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642629发布日期:2021-09-15 00:51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别称泰诺林(tylenol)、必理通(panadol)、百服宁(bufferin)、扑热息痛,是非那西丁的体内代谢产物,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pge1主要作用于神经中枢,它的减少将导致中枢体温调定点下降,体表温度感受器感觉相对较热,进而通过神经调节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
3.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属于多羟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8o6,常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也可以人工合成。维生素c是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包括某些氧化还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免疫功能,羟化5

羟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等所必需;维生素c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和其它疾病,可以用于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期及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同时维生素c还具备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的形成,从而达到美白,淡斑的功效。
4.泡腾片是一种较新的药物剂型,与普通片剂不同,泡腾片利用有机酸和碱式碳酸(氢)盐作为泡腾崩解剂,置入水中,即刻发生泡腾反应,生成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加速泡腾片的崩解和融化,有利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质量较好的口服泡腾片泡腾完毕后即为一杯酸甜可口的饮品,非常适用于小孩、老人和不能吞服的患者。
5.由于泡腾片原料中包括有酸性辅料和碱性辅料,生产过程中如果存在水分即容易引发酸碱反应,故现有技术中泡腾片的生产大多采用非水制粒压片,即通过干法制粒后压制形成片体,或者直接将原料粉末压制形成片体的方法,但是各原料物料各种物料的性质、结晶形状不一,会给干法制粒带来困难,且干法制粒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而原料粉末直接压制形成片体的方式存在粉末流动性差、片重差异大,粉末压片容易造成裂片等弱点,致使该工艺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崩解迅速、药物可以有效地溶解且生产工艺简便、适用性高的优点。
7.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技术目的的:
8.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其由酸性组分、碱性组分、辅料以及粘合剂溶液制备形成;其中,所述酸性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维生素c 180~220份、无水枸橼酸350~450份、dl

酒石酸350~450份;所述碱性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对乙酰氨基酚300~350份、碳酸氢钠1100~1150份;所述辅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
计的原料:蔗糖300~500份、聚乙二醇6000 80~90份、苯甲酸钠40~60份;所述粘合剂溶液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k29/32 2~3份、95%药用乙醇70~85份、纯化水40~50份。
9.进一步地,所述酸性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维生素c 200份、无水枸橼酸400份、dl

酒石酸400份;所述碱性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对乙酰氨基酚330份、碳酸氢钠1120份;所述辅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蔗糖400份、聚乙二醇6000 87份、苯甲酸钠50份;所述粘合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k29/32 2.5份、95%药用乙醇79份、纯化水46份。
10.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以上所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
11.s1、预处理:分别对所述酸性组分以及所述碱性组分进行粉碎,对蔗糖进行过筛;
12.s2、粘合剂配制:将配方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29/32按照1.1:1.4的重量份数比例分配至两个配制设备中,将配方量的95%药用乙醇按照8:7的重量份数比分别加入至两个配制设备中,随后将配方量的纯化水按照2:7的重量份数比分别加入至两个配制设备中,混合均匀后分别获得酸用粘合剂溶液以及碱性粘合剂溶液;
13.s3、酸性辅料制粒:称取配方量粉碎后的无水枸橼酸、dl

酒石酸、维生素c以及一半配方量粉碎后的的蔗糖,并加入湿法制粒设备中,搅拌转速为80~100rpm,切刀转速800~1200rpm,运行时间8~12min;随后开启搅拌速度80~100rpm,切刀转速1000~1400rpm,雾化加入酸用粘合剂溶液,加入时间1~2min;最后开启搅拌转速80~100rpm,切刀转速1000~1400rpm,运行3~5min,制粒完成并选用24目筛网整粒,得到酸性颗粒;
14.s4、碱性辅料制粒:称取配方量粉碎后的碳酸氢钠、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剩余配方量粉碎后的蔗糖,并加入至湿法制粒设备中,搅拌转速为80~100rpm,切刀转速800~1200rpm,运行时间8~12min;随后开启搅拌速度80~100rpm,切刀转速1000~1400rpm,雾化加入碱用粘合剂溶液,加入时间2~3min;最后开启搅拌转速80~100rpm,切刀转速1000~1400rpm,运行2~4min,制粒完成并选用24目筛网整粒,得到碱性颗粒;
15.s5、干燥:将步骤s3和步骤s4获得的酸性颗粒以及碱性颗粒分别均匀铺盘,烘干至颗粒水分<2%,并对干燥后的颗粒进行整粒;
16.s6、总混:将步骤s5干燥后的酸性颗粒、碱性颗粒以及配方量的聚乙二醇6000、苯甲酸钠一起投入混合设备中进行总混,获得混合颗粒;
17.s7、压片:使用模具及冲头对混合颗粒进行压片,片重差异控制在
±
5.0%以内,硬度控制在100~140n;
18.s8、包装:对步骤s7获得的制剂片体进行包装,即得所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
19.进一步地,步骤s1中为使用30b万能粉碎机进行粉碎,其中所述酸性组分为进行60目粉碎,所述碱性组分为进行80目粉碎,蔗糖过60目不锈钢筛。
20.进一步地,步骤s5中为在热风循环烘箱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55℃,其中每干燥10分钟左右需将颗粒翻动一遍,干燥2.5h后取样检测水分,测得颗粒水分<2%后出箱;干燥完成的颗粒选用24目不锈钢筛网整粒。
21.进一步地,步骤s6中总混前还包括使用30b万能粉碎机对苯甲酸钠进行80目粉碎。
22.进一步地,步骤s7中压片操作时控制环境温度在25℃以下,湿度30%rh以内,压片使用的圆形平斜冲,压片前还包括使用总重量份数为3

5份的硬脂酸镁对冲头进行润滑。
23.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其利用泡腾片其投入水中时发生泡腾反应从而生成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促进制剂的崩解和融化,有助于提高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c的生物利用度,同时配合其配方组分的优选及配方结构的优化,崩解性及溶解性良好,无粘冲现象;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的制备工艺中,合理安排生产工艺,对配方中的酸性组分以及碱性组分分别进行湿法制粒,以避免直接对其进行湿法制粒导致酸性组分以及碱性组分在水分的存在下发生酸碱反应,致使其失效的问题,同时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水溶液作为粘合剂溶液进行湿法制粒的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泡腾片所采用的非水制粒压片或直接将原料粉末压制形成片体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其受各种物料的性质、结晶形状的影响小,且无需特殊制粒设备,压制流动性良好,易于控制片重差异以及片剂形态,有效提高了泡腾片生产工艺的适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本发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为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以下公开的实施例的限制。
26.实施例1
27.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其包括酸性组分、碱性组分、辅料以及粘合剂溶液;其中,所述酸性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维生素c 180份、无水枸橼酸350份、dl

酒石酸350份;所述碱性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对乙酰氨基酚300份、碳酸氢钠1100份;所述辅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蔗糖300份、聚乙二醇6000 80份、苯甲酸钠40份;所述粘合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k29/32 2份、95%药用乙醇70份、纯化水40份。
28.实施例2
29.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其包括酸性组分、碱性组分、辅料以及粘合剂溶液;其中,所述酸性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维生素c 220份、无水枸橼酸450份、dl

酒石酸450份;所述碱性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对乙酰氨基酚350份、碳酸氢钠1150份;所述辅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蔗糖500份、聚乙二醇6000 90份、苯甲酸钠60份;所述粘合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k29/32 3份、95%药用乙醇85份、纯化水50份。
30.实施例3
31.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其包括酸性组分、碱性组分、辅料以及粘合剂溶液;其中,所述酸性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维生素c 200份、无水枸橼酸400份、dl

酒石酸400份;所述碱性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
料:对乙酰氨基酚330份、碳酸氢钠1120份;所述辅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蔗糖400份、聚乙二醇6000 87份、苯甲酸钠50份;所述粘合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k29/32 2.5份、95%药用乙醇79份、纯化水46份。
32.实施例4
33.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其使用实施例1所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的配方比例进行制作,其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
34.s1、预处理:分别对所述酸性组分以及所述碱性组分进行粉碎,对蔗糖进行过筛;
35.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为使用30b万能粉碎机进行粉碎,其中所述酸性组分为进行60目粉碎,所述碱性组分为进行80目粉碎,蔗糖过60目不锈钢筛;
36.粘合剂配制:将配方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29/32按照1.1:1.4的重量份数比例分配至两个配制设备中,将配方量的95%药用乙醇按照8:7的重量份数比分别加入至两个配制设备中,随后将配方量的纯化水按照2:7的重量份数比分别加入至两个配制设备中,混合均匀后分别获得酸用粘合剂溶液以及碱性粘合剂溶液;
37.s3、酸性辅料制粒:称取配方量粉碎后的无水枸橼酸、dl

酒石酸、维生素c以及一半配方量粉碎后的的蔗糖,并加入至lhs400b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搅拌转速为80rpm,切刀转速800rpm,运行时间12min;随后开启搅拌速度80rpm,切刀转速1000rpm,雾化加入酸用粘合剂溶液,加入时间2min;最后开启搅拌转速80rpm,切刀转速1000rpm,运行3min,制粒完成并选用24目筛网整粒,得到酸性颗粒;
38.s4、碱性辅料制粒:称取配方量粉碎后的碳酸氢钠、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剩余配方量粉碎后的蔗糖,并加入至lhs400b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搅拌转速为80rpm,切刀转速800rpm,运行时间8~12min;随后开启搅拌速度80rpm,切刀转速1000rpm,雾化加入碱用粘合剂溶液,加入时间2min;最后开启搅拌转速80rpm,切刀转速1000rpm,运行4min,制粒完成并选用24目筛网整粒,得到碱性颗粒;
39.s5、干燥:将步骤s3和步骤s4获得的酸性颗粒以及碱性颗粒分别均匀铺盘,送入热风循环烘箱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55℃,其中每干燥10分钟左右需将颗粒翻动一遍,干燥2.5h后取样检测水分,测得颗粒水分<2%后出箱;干燥完成的颗粒选用24目不锈钢筛网整粒;
40.s6、总混:将步骤s5干燥后的酸性颗粒、碱性颗粒以及配方量的聚乙二醇6000、苯甲酸钠一起投入混合设备中进行总混,获得混合颗粒;其中苯甲酸钠在投入总混前需使用30b万能粉碎机对苯甲酸钠进行80目粉碎;
41.s7、压片:使用模具及冲头对混合颗粒进行压片,片重差异控制在
±
5.0%以内,硬度控制在100~140n,压片操作时控制环境温度在25℃以下,湿度30%rh以内,压片使用的圆形平斜冲,压片前还包括使用总重量份数为3份的硬脂酸镁对冲头进行润滑;
42.s8、包装:对步骤s7获得的制剂片体进行包装,即得所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
43.实施例5
44.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其使用实施例2所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的配方比例进行制作,其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
45.s1、预处理:分别对所述酸性组分以及所述碱性组分进行粉碎,对蔗糖进行过筛;
46.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为使用30b万能粉碎机进行粉碎,其中所述酸性组分为进行60目粉碎,所述碱性组分为进行80目粉碎,蔗糖过60目不锈钢筛;
47.粘合剂配制:将配方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29/32按照1.1:1.4的重量份数比例分配至两个配制设备中,将配方量的95%药用乙醇按照8:7的重量份数比分别加入至两个配制设备中,随后将配方量的纯化水按照2:7的重量份数比分别加入至两个配制设备中,混合均匀后分别获得酸用粘合剂溶液以及碱性粘合剂溶液;
48.s3、酸性辅料制粒:称取配方量粉碎后的无水枸橼酸、dl

酒石酸、维生素c以及一半配方量粉碎后的的蔗糖,并加入至lhs400b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搅拌转速为100rpm,切刀转速1200rpm,运行时间8min;随后开启搅拌速度100rpm,切刀转速1400rpm,雾化加入酸用粘合剂溶液,加入时间1min;最后开启搅拌转速100rpm,切刀转速1400rpm,运行3min,制粒完成并选用24目筛网整粒,得到酸性颗粒;
49.s4、碱性辅料制粒:称取配方量粉碎后的碳酸氢钠、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剩余配方量粉碎后的蔗糖,并加入至lhs400b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搅拌转速为100rpm,切刀转速1200rpm,运行时间8min;随后开启搅拌速度100rpm,切刀转速1400rpm,雾化加入碱用粘合剂溶液,加入时间2min;最后开启搅拌转速100rpm,切刀转速1400rpm,运行2min,制粒完成并选用24目筛网整粒,得到碱性颗粒;
50.s5、干燥:将步骤s3和步骤s4获得的酸性颗粒以及碱性颗粒分别均匀铺盘,送入热风循环烘箱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55℃,其中每干燥10分钟左右需将颗粒翻动一遍,干燥2.5h后取样检测水分,测得颗粒水分<2%后出箱;干燥完成的颗粒选用24目不锈钢筛网整粒;
51.s6、总混:将步骤s5干燥后的酸性颗粒、碱性颗粒以及配方量的聚乙二醇6000、苯甲酸钠一起投入混合设备中进行总混,获得混合颗粒;其中苯甲酸钠在投入总混前需使用30b万能粉碎机对苯甲酸钠进行80目粉碎;
52.s7、压片:使用模具及冲头对混合颗粒进行压片,片重差异控制在
±
5.0%以内,硬度控制在100~140n,压片操作时控制环境温度在25℃以下,湿度30%rh以内,压片使用的圆形平斜冲,压片前还包括使用总重量份数为5份的硬脂酸镁对冲头进行润滑;
53.s8、包装:对步骤s7获得的制剂片体进行包装,即得所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
54.实施例6
55.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其使用实施例3所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的配方比例进行制作,其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
56.s1、预处理:分别对所述酸性组分以及所述碱性组分进行粉碎,对蔗糖进行过筛;
57.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为使用30b万能粉碎机进行粉碎,其中所述酸性组分为进行60目粉碎,所述碱性组分为进行80目粉碎,蔗糖过60目不锈钢筛;
58.粘合剂配制:将配方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29/32按照1.1:1.4的重量份数比例分配至两个配制设备中,将配方量的95%药用乙醇按照8:7的重量份数比分别加入至两个配制设备中,随后将配方量的纯化水按照2:7的重量份数比分别加入至两个配制设备中,混合均匀后分别获得酸用粘合剂溶液以及碱性粘合剂溶液;
59.s3、酸性辅料制粒:称取配方量粉碎后的无水枸橼酸、dl

酒石酸、维生素c以及一
半配方量粉碎后的的蔗糖,并加入至lhs400b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搅拌转速为90rpm,切刀转速1000rpm,运行时间10min;随后开启搅拌速度90rpm,切刀转速1200rpm,雾化加入酸用粘合剂溶液,加入时间1min;最后开启搅拌转速90rpm,切刀转速1200rpm,运行3~5min,制粒完成并选用24目筛网整粒,得到酸性颗粒;
60.s4、碱性辅料制粒:称取配方量粉碎后的碳酸氢钠、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剩余配方量粉碎后的蔗糖,并加入至lhs400b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搅拌转速为90rpm,切刀转速1000rpm,运行时间9min;随后开启搅拌速度90rpm,切刀转速1200rpm,雾化加入碱用粘合剂溶液,加入时间2min;最后开启搅拌转速90rpm,切刀转速1200rpm,运行2min,制粒完成并选用24目筛网整粒,得到碱性颗粒;
61.s5、干燥:将步骤s3和步骤s4获得的酸性颗粒以及碱性颗粒分别均匀铺盘,送入热风循环烘箱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55℃,其中每干燥10分钟左右需将颗粒翻动一遍,干燥2.5h后取样检测水分,测得颗粒水分<2%后出箱;干燥完成的颗粒选用24目不锈钢筛网整粒;
62.s6、总混:将步骤s5干燥后的酸性颗粒、碱性颗粒以及配方量的聚乙二醇6000、苯甲酸钠一起投入混合设备中进行总混,获得混合颗粒;其中苯甲酸钠在投入总混前需使用30b万能粉碎机对苯甲酸钠进行80目粉碎;
63.s7、压片:使用模具及冲头对混合颗粒进行压片,片重差异控制在
±
5.0%以内,硬度控制在100~140n,压片操作时控制环境温度在25℃以下,湿度30%rh以内,压片使用的圆形平斜冲,压片前还包括使用总重量份数为4份的硬脂酸镁对冲头进行润滑;
64.s8、包装:对步骤s7获得的制剂片体进行包装,即得所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
65.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其利用泡腾片其投入水中时发生泡腾反应从而生成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促进制剂的崩解和融化,有助于提高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c的生物利用度,同时配合其配方组分的优选及配方结构的优化,崩解性及溶解性良好,无粘冲现象;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泡腾片的制备工艺中,合理安排生产工艺,对配方中的酸性组分以及碱性组分分别进行湿法制粒,以避免直接对其进行湿法制粒导致酸性组分以及碱性组分在水分的存在下发生酸碱反应,致使其失效的问题,同时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乙醇水溶液作为粘合剂溶液进行湿法制粒的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泡腾片所采用的非水制粒压片或直接将原料粉末压制形成片体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其受各种物料的性质、结晶形状的影响小,且无需特殊制粒设备,压制流动性良好,易于控制片重差异以及片剂形态,有效提高了泡腾片生产工艺的适用性。
6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