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与益生菌复合增效的降脂溶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171586发布日期:2021-05-25 14:41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与益生菌复合增效的降脂溶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与益生菌对于人体疾病治疗及保健康复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与益生菌复合增效的降脂溶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菌应用于医疗是近代在显微镜问世之后,这和传统的中医中药虽然没有直接关联,但千百年来祖国医药采用发酵技术用以提高中药效果却是中医的共识与传承,如中药的酒炮制、醋炮制及各种发酵炮制等。现在,微生物用于医疗己得到很大发展,然而与传统中医药却形成脱节。如当代微生物研究证实纳豆芽孢杆菌可以清理血脂溶解血栓,却没能和扶正固本的中药结合使功能菌的作用更好地得到发挥;中药在微生物作用下能分解更多的有效物质并有利于药效的吸收,可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用于医疗的制剂甚少。菌归菌、药归药,对于高血脂引发的高血压、高血糖、血管梗塞等慢性病,中药疗效慢、难治愈,菌剂效果不稳定的现象普遍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降脂溶栓治疗的中药与益生菌复合增效的制剂,该制剂是把中医辩证施治的中药方剂经煎煮及生物分解成汤剂,再加入同等功能作用的益生菌发酵液,使多种中药方剂与相同功能的益生菌复合,中药促使益生菌功能增效,益生菌促使中药充份吸收利用,为血管栓塞症、高血脂症增加疗效和治愈康复提供了可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与益生菌复合增效的降脂溶栓制剂,由以下重量比的制剂组成:a制剂40-50%,b制剂10-20%,c制剂30-50%;其中,所述a制剂为三七、水蛭、地龙、花蕊石、何首乌、甘草、山楂和b制剂制成的汤剂;所述b制剂为乳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制剂;所述c制剂为纳豆芽孢杆菌剂。

优选地,所述a制剂包括:三七6%、水蛭6%、地龙6%、花蕊石3%、何首乌3%、甘草3%、山楂3%、无菌水70%,其制备方法为:

s1、将上述原料按常规中药煎煮工艺煎煮30分钟,过滤后得到占总重量30-40%的汤剂,保留滤渣另用;

s2、取s1所得滤渣总重的30-40%,加入无菌水60-70%,按常规中药煎煮工艺煎煮30分钟,过滤后得到占总重量30-40%的汤剂,保留滤渣另用;

s3、取s1所得滤渣总重的30-40%,在药渣温度不超过37℃的条件下,加入b制剂占60-70%,浸泡、发酵、酶解10-100天,过滤后得到占总重量60-70%的发酵汤剂;

s4、将s1、s2、s3得到的三种汤剂混合复配,即得a制剂。

优选地,所述b制剂由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中任一种,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中任一种与嗜热链球菌制得;其制备方法为:

s1、将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中任一菌种经活化后,以0.1%的接种量逐个接入乳酸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5-37℃,初始ph值7.0,遮光、密闭厌氧、静置条件下,发酵培养12-36小时;

s2、将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中任一菌种经活化后,以0.1%的接种量逐个接入双歧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5-37℃,初始ph值7.0,遮光、密闭厌氧、静置条件下,发酵培养12-36小时;

s3、将嗜热链球菌活化后,以0.1%的接种量接入嗜热链球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5-37℃,初始ph值7.0-7.2,遮光、密闭厌氧、静置条件下,发酵培养12-36小时;

s4、将步骤s1、s2、s3所得的液体厌氧益生菌剂,按照1:1:1的比例混合复配静置均质1-7天后制成b制剂。

更优选地,所述乳酸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蛋白胨0.1-1.0%,牛肉膏0.1-1.0%,酵母膏0.1-1.0%,葡萄糖0.5-1.0%,吐温800.02-0.05%,番茄汁液8-12%,所述番茄汁液由番茄汁:无菌水按1:4混合制得。

更优选地,所述双歧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蛋白胨0.1-1.5%,牛肉膏0.1-1.0%,酵母膏0.1-1.5%,果糖0.1-1.0,葡萄糖0.5-1.0%,磷酸氢二钾0.2%。

更优选地,所述嗜热链球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蛋白胨0.5-1.0%,酵母膏0.5-1.0%,葡萄糖0.8-1.2%,果糖0.4-1.0%,番茄汁液8-12%,磷酸二氢钾0.1-0.2%,吐温800.01-0.05%,所述番茄汁液由番茄汁:无菌水按1:4混合制得。

优选地,所述c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纳豆芽孢杆菌菌种经活化后,以0.1%的接种量接入纳豆芽孢杆菌培养基中,在25-37℃,初始ph值7.0,120-180r/min,遮光、好氧通气条件下,发酵培养36-54小时,即为c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中药与益生菌复合增效的降脂溶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量取a制剂、b制剂、c制剂,按比例混合复配混匀后,遮光、静置,在15-37℃条件下,遮光、密闭自然均质发酵10-30天,再加入增稠剂0.5-1%,加入防腐剂0.3-0.5%,混匀后即为得所述的中药与益生菌复合增效的降脂溶栓制剂成品。

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黄元胶。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钾。

使用方法:成人100-200ml/次,每日2-3次,餐后半小时口服。

禁忌:禁止用超过37℃的热水冲兑。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要前后间隔2小时再服用本制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制剂对脑梗、偏瘫、心脑血管疾病有明显疗效。降脂、溶栓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见效快,治疗周期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中药与益生菌复合增效的降脂溶栓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中药与益生菌复合增效的降脂溶栓制剂,由以下重量比的制剂组成:a制剂40%,b制剂10%,c制剂50%;其中,所述a制剂为三七、水蛭、地龙、花蕊石、何首乌、甘草、山楂和b制剂制成的汤剂;所述b制剂为乳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制剂;所述c制剂为纳豆芽孢杆菌剂。

其制备方法为:量取a制剂、b制剂、c制剂,按比例混合复配混匀后,遮光、静置,在15-37℃条件下,遮光、密闭自然均质发酵10-30天,再加入增稠剂黄元胶0.5-1%,加入防腐剂山梨酸钾0.3-0.5%,混匀后即为得所述的中药与益生菌复合增效的降脂溶栓制剂成品。

进一步的,a制剂包括:三七6%、水蛭6%、地龙6%、花蕊石3%、何首乌3%、甘草3%、山楂、无菌水70%,其制备方法为:

s1、将上述原料按常规中药煎煮工艺煎煮30分钟,过滤后得到占总重量30-40%的汤剂,保留滤渣另用;

s2、取s1所得滤渣总重的30-40%,加入无菌水60-70%,按常规中药煎煮工艺煎煮30分钟,过滤后得到占总重量30-40%的汤剂,保留滤渣另用;

s3、取s1所得滤渣总重的30-40%,在药渣温度不超过37℃的条件下,加入b制剂占60-70%,浸泡、发酵、酶解10-100天,过滤后得到占总重量60-70%的发酵汤剂;

s4、将s1、s2、s3得到的三种汤剂混合复配,即得a制剂。

进一步的,所述b制剂由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中任一种,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中任一种与嗜热链球菌制得;其制备方法为:

s1、将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中任一菌种经活化后,以0.1%的接种量逐个接入乳酸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5-37℃,初始ph值7.0,遮光、密闭厌氧、静置条件下,发酵培养12-36小时;

s2、将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中任一菌种经活化后,以0.1%的接种量逐个接入双歧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5-37℃,初始ph值7.0,遮光、密闭厌氧、静置条件下,发酵培养12-36小时;

s3、将嗜热链球菌活化后,以0.1%的接种量接入嗜热链球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5-37℃,初始ph值7.0-7.2,遮光、密闭厌氧、静置条件下,发酵培养12-36小时;

s4、将步骤s1、s2、s3所得的液体厌氧益生菌剂,按照1:1:1的比例混合复配静置均质1-7天后制成b制剂。

进一步的,所述乳酸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蛋白胨0.1-1.0%,牛肉膏0.1-1.0%,酵母膏0.1-1.0%,葡萄糖0.5-1.0%,吐温800.02-0.05%,番茄汁液8-12%,所述番茄汁液由番茄汁:无菌水按1:4混合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双歧杆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蛋白胨0.1-1.5%,牛肉膏0.1-1.0%,酵母膏0.1-1.5%,果糖0.1-1.0,葡萄糖0.5-1.0%,磷酸氢二钾0.2%。

进一步的,所述嗜热链球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蛋白胨0.5-1.0%,酵母膏0.5-1.0%,葡萄糖0.8-1.2%,果糖0.4-1.0%,番茄汁液8-12%,磷酸二氢钾0.1-0.2%,吐温800.01-0.05%,所述番茄汁液由番茄汁:无菌水按1:4混合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c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纳豆芽孢杆菌菌种经活化后,以0.1%的接种量接入纳豆芽孢杆菌培养基中,在25-37℃,初始ph值7.0,120-180r/min,遮光、好氧通气条件下,发酵培养36-54小时,即为c制剂。

下面通过药理学试验和临床试验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取上述实施例制得的溶栓降脂制剂进行如下试验。

降脂溶栓制剂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浆中血脂的影响:

高脂饲料的配制:

用1%胆固醇、10%猪油、0.2%丙硫氧嘧啶、0.3%脱氧胆酸钠、5%蔗糖及83.5%的基础饲料配制而成。

造模与给药:

挑选健康小鼠80只,用基础饲料喂养5d后,随机把小鼠分为4组,每组20只。分为:健康对照组、高血脂症组、给药低剂量组和给药高剂量组。除健康对照组使用基础饲料外,其余3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其中,给药低剂量组在日饮用水中加入降脂溶栓制剂250ml/l;给药高剂量组在日饮用水中加入降脂溶栓制剂500lm/l。所有小鼠均自由饮水,连续30d。禁食12h后,在小鼠眼球取血,分离血清用于血脂各项指标的检测。

检测项目:

血清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设置参数并检测。

检测结果:

表1:高血脂症组与健康组对照血清脂类含量比较

注:经30d饲养,高脂血症组与健康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表2:降脂溶栓制剂对小鼠血清脂类的影响

注:高与低2个给药剂量组与高血脂症组比较*p<0.05。

经过对高脂模型小鼠给予不同剂量的给药后,与高血脂症对照组比较,对血清tc、cho两项指标明显降低,说明降脂溶栓制剂在降低血清tg、cho上有明显效果。

本发明溶栓降脂制剂的临床观察资料:

试用者:钱女士,50岁,心血管病,高血脂症,在服用本制剂前血检报告主要指标如下:报告时间:2002-06-20,检验项目:甘油三酯,代码trig,检验结果6.23↑,单位mmol/l,参考值0.00-1.70。试用者自2020年06月27日开始服用降脂溶栓制剂,100ml/次,餐后30分钟口服,每日2次。连续服用30天,2020年07月28日血检相同指标的甘油三酯测定,检验结果1.45,降至正常范围。

试用者:穆育x,男,62岁,高血压、心脏病,心血管粥样硬化,在服用本制剂前血检报告主要指标如下:报告时间:2020-07-15,检验项目:总胆固醇6.95↑,单位mmol/l,参考值2.40-5.70;甘油三酯4.2↑,单位mmol/l,参考值0.40-1.8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6,单位mmol/l,参考值2.07-3.10。试用者自2020年07月16日开始服用降脂溶栓制剂,120ml/次,餐后30分钟口服,每日3次。连续服用30天,2020-08-19血检上述三项相同指标的测定结果分别为:5.38、2.07、3.03,两项指标降至正常,一项接近正常。

试用者:胡女士,57岁,ⅱ型糖尿病,吃了二十年的降糖药,在服用本制剂前血检报告主要指标如下:报告时间:2020-06-29,项目:glu葡萄糖测定,结果:20.08↑,单位:mmol/l,参考范围3.9-6.1。试用者自2020年06月30日开始服用本制剂,120ml/次,餐后30分钟口服,每日3次。连续服用30天,2020-08-19血检相同指标的葡萄糖测定,结果5.8,降至正常。

上述实施例表明,本制剂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明显疗效。降脂、溶栓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见效快,治疗周期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