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灌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7266发布日期:2022-03-05 02:0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连续灌肠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肠装置。


背景技术:

2.灌肠装置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临床治疗中,一般来说,医院使用的灌肠装置都是由两部分组成:插入肠道的灌肠管和已经装有药液并负责施加推注动力的注射器。常规的灌肠装置虽然能够满足灌肠过程中控制灌肠的量和速度的要求,但在需要施用大量药液的时候,却无法实现连续推注,只能每推完一管药液后需要拔出注射器进行药液的再抽取,然后再灌肠,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还易对药液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污染药液,使用方便,可满足连续推注药液的连续灌肠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连续灌肠装置,包括注射器ⅰ、注射器ⅱ和u型管;所述的u型管表面开有通槽,u型管内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两端均连接有l形杆;所述的l形杆的一端与弹簧连接,另一端从通槽伸出,并通过连接块ⅰ或连接块ⅱ分别与注射器ⅰ和注射器ⅱ尾端的活塞推杆ⅰ或活塞推杆ⅱ连接;所述的注射器ⅰ的端部出口连接有灌肠管ⅰ及抽液管ⅰ;所述的灌肠管ⅰ内设有单向阀ⅰ;所述的抽液管ⅰ内设有单向阀ⅱ;所述的注射器ⅱ的端部出口连接有灌肠管ⅱ及抽液管ⅱ;所述的灌肠管ⅱ内设有单向阀ⅲ;所述的抽液管ⅱ内设有单向阀ⅳ;所述的灌肠管ⅰ和灌肠管ⅱ的一端合并为灌肠总管。
6.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的弹簧的两端设有顶板;所述的l形杆的一端与顶板连接。l形杆通过顶板与弹簧连接,连接稳定。
7.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的连续灌肠装置还包括药液容器;所述的抽液管ⅰ及抽液管ⅱ均通入药液容器中。
8.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的药液容器为三室输液袋;所述的三室输液袋包括袋体和排液口;所述的袋体通过弱焊条将袋体分为三个独立的腔室。三个独立的腔室内分别装有不同的药液,使用时医护人员对袋体施加压力将弱焊条打开后,即可实现三个腔室内的药液充分混合,即配获得的灌肠药液从排液口排出。
9.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的灌肠总管上标有刻度。通过灌肠总管上的刻度可直观插入患者肛门内的深度,操作方便。
10.使用时,将抽液管ⅰ及抽液管ⅱ通入装有灌肠药液的容器内;拉动注射器ⅰ的活塞推杆ⅰ,则抽液管ⅰ向注射器ⅰ内抽取灌肠药液,此时注射器ⅱ的活塞推杆ⅱ在u型管内弹簧的作用下,被向前推;随后将灌肠总管通入患者体内;灌肠时将注射器ⅰ的活塞推杆ⅰ向前推,灌肠药液通过灌肠管ⅰ及灌肠总管进入患者体内;此时弹簧的一端在u形管内被向前推,另一端被向后推,从而带动注射器ⅱ的活塞推杆ⅱ向后拉;即注射器ⅰ输出灌肠药液的同时
注射器ⅱ抽取灌肠药液,注射器ⅱ输出灌肠液药的同时注射器ⅰ抽取灌肠药液,无需输出一段灌肠药液后再抽取,再灌肠,达到连续灌肠的作用;在上述过程中,各个单向阀控制液体的单向流动,即灌肠管ⅰ及灌肠管ⅱ内液体只能从注射器方向流向人体,抽液管ⅰ及抽液管ⅱ内液体只能从装有灌肠药液的容器方向流入注射器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注射器ⅰ和注射器ⅱ的抽液和灌肠不同状态的更替,无需输出一段灌肠药液后再抽取,再灌肠,实现了连续灌肠的目的,避免了对药液的污染,可满足大剂量药液的灌肠需求,使用方便。
13.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注射器ⅰ和注射器ⅱ能精确控制灌肠药液的速度和剂量,控制方便可靠。
14.3、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室输液袋作为药液容器,通过挤压腔室即可实现三个腔室内的药物充分混合,有效避免了临床配制灌肠药液过程中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减少临床配制灌肠药液的步骤,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15.4、本实用新型的灌肠总管上标有刻度,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快速确认插入深度,操作精准可靠。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l形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ⅰ与连接块ⅰ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室输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识:1-注射器ⅰ,2-注射器ⅱ,3-u型管,4-药液容器,5-活塞推杆ⅰ,6-连接块ⅰ,7-活塞推杆ⅱ,8-连接块ⅱ,9-弹簧,10-l形杆,11-通槽,12-灌肠管ⅰ,13-抽液管ⅰ,14-灌肠管ⅱ,15-抽液管ⅱ,16-单向阀ⅰ,17-单向阀ⅱ,18-单向阀ⅲ,19-单向阀ⅳ,20-灌肠总管,21-顶板,22-排液口,23-袋体,24-弱焊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3.实施例1:
24.一种连续灌肠装置,包括注射器ⅰ1、注射器ⅱ2和u型管3;所述的u型管3表面开有通槽11,u型管3内设有弹簧9;所述的弹簧9两端均连接有l形杆10;所述的l形杆10的一端与弹簧9连接,另一端从通槽11伸出,并通过连接块ⅰ6或连接块ⅱ8分别与注射器ⅰ1和注射器ⅱ2尾端的活塞推杆ⅰ5或活塞推杆ⅱ7连接;所述的注射器ⅰ1的端部出口连接有灌肠管ⅰ12及抽液管ⅰ13;所述的灌肠管ⅰ12内设有单向阀ⅰ16;所述的抽液管ⅰ13内设有单向阀ⅱ17;所述的注射器ⅱ2的端部出口连接有灌肠管ⅱ14及抽液管ⅱ15;所述的灌肠管ⅱ14内设有单向阀ⅲ18;所述的抽液管ⅱ15内设有单向阀ⅳ19;所述的灌肠管ⅰ12和灌肠管ⅱ14的一端合并为灌肠总管20。
25.所述的弹簧9的两端设有顶板21;所述的l形杆10的一端与顶板21连接。l形杆10通
过顶板21与弹簧9连接,连接稳定。
26.所述的灌肠总管20上标有刻度。
27.使用时,将抽液管ⅰ13及抽液管ⅱ15通入装有灌肠药液的容器内;拉动注射器ⅰ1的活塞推杆ⅰ5,则抽液管ⅰ13向注射器ⅰ1内抽取灌肠药液,此时注射器ⅱ2的活塞推杆ⅱ7在u形管内弹簧99的作用下,被向前推;随后将灌肠总管20通入患者体内;灌肠时将注射器ⅰ1的活塞推杆ⅰ5向前推,灌肠药液通过灌肠管ⅰ12及灌肠总管20进入患者体内;此时弹簧9的一端在u型管3内被向前推,另一端被向后推,从而带动注射器ⅱ2的活塞推杆ⅱ7向后拉;即注射器ⅰ1输出灌肠药液的同时注射器ⅱ2抽取灌肠药液,注射器ⅱ2输出灌肠液药的同时注射器ⅰ1抽取灌肠药液,无需输出一段灌肠药液后再抽取,再灌肠,达到连续灌肠的作用;在上述过程中,各个单向阀控制液体的单向流动,即灌肠管ⅰ12及灌肠管ⅱ14内液体只能从注射器方向流向人体,抽液管ⅰ13及抽液管ⅱ15内液体只能从装有灌肠药液的容器方向流入注射器。
28.实施例2:
29.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连续灌肠装置还包括药液容器4;所述的抽液管ⅰ13及抽液管ⅱ15均通入药液容器4中。所述的药液容器4为三室输液袋;所述的三室输液袋包括袋体23和排液口22;所述的袋体23通过弱焊条24将袋体23分为三个独立的腔室。所述的抽液管ⅰ13及抽液管ⅱ15均通入排液口22中。例如用氯化钠注射液+甘油+硫酸镁混合配制而成的灌肠药液进行灌肠时,三个独立的腔室内分别装有不同的药液,使用时医护人员对袋体23施加压力将弱焊条24打开后,即可实现三个腔室内的药液充分混合,即配获得的药液从排液口22排出。
30.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31.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