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涉及藤黄果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藤黄果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含有提取物的化妆品。
背景技术:2.皮肤黑化是皮肤细胞对内外因素发生反应所引起的,代表性的因素是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之下。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中会使酪氨酸酶被激活,它与皮肤组织中的酪氨酸发生作用生成多巴,然后通过生成多巴醌在皮肤色素细胞的黑素体中合成黑色素。这种黑色素被传递至皮肤角质形成角质细胞,依靠角质化过程到达皮肤表面,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侵袭。黑色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防紫外线剂,它发挥着自由基清除剂的作用,有效清除使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生物成分变形的多种自由基。但是,如果黑色素在局部过多合成或者皮肤病变、老化导致皮肤生理机能下降的话,黑色素便会沉积在皮肤表面,诱发褐斑、雀斑及多种色素沉着。
3.在化妆品中通过添加有效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物质或者阻碍黑色素生成反应的物质,可以减少黑色素生成。熊果苷、抗坏血酸、对苯二酚、桑白皮提取物和甘草提取物等对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具有较好的效果。熊果苷具有优秀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但是它存在着会变色和时间久了效力会降低等问题,性能不稳定,而且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大,在使用上存在局限性。抗坏血酸抑制酪氨酸活性的效果较低,其分子本身的稳定性就偏低,所以不适合用作黑色素生成抑制剂。对苯二酚对皮肤的刺激性很强,存在安全性问题,目前在配制化妆品原料时,它的使用性受到了限制。另外,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只在高浓度状态下才能表现出较高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效果,在低浓度状态下几乎没有抑制效果。现有的黑色素生成抑制剂,在进行人体皮肤临床实验时,美白效果微乎其微。
4.藤黄果具有减肥利水利湿的效果,藤黄果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果皮上的羟基柠檬酸,而羟基柠檬酸的主要作用就是妨碍脂肪的合成。藤黄果妨碍葡萄糖转换为脂肪,并且促进其转换为较容易被利用为热量的肝糖,因此能预防肥胖。藤黄果在印度和南亚地区也一直被用作猪肉和鱼的酸味剂及咖喱等的香料。藤黄果还可改善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改善脸上的斑点或痘痘。但是藤黄果的美白效果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藤黄果提取物的提取方法,能够提高藤黄果提取物的提取率,制备出增进皮肤美白功效的化妆品原料,提高化妆品的美白效果。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藤黄果提取物的化妆品。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藤黄果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制备藤黄果提取物,采用溶剂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或超声波萃取法对粉碎后的藤黄果的组织进行萃取,制备出藤黄果提取物;
8.s2、制备藤黄果发酵提取物,将步骤s1制备的藤黄果提取物进行稀释后,放入用
100
‑
500网眼粉碎的培养基中,然后在培养基中接种酵母菌或乳酸菌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进行灭菌,除去菌体,得到藤黄果发酵提取物。
9.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藤黄果的组织包括叶、根、茎、枝、皮、果实、果实皮或种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0.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溶剂萃取法包括在粉碎的藤黄果组织粉碎物中加入萃取剂,在70
‑
90℃的温度下加热2
‑
4小时进行萃取,过滤,然后使用装有冷却电容器的蒸馏装置在55
‑
65℃的温度下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
11.优选的,所述萃取剂包括水、乙醇、丙二醇、丁二醇、甘油、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乙酸异丁酯、二乙醚、二氯甲烷、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2.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超临界萃取法包括首先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藤黄果进行萃取,萃取出脂溶性物质;然后在萃取容器中加入含有潜溶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一步的进行萃取,在减压蒸发器中去除潜溶剂,获得提取物。
13.优选的,所述潜溶剂为三氯甲烷、乙醇、甲醇、水、乙酸乙酯、己烷和二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14.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发酵为在温度25
‑
35℃,ph6的好氧条件下培养10天。
15.一种化妆品,含有采用上述藤黄果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提取的藤黄果发酵提取物。
16.优选的,所述藤黄果发酵提取物占化妆品总重量的0.01
‑
10%。
17.优选的,所述化妆品的剂型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软膏、凝胶、面霜、乳液、粉饼、香皂、含表面活性剂的清洁剂、精油、乳浊液粉底、蜡粉底、面膜、按摩霜或喷雾。
18.本发明所述的藤黄果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含有提取物的化妆品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9.1、采用藤黄果的提取物作为美白化妆品的原料,生物安全性高、不刺激,无毒副作用。
20.(2)采用乳酸菌或酵母菌对藤黄果的提取物进行发酵,对藤黄果提取物中的成分进行分解转化,有效成分更易于吸收。制备出的藤黄果发酵提取物具有更好的美白效果、抑制黑色素的效果更好;采用藤黄果发酵提取物作为原料制备的美白化妆品的美白效果更好,稳定性更好,皮肤刺激性小。
21.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3.实施例
24.一种藤黄果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s1、制备藤黄果提取物,采用溶剂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或超声波萃取法对粉碎后的藤黄果的组织进行萃取,制备出藤黄果提取物羟基柠檬酸。藤黄果的组织包括叶、根、茎、枝、皮、果实、果实皮或种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的为叶、茎、枝、果实、果实皮或种子,最好是从果实皮中萃取。
26.溶剂萃取法包括在粉碎的藤黄果组织粉碎物中加入萃取剂,在70
‑
90℃的温度下加热2
‑
4小时进行萃取,过滤,然后使用装有冷却电容器的蒸馏装置在55
‑
65℃的温度下减
压浓缩,得到提取物。萃取剂包括水、乙醇、丙二醇、丁二醇、甘油、丙酮、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乙酸异丁酯、二乙醚、二氯甲烷、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的,采用70%的乙醇作为萃取剂。溶剂萃取法可以在常规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
27.超临界萃取法包括首先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藤黄果进行萃取,萃取出脂溶性物质;然后在萃取容器中加入含有潜溶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一步的进行萃取,在减压蒸发器中去除潜溶剂,获得提取物。
28.当气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到达临界点时会具有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在化学上具有类似非极性溶剂的极性。这种特性使超临界流体被用于萃取脂溶性物质。用作超临界流体的二氧化碳在超临界流体设备的作用下,经过压力和温度达到临界点的过程,变成同时具有液体和气体性质的超临界流体,最终对脂溶性溶质的溶解度增加。超临界二氧化碳通过含有藤黄果组织的萃取容器后,藤黄果组织中所含的脂溶性物质会被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出来。
29.然后在萃取容器中残留的藤黄果组织中加入含有潜溶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进一步的萃取,提高萃取率。
30.潜溶剂为三氯甲烷、乙醇、甲醇、水、乙酸乙酯、己烷和二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二氧化碳在高温下挥发到空气中,易于去除;潜溶剂在减压蒸发器中去除。
31.超声波萃取法是利用超声波振动产生的能量进行萃取的方法,在水溶性溶剂中,超声波会破坏藤黄果中包含的不溶性物质。施加超声波后,局部高温使周围的反应物粒子的动能增强,从而获得反应时所需的充足能量。此外,超声波能的冲击效果可以诱导高压,提高藤黄果中所含物质和溶剂的混合效果,增加萃取效率。超声波萃取法可用的萃取溶剂为三氯甲烷、乙醇、甲醇、水、乙酸乙酯、己烷和二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对萃取液进行真空过滤,回收滤液,然后采用减压蒸发器或冻结干燥法去除溶剂。
32.s2、制备藤黄果发酵提取物,将步骤s1制备的藤黄果提取物进行稀释后,放入用100
‑
500网眼粉碎的培养基中,然后在培养基中接种酵母菌或乳酸菌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进行灭菌,除去菌体,得到藤黄果发酵提取物。发酵为在温度25
‑
35℃,ph6的好氧条件下培养10天。
33.含有采用上述藤黄果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提取的藤黄果发酵提取物的化妆品中,藤黄果发酵提取物占化妆品总重量的0.01
‑
10%。当藤黄果发酵提取物的含量不足总重量的0.01%时,不具有皮肤美白改善效果;超过总重量的10.0%时,含量增加并没有显著提高皮肤美白改善效果,还存在剂型的安全和稳定性问题。
34.化妆品中除了含有藤黄果发酵提取物,还含有化妆品原料中通常使用的成分,例如,抗氧化剂、稳定剂、溶解剂、维生素、颜料及香料等常规的辅助剂和载体。化妆品可以制成通常用的剂型,例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软膏、凝胶、面霜、乳液、粉饼、香皂、含表面活性剂的清洁剂、精油、乳浊液粉底、蜡粉底、面膜、按摩霜或喷雾。
35.化妆品剂型如果是软膏、乳霜或凝胶,可以使用动物油、植物油、蜡、石蜡、淀粉、西黄蓍胶、纤维素衍生物、聚乙二醇、硅、膨润土、硅石、滑石或氧化锌等作为载体成分。
36.化妆品剂型如果是溶液或乳浊液,可以使用溶剂、溶解剂或乳浊剂作为载体成分,比如水、乙醇、异丙醇、碳酸乙酯、乙酸乙酯、苄醇、苯甲酸苄酯、丙二醇、1,3
‑
丁二醇精油、硬脂酸甘油酯、聚乙二醇或山梨坦脂肪酸酯。
37.化妆品剂型如果是悬浮液,可以使用水、乙醇或丙二醇等液态稀释剂、乙氧基化异硬脂醇、聚氧乙烯山梨醇酯和聚氧乙烯山梨醇酐酯等悬浊剂、微晶纤维素、偏氢氧化铝、膨润土、琼脂或西黄蓍胶等作为载体成分。
38.化妆品剂型如果是粉末或喷雾,可以使用乳胶、滑石、硅石、氢氧化铝、硅酸钙或聚酰胺粉末作为载体成分,特别是在制作喷雾剂型时,可以添加氯氟烃、丙烷/丁烷或二甲醚等推进剂。
39.化妆品剂型如果是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清洁剂,可以使用含有脂肪醇硫酸盐、脂肪醇酯硫酸盐磺基琥珀酸单酯、羟乙磺酸盐、咪唑啉衍生物、肌氨酸盐、脂肪酸酯硫酸盐椰油酰胺丙基二甲胺乙内酯、脂肪醇、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植物油、羊毛脂衍生物或乙氧基化甘油脂肪酸酯等作为载体成分。
40.化妆品剂型如果是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洁面剂型或不含表面活性剂的洁面剂型或香皂,涂在皮肤上后可以擦掉、撕掉或用水清去。上述香皂包括液体香皂、洗衣粉、固体香皂及精油香皂,上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洁面剂型包括泡沫洁面乳、卸妆水、清洁毛巾及洁面面膜,上述不含表面活性剂的洁面剂型包括卸妆膏、卸妆乳液、卸妆水和洁面啫喱,而且不仅限于此。
41.本发明的化妆品可以与本发明以外的其他化妆品组合重复使用。另外,本发明的化妆品原料组成物可以按照常规的使用方法使用,也可根据用户的皮肤状态或喜好决定使用次数。
42.实施例1
43.粉碎100g细切阴干的藤黄果果实和外皮制成粉碎物。在上述粉碎物中加入5l的70%乙醇后,放入装有冷却电容器的萃取器中,在8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3个小时进行萃取。使用300网眼滤布对上述提取物进行过滤后,使用沃特曼2号滤纸再次过滤。然后加入钙,使用装有冷却电容器的蒸馏装置在60℃的温度条件下减压浓缩,获得13g藤黄果提取物。
44.下表为实施例2
‑
19采用不同萃取剂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下萃取获得的藤黄果提取物。
[0045] 萃取溶剂最终提取物的干燥重量(单位:g)实施案例2纯净水8.8实施案例310%乙醇9.2实施案例420%乙醇10.4实施案例530%乙醇13.1实施案例640%乙醇12.7实施案例750%乙醇14.9实施案例860%乙醇14.0实施案例980%乙醇10.3实施案例1090%乙醇10.7实施案例11100%乙醇9.5实施案例12甲醇9.6实施案例13正丙醇6.9
实施案例14异丙醇8.9实施案例152
‑
丁醇8.0实施案例16丙酮6.3实施案例17三氯甲烷5.8实施案例18乙酸乙酯6.3实施案例191,3
‑
丁二醇6.7
[0046]
可见,采用70%的乙醇进行溶剂萃取法能够获得较多的藤黄果提取物,具有较好的萃取效果。
[0047]
实施例20
[0048]
在上述实施例1中获得的藤黄果提取物中加入10倍纯净水稀释后,在酵母培养基中添加30g/l。然后添加50000cfu/l(colony forming unit/l)的酵母菌株(酿酒酵母)。在培养温度30℃、ph6和好氧条件下培养了10天。培养完成后,灭菌后从发酵液中除去菌体,获得了藤黄果发酵提取物。
[0049]
实施例21
[0050]
研究藤黄果提取物和藤黄果发酵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阻碍效果,采用桑枝提取物和熊果苷作为比较例。
[0051]
酪氨酸酶是促进生物体内酪氨酸物质的氧化过程,生成黑色素的酶。使用0.05m磷酸钠缓冲溶液(ph6.8)将基质l
‑
酪氨酸溶解后,制成0.1mg/ml的溶液,将藤黄果提取物放入0.05m磷酸钠缓冲溶液(ph 6.8)中,溶解调节至适当的浓度后使用。在试管中装入0.5ml的l
‑
酪氨酸溶液,再加入0.5ml藤黄果提取物样本液,在37℃的恒温器中放置10分钟。然后添加0.5ml 200unit/ml的酪氨酸酶,使其在37℃的条件下反应10分钟。把装有该反应液的试管放在冰上,快速冷却并停止反应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了波长为475nm时的吸光度,测量在50%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时的ic50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0052] ic
50
(ug/ml)(50%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时需要的浓度)实施例118.4实施例2011.4桑枝提取物240.7熊果苷200.5
[0053]
实施例1中,50%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藤黄果提取物的浓度为18.4ug/ml;;实施案例20中,50%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藤黄果提取物的浓度为11.4ug/ml。与桑枝提取物240.7ug/ml、熊果苷200.5ug/ml相比,藤黄果提取物及藤黄果发酵提取物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效果更显著。
[0054]
实施例22
[0055]
利用b16f1黑色素形成细胞研究藤黄果提取物和藤黄果发酵提取物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效果,采用熊果苷作为比较例。
[0056]
本试验中使用的b16f1黑色素形成细胞是来源于老鼠的细胞菌,由atcc(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转让。将b16f1黑色素形成细胞注入6孔板中,每个孔的浓度为2
×
105,粘贴细胞后,以不会诱发毒性的浓度分注,处理上述实施例1和20中获得的产物,培养72小时后,使用胰蛋白酶
‑
edta使细胞分离,测量细胞数后进行离心分离,回收细胞。使用
pbs清洗1次细胞后,添加1ml的缓冲液(50mm硫酸钠,ph6.8、1%tritonx
‑
100、2mm pmsf),涡流5分钟粉碎细胞。再通过离心分离(3000rpm,10分钟)获得细胞滤液,在获得的细胞滤液中添加1n naoh(10%dmso),溶解提取出的黑色素后,再利用微板阅读器在405nm条件下测量黑色素的吸光度后,给黑色素定量,测量样本的黑色素生成抑制率(%)。b16f1黑色素形成细胞的黑色素生成抑制率(%)按照数学公式(黑色素生成抑制率(%)=[a
‑
b/a]
×
100,a:无处理组的黑色素含量,b:样本的黑色素含量)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0057][0058]
由上表可知,藤黄果提取物和藤黄果发酵提取物的浓度达到50ug/ml以上,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效果比熊果苷更好。
[0059]
实施例23
[0060]
混合5g实施例1中制备的藤黄果提取物、10g甘油、5g甜菜碱、2gpeg 1500、0.1g尿囊素、0.3g dl
‑
泛酰醇、0.02g edta
‑
2na、0.04g二苯甲酮
‑
9、0.1g羟乙基纤维素、8g透明质酸钠、0.2g羧乙烯基聚合物、0.18g三乙醇胺、0.3g辛基十二醇、0.4g辛基十二烷醇聚醚
‑
16、6g乙醇、0.2g香料、0.3ggermall 115和61.86g纯净水制造美白用化妆品。
[0061]
实施例24
[0062]
混合5g实施例20中制备的藤黄果发酵提取物、10g甘油、5g甜菜碱、2gpeg 1500、0.1g尿囊素、0.3g dl
‑
泛酰醇、0.02g edta
‑
2na、0.04g二苯甲酮
‑
9、0.1g羟乙基纤维素、8g透明质酸钠、0.2g羧乙烯基聚合物、0.18g三乙醇胺、0.3g辛基十二醇、0.4g辛基十二烷醇聚醚
‑
16、6g乙醇、0.2g香料、0.3ggermall 115和61.86g纯净水制造美白用化妆品。
[0063]
实施例25
[0064]
混合5g熊果苷、10g甘油、5g甜菜碱、2g peg 1500、0.1g尿囊素、0.3gdl
‑
泛酰醇、0.02g edta
‑
2na、0.04g二苯甲酮
‑
9、0.1g羟乙基纤维素、8g透明质酸钠、0.2g羧乙烯基聚合物、0.18g三乙醇胺、0.3g辛基十二醇、0.4g辛基十二烷醇聚醚
‑
16、6g乙醇、0.2g香料、0.3g germall 115和61.86g纯净水制造美白用化妆品。
[0065]
对实施例23、实施例24和实施例25制备的美白用化妆品的性能进行研究。
[0066]
1、对实施例23、实施例24和实施例25制备的美白用化妆品的美白功效进行研究。随机抽取60名患有色素沉着症的健康成人女性,分成三组(a,b和c)来进行临床实验,a组、b组和c组分别涂抹了实施例23、实施例24和实施例25中的化妆品,每天涂抹两次,一共涂抹了8周。之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肤色变化,由多名熟练者进行客观的肉眼观察,受试者实施主观的肉眼观察,最终测量了美白效果。结果如下表所示。
[0067]
美白功效程度按照以下美白功效评估标准进行分类评估。
[0068]
<美白功效评估标准>
[0069]
‑
3:严重恶化,
‑
2:恶化,
‑
1:稍微恶化,0:无变化,1:稍微改善,2:改善,3:极大改善
[0070][0071][0072]
涂抹含有藤黄果提取物的皮肤美白化妆品的a组的平均δl值为3.30(p<0.05),涂抹含有藤黄果发酵提取物的皮肤美白化妆品的b组的平均δl值为3.37(p<0.05),涂抹含有熊果苷的皮肤美白化妆品的b组的平均δl值为2.03(p<0.05)。
[0073]
在熟练者的美白评估中,a组为1.4,b组为1.45,c组为0.60;在受试者的美白评估中,a组为1.1,b组为1.40,c组为0.6。由此可知,本发明含有藤黄果提取物或藤黄果发酵提取物的皮肤美白化妆品的美白效果更好。
[0074]
2、对实施例23、实施例24和实施例25制备的美白用化妆品的剂型稳定性进行研究。
[0075]
将实施例23、实施例24和实施例25制备的美白化妆品装进不透明的玻璃容器中,放入45℃的恒温槽中保存2周,然后再装进不透明的玻璃容器中,放入4℃的完全遮光的冷藏柜保存2周后,比较变色程度。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0076]
产品变色程度按照以下产品变色评估标准进行了分类评估。
[0077]
0:无变化,1:极其轻微的变化,2:稍微变化,3:稍微严重的变化,4:严重的变化,5:极其严重的变化
[0078][0079]
试验结果显示,含有藤黄果提取物和藤黄果发酵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的美白化妆品几乎没有变色,剂型的稳定性更加好。
[0080]
3、对实施例23、实施例24和实施例25制备的美白用化妆品的皮肤刺激试验进行研究。
[0081]
以20名成年男女为对象,在其背部取5
×
20cm大小,将20μl化妆品贴在上面24小时
后去除,经过1小时和经过24小时后,用肉眼辨别了皮肤状态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0082]
皮肤状态的变化程度按照以下皮肤状态评估标准进行分类评估。
[0083]
0:无变化,1:极其轻微的变化,2:稍微变化,3:稍微严重的变化,4:严重的变化,5:极其严重的变化
[0084][0085]
结果显示,含有藤黄果提取物和藤黄果发酵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的皮肤美白用化妆品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
[0086]
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藤黄果提取物的提取方法,能够提高藤黄果提取物的提取率,制备出增进皮肤美白功效的化妆品原料,提高化妆品的美白效果。
[008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