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泰格列净薄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82882发布日期:2021-06-22 16:2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泰格列净薄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泰格列净薄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是一个新型的糖尿病治疗靶点,与传统糖尿病治疗药物作用机理不同,sglt-2抑制剂可以从尿中排出体内多余的葡萄糖,从而能够减少糖基化蛋白,改善肝脏和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β细胞功能,同时能进一步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从而促使较高的肝糖输出恢复正常,能够起到降低体重、很少引起低血糖、治疗作用不依赖于胰岛素分泌的降糖途径等功效。sglt-2抑制剂包括泰格列净、达格列净、瑞格列净等,其中泰格列净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sglt-2抑制剂,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剂型是指方剂组成以后,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传统片剂易吸潮,稳定性不佳,且没有靶向作用,疗效较低。中国专利申请cn110638778a公开了一种片剂水溶性包衣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适用于口服固体制剂片芯的包衣,包衣后无裂片、无色变,易崩解,不易吸湿,具有较好的包衣效果,但没有靶向的作用,不能提高药效。中国专利申请cn107811990a公开了一种双层包衣的口服结肠靶向制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可以在结肠酸性环境下速释,中性或碱性环境下缓释,但药效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泰格列净薄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使得药物在结肠靶向释放,显著增强药物疗效,并达到改善吸潮的目的,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选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泰格列净薄膜衣片,所述泰格列净薄膜衣片包括泰格列净片芯,片芯外有内包衣层,内包衣层外有外包衣层;所述内包衣层为刺槐豆胶、预胶化淀粉和纳豆粉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刺槐豆胶、预胶化淀粉和纳豆粉的质量比为1:6-8:3-5。进一步地,所述刺槐豆胶、预胶化淀粉和纳豆粉的质量比为1:7:3。进一步地,所述外包衣层为聚丙烯酸树脂。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泰格列净薄膜衣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泰格列净原料药与赋形剂混合后压片,得到泰格列净片芯;s2:将步骤s1得到的泰格列净片芯通过内包衣液进行内包衣,内包衣后的片芯增重6-8%;s3:将步骤s2得到的内包衣后的片芯进行外包衣,内包衣后的片芯外形成外包衣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所述赋形剂包括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进一步地,所述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与泰格列净原料药的质量份数比为:泰格列净原料药35-45份、微晶纤维素20-3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8份、硬脂酸镁1-2份。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所述内包衣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刺槐豆胶、预胶化淀粉和纳豆粉用水溶解后制成质量浓度为5%的内包衣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1)本发明首次对传统泰格裂净片剂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双层包衣结构的片剂,旨在通过结肠靶向作用提高疗效的同时增强药物的稳定性,提升药品质量。(2)经过体外模拟试验证明,本发明内包衣层创造性地运用了刺槐豆胶、预胶化淀粉和纳豆粉,可以保证药物的缓慢释放,确保长时效,制得的泰格裂净薄膜衣片其特有的结构和成分配比能够显著减少有效成分在胃肠中的损失。(3)本发明制得的泰格裂净薄膜衣片在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75%,光照强度为4500lx的条件下置于开栓的玻璃瓶中,观察6个月后片剂的性状并测定其含水量,均符合现有药剂规定,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所述内容做进一步解释。但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使用到的纳豆粉购于陕西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聚丙烯酸树脂购于西安晋湘药用辅料有限公司。实施例1、一种泰格列净薄膜衣片所述泰格列净薄膜衣片包括泰格列净片芯,片芯外有内包衣层,内包衣层外有外包衣层;所述内包衣层为刺槐豆胶、预胶化淀粉和纳豆粉的混合物,所述外包衣层为聚丙烯酸树脂。所述泰格列净薄膜衣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泰格列净原料药与赋形剂混合后用压片机压片,压片压力为20kn,所述赋形剂包括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所述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与泰格列净原料药的质量份数比为:泰格列净原料药35份、微晶纤维素2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份、硬脂酸镁1份,得到泰格列净片芯;s2:将步骤s1得到的泰格列净片芯通过内包衣液进行内包衣,包衣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刺槐豆胶、预胶化淀粉和纳豆粉按照质量比1:6:3混合,用水溶解后制成质量浓度为5%的内包衣液,所述内包衣工艺参数条件为:片床温度为47℃,包衣液喷液速度为4ml/min,内包衣后的片芯增重6%;s3:将步骤s2得到的内包衣后的片芯用聚丙烯酸树脂进行外包衣,所述外包衣工艺参数条件为:片床温度为48℃,包衣液喷液速度为4ml/min,内包衣后的片芯外形成0.5mm的聚丙烯酸树脂薄膜。实施例2、一种泰格列净薄膜衣片所述泰格列净薄膜衣片包括泰格列净片芯,片芯外有内包衣层,内包衣层外有外包衣层;所述内包衣层为刺槐豆胶、预胶化淀粉和纳豆粉的混合物,所述外包衣层为聚丙烯酸树脂。所述泰格列净薄膜衣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泰格列净原料药与赋形剂混合后用压片机压片,压片压力为20kn,所述赋形剂包括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所述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与泰格列净原料药的质量份数比为:泰格列净原料药45份、微晶纤维素3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8份、硬脂酸镁2份,得到泰格列净片芯;s2:将步骤s1得到的泰格列净片芯通过内包衣液进行内包衣,包衣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刺槐豆胶、预胶化淀粉和纳豆粉按照质量比1:8:5混合,用水溶解后制成质量浓度为5%的内包衣液,所述内包衣工艺参数条件为:片床温度为47℃,包衣液喷液速度为4ml/min,内包衣后的片芯增重8%;s3:将步骤s2得到的内包衣后的片芯用聚丙烯酸树脂进行外包衣,所述外包衣工艺参数条件为:片床温度为48℃,包衣液喷液速度为4ml/min,内包衣后的片芯外形成0.8mm的聚丙烯酸树脂薄膜。实施例3、一种泰格列净薄膜衣片所述泰格列净薄膜衣片包括泰格列净片芯,片芯外有内包衣层,内包衣层外有外包衣层;所述内包衣层为刺槐豆胶、预胶化淀粉和纳豆粉的混合物,所述外包衣层为聚丙烯酸树脂。所述泰格列净薄膜衣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泰格列净原料药与赋形剂混合后用压片机压片,压片压力为20kn,所述赋形剂包括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所述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与泰格列净原料药的质量份数比为:泰格列净原料药40份、微晶纤维素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6份、硬脂酸镁1份,得到泰格列净片芯;s2:将步骤s1得到的泰格列净片芯通过内包衣液进行内包衣,包衣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刺槐豆胶、预胶化淀粉和纳豆粉按照质量比1:7:3混合,用水溶解后制成质量浓度为5%的内包衣液,所述内包衣工艺参数条件为:片床温度为46℃,包衣液喷液速度为4ml/min,内包衣后的片芯增重6%;s3:将步骤s2得到的内包衣后的片芯用聚丙烯酸树脂进行外包衣,所述外包衣工艺参数条件为:片床温度为45℃,包衣液喷液速度为4ml/min,内包衣后的片芯外形成0.6mm的聚丙烯酸树脂薄膜。对比例1、一种泰格列净片所述泰格列净薄膜衣片包括泰格列净片芯,片芯外有内包衣层,所述内包衣层为刺槐豆胶、预胶化淀粉和纳豆粉的混合物。所述泰格列净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泰格列净原料药与赋形剂混合后用压片机压片,压片压力为20kn,所述赋形剂包括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所述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与泰格列净原料药的质量份数比为:泰格列净原料药40份、微晶纤维素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6份、硬脂酸镁1份,得到泰格列净片芯;s2:将步骤s1得到的泰格列净片芯通过内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刺槐豆胶、预胶化淀粉和纳豆粉按照质量比1:7:3混合,用水溶解后制成质量浓度为5%的包衣液,所述包衣工艺参数条件为:片床温度为46℃,包衣液喷液速度为4ml/min,包衣后的片剂增重6%。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有相同部分,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仅进行了原实施例3的内包衣,没有进行外包衣。对比例2、一种泰格列净薄膜衣片所述泰格列净薄膜衣片包括泰格列净片芯,片芯外有包衣层,所述包衣层为聚丙烯酸树脂。所述泰格列净薄膜衣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泰格列净原料药与赋形剂混合后用压片机压片,压片压力为20kn,所述赋形剂包括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所述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与泰格列净原料药的质量份数比为:泰格列净原料药40份、微晶纤维素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6份、硬脂酸镁1份,得到泰格列净片芯;s2:将步骤s1得到的泰格列净片芯用聚丙烯酸树脂进行包衣,所述包衣工艺参数条件为:片床温度为45℃,包衣液喷液速度为4ml/min,包衣后的片剂外形成0.6mm的聚丙烯酸树脂薄膜。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有相同部分,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仅进行了原实施例3的外包衣,没有进行内包衣。对比例3、一种泰格列净薄膜衣片所述泰格列净薄膜衣片包括泰格列净片芯,片芯外有内包衣层,内包衣层外有外包衣层;所述内包衣层为刺槐豆胶和预胶化淀粉的混合物,所述外包衣层为聚丙烯酸树脂。所述泰格列净薄膜衣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泰格列净原料药与赋形剂混合后用压片机压片,压片压力为20kn,所述赋形剂包括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所述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与泰格列净原料药的质量份数比为:泰格列净原料药40份、微晶纤维素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6份、硬脂酸镁1份,得到泰格列净片芯;s2:将步骤s1得到的泰格列净片芯通过内包衣液进行内包衣,包衣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刺槐豆胶和预胶化淀粉按照质量比1:7混合,用水溶解后制成质量浓度为5%的内包衣液,所述内包衣工艺参数条件为:片床温度为46℃,包衣液喷液速度为4ml/min,内包衣后的片芯增重6%;s3:将步骤s2得到的内包衣后的片芯用聚丙烯酸树脂进行外包衣,所述外包衣工艺参数条件为:片床温度为45℃,包衣液喷液速度为4ml/min,内包衣后的片芯外形成0.6mm的聚丙烯酸树脂薄膜。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有相同部分,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3内包衣的组成成分不同。现结合以下试验,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试验1、体外模拟试验试验对象: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制得的泰格列净片剂。试验方法: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制得的泰格列净片剂通过溶出仪,先在ph为1.2的模拟胃液中,于2h后测定溶液中的药物含量;然后转移至ph为4.5的醋酸缓冲液中,于2h后测定溶液中的药物含量;最后转移至ph为6.9的模拟肠液中,于2h后测定溶液中的药物含量,根据不同时间后溶液中的药物含量计算累计释放率,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模拟胃液的制备方式为:在1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2.0g氯化钠,再用浓盐酸调节至ph为1.2制得;模拟肠液的制备方式为:在650ml去离子水中加入6.8g磷酸二氢钾,再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6.9。表1:体外模拟试验结果组数前2h累计释放率前4h累计释放率前6h累计释放率实施例1组1.98%4.98%13.18%实施例2组1.75%4.46%11.12%实施例3组1.48%4.14%10.27%对比例1组8.93%15.81%24.35%对比例2组1.86%8.51%19.95%对比例3组1.53%5.72%16.58%试验结果:由表1可知,实施例3和对比例1-3在模拟胃液、ph为4.5的醋酸缓冲液和模拟肠液中均有一定程度的释放,其中实施例3前6h累计释放率最少,反映出其在胃肠中损失较少;对比例1和对比例2累计释放率明显要高于实施例3,而对比例3改变了内包衣层的组成,药物在胃肠中的损失增加。试验2、加速稳定性试验试验对象:实施例1-3制得的泰格列净片剂。试验方法:将实施例1-3制得的泰格列净片剂,在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75%,光照强度为4500lx的条件下置于开栓的玻璃瓶中,观察6个月后片剂的性状并通过含水量测定仪测定其含水量。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片剂的含水量结果如表2所示,实施例1-3制得的泰格列净片剂在6个月后性状稳定,颜色无明显变化,6个月前后含水量均在3%以内,稳定性均合适。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