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9734860发布日期:2022-04-21 15:3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治疗实体肿瘤的方法较多,相关研究报道也很多。在各种治疗中,化疗仍然是常用选择之一。常规化疗虽然应用已久,但对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定,其根本问题在于传统化疗不能在肿瘤部位实现有效药物浓度并维持足够的作用时间。由于化疗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药物的敏感性,药物在肿瘤部位的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更为重要,而常规化疗不仅不能实现以上目标,而低剂量的不适当的化疗不仅可诱发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还会刺激肿瘤的扩散及转移。
3.化疗药物局部应用,特别是局部缓释,已经成为当前实体肿瘤化疗的研究重点方向。局部化疗可使药物在肿瘤部位的作用时间延长、药物浓度提高,从而实现常规化疗不能实现的目标,并能减少因低剂量化疗而诱发肿瘤细胞耐药性产生或刺激肿瘤扩散及转移的机会。
4.目前可生物降解的缓控释制剂多用固态聚合物作为缓释载体,如聚乙醇酸、聚乳酸或其共聚物等。但是这些缓释载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聚乳酸(pla)具有亲水性较差、分子极性大、加工性能差、价格昂贵,以及降解周期不可控等缺点。
5.盐酸吡柔比星是一种抗肿瘤药物,用于头颈部肿瘤、乳腺癌、胃癌、膀胱癌、肾盂及输尿管肿瘤,卵巢癌、子宫癌、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盐酸吡柔比星的缓控释制剂在制备时存在较多困难,在采用聚乳酸作为缓释载体,制备的微球粒径不均一,包封率低,严重影响药物的缓释和发挥良好作用。
6.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其粒径均一,包封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其粒径均一,包封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8.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
9.具体的,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包括聚羟基脂肪酸酯和负载于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盐酸吡柔比星。
10.优选的,所述盐酸吡柔比星的质量占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质量的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盐酸吡柔比星的质量占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质量的2%-5%。
11.优选的,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选自羟基丁酸酯和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的共聚酯(phbhhx),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酯共聚酯(p34hb),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和3-羟基戊酸的共聚物(phbvhhx),聚羟基己酸酯(phhx)或聚羟基辛
酸酯(pho)中的至少一种。
12.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的制备方法。
13.具体的,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将聚羟基脂肪酸酯和盐酸吡柔比星溶解于溶剂中,混合,得到油相;
15.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得到水相;
16.将所述油相和所述水相混合,均质,固化,得到所述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
17.优选的,所述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乙腈中的至少一种。
18.优选的,所述溶解的过程为将聚羟基脂肪酸酯和盐酸吡柔比星分别溶解于溶剂中,得到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和盐酸吡柔比星溶液。
19.优选的,在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中,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质量浓度为10-50mg/ml。
20.优选的,在所述盐酸吡柔比星溶液中,所述盐酸吡柔比星的质量浓度为1-8mg/ml。
21.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季铵化合物、卵磷脂、甜菜碱、烷基葡糖苷(apg)、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司盘)、聚山梨酯(吐温)或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醇。
22.优选的,在所述水相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1.8%-8%;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水相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1.8%-5%。
23.优选的,所述油相与所述水相的体积比为1:(3-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油相与所述水相的体积比为1:(5-12)。
24.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的应用。
25.具体的,所述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26.一种药物,包括所述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
2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8.本发明采用聚羟基脂肪酸酯对盐酸吡柔比星进行负载,通过控制制备中油相与水相的比例、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以及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的浓度,使制得的微球粒径均一,包封率大于99.90%,体外释放时间大于等于30天;对肿瘤的抑制效果优于盐酸吡柔比星注射液。
附图说明
29.图1为实施例1中步骤(3)制得的乳液的光镜图;
30.图2为实施例1步骤(3)制得的乳液固化过程中的光镜图;
31.图3为实施例1步骤(3)制得的乳液固化后的光镜图;
32.图4为实施例1制得的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的粒径分布图;
33.图5为对比例1步骤(3)制得的乳液固化过程中的光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现列举以下实施例进
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不构成限制作用。
35.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或装置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常规商业途径得到,或者可以通过现有已知方法得到。
36.实施例1
37.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盐酸吡柔比星由聚羟基脂肪酸酯负载。
38.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1)将聚羟基脂肪酸酯(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酯共聚酯)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30mg/ml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将盐酸吡柔比星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浓度为3.4mg/ml的盐酸吡柔比星溶液;然后取30ml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与10ml盐酸吡柔比星溶液混合,得到油相。
40.(2)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得到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2%的水相。
41.(3)取30ml的油相倒入280ml的水相中,使用顶置搅拌器搅拌,搅拌桨叶片宽度6.5cm。300r/min,搅拌42min。使其成为均匀的乳液。图1为乳液的光镜图,由图1可知,乳液中有多个微球,此时的微球还未固化。然后向上述制的乳液中加入280ml水,使用顶置搅拌器搅拌,180r/min,40h,在敞口烧杯中挥发有机溶剂进行固化,制得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图2为乳液固化过程中的光镜图,图3为乳液固化后的光镜图。图4为制得的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的粒径分布图,由图4可知,微球平均粒径为56um,span值为0.68,其粒径均一可控,能够保证治疗的稳定性。
42.实施例2
43.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盐酸吡柔比星由聚羟基脂肪酸酯负载。
44.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5.(1)将聚羟基脂肪酸酯(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酯共聚酯)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30mg/ml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将盐酸吡柔比星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浓度为3.4mg/ml的盐酸吡柔比星溶液;然后取30ml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与10ml盐酸吡柔比星溶液混合,得到油相。
46.(2)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得到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3%的水相。
47.(3)取30ml的油相倒入280ml的水相中,使用顶置搅拌器搅拌,搅拌桨叶片宽度6.5cm。300r/min,搅拌42min。使其成为均匀的乳液。然后向上述制的乳液中加入280ml水,使用顶置搅拌器搅拌,180r/min,40h,在敞口烧杯中挥发有机溶剂进行固化,制得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
48.实施例3
49.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盐酸吡柔比星由聚羟基脂肪酸酯负载。
50.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1)将聚羟基脂肪酸酯(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的共聚酯)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30mg/ml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将盐酸吡柔比星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浓度为3.4mg/ml的盐酸吡柔比星溶液;然后取30ml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与10ml盐酸吡柔比星溶液混合,得到油相。
52.(2)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得到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2.5%的水相。
53.(3)取30ml的油相倒入280ml的水相中,使用顶置搅拌器搅拌,搅拌桨叶片宽度
6.5cm。300r/min,搅拌42min。使其成为均匀的乳液。然后向上述制的乳液中加入280ml水,使用顶置搅拌器搅拌,180r/min,40h,在敞口烧杯中挥发有机溶剂进行固化,制得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
54.实施例4
55.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盐酸吡柔比星由聚羟基脂肪酸酯负载。
56.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7.(1)将聚羟基脂肪酸酯(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的共聚酯)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40mg/ml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将盐酸吡柔比星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浓度为5.0mg/ml的盐酸吡柔比星溶液;然后取30ml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与10ml盐酸吡柔比星溶液混合,得到油相。
58.(2)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得到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2.5%的水相。
59.(3)取30ml的油相倒入280ml的水相中,使用顶置搅拌器搅拌,搅拌桨叶片宽度6.5cm。300r/min,搅拌42min。使其成为均匀的乳液。然后向上述制的乳液中加入280ml水,使用顶置搅拌器搅拌,180r/min,40h,在敞口烧杯中挥发有机溶剂进行固化,制得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
60.对比例1
61.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水相中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1.5%,其余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62.具体的,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3.(1)将聚羟基脂肪酸酯(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酯共聚酯)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30mg/ml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将盐酸吡柔比星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浓度为3.4mg/ml的盐酸吡柔比星溶液;然后取30ml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与10ml盐酸吡柔比星溶液混合,得到油相。
64.(2)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得到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1.5%的水相。
65.(3)取30ml的油相倒入280ml的水相中,使用顶置搅拌器搅拌,搅拌桨叶片宽度6.5cm。300r/min,搅拌42min。使其成为均匀的乳液。然后向上述制的乳液中加入280ml水,使用顶置搅拌器搅拌,180r/min,40h,在敞口烧杯中挥发有机溶剂进行固化,制得含盐酸吡柔比星的组合物。图5为乳液固化过程中的光镜图,乳液在固化过程中出现破乳的情况,制备的乳液不稳定,无法固化成为微球。有对比例1可知,说明水相中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很重要,适宜浓度的聚乙烯醇才能使乳液在固化过程中稳定,不出现破乳的情况。
66.对比例2
67.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取80ml的水相,其余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的,一种含盐酸吡柔比星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8.(1)将聚羟基脂肪酸酯(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酯共聚酯)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30mg/ml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将盐酸吡柔比星溶解于二氯甲烷中,配制成浓度为3.4mg/ml的盐酸吡柔比星溶液;然后取30ml聚羟基脂肪酸酯溶液与10ml盐酸吡柔比星溶液混合,得到油相。
69.(2)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得到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2%的水相。
70.(3)取30ml的油相倒入80ml的水相中,使用顶置搅拌器搅拌,搅拌桨叶片宽度
6.5cm。300r/min,搅拌42min。使其成为均匀的乳液。然后向上述制的乳液中加入280ml水,使用顶置搅拌器搅拌,180r/min,40h,在敞口烧杯中挥发有机溶剂进行固化,制得含盐酸吡柔比星的组合物。
71.产品效果测试
72.对实施例1-4制备的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与对比例1-2制备的含盐酸吡柔比星的组合物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成球性,载药量,包封率。
73.(1)成球性
74.在制备中通过显微镜观察是否能成球。经测试,实施例1-4提供的方法均能制备出微球,成球性良好。而对比例1与对比例2不能制备出微球。
75.(2)载药量
76.采用液相色谱测试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的载药量。
77.载药量=微球的含药量/微球的重量。
78.测试参数为:依利特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5μm,4.6
×
150mm,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37nm。
79.测试结果:盐酸吡柔比星在0.005-0.35umol/ml范围内呈线性,r=0.9992,最低检测限0.005umol/ml。低、中、高浓度(0.03,0.1,0.3umol/ml)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1.33%、102.43%和102.04%,日间及日内rsd分别《4%和1%。
80.(3)包封率
81.包封率=微球的含药量/微球的理论含药量。
82.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试结果如表1。
83.表1
[0084]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1对比例2载药量1.5%1.5%1.48%1.49%//包封率99.92%99.90%99.95%99.90%00
[0085]
由表1可知,实施例1-4能够制备出微球,载药量大于等于1.48%,且微球的包封率大于99.90%;而对比例无法制备出理想的微球,无法使盐酸吡柔比星得到良好的缓释。
[0086]
同时,对本发明提供的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进行了初步的体外释放时间以及体内抑瘤试验。体外释放时间的测试是通过模拟生理环境进行测试;体内抑瘤试验是将本发明提供的微球与盐酸吡柔比星注射液进行比较。经初步的试验,本发明提供的含盐酸吡柔比星的微球的体外释放时间大于30天,肿瘤抑制率可以达到50%以上,其效果优于盐酸吡柔比星注射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