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4148发布日期:2021-12-18 00:4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生物电磁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


背景技术:

2.所以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应经常补充生物电,以达到疏通经络,打通微循环,促进身体细 胞的吸收和代谢功能,增強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0003][0004][0005][0006]
生物电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它具有疏通经络、激活细胞、排酸纠酸、促进吸收的 功效,对失眠、面部神经麻痹、乳腺增生、美容等具有神奇疗效。
[0007]
对皮肤系统而言,智能生物电,可以刺激扩大细胞与组织间隙,激活细胞促使各种能量 合成。三磷酸腺苷:(又称为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被誉为细胞内能量的“分子 货币”,储存和传递化学能,蛋白质、脂肪、糖和核苷酸的合成都需它参与,可促使机体各 种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增强细胞代谢活性,对治疗各种疾病均有较强的针对性。)增加400%, 氨基酸转运增强,蛋白质合成增加30%
‑‑‑
40%,使粘着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 活动后而分离并重新排列,从而起到美容、祛疤、祛皱的功效。
[0008]
生物微电流技术是近两年新型的美容技术,可以将产品直接渗透到皮肤真皮层,渗透率 是负离子导入的10

27倍,同时具有收紧的功效。
[0009]
生物电脉冲的作用于人体中:疏通经络,分子重排,电位平衡,兴奋神经组织,镇痛镇 静,促进血液循环,净化排毒等.


技术实现要素:

[0010]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其通过移动终端app+互联网控制将 脉冲理疗仪与中医药物远程控制相结合,达到眼部、胸部以及各部位或穴位理疗的效果。
[0011]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2]
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包含智能主机、移动app终端和多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 与智能主机通过蓝牙连接,所述智能主机与移动app终端通过蓝牙连接;;
[0013]
所述智能主机包含充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变压稳压模块、烧录模块、控制电路模块、 mcu控制模块、开关电路模块和连接器模块,所述充电模块通过变压稳压模块连接mcu控制 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通过电压检测模块连接变压稳压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通过开关 电路模块连接变压稳压模块,所述烧录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连接器模块分别与mcu控制模 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还与充电模块连接。
[0014]
作为本发明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模块包含发光二极 管d1、发光二极管d6、电阻r4、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极片p6、电极片p7、充电 控制芯片u1、电容c4、贴片三极管d4,电阻r4的一端连接vbus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 连接
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充电控制芯片 u1的chrg端,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充电控制芯片u1的chrgt端,充电控制芯片u1的 bat端连接电极片p6,充电控制芯片u1的prog端通过电阻r3接地,充电控制芯片u1的vcc 端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极片p7并接地,电阻 r8的另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和贴片三极管d4的1接口,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贴片 三极管d4的2接口。
[0015]
作为本发明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含电阻 r5、电阻r10和电容c5,vcc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 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0016]
作为本发明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变压稳压模块包含电容 c15、电容c18、控制芯片q4、电容c23、电容c19,3.3v电压端分别连接电容c15的一端、 电容c18的一端和控制芯片q4的vout端,电容c15的另一端和电容c18的另一端连接并接 地,控制芯片q4的vss端接地,控制芯片q4的vin端分别连接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19 的一端和vcc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0017]
作为本发明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电路模块包含电阻 r23、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4、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9、 电感l2、电阻r9、电容c8、电容c9、三极管q6、三极管q3、三极管q5、电极管q2、三极 管q9、电极片p1和电极片p2,mcu控制模块的pa4端连接电阻r23的一端,充电模块的bett+ 端分别连接电容c9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 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三极 管q9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mcu控制 模块的pa6端,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 射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5的 基极连接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电极片p1,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电阻 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极片p2、电阻r21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 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三极 管q6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6 的基极连接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mcu控制模块的pa4端。
[0018]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9]
1、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app+互联网控制将脉冲理疗仪与中医药物远程控制相结合,达 到眼部、胸部以及各部位或穴位理疗的效果;
[0020]
2、通过电子组件制成驱动器称之为智能主机:该智能主机发送的低频生物脉冲波,可有 效调节人体生物电场,对人体生物电平衡进行调节,进而调理各种亚健康问题;通过蓝牙的 模块与设计好的软件系统(手机app系统)或使用傻瓜式的手控智能模式设计的模块与驱动器 模块相对接,运用生物电磁学应用领域的tens低频脉冲经皮刺激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刺激生 物体内最直接的细胞能量来源,从而激活神经细胞活力,使智能眼膜在安全、低频微电流的 作用下,模拟人手的按摩揉捏和捶打节奏,实现按摩舒缓,同时把理疗过程前后对比的相关 数据及使用评估数据记录在案,最后通过运用5g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利用互联网+、 物联网+的理念,组合成为智慧医疗智能产品;
[0021]
3、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相结合,智能主机发出生物微电流,可将天然植萃精华成分导入 眼部深层,梳理眼部管道,深层次破解眼部肌肤中的污垢,从而激发眼部细胞活性,促进和 改善不适部位的状态,令眼部肌肤光滑细腻、富有弹性,解决黑眼圈、激活眼部血液循环、 解决眼部疲劳及眼角纹等。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是本发明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智能主机的结构原理图;
[0025]
图3是本发明充电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26]
图4是本发明电压检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27]
图5是本发明变压稳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28]
图6是本发明控制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29]
图7是本发明开关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30]
图8是本发明连接器的电路原理图;
[0031]
图9是本发明烧录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32]
图10是本发明mcu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 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 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
智能眼膜由智能主机、电极片和手机app端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的数据间传输是通过手 机蓝牙实现。
[0036]
电极片是用来承载可供皮肤吸收的营养精华液的载体,也是产品功用和皮肤检测的直接 工作部分,达到增强眼部营养精华的渗透和吸收率、激活细胞、超强吸附污垢等多重作用, 石墨烯银浆混合材料的电极片上的银材料通过微电流导电后电离为银离子,从而产生带电荷 吸附作用,同时银离子具备较好的杀菌消炎用途。经科学研究,微电流刺激还可以提高成纤 维细胞的活性,有利于眼部微创的愈合,微电流tdds经皮给药通过安全微电流所产生的低 频率脉冲的作用,刺激眼部血液微循环加快,使眼部皮肤角质层脂质双分子间形成暂时可逆 的通道及拓宽毛囊孔径来实现增加药物或其他分子成分通透量的一种经皮给药方法,即所谓 的非注射性给药方式。
[0037]
智能主机,是智能面膜的核心控制部件,由于考虑到人体可承受的安全电流范围,需要 对电压和电流的大小进行绝对的安全控制。
[0038]
手机app端,调节智能面膜的刺激强度和智能分析皮肤状态的部分。在整个12分钟的 阶段式护肤过程中,可使用手机app控制按摩强度,调整理疗过程,并且在每一次理疗结束 后,实时显示理疗数据,确保安全有效,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按摩强度频率,例如与音 乐频率、节奏相结合,调整理疗过程。由于考虑到人体可承受的安全电流范围,需要对电压 和电流的大小进行绝对的安全控制。试验符合眼部周边肌肤及学位的生物电磁学频率范围, 将电极片导电层线路方案设计为回路。应用生物电磁学领域的tens低频脉冲经皮刺激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刺激生物体内最直接的细胞能量来源,从而激活神经细胞活力。
[0039]
具体实施例如下:
[0040]
如图1至10所示,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如图1所述,包含智能主机、移动app 终端和多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智能主机通过蓝牙连接,所述智能主机与移动app终端通 过蓝牙连接;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app+互联网控制将脉冲理疗仪与中医药物远程控制相结合, 达到眼部、胸部以及各部位或穴位理疗的效果。
[0041]
如图2所示,所述智能主机包含充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变压稳压模块、烧录模块、 控制电路模块、mcu控制模块、开关电路模块和连接器模块,所述充电模块通过变压稳压模 块连接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通过电压检测模块连接变压稳压模块,所述mcu控 制模块通过开关电路模块连接变压稳压模块,所述烧录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连接器模块分 别与mcu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还与充电模块连接。
[0042]
本发明通过电子组件制成驱动器称之为智能主机:该智能主机发送的低频生物脉冲波, 可有效调节人体生物电场,对人体生物电平衡进行调节,进而调理各种亚健康问题;通过蓝 牙的模块与设计好的软件系统(手机app系统)或使用傻瓜式的手控智能模式设计的模块与驱 动器模块相对接,运用生物电磁学应用领域的tens低频脉冲经皮刺激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刺 激生物体内最直接的细胞能量来源,从而激活神经细胞活力,使智能眼膜在安全、低频微电 流的作用下,模拟人手的按摩揉捏和捶打节奏,实现按摩舒缓,同时把理疗过程前后对比的 相关数据及使用评估数据记录在案,最后通过运用5g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利用互联网 +、物联网+的理念,组合成为智慧医疗智能产品。
[0043]
如图3所示,所述充电模块包含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6、电阻r4、电阻r6、电 阻r7、电阻r8、电极片p6、电极片p7、充电控制芯片u1、电容c4、贴片三极管d4,电阻 r4的一端连接vbus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发光二极管d6的 阳极,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充电控制芯片u1的chrg端,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充 电控制芯片u1的chrgt端,充电控制芯片u1的bat端连接电极片p6,充电控制芯片u1的 prog端通过电阻r3接地,充电控制芯片u1的vcc端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阻r8的一 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极片p7并接地,电阻r8的另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和贴片三 极管d4的1接口,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贴片三极管d4的2接口。
[0044]
如图4所示,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含电阻r5、电阻r10和电容c5,vcc端连接电阻r5 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与 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0045]
如图5所示,所述变压稳压模块包含电容c15、电容c18、控制芯片q4、电容c23、电容 c19,3.3v电压端分别连接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8的一端和控制芯片q4的vout端,电 容c15的另一端和电容c18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控制芯片q4的vss端接地,控制芯片q4 的vin
端分别连接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19的一端和vcc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电容c19 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0046]
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电路模块包含电阻r23、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 电阻r24、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9、电感l2、电阻r9、电容c8、电容c9、三极管q6、 三极管q3、三极管q5、电极管q2、三极管q9、电极片p1和电极片p2,mcu控制模块的pa4 端连接电阻r23的一端,充电模块的bett+端分别连接电容c9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和电 感l2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 二极管d2的阳极、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电 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mcu控制模块的pa6端,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电容 c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容c3的另一端和 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连 接电极片p1,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极片 p2、电阻r21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 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 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3的另一 端连接mcu控制模块的pa4端。
[0047]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 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 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 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48]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 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上 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004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 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 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