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25587794发布日期:2021-06-22 17:0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中的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踝关节骨折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对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术前诊断常需要临床查体和影响学检测相结合。传统的影像学存在放射性暴露风险,而在腓骨上钻孔方式则为有伤检测。

为此中国专利cn111407428b公开了“一种钳式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器”,该检测器包括腓骨把持组件、推移及力学测量组件、分离间距测量组件,腓骨把持组件包括左、右手柄,左、右连接部,左、右夹持管,左、右手柄分别通过左、右连接部与左、右夹持管相连,左、右夹持管均设置为中空结构,左夹持管、通过连接机构可获得连接形成钳形结构。

使用时,一只手张开腓骨把持组件,使腓骨夹爪夹住腓骨,测量杆顶在胫骨上,另外一只手向前推动活塞杆,观察压力刻度尺,当压力达到预定值时,记录标尺上的读数,根据标尺读数,做出相应判断。简单点说就是,使用腓骨把持组件夹住腓骨,通过测量杆顶在胫骨上,根据施力的大小和胫骨被顶开的距离来判断腓骨、胫骨之间的韧带是否损坏。如果给与一定的力值,胫骨被顶开的距离腓骨较远,则说明腓骨、胫骨之间的韧带损坏,如果给与一定的力值,胫骨被顶开距离腓骨较近,则说明腓骨、胫骨之间的韧带没有损坏。

现有的这种胫腓联合稳定性存在以下问题:1、由上分析可知,准确判断胫骨被顶开的距离是检测准确性的关键,然而现有技术中测量杆测量过程中角度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测量杆无法准确获得胫骨被顶开的距离,比如说腓骨夹爪夹持腓骨过程中,测量杆夹角会发生变化,当顶推活塞杆,测量杆对胫骨顶推过程中,测量杆夹角仍会发生变化,此时,不仅不能准确测量胫骨被顶开的距离,测量杆顶在胫骨上并绕胫骨旋转还会对胫骨造成损伤;2、整个仪器需要双手操作,且双手操作的距离较近,操作不便;3、两个测量杆顶推胫骨的两侧,来将胫骨顶开,如出现胫骨被顶距离较远,无法判断出是胫骨哪一侧的韧带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单手操作,且能够准确判断是哪一侧韧带出现问题的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装置,包括装置筒,装置筒前端具有用于塞入到胫骨、腓骨之间的塞入端头,塞入端头的相对侧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两个导向孔上导向移动装配有顶压头,装置筒后端导向移动装配有按压杆,按压杆通过传动机构与两个顶压头传动连接以驱动两个顶压头向背移动而将胫骨、腓骨顶开,顶压头活动过程中始终与对应导向孔密封导向移动配合,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胫骨、腓骨被顶开时检测顶压头移动距离的位移测量机构用于检测顶压头作用力的力测量机构。

塞入端头为扁形结构,所述塞入端头的厚度由前至后逐渐增加。

按压杆的前端铰接有呈“八”字形布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前端与其中一个顶压头铰接相连,第二连杆的前端与另外一个顶压头铰接相连。

装置筒内设置有导向隔板,按压杆与导向隔板导向移动配合,按压杆上于导向隔板的后侧设置有按压杆挡板,力测量机构包括设置于按压杆挡板和导向隔板之间的按压弹簧。

位移测量机构通过检测按压杆的移动位移来测量顶压头的移动距离。

两个顶压头前后布置,传动机构包括位于塞入端头中的传动曲轴,传动曲轴具有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主轴颈和位于主轴颈相对两侧的连杆轴颈,连杆轴颈用于与对应顶压头内侧顶推配合而将顶压头顶出。

位移测量机构包括设置于顶压头侧面上的测量刻度。

装置筒内转动装配有与传动曲轴同轴线固定连接的传动轴,按压杆的前端设置有齿条,传动机构包括与齿条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传动轴传动连接以驱动传动轴转动。

力测量机构包括串设于传动轴上的扭矩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的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胫骨、腓骨之间的一侧,就像注射器一样使用对按压杆按压,按压杆通过传动机构与两个顶压头传动连接以驱动两个顶压头向背移动而将胫骨、腓骨顶开。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单手操作,手握装置筒,大拇指按压按压头即可实现将胫骨、腓骨顶开;由于塞入端头只是从胫骨、腓骨的一侧伸入而对胫骨、腓骨进行顶开操作,在顶完一侧后去顶胫骨、腓骨的另外一侧,可以准确判断出究竟是哪一侧的韧带出现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顶压头只能沿对应的导向孔移动,顶压头相对装置筒和按压杆相对装置筒之间的移动关系是确定的,顶压头的移动距离易于测量,顶压头的移动距离与按压杆的移动距离有着固定的比例关系,通过测量按压杆也可以容易获得顶压头的移动距离,从而准确获得胫骨、腓骨的顶开间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图1中两个顶压头顶出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b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曲轴将两个顶压头顶出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1~4所示:包括装置筒,装置筒包括筒身3及设置于筒身前端的使用时用于塞入到胫骨16、腓骨17之间的塞入端头1,塞入端头1为扁状结构,塞入端头的厚度由前至后逐渐增加,这样的塞入端头更容易塞入到胫骨16与腓骨17之间。筒身的前端设置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限位盘13,限位盘13的设置是为了与胫骨、腓骨限位配合,以限制塞入端头的最大塞入尺寸。筒身的后端设置有两个耳板,方便操作人员的中指、食指钩挂使用。

塞入端头1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15,各导向孔15上均导向移动装配有顶压头2,两个顶压头2的导向移动方向呈“八”字形,装置筒后端导向移动装配有按压杆6,按压杆6通过传动机构与两个顶压头传动连接以驱动两个顶压头向背移动而将胫骨、腓骨顶开,顶压头2活动过程中始终与对应导向孔密封导向移动配合,这样可以避免患者血夜进入到装置筒内部,装置筒清洗方便。

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胫骨、腓骨被顶开时检测顶压头移动距离的位移测量机构用于检测顶压头作用力的力测量机构。按压杆的前端铰接有呈“八”字形布置的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第一连杆11前端与其中一个顶压头铰接相连,第二连杆12的前端与另外一个顶压头铰接相连。装置筒内设置有导向隔板9,按压杆6与导向隔板导向移动配合,按压杆上于导向隔板的后侧设置有按压杆挡板7,力测量机构包括设置于按压杆挡板和导向隔板之间的按压弹簧8。位移测量机构通过检测按压杆的移动位移来测量顶压头的移动距离。图中项4表示设置于筒身3内壁上的用于限制按压杆挡板7向前移动极限的极限挡板。

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将两个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装置的塞入端头1分别塞入到胫骨16、腓骨17的两侧之间,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一个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装置18先塞入到胫骨、腓骨的一侧之间,然后再将该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装置塞入到胫骨、腓骨的另外一侧之间。操作人员食指、中指钩挂住耳板,大拇指对按压杆进行按压,就像操作注射器一样,按压杆朝前推送过程中,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分别推着相应的顶压头沿对应导向孔移动,两个顶压头向背移动而将胫骨、腓骨顶开,由于按压杆的移动轨迹和顶压头的移动轨迹是确定的,因此可以通过按压杆的移动距离准确的反应出顶压头的移动距离,进而准确的反应出腓骨、胫骨之间的分离距离,为之后的手术提供准确的参考。

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检测装置的实施例2如图5~7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减小塞入端头1的厚度,以更方便的将塞入端头塞入到胫骨、腓骨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塞入端头1为扁平结构,两个顶压头2前后布置,传动机构包括位于塞入端头中的传动曲轴20,传动曲轴具有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主轴颈和位于主轴颈相对两侧的连杆轴颈29,连杆轴颈29用于与对应顶压头2内侧顶推配合而将顶压头顶出,当传动曲轴转动时,连杆轴颈29与对应顶压头2的内侧顶推配合,从而将顶压头顶出,这样当两个顶压头2回位时,两个顶压头之间只需预留连杆轴颈29的厚度,整个塞入端头的尺寸可以做的最小,能够满足各年龄段的胫骨、腓骨间隙需求。顶压头的回位可以通过在外侧按压来实现。

装置筒内转动装配有与传动曲轴20同轴线固定连接的传动轴21,按压杆6的前端设置有齿条25,传动机构包括与齿条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26,第一齿轮26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传动轴21传动连接以驱动传动轴转动。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一齿轮同轴线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24,与第一锥齿轮24咬合传动的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3上同轴线固定有传动大齿轮28,传动轴上同轴线固定有于传动大齿轮咬合传动的传动小齿轮27,这样可以将按压杆的直线动作转换成传动轴的转动动作。位移测量机构包括设置于顶压头侧面上的测量刻度30,力测量机构包括串设于传动轴上的扭矩传感器22。在顶压头顶出后,通过观察测量刻度可以判断顶压头的移动距离,进而判断胫骨、腓骨之间的顶开距离,在设定扭矩下,根据胫骨、腓骨之间的顶开距离,来判断胫骨、腓骨之间韧带的损坏情况,从而为后续手术做准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