拆卸的搭承横梁24,四根所述搭承横梁24横置于所述座器升降位5上。
36.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上还设置有充气密封排便装置,所述充气密封排便装置包括环形支承梁61、环形充气坐垫62以及倒锥形漏环63,所述环形支承梁61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主梁25的末端并置于所述座器升降位5的前端,所述环形充气坐垫62适配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承梁61上并与外部充气装置相连接,所述倒锥形漏环63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支承梁61的底部并置于所述主动床架1的上方,所述倒锥形漏环63为软体材料制成,所述倒锥形漏环63的桶壁上设置有高压清洁喷嘴64,所述高压清洁喷嘴64与外部储水装置相连接。
37.所述主动床架1的侧边上还设置有升降置物板机构,所述升降置物板机构包括固定杆71、升降活动杆72、置物板73、置物板开合推拉杆74、升降滑动环75以及马达,所述固定杆71固定竖直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1的侧边,所述升降活动杆72适配滑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杆71内,所述置物板73的一端适配铰接在所述升降活动杆72的顶端,另一端与所述置物板开合推拉杆74的顶端相铰接,所述升降滑动环75适配活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71的外壁,所述置物板开合推拉杆74的底端适配铰接在所述升降滑动环75的外侧端,所述马达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床架1的底部,所述升降滑动环75的内侧端通过绞索与所述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杆71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槽711,所述升降活动杆72上水平穿置有限位销721,所述升降活动杆72的底板的底部通过弹簧722与所述限位销721的中段相连接,所述升降活动杆72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711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限位销721的端部同时适配设置在所述限位槽711以及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固定杆71内壁设置有限位台713,所述升降活动杆72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台713以及所述限位销721相适配的卡设张合组件,所述升降滑动环75卡设在所述限位销721的下方。
38.所述卡设张合组件包括卡台723以及张合卡臂724,所述卡台723与所述张合卡臂724固定连接,所述卡台723与所述张合卡臂724的连接点通过扭簧适配铰接在所述升降活动杆72的杆壁上,所述卡台723置于所述升降活动杆72的外壁上并置于所述限位台713 的下方,所述张合卡臂724置于所述降活动杆72的内部并卡置于所述限位销721的上方。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卡设张合组件为两组且相互对称设置,所述限位台713也为两个并与两个所述卡台723相适配。初始状态时,两个所述张合卡臂724通过所述扭簧的作用卡置在所述限位销721上。
39.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所述仰升气缸14的输出端分别向上推动两根所述主动仰升侧边纵梁132,推动所述主动仰升架体13进行仰升动作,进而带动所述从动仰升架体21进行同步仰升动作。需要下降复位时所述主动仰升架体13与所述从动仰升架体21同步复位。
40.在本实用新型中,同侧的两个所述侧翻顶升气缸44同步顶升同侧的两块所述侧翻顶升板43,从而带动对应的侧翻横梁41提升角度,完成侧翻。该侧复位后另一侧提升角度完成侧翻。
41.在本实用新型中,四个所述升降气缸11向上推动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上升,上升完成至静止时,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此时为架空状态,护理人员可以进行所述坑纹床垫12的更
换整理。另外,在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为架空状态时,护理人员可以在坑纹床垫12上铺设防水隔层后,即可对病人进行床上洗澡作业,洗完澡并后把防水隔层抽离后即可将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复位。
42.在本实用新型中,如病人需要在床上排便的话,可以先将所述环形充气坐垫62充气,然后将病人扶移并坐在所述环形充气坐垫62上,再升高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至架空状态,后再在所述倒锥形漏环63的下方放置排泄物收集器,病人即可坐在所述环形充气坐垫62上进行排便,排便完后,护理人员再开启所述高压清洁喷嘴64,喷出如何水柱,对病人排便部位进行清洁。完成后扶移病人卧倒,然后使所述环形充气坐垫62放气,再取走排泄物收集器,最后使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下降复位即可。
4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座器承托架52与外部座器相适配,坐在外部座器的病人只要连同座器进入所述座器升降位5内,所述座器承托架52即可置于所述座器的底部,此时启动所述同步电机,两根所述转动轴53带动四根所述卷动带55转动卷置,从而带动所述座器承托架52匀速上升,即带动座器以及病人同步匀速上升。当病人升至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的高度时,护理人员扶帮病人自然往升降从动床架2上卧倒即可,病人卧至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上后,此时座器即为所述座器升降位5处的床垫。当病人需要从所述升降从动床架2转移到座器时,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即可。当需要为病人洗澡时,护理人员将所述座器承托架52带动座器下降复位,再在所述座器升降位5上搭置所述搭承横梁24即可。
44.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病人需要进食或者放置物品时,启动所述马达,所述马达通过所述绞索拉动所述升降滑动环75上升,所述升降滑动环75上升同时带动所述限位销721上升,而所述限位销721的在两个所述张合卡臂724在所述扭簧的作用的卡置下,带动两个所述张合卡臂724向上,从而带动所述升降活动杆72上升。当所述升降活动杆72上升至预设高度时,所述卡台723受到所述限位台713的限位作用,而在所述升降活动杆72的持续上升的力的作用下,所述限位台713对所述卡台723的作用力迫使所述卡台723克服所述扭簧的阻力向下转动,同时两个所述张合卡臂724向上转动,不再对所述限位销721进行卡设,此时所述升降活动杆72到位静止,所述限位销721在所述升降滑动环75的上升带动下继续克服所述弹簧722的作用力继续上升,直至到所述限位槽711的顶端,并被所述限位槽711的顶端限位,此过程中通过联动所述置物板开合推拉杆74推动所述置物板73上升直至所述置物板73水平张开,此时所述马达停止运动并保持。当所述马达启动并反向转动时,所述置物板73、所述置物板开合推拉杆74、所述升降滑动环75以及所述升降活动杆72复位。
45.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护理器械领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