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

文档序号:28005122发布日期:2021-12-15 08:0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和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患者在医院注射药物维持治疗,就需要用到护理支架悬挂药瓶进行注射治疗。
3.目前现有的护理移动支架大多不能对吊瓶进行稳固,而且患者在进行吊水时,吊瓶内的药液不能及时更换,导致病人在输液中出现回血的情况,并且大多护理支架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上方设置有杆筒,所述杆筒上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四周均设置有吊瓶槽,所述吊瓶槽的下方设置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垫,所述稳定架内部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箱体内部的上方设置有设备抽屉,所述箱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储物抽屉,所述设备抽屉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设备抽屉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蜂鸣器,所述箱体的后侧设置有把手。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盘的顶端设置有指示灯。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杆筒的内部设置有气缸。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上方靠近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桶,所述底板上方靠近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消毒箱。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下方的四角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上均设置有刹车片。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在杆筒的上方设置转盘,转盘的四周均设置有吊瓶槽,吊瓶槽的底端均设置有稳定架,便于转动转盘更换不同的吊瓶,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在稳定架的内部设置防滑
垫,便于增加吊瓶和稳定架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吊瓶的放置更加稳定,通过在稳定架的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便于将吊瓶放置在稳定架内后,随着吊瓶内部药液的流失,吊瓶的重量也变得越来越轻,当吊瓶的重量低于压力传感器预定的压力值后,压力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指示灯闪烁和蜂鸣器发出声响,医护人员和患者听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后,通过指示灯能够及时观察到需要更换吊瓶的患者,无需频繁观察吊瓶,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更加方便,通过在杆筒的内部设置有气缸,便于启动气缸带动转盘上下移动,从而便于调节转盘上稳定架的使用高度,更利于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更换吊瓶使用,方便快捷。
14.2、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有箱体,箱体内部的上方设置有设备抽屉,便于对控制器等设备进行存放,防止设备出现损坏,影响装置的使用,同时箱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储物抽屉,便于对一些医疗用品进行存放,便于在紧急情况能够及时拿取,给医护人员护理患者带来了便利,通过在箱体上设置有托盘,便于医护人员将需要用到的医疗器械放置在托盘上,便于拿取使用,也可以有效的防止箱体上放置的物品或者医疗器械跌落,通过在底板的内部设置减震板,便于护理架在移动的过程中减小产生的震动,能够对箱体内部的器械以及物品进行保护,防止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损坏,该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方便,能够全面地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帮助,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更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的正视剖面图;
17.图3为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的侧视图。
18.图中:1、箱体;2、底板;3、收集桶;4、消毒箱;5、设备抽屉;6、储物抽屉;7、托盘;8、把手;9、杆筒;10、转盘;11、吊瓶槽;12、指示灯;13、稳定架;14、蜂鸣器;15、防滑垫;16、压力传感器;17、气缸;18、控制器;19、减震板;20、移动轮;21、刹车片。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2,箱体1上设置有托盘7,托盘7的上方设置有杆筒9,杆筒9上设置有转盘10,转盘10的四周均设置有吊瓶槽11,吊瓶槽11的下方设置有稳定架13,稳定架13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垫15,稳定架13内部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6,压力传感器16可选择xpm10型号,便于将吊瓶放置在稳定架13内后,随着吊瓶内部药液的流失,吊瓶的重量也变得越来越轻,当吊瓶的重量低于压力传感器16预定的压力值后,压力传感器16向控制器18发出信号,控制器18控制蜂鸣器14发出声响,医护人员和患者听到蜂鸣器14发出的声音后,能够及时更换吊瓶,无需频繁观察吊瓶,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箱体1内部的上方设置有设备抽屉5,箱体1内部的下方设置有储物抽屉6,设备抽屉5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18,控制器18可选择hh

n10s型号,设备抽屉5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蜂鸣器14,箱体1的后侧设置有把手8。
20.在图2和3中:转盘10的顶端设置有指示灯12,便于医护人员和患者通过指示灯12能够及时观察到需要更换吊瓶的患者,无需频繁观察吊瓶,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
更加方便。
21.在图2中:底板2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板19,便于护理架在移动的过程中减小产生的震动,能够对箱体1内部的器械以及物品进行保护,防止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损坏。
22.在图2中:杆筒9的内部设置有气缸17,便于启动气缸17带动转盘10上下移动,从而便于调节转盘10上稳定架13的使用高度,更利于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更换吊瓶使用,方便快捷。
23.在图2和3中:底板2上方靠近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桶3,便于对使用的医疗废料进行收集,进行统一处理,底板2上方靠近箱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消毒箱4,便于在医疗器械使用之前进行消毒,使用更加安全。
24.在图1和2中:底板2下方的四角均设置有移动轮20,移动轮20上均设置有刹车片21,便于对护理架进行稳定,使用更加安全。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在杆筒9的上方设置转盘10,转盘10的四周均设置有吊瓶槽11,吊瓶槽11的底端均设置有稳定架13,便于转动转盘10更换不同的吊瓶,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在稳定架13的内部设置防滑垫15,便于增加吊瓶和稳定架1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吊瓶的放置更加稳定,通过在稳定架13的内部设置压力传感器16,便于将吊瓶放置在稳定架13内后,随着吊瓶内部药液的流失,吊瓶的重量也变得越来越轻,当吊瓶的重量低于压力传感器16预定的压力值后,压力传感器16向控制器18发出信号,控制器18控制指示灯12闪烁和蜂鸣器14发出声响,医护人员和患者听到蜂鸣器14发出的声音后,通过指示灯12能够及时观察到需要更换吊瓶的患者,无需频繁观察吊瓶,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更加方便,通过在杆筒9的内部设置有气缸17,便于启动气缸17带动转盘10上下移动,从而便于调节转盘10上稳定架13的使用高度,更利于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更换吊瓶使用,方便快捷,通过在底板2上设置有箱体1,箱体1内部的上方设置有设备抽屉5,便于对控制器18等设备进行存放,防止设备出现损坏,影响装置的使用,同时箱体1内部的下方设置有储物抽屉6,便于对一些医疗用品进行存放,便于在紧急情况能够及时拿取,给医护人员护理患者带来了便利,通过在箱体1上设置有托盘7,便于医护人员将需要用到的医疗器械放置在托盘7上,便于拿取使用,也可以有效的防止箱体1上放置的物品或者医疗器械跌落,通过在底板2的内部设置减震板19,便于护理架在移动的过程中减小产生的震动,能够对箱体1内部的器械以及物品进行保护,防止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损坏,该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方便,能够全面地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帮助,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更利于使用。
2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