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伤恢复康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14769发布日期:2021-05-28 14:1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创伤恢复康复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创伤恢复康复仪。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双足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我们要运动就离不开他们,另外从中医的角度上讲,足部是脏器的反射区,经常按摩脚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所以对足部的呵护尤为重要,现阶段,很多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经常扭伤脚,在脚踝骨的附近会形成肿胀,需要进行处理才能康复,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伤恢复康复仪,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创伤恢复康复仪,包括修复箱,所述修复箱中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一端与所述修复箱内壁铰接安装,另一端通过驱动件连接有能转动的,所述驱动件可以使马达或电机,所述放置板上侧设有能够左右滑动的左右滑块,所述左右滑块前侧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前端铰接安装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中活动安装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主动震荡板、从动震荡板,所述主动震荡板与所述从动震荡板通过内部弹簧连接,所述主动震荡板、所述从动震荡板前端均铰接安装有相对设置的接触板,所述主动震荡板、所述从动震荡板中的接触板同步摆动,所述处理箱中设有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与所述主动震荡板连接,所述振动机构启动后使所述主动震荡板、所述从动震荡板产生振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块左端面通过铰接转动安装主动震荡板,所述主动震荡板左端面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中滑动安装滑动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处理箱内腔右壁面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中滑动安装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内腔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拉伸弹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修复箱后壁中设有动力槽,所述动力槽后壁设有左右滑槽,所述左右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左右滑槽中,所述动力槽内腔壁面与所述左右滑块固定安装动力伸缩杆,所述上固定安装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动力槽内腔壁面之间固定安装转动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处理箱中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前端面转动旋转电机轴,所述旋转电机轴上固定安装凸轮,所述旋转电机轴与所述主动震荡板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震荡板后侧端面固定设有拨动杆,所述凸轮拨动拨动杆时,所述从动震荡板与所述主动震荡板分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震荡板、所述从动震荡板中均安装有贯穿轴,所述贯穿轴上安装线轮、贯穿盘、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与所述主动震荡板、所述从动震荡板的内壁连接,一侧的所述线轮上缠绕有拉伸线,所述拉伸线一端缠绕在另一侧的所述线轮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属板上端面固定安装捆绑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捆绑带为弹性材料,适应于脚部囊肿的使用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修复箱修复箱内腔下壁面与所述放置板放置板下端面之间通过上下伸缩杆铰接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创伤恢复康复仪,本发明中先对脚部进行调整,使脚部与腿部之间的角度变小,同时再使脚掌的外侧向上翻转,从而使脚部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

最后本发明通过特定机构对受伤脚踝骨挫筋受肿位置进行柔和,在对脚部震动柔和的时候,对脚部肌肉进行拉伸从而使挫筋位置和肿胀进行缓解,在根据指定机构脚踝骨周边位置在按压和运动的过程中,将挫筋进行拉伸活动开,从而对脚部达到康复的作用,同时将机构绕着脚踝骨周边进行运动,对脚踝骨周边受伤的部位进行处理,从而对受伤脚部整体进行康复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c-c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贯穿轴4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附图1-5所述的一种创伤恢复康复仪,包括修复箱10,所述修复箱10中设有放置板11,所述放置板11的一端与所述修复箱10内壁铰接安装,另一端通过驱动件13连接有能转动的从属板12,所述驱动件13可以使马达或电机,所述放置板11上侧设有能够左右滑动的左右滑块23,所述左右滑块23前侧转动安装有转动轴25,所述转动轴25前端铰接安装有处理箱17,所述处理箱17中活动安装有按摩机构90,所述按摩机构90包括主动震荡板37、从动震荡板38,所述主动震荡板37与所述从动震荡板38通过内部弹簧41连接,所述主动震荡板37、所述从动震荡板38前端均铰接安装有相对设置的接触板19,所述主动震荡板37、所述从动震荡板38中的接触板19同步摆动,所述处理箱17中设有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与所述主动震荡板37连接,所述振动机构启动后使所述主动震荡板37、所述从动震荡板38产生振动。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32左端面通过铰接转动安装主动震荡板37,所述主动震荡板37左端面设有弹簧槽40,所述弹簧槽40中滑动安装滑动杆20。

优选的,处理箱17内腔右壁面上设有滑动槽31,所述滑动槽31中滑动安装滑动块32,所述滑动块32与所述滑动槽31内腔壁面之间固定安装拉伸弹簧33。

优选的,所述修复箱10后壁中设有动力槽21,所述动力槽21后壁设有左右滑槽22,所述左右滑块23滑动安装在所述左右滑槽22中,所述动力槽21内腔壁面与所述左右滑块23固定安装动力伸缩杆24,所述25上固定安装连接杆29、所述连接杆29与所述动力槽21内腔壁面之间固定安装转动盘27。

优选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处理箱17中的旋转电机34,所述旋转电机34前端面转动旋转电机轴35,所述旋转电机轴35上固定安装凸轮36,所述旋转电机轴35与所述主动震荡板37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震荡板38后侧端面固定设有拨动杆47,所述凸轮36拨动拨动杆47时,所述从动震荡板38与所述主动震荡板37分离。

优选的,所述主动震荡板37、所述从动震荡板38中均安装有贯穿轴42,所述贯穿轴42上安装线轮44、贯穿盘43、复位扭簧46,所述复位扭簧46与所述主动震荡板37、所述从动震荡板38的内壁连接,一侧的所述线轮44上缠绕有拉伸线45,所述拉伸线45一端缠绕在另一侧的所述线轮44上。

优选的,所述从属板12上端面固定安装捆绑带15。

优选的,所述捆绑带15为弹性材料,适应于脚部囊肿的使用者。

优选的,所述修复箱修复箱10内腔下壁面与所述放置板放置板11下端面之间通过上下伸缩杆16铰接连接。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方法是:将使用者受伤脚放置到修复箱10内腔中,随后将脚后跟放置到放置板11上端面与所述修复箱10内腔右壁面接触,启动上下伸缩杆16,上下伸缩杆16进而带动放置板11绕着修复箱10内腔后壁面上顺时针旋转,从而使脚部与腿部之间的角度变小,从而使脚部的筋处于紧绷状态,同时,启动驱动件13,驱动件13带动从属板12微微的偏转,使脚掌的外侧向上翻转,从而使脚部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与此同时加强了脚部筋的紧绷程度,同时处理箱17与脚部中的脚踝骨周边位置接触,启动旋转电机34,旋转电机34通过旋转电机轴35带动凸轮36旋转,旋转电机轴35带动主动震荡板37震动,主动震荡板37通过滑动块32在滑动槽31中滑动,从而使主动震荡板37不断的抖动,主动震荡板37进而通过内部弹簧41和滑动杆20带动从动震荡板38与主动震荡板37一样抖动,通过主动震荡板37和从动震荡板38的震动对脚踝骨挫筋受肿位置进行柔和,同时,旋转电机轴35通过凸轮36接触拨动杆47,拨动杆47进而带动从动震荡板38,从动震荡板38进而通过滑动杆20在弹簧槽40内腔中滑动,从而主动震荡板37、从动震荡板38在对脚部震动柔和的时候,对脚部肌肉进行拉伸从而使挫筋位置和肿胀进行缓解,同时,从动震荡板38相对于主动震荡板37滑动的时候,拉伸线45劳动拉动线轮44进行旋转,线轮44进而通过贯穿轴42带动贯穿盘43旋转,使复位扭簧46蓄力,贯穿盘43通过推动杆39带动接触板19绕着铰接进行旋转,从而通过两个接触板19,在受伤部位通过接触板19在的脚踝骨周边位置按压和运动,将挫筋进行拉伸,同时,启动动力伸缩杆24,动力伸缩杆24带动左右滑块23在左右滑槽22中滑动,在左右滑块23运动的时候,连接杆29带动转动盘27旋转,转动盘27通过转动轴25运动,这样使处理箱17绕着脚踝骨周边进行运动,对脚踝骨周边受伤的部位进行处理,处理箱17绕着转动轴25旋转,从而使处理箱17更好的与脚踝骨周边紧密接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