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电场治疗肿瘤的医用电极贴片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2.施加低强度、中频的交变电场可以通过破坏有丝分裂来抑制活性肿瘤细胞的分裂生长。此外,有限元模拟计算也已经证明,施加电场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分裂及生长。
3.用于治疗肿瘤的电场施加装置主要包括电源装置和与电源装置配套的电极贴片,现有的电极贴片在使用完毕后没有统一的存放装置,电极贴片表面容易附着灰尘,从而降低电极贴片的粘性,不仅使得电极贴片不易粘附在人体表面,降低了电极贴片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更换新的电极贴片,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电极贴片表面附着灰尘也会对人体粘贴处的皮肤健康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提供用于电场治疗肿瘤的医用电极贴片存放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电极贴片在使用完毕后没有统一的存放装置,电极贴片表面容易附着灰尘,从而降低电极贴片的粘性,不仅使得电极贴片不易粘附在人体表面,降低了电极贴片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更换新的电极贴片,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电极贴片表面附着灰尘也会对人体粘贴处的皮肤健康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电场治疗肿瘤的医用电极贴片存放装置,包括:存放箱,所述存放箱内设置第一存放腔与第二存放腔,所述第一存放腔内设置固定台与滑台,所述滑台与所述第一存放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台与所述固定台上表面均设置若干电极贴片,所述第二存放腔内设置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用于清洗所述电极贴片。
6.优选的,所述电极贴片包括基材、芯片及导电凝胶层,所述基材上表面中心设置安装孔,所述芯片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导电凝胶层设置在所述基材上表面,所述芯片上表面与所述导电凝胶层下表面贴合。
7.优选的,所述基材为网格状无纺布。
8.优选的,所述芯片为能发出微弱电波和产生无线电频率的射频晶片。
9.优选的,所述导电凝胶层上表面设置有导电膜,所述导电膜上表面设置有离型纸。
10.优选的,所述基材、所述芯片、所述导电凝胶层设置在同一中轴线上。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存放腔上端设置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右端设置拉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存放箱上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采用透明材质。
12.优选的,所述滑台设置在所述固定台左侧,所述固定台上表面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固定台上方的电极贴片右侧,所述推板右侧设置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一端与所述推板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另一端贯穿所述存放箱右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存放
箱外部,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存放箱右侧壁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推板一端设置摇把。
13.优选的,还包括取件机构,所述取件机构包括:
14.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前端下表面,所述限位孔设置有若干个;
15.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存放箱前侧壁,所述限位块内设置滑动设置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端与所述限位孔相适配,所述限位柱下端延伸至所述限位块下方并设置挡板;
16.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限位柱上,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限位块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挡板上表面固定连接;
17.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存放箱前侧壁,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存放腔前侧,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沿所述第一通孔上下滑动,所述连接块一端与所述滑台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存放箱外部并设置移动块;
18.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存放箱前侧壁,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移动块正上方,所述固定块中心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设置第一滑动柱,所述第一滑动柱沿所述第二通孔上下滑动,所述第一滑动柱下端与所述移动块上表面固定连接;
19.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动柱上,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固定块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块上表面固定连接;
20.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存放箱前侧壁,所述第一转轴后端与所述存放箱前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右侧,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中心与所述第一转轴前端固定连接;
21.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设置在所述转动柱上端,所述第一盲孔内滑动设置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一端与所述拉板下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滑杆另一端设置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一盲孔内,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盲孔内壁固定连接;
22.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设置在所述转动柱下端,所述第二盲孔内滑动设置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端与所述移动块右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滑杆另一端设置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二盲孔内,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盲孔内壁固定连接。
23.优选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
24.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存放腔上端,所述第二盖板左端与所述存放箱左侧上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盖板采用透明材质;
25.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存放腔内,所述隔板外壁与所述第二存放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设置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隔板中心,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左侧;
26.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滑动柱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第二滑动柱上端延伸至所述隔板上方并设置支撑板,所述第二滑动柱下端延伸至所述隔板下方并设置挡块,所述挡块设置为圆锥体;
27.滑套,所述滑套套设在所述第二滑动柱上,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二滑动柱滑动连接,
所述滑套位于所述隔板上方,所述滑套与所述隔板之间设置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套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隔板上表面转动连接;
28.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柱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所述滑套上方,所述第一锥齿轮内圈与所述第二滑动柱外壁固定连接;
29.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第四通孔内,所述轴承外壁与所述第四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设置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端延伸至所述隔板上方并设置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轴下端延伸至所述隔板下方并设置第一齿轮;
30.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存放腔底部内壁,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设置竖杆,所述竖杆上端设置滚轮,所述滚轮外壁与所述挡块左侧壁接触,所述第一滑块左侧设置横杆,所述横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另一端设置第七弹簧,所述第七弹簧一端与所述横杆远离所述第一滑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存放腔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31.齿条,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横杆上表面,所述齿条下表面与所述横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朝向所述第一齿轮一侧带齿,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32.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左侧上端,所述第一底座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极贴片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
33.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右侧上端,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一底座关于所述第二滑动柱中心线左右对称,所述第二底座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极贴片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
34.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正上方,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水箱、电动伸缩杆、横板,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下表面,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端与所述第二盖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设置在所述电动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二盖板一端,所述横板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外侧设置往复电机,所述往复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螺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上设置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横板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下端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表面设置喷嘴与套筒,所述喷嘴与所述水箱之间设置有水管,所述套筒内设置第六弹簧,所述第六弹簧上端与所述安装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下端设置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套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下端设置刮板,所述刮板下端能与所述导电凝胶层接触;
35.烘干器,所述烘干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下表面,所述烘干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正上方。
3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电场治疗肿瘤的医用电极贴片存放装置,包括存放箱,所述存放箱内设置第一存放腔与第二存放腔,所述第一存放腔内设置固定台与滑台,所述滑台与所述第一存放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台与所述固定台上表面均设置若干电极贴片,所述第二存放腔内设置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用于清洗所述电极贴片。本发明中,在滑台和固定台上均可以叠放电极贴片,使得电极贴片都存放在第一存放腔内,从而达到统一存放电极贴片的目的,并且,通过设置清洗机构,能够在第二存放
腔内清洗电极贴片表面的灰尘,增强电极贴片的粘性,延长电极贴片的使用寿命。
37.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装置来实现和获得。
3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3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40.图1为本发明用于电场治疗肿瘤的医用电极贴片存放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发明中电极贴片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本发明中取件机构示意图;
43.图4为本发明中存放箱局部剖视右视图;
44.图5为本发明中清洗机构示意图;
45.图6为本发明图5中a处放大图。
46.图中:1、存放箱;2、第一存放腔;3、第二存放腔;4、固定台;5、滑台;6、电极贴片;7、基材;8、芯片;9、导电凝胶层;10、第一盖板;11、拉板;12、推板;13、第一螺杆;14、摇把;15、限位孔;16、限位块;17、限位柱;18、挡板;19、第一弹簧;20、第一通孔;21、连接块;22、移动块;23、固定块;24、第一滑动柱;25、第二弹簧;26、第一转轴;27、转动柱;28、第一盲孔;29、第一滑杆;30、第三弹簧;31、第二盲孔;32、第二滑杆;33、第四弹簧;34、第二盖板;35、隔板;36、第二滑动柱;37、支撑板;38、挡块;39、滑套;40、第五弹簧;41、第一锥齿轮;42、轴承;43、第二转轴;44、第二锥齿轮;45、第一齿轮;46、滑轨;47、第一滑块;48、竖杆;49、滚轮;50、横杆;51、第七弹簧;52、齿条;53、第一底座;54、第二底座;55、水箱;56、电动伸缩杆;57、横板;58、固定板;59、第二螺杆;60、往复电机;61、第二滑块;62、安装板;63、喷嘴;64、套筒;65、第六弹簧;66、连接柱;67、刮板;68、烘干器。
具体实施方式
4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8.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9.实施例1:
5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用于电场治疗肿瘤的医用电极贴片6存放装置,如图1
‑
6所示,包括:存放箱1,所述存放箱1内设置第一存放腔2与第二存放腔3,所述第一存放腔2内设
置固定台4与滑台5,所述滑台5与所述第一存放腔2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台5与所述固定台4上表面均设置若干电极贴片6,所述第二存放腔3内设置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用于清洗所述电极贴片6。
5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置有存放箱1,在存放箱1内设置有第一存放腔2与第二存放腔3,未使用的电极贴片6或使用完毕的电极贴片6在覆盖离型纸后均能统一叠放在滑台5和固定台4上表面,电极贴片6便可以存放在第一存放腔2内,达到了统一存放电极贴片6的目的,而且电极贴片6统一存放至第一存放腔2中,避免电极贴片6随意放置而在电极贴表面沾染较多灰尘,滑台5能够沿第一存放腔2内壁上下滑动,从而调整电极贴片6在第一存放腔2中的位置,便于下次拿取使用电极贴片6,并且,在第二存放腔3内设置清洗机构,将使用完毕的电极贴片6放入第二存放腔3,第二存放腔3内的清洗机构能够清洗电极贴片6表面粘合的灰尘,使得电机贴片重新恢复粘合力,增强电极贴片6的粘性,延长电极贴片6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电极贴片6更换次数,节省成本,并且电极贴片6表面的灰尘减小,能够减少电极贴片6对用户粘贴位置的皮肤伤害。
52.实施例2
53.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电极贴片6包括基材7、芯片8及导电凝胶层9,所述基材7上表面中心设置安装孔,所述芯片8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导电凝胶层9设置在所述基材7上表面,所述芯片8上表面与所述导电凝胶层9下表面贴合;
54.所述基材7为网格状无纺布;
55.所述芯片8为能发出微弱电波和产生无线电频率的射频晶片;
56.所述导电凝胶层9上表面设置有导电膜,所述导电膜上表面设置有离型纸;
57.所述基材7、所述芯片8、所述导电凝胶层9设置在同一中轴线上。
5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电极贴片6包括基材7,基材7可选用网格状无纺布,基材7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芯片8,该芯片8采用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在基材7下表面设置有导线,导线一端与电源装置连接,导线另一端能与芯片8连接,从而为芯片8供电,在基材7上表面设置有导电凝胶层9,导电凝胶层9将芯片8包裹在安装孔内,该导电凝胶层9可以选用硅凝胶,有利于电流传导,并且,导电凝胶层9具有粘性,当导电凝胶层9的粘性降低时,通过清洗导电凝胶层9表面,待导电凝胶层9晾干水分后又能恢复粘合力,使得导电凝胶层9能够多次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在导电凝胶层9上表面设置有导电膜,能够提高导电凝胶层9的导电性能,在导电膜上设置离型纸,在电极贴片6不使用时可以将离型纸覆盖在电极贴片6表面,减少灰尘的附着,有效的保护电极贴片6。
59.实施例3
6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滑台5设置在所述固定台4左侧,所述固定台4上表面设置有推板12,所述推板12位于所述固定台4上方的电极贴片6右侧,所述推板12右侧设置第一螺杆13,所述第一螺杆13一端与所述推板12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3另一端贯穿所述存放箱1右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存放箱1外部,所述第一螺杆13与所述存放箱1右侧壁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3远离所述推板12一端设置摇把14。
6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初始状态时,滑台5上表面存放有多层电极贴片6,固定台4表面同样存放有多层电极贴片6,滑台5上存放的电极贴片6是使用过的电极贴片6,存放时在电极贴片6上覆盖离型纸,避免相邻的两个电极贴片6互相粘连,固定台4上存放的电极贴片6为全新的电极贴片6,从而达到分类放置的目的,便于用户选用,滑台5与固定台4高度相同,当滑台5上的电极贴片6使用完毕后,转动摇把14,摇把14转动带动第一螺杆13转动,第一螺杆13转动带动推板12在固定台4上方向左滑动,从而将固定台4上的电极贴片6推动至滑台5上,然后再反方向转动摇把14,第一螺杆13带动推板12恢复原位,然后重新在固定台4上堆放新的电极贴片6,完成了电极贴片6的补充,通过设置滑台5与固定台4,能够将电极贴片6分类放置,合理利用第一存放腔2内的空间,而且使用推板12推动电极贴片6,能使电极贴片6整齐的移动至滑台5上,不会造成电极贴片6的混乱。
62.实施例4
63.在实施例1
‑
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存放腔2上端设置第一盖板10,所述第一盖板10右端设置拉板11,所述第一盖板10与所述存放箱1上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10采用透明材质。
6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第一存放腔2上端设置第一盖板10,第一盖板10右端设置拉板11,第一盖板10与存放箱1上端滑动连接,通过拉动拉板11能够带动第一盖板10在存放箱1的第一存放腔2上方滑动,向右拉动拉板11能够使第一存放腔2与外部连通,便于从第一存放腔2内拿取电极贴片6,向左拉动拉板11能够将第一存放腔2封闭,从而达到遮挡灰尘的作用,为电极贴片6的存放提供无尘环境,第一盖板10采用透明材质,通过第一盖板10能够观察第一存放腔2内部电极贴片6的存放数量,从而及时向第一存放腔2中添加新的电极贴片6,减少第一盖板10开启次数。
65.实施例5
66.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如图3、图4所示,还包括取件机构,所述取件机构包括:
67.限位孔15,所述限位孔15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10前端下表面,所述限位孔15设置有若干个;
68.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设置在所述存放箱1前侧壁,所述限位块16内设置滑动设置限位柱17,所述限位柱17上端与所述限位孔15相适配,所述限位柱17下端延伸至所述限位块16下方并设置挡板18;
69.第一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9套设在所述限位柱17上,所述第一弹簧19一端与所述限位块16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9另一端与所述挡板18上表面固定连接;
70.第一通孔20,所述第一通孔20设置在所述存放箱1前侧壁,所述第一通孔20位于所述第一存放腔2前侧,所述第一通孔20内滑动设置有连接块21,所述连接块21沿所述第一通孔20上下滑动,所述连接块21一端与所述滑台5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21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存放箱1外部并设置移动块22;
71.固定块23,所述固定块23设置在所述存放箱1前侧壁,所述固定块23位于所述移动块22正上方,所述固定块23中心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设置第一滑动柱24,所述第一滑动柱24沿所述第二通孔上下滑动,所述第一滑动柱24下端与所述移动块22上表面固定连接;
72.第二弹簧25,所述第二弹簧25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动柱24上,所述第二弹簧25一端
与所述固定块23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5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块22上表面固定连接;
73.第一转轴26,所述第一转轴26设置在所述存放箱1前侧壁,所述第一转轴26后端与所述存放箱1前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6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0右侧,所述第一转轴26上设置转动柱27,所述转动柱27中心与所述第一转轴26前端固定连接;
74.第一盲孔28,所述第一盲孔28设置在所述转动柱27上端,所述第一盲孔28内滑动设置第一滑杆29,所述第一滑杆29一端与所述拉板11下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滑杆29另一端设置第三弹簧30,所述第三弹簧30位于所述第一盲孔28内,所述第三弹簧30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杆29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0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盲孔28内壁固定连接;
75.第二盲孔31,所述第二盲孔31设置在所述转动柱27下端,所述第二盲孔31内滑动设置第二滑杆32,所述第二滑杆32一端与所述移动块22右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滑杆32另一端设置第四弹簧33,所述第四弹簧33位于所述第二盲孔31内,所述第四弹簧33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杆3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33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盲孔31内壁固定连接。
7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还提供了取件机构,通过取件机构能够从第一存放腔2中拿取在滑台5上存放的电极贴片6,使用时,先向下拉动挡板18,挡板18向下运动带动限位柱17远离限位孔15,然后向右拉动拉板11,拉板11带动第一滑杆29在第一盲孔28内向外滑动,第三弹簧30拉伸,同时第一滑杆29带动转动柱27以第一转轴26为圆心进行顺时针转动,转动柱27另一端的第二滑杆32向第二盲孔31内滑动,第四弹簧33收缩,第二滑杆32带动移动块22竖直向上运动,移动块22带动连接块21在第一通孔20内向上滑动,连接块21带动滑台5沿第一存放腔2内壁向上滑动,第一滑动柱24也随移动块22在第二通孔内向上滑动,第二弹簧25压缩,滑台5向上运动带动滑台5上的电极贴片6向上运动,随着第一盖板10的开启,第一存放腔2上端的开口逐渐增大,滑台5上的电极贴片6高度也逐渐增加,因此,根据滑台5上不同的电极贴片6高度能够选择拉板11不同的拉动长度,并在电极贴片6移动至第一存放腔2外部后,松开挡板18,使得限位柱17重新进入限位孔15,从而将第一盖板10固定,便于从滑台5上将电极贴片6取下,通过设置该取件机构,便于从第一存放腔2中取出电极贴片6,在拿取电极贴片6时,只需要将第一盖板10开启即可,不需要将手伸入第一存放腔2中拿取电极贴片6,提高了便利性,并且,拉动拉手可以将滑台5升高,使得处于底部的电极贴片6上升到第一存放腔2上端,更加方便拿取,防止手伸入第一存放腔2造成磕碰,同时在拿取时不易将灰尘带入第一存放腔2内部,提高了第一存放腔2内的清洁度,有助于电极贴片6的长期存放,延长电极贴片6的使用寿命。
77.实施例6
7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5、图6所示,所述清洗机构包括:
79.第二盖板34,所述第二盖板34设置在所述第二存放腔3上端,所述第二盖板34左端与所述存放箱1左侧上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盖板34采用透明材质;
80.隔板35,所述隔板35设置在所述第二存放腔3内,所述隔板35外壁与所述第二存放腔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5上设置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隔板35中心,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左侧;
81.第二滑动柱36,所述第二滑动柱36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第二滑动柱36上端延伸至所述隔板35上方并设置支撑板37,所述第二滑动柱36下端延伸至所述隔板35
下方并设置挡块38,所述挡块38设置为圆锥体;
82.滑套39,所述滑套39套设在所述第二滑动柱36上,所述滑套39与所述第二滑动柱36滑动连接,所述滑套39位于所述隔板35上方,所述滑套39与所述隔板35之间设置第五弹簧40,所述第五弹簧40一端与所述滑套39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40另一端与所述隔板35上表面转动连接;
83.第一锥齿轮41,所述第一锥齿轮41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柱36上,所述第一锥齿轮41位于所述滑套39上方,所述第一锥齿轮41内圈与所述第二滑动柱36外壁固定连接;
84.轴承42,所述轴承42设置在所述第四通孔内,所述轴承42外壁与所述第四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42内设置第二转轴43,所述第二转轴43上端延伸至所述隔板35上方并设置第二锥齿轮44,所述第二锥齿轮44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1啮合,所述第二转轴43下端延伸至所述隔板35下方并设置第一齿轮45;
85.滑轨46,所述滑轨46设置在所述第二存放腔3底部内壁,所述滑轨46上滑动设置第一滑块47,所述第一滑块47上端设置竖杆48,所述竖杆48上端设置滚轮49,所述滚轮49外壁与所述挡块38左侧壁接触,所述第一滑块47左侧设置横杆50,所述横杆50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47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杆50另一端设置第七弹簧51,所述第七弹簧51一端与所述横杆50远离所述第一滑块47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弹簧5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存放腔3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86.齿条52,所述齿条52设置在所述横杆50上表面,所述齿条52下表面与所述横杆50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条52朝向所述第一齿轮45一侧带齿,所述齿条52与所述第一齿轮45啮合;
87.第一底座53,所述第一底座53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7左侧上端,所述第一底座53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极贴片6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
88.第二底座54,所述第二底座54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7右侧上端,所述第二底座54与所述第一底座53关于所述第二滑动柱36中心线左右对称,所述第二底座54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极贴片6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
89.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正上方,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水箱55、电动伸缩杆56、横板57,所述水箱55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34下表面,所述电动伸缩杆56固定端与所述第二盖板34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57设置在所述电动伸缩杆56远离所述第二盖板34一端,所述横板57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板58,两个所述固定板58之间设置第二螺杆59,所述第二螺杆59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板58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58外侧设置往复电机60,所述往复电机60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螺杆59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59上设置第二滑块61,所述第二滑块61与所述第二螺杆59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61与所述横板57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61下端设置安装板62,所述安装板62下表面设置喷嘴63与套筒64,所述喷嘴63与所述水箱55之间设置有水管,所述套筒64内设置第六弹簧65,所述第六弹簧65上端与所述安装板62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65下端设置连接柱66,所述连接柱66与所述套筒64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66下端设置刮板67,所述刮板67下端能与所述导电凝胶层9接触;
90.烘干器68,所述烘干器68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34下表面,所述烘干器68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正上方。
9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该清洗机构能够对第二存放腔3内的电极贴片6进行快速清洗,使用时,先打开第二盖板34,然后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均放置使用过的电极贴片6,并将电极贴片6的导电凝胶层9朝上,然后将第二盖板34盖合在存放箱1上端,启动电动伸缩杆56,电动伸缩杆56向下伸出,并带动横板57向下运动,横板57向下运动带动固定板58向下运动,固定板58之间的第二螺杆59也随固定板58向下运动,第二螺杆59向下带动第二滑块61向下运动,第二滑块61向下运动带动安装板62及安装板62上的喷嘴63及套筒64向下运动,套筒64通过第六弹簧65带动连接柱66及刮板67向下运动,刮板67与导电凝胶层9接触,然后通过电极贴片6向下挤压支撑板37,支撑板37带动第二滑动柱36沿第三通孔向下滑动,第一锥齿轮41随第二滑动柱36向下运动从而逐渐与第二锥齿轮44分离,第一锥齿轮41带动滑套39向下运动并使第五弹簧40压缩,在第二滑动柱36向下滑动同时带动呈圆锥状的挡块38向下运动,挡块38向下运动过程中挤压滚轮49,滚轮49沿挡块38左侧壁运动,滚轮49通过竖杆48带动第一滑块47沿滑轨46向远离挡块38的方向滑动,然后第一滑块47带动横杆50向左运动,第七弹簧51压缩,在横杆50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齿条52,齿条52随横杆50向远离挡块38方向运动,齿条52通过第一齿轮45带动第二转轴43转动,当横杆50运动至最左侧时,关闭电动伸缩杆56,然后启动往复电机60与喷嘴63,往复电机60能够周期性正反转,往复电机60转动带动第二螺杆59转动,第二螺杆59转动带动第二滑块61沿横板57下表面滑动,第二滑块61通过安装板62带动喷嘴63与套筒64在电极贴片6上方进行左右往复滑动,喷嘴63向电极贴片6的导电凝胶层9喷水,从而清洗导电凝胶表面的灰尘,然后利用刮板67将清洗的水刮除,第二滑块61左右往复滑动预设次数后预设次数为6
‑
8次,关闭往复电机60及喷嘴63,并控制电动伸缩杆56快速缩回,刮板67与导电凝胶层9分离,在第五弹簧40的作用下,第二滑动柱36带动支撑板37及第一锥齿轮41向上运动,第一锥齿轮41重新与第二锥齿轮44啮合,在第二滑动柱36向上运动同时,挡块38向上运动,在第七弹簧51的作用下,横杆50带动第一滑块47向靠近挡块38方向滑动,横杆50上表面的齿条52带动第一齿轮45转动,第一齿轮45带动第二转轴43转动,第二转轴43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44转动,当第一锥齿轮41与第二锥齿轮44啮合后,第七弹簧51并未恢复原位,此时第二转轴43继续转动,并通过第二锥齿轮44带动第一锥齿轮41转动,第一锥齿轮41转动带动第二滑动柱36在第三通孔内转动,第二滑动柱36带动支撑板37转动,第一底座53便从清洗组件下方转动至烘干器68下方,烘干器68启动,然后对第一底座53内清洗后的电极贴片6进行烘干,使得电极贴片6快速变干,从而恢复粘合力,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对第二安装槽内的电极贴片6进行清洗、烘干步骤,为保证清洗效果,可以重复多次清洗,清洗完毕后,打开第二盖板34,可以将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内的电极贴片6取出并存放至第一存放腔2内,通过设置清洗机构,能够对两个电极贴片6进行清洗与烘干,提高了清洗效率,第二盖板34采用透明材质,通过第二盖板34能够观察第二存放腔3内的清洗进程,更加直观,可控程度较高,在清洗时,刮板67能够刮除电极贴片6表面的水渍,便于后序的快速烘干,并且通过设置第六弹簧65,使得刮板67可以上下伸缩,减轻了刮板67对导电凝胶层9的挤压,同时还能保持始终与导电凝胶层9接触的状态,刮除效果更好,该清洗机构还能在清洗后自动切换至烘干位置,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清洗后的电极贴片6能够重新恢复粘合力,增强电极贴片6的粘性,延长电极贴片6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电极贴片6更换次数,节省成本,并且电极贴片6表面的灰尘减小,能够减少电极贴片6对用户粘贴位置的皮肤伤害。
92.实施例7
9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
94.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芯片8的实际温度;
95.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基材7下表面;
96.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基材7下表面,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97.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98.步骤1: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导电凝胶层9受热产生的热应力:
[0099][0100]
其中,σ1为所述导电凝胶层9受热产生的热应力,e1为所述导电凝胶层9的弹性模量,δ为所述导电凝胶层9的热膨胀系数,l1为所述导电凝胶层9的初始长度,t2为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芯片8的实际温度,t1为所述导电凝胶层9的预设温度,l2为所述安装孔的长度;
[0101]
步骤2:当所述导电凝胶层9受热产生的热应力大于预设热应力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
[010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使用电极贴片6时,使用导电凝胶层9将电极贴片6粘贴在人体上,在使用过程中,芯片8工作会产生热量,从而传递至导电凝胶层9内,导电凝胶层9受热膨胀,由于导电凝胶层9涂覆在芯片8表面,在导电凝胶层9膨胀后会挤压安装孔内的芯片8,为了防止芯片8受到的应力过大,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方案,能够根据芯片8的温度及预设温度计算导电凝胶层9的受热产生的热应力,其中,预设温度为人体体温,预设温度范围为36.5
‑
37℃,预设热应力为所述芯片8所能承受的最大热应力,例如,取e1=0.1mpa,δ=5*10
‑4/℃,l1=5cm,t2=60℃,t1=37℃,l2=2cm,则σ1计算可得2.875*10
‑3mpa,预设热应力为2.5*10
‑3mpa,可见导电凝胶层9受热产生的热应力大于预设热应力,此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用户根据报警提示能够及时将电极贴片6从人体上取下,并对电极贴片6进行降温,防止芯片8受到的热应力较大而造成损坏,避免导电凝胶层9发生较大的热变形,有效保护了安装孔内的芯片8及电极贴片6,从而延长了电极贴片6的使用寿命。
[0103]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